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基础
1.11.3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根本目标是帮助经济达到无通货膨胀、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产出水平。通过改变经济中的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帮助稳定总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

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

1.银行的分类

在银行制度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中,对金融媒介机构的分类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多种方法。例如,按照各种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业务性质,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按金融机构创造货币、创造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划分为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按受雇人员的数量、资本和营业额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型金融机构;按金融中介机构的资产和负债性质,划分为主要银行部门、次要银行部门、其他吸收存款的机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等。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两类,金融中介机构中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金融企业。在各类金融机构中,是一种历史最悠久、业务范围最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

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按存款的性质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资产的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在放款和证券投资上。放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的业务,它是商业银行的一项基本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产。在美国,放款约占银行全部总资产的60%~70%。证券投资业务是商业银行重要的资金运用业务,银行通过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取得利息收入。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为客户办理支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从中收取手续费的各项业务。

3.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身处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作为领导和管理国家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代表国家发行货币、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进行监管、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

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能:

作为发行的银行,独享发行国家货币的权利。

作为银行的银行,一方面通过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

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国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中央银行用贴现国家的短期国库券的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可以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以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帮助政府弥补政府预算中出现的财政赤字。第二,代理国库,一方面将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和转账。第三,充当政府在一般经济事务和处理政府债务等方面的顾问。第四,监督、管理国家的金融市场活动,代表国家处理与外国发生的金融业务关系。第五,根据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服务。

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中央银行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第二,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只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不办理厂商和居民的存贷款业务;第三,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第四,处于超脱地位,在一些国家中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免受政治周期的影响。

4.货币供给问题

狭义的货币供给是指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债务的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这个定义的就是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一般说来,硬币和纸币通常被称为通货,由于活期存款可以和通货一样,随时支取,也可随时用来支付债务,因此,也将其看做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货币,因为在货币的供给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更主要的是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还会创造货币。

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所以,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息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变动。凯恩斯主义之所以认为货币量可以调节利息率,是以人们的财富只有货币与债券这两种形式的假设为前提的。它与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中间不需要任何变量;而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当局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来调节利率进而间接地调节总需求,因而货币政策是间接地发挥作用的。

2.货币政策的工具

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中,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再贴现率和改变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三种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改变货币供应量,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1)公开市场业务。由于公开市场业务在调节基础货币时具有主动性、微调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因此,它是目前各国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工具。所谓公开市场业务(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通过扩大或缩减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和利率的变化,最终决定物价和就业水平。

公开市场业务过程大致如下:当经济过热时,即中央银行认为市场上货币供应量过多,出现通货膨胀,便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承购政府债券的既可能是各商业银行,也可能是个人或公司。当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后,准备金会减少,可以贷款的数量也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将会倍数减少。反之,如果经济萧条时,市场上出现银根紧缩,这时中央银行可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商业银行通过政府的购买增加了准备金,个人或公司出售债券所得现金也会存入银行。这样,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即可增加,银行的贷款能力也可以扩大,再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整个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同时中央银行买卖政府债券的行为,也会引起债券市场上需求和供给的变化,进而会影响到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有价证券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其证券价格由供求双方决定。当中央银行购买证券时,证券的需求就增加,证券的价格也随之上升,从而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又会使投资和消费需求上升,从而刺激经济,增加国民收入。反之亦然。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

(2)调整再贴现率。贴现和再贴现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之一。一般商业银行的贴现是指客户将所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因急需使用资金,而将这些票据出售给商业银行,兑现现款以获得短期融资的行为。商业银行在用现金购进未到期票据时,可按该票据到期值的一定百分比作为利息预先扣除,这个百分比就叫做贴现率。商业银行在将贴现后的票据保持到票据规定的时间向票据原发行单位自然兑现。但商业银行若因储备金临时不足等原因急需现金时,则商业银行可以将这些已贴现的但仍未到期的票据售给中央银行,请求再贴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有义务帮助解决银行的流动性的职责。这样,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手中买进已贴现了的但仍未到期的银行票据的活动就称为再贴现。并且在再贴现时同样要预先扣除一定百分比的利息作为代价,这种利息就叫做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率,即再贴现率。这就是再贴现率的本意。但在当前美国,商业银行主要不再用商业票据而是用政府债券作为担保向中央银行借款。所以,现在都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称为“贴现”,相应的放款利率都称为“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再贴现率可以调节货币供应量。若中央银行感到市场上银根紧缩,货币供应量不足时,便可以降低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就会增加,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增加,可贷出去的现金增加,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倍数增加。反之,若市场上银根松弛,货币供应量过多,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贴现”,于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减少,可贷出去的现金也减少,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将倍数减少。

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实际上中央银行调整贴现率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意图,而不是发挥调整贴现率对货币供应量的直接影响。

(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率。中央银行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法定准备金比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在经济萧条时,为刺激经济的复苏,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率。在商业银行不保留超额储备的条件下,法定准备率的下降将给商业银行带来多余的储备,使它们得以增加贷款。这样,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将发生一轮一轮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会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的增加,最终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倍数增加。反之,在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可用提高法定准备率的方法减少货币供给,以抑制投资的增长,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从理论上说,在以上三大主要货币政策工具中,调整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供给最简单的办法。但由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在短期内会导致较大幅度的货币扩张或收缩,引起宏观经济活动的震动,其作用十分猛烈,所以这一政策手段在实践中很少使用。调整再贴现率政策除了上述所讲的期限短等限制外,还有它在实行过程中比较被动的缺点。这是因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贴现率使商业银行来借款,但它不能强迫商业银行来借款。若商业银行不向中央银行借款,或借款数量很小,则贴现率政策执行效果就不明显。尽管再贴现率政策对银行的影响较小。但实施再贴现率政策的意义却很重大,这是因为实施再贴现率政策是利率变化和信贷松紧的信号。一般来说,在贴现率变化以后,银行的利率也随之改变。

公开市场业务与上述两项政策工具相比有下述优点: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按任何规模进行,中央银行既可以大量也可以小量买卖政府债券,使货币供应量发生较大的或迅速的变化。

第二,公开市场业务比较主动和灵活,且可以连续进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中央银行根据经济情况的需要可自由决定有价证券的数量、时间和方向,即使中央银行有时会出现某些政策失误,也可以及时纠正。

第三,公开市场业务还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出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一旦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金额的证券,就可以根据货币乘数估计出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基于上述原因,公开市场业务就成为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

除了上述三种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工具外,中央银行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例如,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利息率的上限以及“垫头规定”的局部控制等。

3.货币政策的运用

(1)在经济萧条时,AD<AS,为了刺激AD,就要采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可以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刺激总需求增长。

(2)在经济繁荣时,AD>AS,为了抑制AD,就要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在公开市场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抑制总需求增长。

三、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其创始人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弗里德曼。货币学派在理论上和政策主张方面,强调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的和起支配作用的原因。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货币、债券、股票、住宅、珠宝、耐用消费品等。

货币主义学派理论主要由现代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构成。(1)现代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作为影响经济的最重要因素,认为物价水平或名义收入水平是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均衡的结果。但货币供应由法律和货币当局的政策决定,是外生的。因此,货币数量论主要研究货币需求的决定。弗里德曼说:“货币数量论首先是货币需求理论,而不是关于产量,货币收入或价格水平的理论。”(2)自然率假说——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国家干预会破坏其稳定性。这种内在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被称作“自然率假说”。它认为自由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外生力量只能产生短期影响,而不能影响其长期均衡。其他主要论点:一是货币数量变动导致了货币收入的短期波动;二是货币数量在长期只影响价格和货币收入,不影响实际收入和就业量。因此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三是货币供应量在短期影响实际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扩大有效需求的管理政策,虽然在刺激生产发展、延缓经济危机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同时引起了持续的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从20世纪50年代起,以制止通货膨胀和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相标榜,向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提出挑战。他在1956年发表《货币数量论—重新表述》一文,对传统的货币数量说作了新的论述,为货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此后,弗里德曼和他的同事们在理论细节方面不断进行琢磨、补充,并且利用美国有关国民收入和货币金融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大量经济计量学方面的工作,为他的主要理论观点提供经验材料的论据。

自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美国的通货膨胀日益剧烈,特别是1973—1974年在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剧烈的物价上涨与高额的失业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理论无法做出解释,更难提出对付这一进退维谷处境的对策。于是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货币主义的代表在美国有哈伯格、布伦纳和安德森等人,在英国有莱德勒和帕金等人。

货币主义认为引起名义国民收入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当局决定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假如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反方向变化,那么,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于物价和产量会发生什么影响,将是不确定的、无法预测的。

弗里德曼突出强调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函数,正在于尽可能缩小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及其对产量和物价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在货币供应量与名义国民收入之间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可以作出理论预测的因果关系。

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决定物价水平。

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3%~5%)应该是在保证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对比,如表10-2所示。

表10-2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与货币主义货币政策

img82

四、财政—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1.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

究竟选择哪一种政策更有利呢,这涉及许多因素。这里我们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为例,来分析两者对社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来说明这一问题。

从IS-LM模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扩大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它们对利率的作用方向却不同。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上升,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水平下降。正是由于二者对利率作用的方向不同,从而导致总需求内部结构不同。

在IS-LM模型中,扩张性货币政策使LM曲线向右移动,使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和利率水平下降,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上升,消费需求也相应增加。同时,由于利率水平的下降,也有利于投资需求的增加,尤其是与利率关系密切的住房投资更是如此。因此,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总需求中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增加。

上述两种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如表10-3所示。

表10-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影响

img83

从表10-3中可见,由于不同的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不同,因此,决策者在决定选择哪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产生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然后对症下药,以促使经济回升。

2.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1)当经济萧条时,可以把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混合使用,这样能更有力地刺激经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增加但提高了利率水平,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就可以抑制利率的上升,以消除或减少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使总需求增加。

(2)当经济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可实行“双紧”组合,即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降低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从需求方面抑制通货膨胀;另一方面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从货币供应量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由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会使利率下降,而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从而不使利率的下降起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3)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混合。这样是为了刺激总需求的同时又能抑制通货膨胀,这种混合的结果往往是对增加总需求作用不确定,但却使利率上升。

(4)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配合。一方面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以免财政过度紧缩而引起衰退。

应用IS-LM模型,可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各种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如表10-4所示。

表10-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

img84

总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相互配合,不能相互冲突。两种政策的目标都是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状态。

【扩展阅读10-4】

谁要为经济萧条负责

确定一次萧条开始的时间是一件非常讲究技巧的事情,可能引致重要的政治后果。回顾最近的1980—1982年和1990—1991年的两次经济下滑,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

萧条的典型定义是GDP连续两个季度中没有增长,套用这个定义,20世纪80年代早期发生了两次萧条。一次始于1980年1月,同年7月结束;另一次则开始于1981年7月,次年11月结束。许多经济学家将这二次萧条合并一次下滑趋势,中间出现停滞现象,相当多的政治争论围绕这一事实展开。如果将二次萧条看做是一次,这次超级萧条应该开始于卡特总统的任职期内,另一方面,如果认定是二次的话,很多人就可以将萧条归结为里根总统上任后实施的新预算政策。

事实上,两位总统很可能都不是导致80年代初期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包括1979年伊朗政府垮台以后油价上升以及联邦储备局打击通货膨胀的决定,哪怕这可能同时打击经济。

10年以后,另一次萧条导致了新的政治争论,这次的问题不在于这一次或是二次萧条,而是萧条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1991年4月,国家经济研究局的一个委员会选择1990年7月作为萧条的开端,政府解释这次萧条是由萨达姆·侯赛因在1990年8月入侵科威特、油价因此飙升几个月而引起的。这种解释暗示布什总统没有能防止萧条。但是萨达姆·侯赛因直到8月份才入侵了科威特,当国家经济研究局将7月作为萧条的开端后,这说明经济在入侵以前已经在退步,因此,布什政府的政策应该成为谴责目标。

资料来源: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