1
现代社会心理学
1.2.1.3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理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理论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种思想有着漫长的过去,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只有短暂的历史。通常人们把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E.A.Ross)分别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和《社会心理学》的1908年,当成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份。如此算来,至今社会心理学才有一百年的历史。“不过它的思想渊源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的先哲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那里。我们认为作为一种学术思想或理论观点的社会心理学的存在,要比作为一门具体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现在时间上更早得多。”在各种古老的宗教活动中,就曾利用群众情绪去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各种宗教仪式和禁忌代代相传,这就成了人们交往的一种道德调节器。此外,古代的演说家就知道如何影响听众以增加演说效果。这类独特形式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已经存在几千年之久了。

从学者们对社会心理学发展历史的研究来看,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重要时期:思辩期——即在哲学怀抱中出现并积累社会心理思想阶段;经验描绘期——即在母体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中孕育并脱胎而成为具有最初学科形式的成型阶段;确立期——以实验、实证为主要方法开展大量研究、不断充实内容和形成多种理论而渐趋成熟的独立发展阶段;扩展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危机与快速发展阶段。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哲学思辩阶段(1895—1934):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个长足发展、硕果累累的独立领域,在其诞生之前经过了一段长时期的准备阶段。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霍兰德(E.P.Hollander)在1971年所著的《社会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将其称为“社会哲学阶段”,而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将其称为是“孕育时期”。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一个准备时期,它的母体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欧思辩哲学。这一时期与其后的几个时期相比,时间跨度较长,而且由于这一时期中“社会心理学思想同一般的心理学思想的见解紧密相连,因而很难把‘纯粹’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划分出来”,但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一开始便伴随着许多社会心理现象。如氏族社会的人们由于对自然(天灾、疾病)与战争的恐惧而产生迷信并形成宗教,而后,宗族首领或统治者又利用宗教(仪式、禁忌)对个体的影响去调节人们的社会行为,以达到安定或统治的目的;许多游说者为了说服君主或追随者也常探索听众的内心奥秘等。有社会心理现象就会有社会心理思想。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思想家提出过不少社会心理思想。如孔子关于判断人的善恶的社会知觉思想。他主张,不要因“乡人皆好之”或“乡人皆恶之”就说这人是“好人”或“坏人”,“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才是真正的好人(《论语·子路篇》)。孔子认为人以群分,善、恶群体对同一现象会有不同评价。所以了解人不仅要直接观察人的言行,还要依据不同性质群体对某人的相反评论来作出判断。老子也认为人的内心与外部表现存有复杂关系,他所说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等也是对如何判断人性的论述。此外,还有不少军事方面的有关士气和策略的论述,如尉缭子说:“夫将之所以战者,民也。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战威第四)又如孙子有关用兵的许多“诡道”,(《孙子兵法·始计篇》)都是运用战争互动双方特殊心理规律的思想。以上卓识不胜枚举,它们都是我国极为宝贵的社会心理学文化遗产,因此亟待挖掘。

从总体上看,在西方,论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

其一是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Socrates)和柏拉图(Plato),认为人虽然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影响,但是却要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苏格拉底说过:“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的么?”从这一观点来看,人性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设计一种社会,使其中的孩子能够由适当的教育加以适当的塑造。他的观点在后来的社会哲学家康德(Kant)、歌德(Goethe)和卢梭(J.Jacques)等人的学说中继承了下来,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相信,人是具有潜在的善性的,使人趋向邪恶的是邪恶的社会,因此,改变人性的前提在于改变社会。这种改变社会、改变人性的方案体现在卢梭的《爱弥尔》中,并一直延续至今,构成了当代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的《超越自由与尊严》、《沃登第二》等一系列著作的母体。

其二是来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认为社会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而人性又是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决定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后来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许多著述为当代心理学直接开辟了许多研究领域:“现代社会心理学许多有关态度或劝说的研究是与亚里士多德直接联系着的,他将这些内容归入了修辞学”;他在《诗学》中提出的“宣泄说”孕育了弗洛伊德(S.Freud)的“心理动力学”,并进而影响到当代社会心理学对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他在《尼考马可伦理学》中阐明的人类行为的交换理论观点是当代交换理论的滥觞;而他关于社会和人性的学说则经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g)和托马斯·阿奎那(T.Aquinas),由马基雅维利(N.Machiavelli)和霍布斯(T.Hobbes)给予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美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但是,社会哲学的致命弱点在于,它无法借用经验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假设,这导致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哲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批评。

(二)描述阶段(1935—1945):形成期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伴随着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的发展,许多学科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其中包括那些同社会生活的各个过程有直接关系的学科。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及其与社会相关的邻近学科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社会心理学学科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美国社会心理学家T·希布塔尼(T.Ahibutani)指出,社会心理学之所以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独立的学科,其部分原因在于当时已有的学科(主要是社会学和心理学)无法解决某些问题,也就是说,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也直接产生了建立新学科的需要。

我国学者乐国安指出,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主要表现出四种主要的理论形态: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理论和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第一,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最初形态之一,是19世纪中叶在德国形成的,属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发展线索。早在1807年,黑格尔(G.W.F.HEgel)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论及过不同于个体精神的绝对精神。在近一个世纪后,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通过拉扎勒斯和斯坦达尔的杂志深受黑格尔影响,当他完成了“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有关大量著作后,在其生命的最后20年中开始写作他的《民族心理学》。虽然这部多达10卷本的著作在影响方面远不如他的个体心理学体系那么深远,但它却成为社会心理学的来源之一。民族心理学的提出是和德国当时封建割据、战争不断及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统一的历史背景有关,也受黑格尔关于“民族精神”的哲学思想和赫尔巴特关于“灵魂统一”的心理学思想的影响。尽管它的理论基础与结论都存在问题,但它提出了在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某些左右个体意识的群体心理的东西,应采用不同于实验的其他方法来加以研究,则对于社会心理学的产生颇有影响。

第二,法国群众心理学。

法国群众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加布里尔·塔尔德、迪尔凯姆(E.Durkheim)和古斯塔夫·黎朋(G.Le Bon)。塔尔德主要是从事法理学和犯罪学的研究,他在社会心理学方面值得提一笔的是他在其所著的《模仿律》(1890)中创设了模仿理论。在他看来,模仿不但是犯罪的根本规律,而且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一个人发明创造,99个人跟着模仿,这样就有了风俗和时尚。由于他将模仿看成是最简化的个人活动,因此,团体行为也被解释为是个体心理学的,而不是社会心理学的。迪尔凯姆的理论观点正好同塔尔德的相反,作为早期的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迪尔凯姆始终从集体的方面论及人的行为,诸如集体中的自杀问题、宗教问题和公德问题。他认为集体意识绝不是个体意识的相加之和,前者大于后者并决定后者。古斯塔夫·黎朋对群众心理学的观点和迪尔凯姆的理论有点相似,“他的群众心理统一律并不意味着一群人仅仅是其成员的平均数或集合体”,而“有某种新的东西出现”。但他对感染、暗示的论述又受到塔尔德的影响。迪尔凯姆和黎朋的理论都在美国社会学家罗斯那里得到继承与发展,他的《社会心理学》一书标志着当时社会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最系统的论述。

第三,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提出本能心理学理论的人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孤独。1908年他在《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中,沿着达尔文(C.Darwin)的进化论的线索,探讨了个体行为的动力问题。他认为本能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基础。他认为人类有14~18种主要本能以及与之相应的情绪,由情绪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是情操,当情操加上后天以一定对象为中心而形成的理想观念,便产生能控制行为的意志力。在这本书里,他提出了诸如求食、拒绝、求新、逃避、斗争、性及生殖、母爱、合群、支配、服从、创造、建设等18种本能,并认为从这些本能中可以衍生出全部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如他说:国家的危亡,引起惧怕;国家的耻辱,引起愤怒;国家的光荣,引起自豪;国家的亲切,引起爱护。而这些惧怕、愤怒、自豪、爱护等情绪都是跟避害本能、争斗本能、自显本能及亲爱本能密切关联的。正是这些本能及相应的多种情绪,跟国家这个对象的观念联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爱国的情操与态度,成为驱策我们产生爱国行为的动机。他认为本能是社会行为的原因,“是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的推动者”,也是个人品格与民族特性形成的基础。

第四,美国的社会心理学。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方面,社会学家罗斯“开始”了美国的社会心理研究。罗斯是集社会学家研究群众心理之大成者。他主张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人类结合而产生的心理面(psychic planes)和心理流(psychic currents),前者是指人与人之间一致的静态心理,如语言、信仰、文化、风俗等现象;后者是人与人之间一致的动态心理,如群众在骚动时心理的变化,军队溃败时人心慌乱的状态,工潮扩大时同情与愤慨的情况,宗教推广与迷信蔓延时的心理状况等。无论是心理面还是心理流,都是个人与其周围社会的心理相互作用(psychic interplay)的结果。

罗斯的上述研究偏于经验总结与描述,但其注重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倾向,主张社会心理学应研究群体心理和人际心理相互作用的现象,以及建构独树一帜的学科体系,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颇有影响。

1929年的经济危机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1936年成立的“社会问题的心理学研究会”以及在德国兴起的反犹太情绪使得人们认识到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的重要性。另外,工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也具有推动作用。工业心理学即是现在的管理心理学的前身,在美国一般被称为工业社会心理学。虽然它可以被视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但无论从时间的先后,还是从起初研究的内容来看,它都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过影响。

(三)社会心理学的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确立期

20世纪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一方面经济未受破坏而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伴随出现经济危机和产生大量失业、罢工等社会问题,从而为社会心理学的开展问题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本能论”受到批判后,行为主义与格式塔理论等一度兴起,特别是它们采用实验方法建立实证学科的设想很具吸引力,从而促使一些,特别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为克服方法论上的缺陷而展开实验研究的尝试,结果引起了这门学科的巨大变化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在其形成的初期,还缺乏导致它不断繁荣的任何一种实验作为理论基础,因此在社会经验论阶段尽管已经宣告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但它毕竟还带有明显的思辩和抽象性质,是一门描述性较强的科学。从20世纪20年代起,伴随着实验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大踏步地走向科学。这是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即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分析学阶段,其具体特征为: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描述转变为实验,从定性转变为定量,从理论转变为应用,并从普遍论转变为特殊论。从那以后,社会心理学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向实验的转变,同样也能说明这一时期在同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学科中出现的各种转变,心理学从强调本能发展到强调习得,行为主义迅速统治了整个美国,社会学中也同时出现和牢固确立了经验的倾向。

这里应提到几位先驱者。

特里普利特(N.Triplett,1897)做过“在定速与竞赛中的动力因素”的实验,发现单独骑自行车的速度比一群人一起骑自行车的速度慢20%;后来又以10~12岁儿童为被试,进行卷钓鱼竿线的对比实验,发现群体共作比个体独作的效率高10%,因此认为共作比独作能促进工作效率。他第一次表明社会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颇有意义且具影响。

德国人默德(W.Moede,1888—1958)于1920年在莱比锡首次出版《实验群体心理学》小册子,提出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研究群体对其成员思想、感情、行动的影响,并介绍了1914年所作的竞赛中的群体效应实验。

奥尔波特(F.H.Allport,1890—1978)受到默德等的影响,在哈佛大学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团体效应的实验,并进而证明,如果在群体中进行更复杂的推理过程,一般虽也增量,但会减质。最有意义的是他集拢了许多实验材料,于1924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奥尔波特这本著作的问世,对促进社会心理学开展实验研究起着颇大的作用,其有关对象、方法、研究范围的观点与体系几乎统治了美国当时的社会心理学,甚至迄今还有影响。到1931年,两位墨菲(G.Murphy&L.B.Murphy)又把近期通过实验室实验法与有控制的观察法等对社会心理学所作的许多研究汇集起来,出版了《实验社会心理学》,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心理学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前进。

20世纪20—30年代间,当社会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向前蓬勃发展之时,理论探索的兴趣则通过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H.Cooley)、威廉·托马斯(W. I.Thomas)等人延续下来,乔治·米德(G.Mead)是这一派人的集大成者。乔治·米德的理论兼有哲学、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色彩。从内容上看,他将原先社会学家对社会的宏观研究缩小到微观研究,即将社会行为看成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社会互动。这一思想被后来的赫伯特·布鲁姆(H.G.Blumer)称为“符号互动论”,为社会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直接孕育了20世纪40—50年代后形成的诸多社会心理学理论。无论是萨宾(T.Sarbin)的“社会角色”理论、海曼(H.H.Hyman)的“参照群体理论”,还是戈夫曼(E.Goffman)的“社会戏剧理论”以及勒默特(E.M.Lemert)的“社会标签理论”,都与米德的思想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另外,社会学家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经验研究也能与心理学家的实验室研究相媲美。例如,20世纪30—40年代进行的关于社会心理和社会流动调查,代表作有罗伯特·林德(R.S.Lynd)等人的《中镇》和沃纳(W.L.Warner)的《美式小城》,它们揭示了“一个人所占据的阶级位置是决定其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盖洛普(G.H.Gallup)运用分层抽样法进行的民意测验调查,导致了民意测验在美国的迅速发展。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曾存在过。如20年代翻译出版了G.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和F.H.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如陆志韦的《社会心理学新论》(1924)、陈东原的《群众心理学ABC》、潘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1931)、高觉敷的《群众心理学》(1934)、张九如的《群众心理与群众领导》(1934)等。特别是1944年孙本文出版了大学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在详尽介绍西方研究与联系中国实际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在研究工作方面,张耀翔进行过民意测验、情绪测验、国人之迷信以及广告等项研究,陈鹤琴研究了婚姻问题,萧孝荣等研究了战时心理建设问题,等等。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否定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也否定了社会心理学,停顿的时间比苏联要长。直到70年代后期,社会心理学的合法地位才得以确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六五’计划”中,社会心理学被正式列为要加强研究的学科。与此同时,又成立了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十多年来,全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引进或翻译了许多国外特别是西方的社会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开展了不少类似的或独具特色的研究,发行了两本有影响的杂志《社会心理研究》(北京)与《社会心理科学》(天津),编写并出版了多本社会心理学教材和包括社会心理学在内的大型词典。80年代至今是中国社会心理学蓬勃发展时期,应该说是有成绩的。

二、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70—90年代后):危机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的扩展时期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心理学新格局的出现时期,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特征表现为社会心理学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普及与发展,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运动正在改变着以西方为中心的格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无疑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心理学在经历了深刻危机之后正在调整原来的发展策略,而前苏联、东欧社会心理学重新建设并在一个时期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此外中国社会心理学也在迅速的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而且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主要课题包括信仰、偏见、说服、宣传、态度改变及大众传播等。20世纪50年代的代表有,Adorno对权威人格的研究,Milgram从众行为的研究,Festinger对认知失调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研究的主题是政治谋杀、城市暴力、社会反叛和厌战情绪等。

社会心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学校、医院、企业、家庭等,研究课题也更加广泛。理论建设在此期间也有所成就,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角色理论先后崛起,试图对社会行为作出新的解释。

但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发生了一场危机。危机主要发端于美国当时的社会危机,黑人运动、妇女运动、反越战运动以及以“全球大造反”为标志的青年运动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

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苏联,中断了三十余年的社会心理学开始复苏。1959年,科瓦列夫在列宁格勒大学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论社会心理学”的文章,导致一场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大讨论。其主要议题是社会心理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以及如何看待在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的传统社会心理学。虽然观点各异,但在总体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客观地评价了西方的社会心理学。至60年代,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迅速发展。在60年代初召开的“讨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哲学问题”会议上,指出了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必要性。1963年,在苏联心理学第二届代表大会上,讨论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968年,在列宁格勒大学成立了全苏第一个社会心理学教研室。另外,苏联也派代表参加了国际上有关社会心理学的专题会议。到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社会心理学朝着深入研究个性、小群体和集体问题以及社会共同体的方向发展,同时社会心理学家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规划、社会管理、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和大众传播等方面的工作。

20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产生了自信危机:从实验中获得的结果在解释社会问题时竟然如此苍白无力,这种危机感使得社会心理学家从更加广泛的背景去分析人类的社会生活。对文化、种族、环境、健康等问题的关注成了当今社会心理学的最主要的特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分支,在其形成之前也是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不约而同地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把这一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和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先后把科学实验方法引进这一学科,才使得社会心理学从描述对象转向探索和揭示规律,社会心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科学。而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被公认为其奠基人。

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开始运用实验;用数量分析补充对现象的质的分析;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三、社会心理学的三大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理论是经验的概括,研究的总结。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渐进性与相对性,有些观点只能以假说的方式存在,需要通过不断的验证来充实或完善。理论产生于实践(实验),并在为实践服务或通过反复实验中得到发展。但一切科学的理论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现实,因此了解一门学科必须首先并始终去把握或探索其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各种理论是各学派对于种种社会心理实质或社会行为产生原因的解释。掌握这些理论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可以使人对许多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可以对后继研究或行动起定向或参照作用;第三,推动理论的更新与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先后提出了许多新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是沿袭心理学各大学派的传统观点,并在各自系列研究或争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里主要介绍三大学派: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学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

img2

图1-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5.6—1939.9.23)。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tic theory)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始并由其追随者阿德勒和荣格等的推动而形成的。这个理论最初是在精神病治疗中为分析病态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建立起来的。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世界看成是独立自足的内在封闭系统,就像是一口煮沸的铁锅。潜意识的性欲[Libido(力必多)]总想外溢。阿德勒和荣格由于拓展或改变了弗洛伊德的观念,被逐出了精神分析学派。沙利文、霍妮和卡丁纳在弗洛伊德去世之后对古典精神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演变成了新的社会文化学派。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1.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弗洛伊德意识层次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无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它包括个人现在意识到的和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而潜意识则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所谓意识阈,是指能否意识到的分界线),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当个体的控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仍然在不自觉地积极地活动着,追求满足。所以,潜意识部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由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人们把他的无意识称为“潜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前意识是意识的一部分,即前面所说的“现在虽然没有意识到但可以想起来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来,前意识处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是可以召回来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而无意识(潜意识)则是不可召回的。

2.“力必多”——性本能

弗洛伊德是个泛性论者,要了解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必须了解他对性的理解,因为性的问题,是他的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当这种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

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以生育繁衍后代为目的,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

3.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三者处于相对的平衡之中,因此个人就会采取恰如其分的行动,适应周围环境。如果三者之间或它们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当自我占上风,能使人意识到过度纵欲必生恶果(如“酗酒必生事”),过于理想的自我不符合实际(如“不能人人都当大总统”)或告之以社会可接受方式使欲望得到宣泄,或采取自卫机制(defensemechanism),就会使之有所缓解。如果三者的平衡发生破坏,就会产生压抑现象,出现变态人格或失常行为。他还认为,童年期三者平衡与失衡的经验对于人格的正常发展极为重要。

精神分析理论单纯以性或其他本能而不是以社会原因和社会动机来说明社会行为的动力,无疑是不正确的。其论说特别是泛性论有不少主观色彩,也是需要清理的。但它敢于冲破禁区,抓住潜意识这个中心进行深层探讨,重视动机冲突、移情、人格结构等的研究,对于后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有许多启发。

4.新精神分析中的社会学派别

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从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一个心理学流派,就是新精神分析学派。部分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理论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医疗实践的理论探讨中,开始否定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说,强调文化、社会条件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强调家庭环境和童年经验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作用,重视自我的整合与调节作用,逐渐形成了新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沙利文(H.S.Sullivan,1892—1949)、霍妮(K.Horney,1885—1952)、弗罗姆(E.Fromm,1900—1980)和埃里克森(E.Erikson,1902—)等,这里主要介绍以下几位。

第一,阿德勒的“超越自卑”说。

img3

图1-3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生于维也纳近郊的一个米商家庭,早年曾在维也纳大学学医,获博士学位。一生从事心理学研究。开始追随弗洛伊德,后分道扬镳,创立了一个新的心理分析学派,即以“自卑情结”为中心的个体心理学派。其主要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补偿(upward—compensation)说具有更明显的社会性。他认为,支配人的行为的并非都是性驱力,更主要的是一种生而具有的“追求优越”(upward)的内驱力。幼儿由于体小而力弱处处不如成人,残疾者由于身体有缺陷并受到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感。他们越是意识到这种不足与缺陷,就越不愿屈服于这种自卑而设法奋力向上,如通过活动来增强体力与智力,发挥特长来弥补缺陷,或采取特殊行为方式(如顺从、取悦、粗暴、反抗、固执等)来摆脱困境,久之,还会形成“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补偿作用可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迫使人达到更高的成就和形成特定的人格;但也常有消极作用,如人的向上力遇到外界强大阻力无法实现时,也常会以幻想、虚构的目标、病态的方式来求得满足。阿德勒还以同样的观点来不正确地解释“妇女争取男权”和“人们联合起来依靠集体力量来实现社会主义”等现象。

第二,凯伦·霍妮的“文化因素”说。

凯伦·霍妮1885年生于德国汉堡,1915年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学位。她研究精神分析理论。1941年她离开了原来工作的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成立了她自己的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到1952年辞世时,她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她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生的影响。在社会对行为的内在影响的论述方面,她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也是她对精神分析方法作出了两个重要贡献:关于神经症的看法和“女性心理学”。

凯伦·霍尼(Karen Horney,1885—1952)采用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压抑、抵抗等概念,但不同意他的“俄狄浦斯”情结说(oedipus complex)和力必多说。她认为性力说完全歪曲了自我和环境的关系,忽视了文化因素对人的影响。霍妮认为,人的行为与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是本能驱力,而是人在充满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寻求安全的需要,个体行为仅仅是对引起他恐惧的环境的一种反应,其性格的形成是以环境因素为基础的。新生儿由于弱小无力,就有寻求安全避免威胁的需要。如果儿童生活在一个友爱、被人接受的家庭中,就会有安全感,使心理与行为得到正常发展。假如儿童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与情爱的家庭中,或由于父母时常争吵甚至拿孩子出气,就会产生不安全的恐惧,导致基本焦虑(anxiety)。这种焦虑若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使他们感到社会上的人都对他有敌意,从而成为神经性的焦虑。在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采取许多防御策略,如趋向他人(moving toward others)——作出讨好、依从等行为;避开他人(moving away from others)——表现出孤独、退缩等行为;反对他人(moving against others)——产生猜忌、敌视、伤害等行为。这种行为方式的重复使用,固定下来,不仅会成为人格的一部分,而且还会成为一种精神病式的防御需要。一旦建立这种行为模式,人们也会经常出现“理想化的自我意象”,用以掩饰真正的自我。前者的出现虽然能暂时缓解内心的焦虑,但它和现实的自我之间难免要发生冲突,从而使人失去适应多变社会生活的灵活性,增加困难和受到新的挫折,引起新的焦虑。这是导致精神神经病的主因。因此,她认为家庭环境与教育对社会行为方式与人格发展有着决定作用,而且精神病是由于后天造成的,因此也是可防治的。此外,她还认为,妇女由于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具有一种自卑感,但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别不是由先天原因,而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她还从精神分析的治疗中发现,经济因素在病因中往往超过性因素。

第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埃里克森(1933)从德国来到美国从事儿童精神病分析治疗工作,发现情绪疾病的中心是自我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而不像弗洛伊德只强调性。他通过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著有《儿童和社会》、《少年路德: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领悟与责任》、《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同一性与生命周期:一种新观点》等。

img4

图1-4 埃里克森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这一任务中包括有一对矛盾,人在向积极或向消极发展的矛盾中实现平衡。如果人在各阶段能保持向积极品质方面发展,不仅能完成阶段任务,而且会逐渐实现健康而成熟的品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为后一阶段制造麻烦,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

这八个阶段如下:

1.学习信任的阶段(出生~18个月)

儿童一出生就通过感官去领会世界,从母亲的形象中去信任世界。如果他得到人们的关怀、爱抚,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到安全,形成对人的信任感;如果这种关怀不一贯,爱抚不够或没有,就会对人对世界产生疑惧、形成不信任感。这个阶段的基本矛盾就是信任对不信任,最有影响的人是妈妈或类似妈妈的人。

2.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3岁)

儿童通过做力所能及的事(如走路、说话、独立穿衣、吃饭等),得到大人允许、承认,就会感到有自控能力和影响环境的能力,出现自主感;反之儿童在自己活动中出现意外时遇到大人不耐烦而过分粗暴,或过分溺爱加以阻拦,就会产生羞耻感和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耻、疑虑,对儿童影响较大的人是父亲式的人物。

3.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

儿童在这时开始进行各种运动,并在无父母控制下会用自己“良心”的内部声音去支持与引导行为,于是产生了主动性。

4.变得勤奋的阶段(6~11岁)

儿童掌握了语言与文字工具后,不仅可获得大量知识、技能,且具有演绎推理及按规则做游戏和学习能力,且特别爱提寻根究底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对其有较大影响的是学校中的老师与同学,还有邻居。

5.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12~18岁)

儿童进入青春期,除产生爱情的新觉醒,去寻找异性朋友外,还发展了对周围世界新的观察与思考的方法。他们会想到其他人在想什么和怎么想,想象理想的家庭、宗教和社会究竟应是什么样的,并把它们与现实进行对比,把社会的矛盾集中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的理论和哲学。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影响最多的是同辈集体或校外集团。同一性的发展与先前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密切关系。如果年轻人在进入青春期前有较多的不信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自卑感,发展同一性就会相当困难,并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同一性混乱。

6.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左右)

本阶段是人们进行求爱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并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产生亲密和团结的感情。亲密除爱情之外,包括友谊、与人合担任务、分担苦乐、相互关怀等。亲密感是从个人意识到对社会负有义务,并在社会活动、合作完成任务和性生活等过程中获得成功而产生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夫妻或朋友之间建立友爱关系,就会产生孤独感。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对孤独,影响较多的是一起工作与生活的伙伴。

7.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中年期和壮年期30~65岁)

这是成家立业的时期,人们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开始对家庭成员之外的人和后几代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和世界表现关心和操心;另一是掉进自我专注的状态,只关心个人的需要与舒适。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创造力感和自我专注,与之关联的是社会分工和承担家务的情况。

8.达到完善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65岁以后)

这是人一生的主要努力趋近完成和抱孙子的时期。当他满意地回顾一生时就会有一种完美感,但看到过去一段失去了很多好机会或走错了方向,想重新开始又觉得为时已晚,于是产生绝望的感觉。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完善对绝望。

(二)行为主义学派

1.刺激—反应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

img5

图1-5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主要著作:《心脏的传出神经》(1883)、《主要消化腺机能讲义》(1897)、《消化腺作用》(1902)、《动物高级神经活动(行为)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1923)、《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1927)。

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代表人物是巴浦洛夫,巴甫洛夫(1849~1936)是苏联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苏联科学院院士。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年转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开始时研究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1904年因消化腺生理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巴甫洛夫的主要工作是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他是用条件反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的创始人,也是现代唯物主义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立者。他详细地研究了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神经机制和条件反射活动发展与消退的规律性,论述了基本的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现象的扩散和集中及其相互诱导的规律,提出了神经系统类型的学说和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在苏联,它们被认为是对心理学问题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深入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他强调了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他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唯心主义和内省主义的束缚。

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

操作性条件反射

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等。

img6

图1-6 桑代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08.31—1949.08.0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刺激反应理论最初是由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等人所始创与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动物与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都是有机体在遇到某种刺激,引起某种行为反应受到强化而构成联结的结果;而复杂的行为则是一系列简单的刺激—反应联系单位的联合,故也叫联结理论(theories of connection)。桑代克最初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猫想逃出迷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一旦偶尔碰上门栓而成功后,继续实验时无益动作会逐渐减少,并学会了很快开门。他认为,这就是学习,就是获得自由的情境(动机)和碰门栓反应在头脑中构成联结的例证。他还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动物学习的三大规律:练习律、效果律和准备律。后来他又对练习律和效果律作了修订:认为练习只有知道反应的结果是对或错时,才有助于改进;满足或奖励所起的积极作用比烦扰或惩罚所起的制止作用更明显。由于这里强调强化作用,所以也称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

img7

图1-7 斯金纳

B.F.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

斯金纳也看重强化,他进一步指出强化有不同方式: S型的条件作用(指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是无关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同时呈现作为必要的强化方式; R型的条件作用(指斯金纳条件作用)是一种操作性反应伴随强化物(食物、言语刺激等)而产生的强化方式。后来他还发现逐步接近强化法,并应用于机器教学与程序教学。

联结理论不仅是行为主义理论家教育思想的出发点,而且也是许多社会心理学家用来解释与探讨社会学习与社会行为发生机制的一种依据。

2.模仿论

模仿(imitation)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六十多年前,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米勒和道拉德(N.E.Miller&J.Dollard) 1941在《社会学习和模仿》一文中提到,模仿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加以理解。他们认为人类许多社会行为都是通过人际相互影响——模仿而习得的,都可以通过一般学习原则的使用来予以说明。模仿也是习得的,它在解释儿童如何学会社会行为和谈论时占有中心位置。模仿在维持纪律和遵从社会规范方面颇为重要。儿童很小时就会仿效家人的某些动作、言语,当这种行为受到奖赏,就会继续或扩大仿效的领域,所以模仿反应也是一种泛化现象。

后来,这个理论也被用来解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挫折—侵犯以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等现象。

3.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

img8

图1-8 班杜拉

班杜拉,社会学家、心理学家。1925年出生在加拿大,1952年,从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从美国心理学会获得杰出成就奖,从加利福尼亚州心理学会获得科学家奖。1974年,班杜拉被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77年,他被命名为认知理论之父。1980年他被选为西方心理学会会长。

20世纪70年代以来,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更是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了社会学习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机制包括:联结、强化和模仿。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包括社会定向、言行一致、抗拒诱惑等都是在观察学习中得到的,观察学习中包含模仿。

这个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观察的过程和奖励与处罚的运用习得的。比如,如果一个学生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那么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就会在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追随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如果一个学生的行为被忽视或者一个学生因为行为不当而受到惩罚,那么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为了避免否定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仿效这种行为。

概括而言,社会学习理论展示了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个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经由观察、模仿、认同与社会增强作用而学习。学校社会工作在为学生提供专业协助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个理论以及相应的行为改变技术来实现案主自我决定的原则,促进案主自我调适与自我增强,从而改善其社会适应不良状况。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行为治疗又称为“训练性心理治疗”,它是心理治疗方式之一,与支持性心理治疗、分析性心理治疗一起,并称为心理治疗的三大方法。

4.社会交换理论

img9

图1-9 霍曼斯

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1989)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参加帕雷托学说小组讨论会,并于1934年与人合著《帕雷托理论介绍》一书,从此步入社会学界。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正式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系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

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 theories)是霍曼斯(G.C.Homans,1958)等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一种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1)客观上存有适合于有机体的规律,如动物与人有寻求

最大奖赏、快乐与尽少付出代价、避免痛苦的倾向。(2)人的社会行为除服从这种规律外,还服从社会交换规律。社会交换类似商品交换。社会心理学中所讲的社会交换是指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交换。这里的报酬与成本不限于物质财富,成本可能是体力与时间的消耗、放弃享受、忍受惩罚和精神压力等,报酬也可能是心理财富(如精神上的奖励、享受或安慰等)与社会财富(如获得身份、地位与声望等)。

(三)认知学派

1.格式塔学派的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理论是1912年在德国问世的,强调从整体和关系的角度研究心理与行为的理论。它最初侧重于研究知觉现象(如似动现象、对象与背景、常性、定势等),接着又考察动物的顿悟(insight)学习与人的创造性思维,后来又提出“心理物理场”的概念去研究社会行为和人格问题。或说,它是从“整体不决定于部分,而部分却决定于整体”这个公式出发,把完形的观点广泛地运用于心理学全野的理论体系,而它的着眼点是认知(cognition),即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核心是认知问题。因此,它也成为对当代认知心理学最有影响的学派。其早期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90—1943)、苛勒(W.K9hler,1887—1967)和考夫卡(K.Koffka,1886—1941)等。

img10

图1-10 韦特海默

韦特海默·马克斯(Wertheimer.Max,1880~1943),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早期学习法律和哲学,后转学心理学。1904年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与W.克勒及K.科夫卡在法兰克福共同研究似动现象。1933年离开德国,受聘为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

库尔特·考夫卡(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使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化。其主要著作有《心理发展原理》、《知觉:格式塔学说引论》、《格式塔心理学原理》(1935年出版)等书。在美学方面,他的主要论著是《艺术心理学问题》。

img11

图1-11 考夫卡

img12

图1-12 苛勒

苛勒(1887—1967),1909年在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顿夫的指导下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作为德国人被拘留在特纳利夫岛长达七年之久。1956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5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著作有《关于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心理学中的动力学》、《格式塔心理学的任务》等

没有必要在本书中对格式塔学派的理论作全面介绍,但需简述一下它对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认知理论的影响。这个学派的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孤立的、简单的反应,也不是许多反射弧机械的总和,它是通过心理物理场,特别是认知活动的整合(integration)而作出的。格式塔学派理论家们认为,任何一种环境要引起人的行为反应,都必须通过一种有组织的,通体相关的认知活动。如果能知道一个人如何去领悟世界,也就有助于了解那个人的行为。由于认知被看做是行为的先导与决定因素,所以这个学派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了认知活动方面。

2.场论和群体动力学理论

应用格式塔认知理论进行社会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并发展了场论、创建群体动力学的著名人物是先在德国后到美国任教的心理学家勒温。

库尔特·勒温(Kurt.Lewin,1890—1947),德裔美国心理学家,拓朴心理学的创始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的后期代表人,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7年2月12日,他因心脏衰竭于马萨诸塞州纽顿维尔突然逝世,终年56岁。勒温对现代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巨大的贡献。

勒温在研究个人行为所由产生的心理事实时,发现人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它在外部环境的包围与影响下存在着一个由E(environment,由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组成的心理环境)和P(person,由需要、欲望与意图等内部个人区域〔即I—P〕和知觉运动区域〔即P—M〕组成的人)构成的个人生活空间(life space of person,简称LSP),这个空间是一个心理动力场(psychodynamics field)。通常,内部个人区域中的小区之间保持着平衡的紧张状态,如果内外刺激促使某一小区(如饥饿小区)的紧张度提高,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恢复平衡,就会在心理环境中寻求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并释放能量发动行为去达到目标。这种目标若能满足需要和减除紧张,就具有正诱发力,引起个体趋向;否则就具有负诱发力,引起拒斥。

img13

图1-13 勒温

人的各种行为都是外部环境通过人的自我状态(P)和心理环境(E)两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心理动力场所引发的。为说明这一现象,勒温采取了一个公式: B= f(P,E)= f(LSP),即行为是环境与人的函数,或说是心理生活空间的函数。从1939年起,勒温先后对群体中的动力现象,如领导与群体生活、社会风气与侵犯行为等现象开展实验研究,并把它称之为“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

img14

图1-14 生活空间模式图

经典实验展示

伟大的心理学实验——斯金纳箱

img15

图1-15 斯金纳的实验

创始人: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904年3月20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一个车站小镇。

实验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

实验内容: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这两类行为相对应,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S型名称来自英文Stimulation);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R型名称来自英文Reaction)。S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R型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斯金纳很重视R型条件反射,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广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是: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在教学方面教师充当学生行为的设计师和建筑师,把学习目标分解成很多小任务并且一个一个地予以强化,学生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拓展性阅读导航

1. L.J.Weitzman et al.(1972) Sex—role socialization in picture books for preschool children.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7,1125~1149.

2.赵文华.中学英语教材的性别角色研究.社会心理研究. 1993(3).

3.[美]R.S.武德沃斯.现代心理学派别.国立编译馆,1934: 184~193.

4.[美]勒温.形势心理学原理.高觉敷,译述.台北:正中书局,1944.

5.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346.

思考与练习

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你认为还可以在哪些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请陈述理由。

3.简述实验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有何利弊?

4.简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先进,应如何去加以改进和运用?

5.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你如何看待在每个时期的研究热点?

6.简述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学派的理论观点。

7.试就三大学派理论新近发展中的一种你最感兴趣的理论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