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基础
1.10.3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其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总货币存量。货币供应量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有密切关联的经济指数,它的多与少、量与度,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决定百姓手中货币的币值。所以对货币供应量的了解和控制对国民经济的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来分别讨论一下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衡量指标及控制。

一、货币供应量的衡量

由于货币是用于交易的资产存量,所以,货币供应量就是这些资产的数量。在简单的经济中,这个量很容易衡量。比如,在“二战”时期的纳粹战俘营中,香烟被确定为用以表示物价和进行交易的“通货”,这个时候货币量就是营中香烟的数量。但我们如何衡量像我们这样比较复杂的经济中的货币量呢?这个时候答案就不那么显而易见,因为用于交易的并不是一种资产。人们可以用各种资产进行交易,例如,现金和支票等。这种模糊性便引起了多种货币量衡量指标,以下我们便按照相关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大小(变现能力)划分出不同的货币衡量指标。

在货币量中最明显的资产是通货M0,即银行体系外,单位和个人的现金之和。大多数日常交易把通货作为交换媒介。

第二种用于交易的资产是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即人们在自己支票账户上所持有的资金。如果大多数卖者接受个人支票的话,那么支票账户中的资产几乎和通货一样方便。当衡量货币量时把活期存款加入通货中,以这种方式衡量出来的货币量就是我们所说的狭义的货币M1

一旦我们承认在衡量货币存量时包括活期存款,那么许多其他资产就成为可包括在内的候选者。于是定义宽些的广义货币M2又在狭义货币的基础上加入了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这两项虽然不能直接开出支票,但只要通知银行即可变为现钞,也可以较为方便地用于交易。总结如下:

M0=流通中的现金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其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了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其流动性仅次于M0;M2是现实和潜在的购买力总和,反映了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二、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目标。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分析某一阶段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增长幅度相联系,与货币流通速度相联系。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给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市场商品价格下跌,生产减少,投资乏力,经济紧缩;当货币供应过量时,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投资强劲,经济繁荣。甚至如果超出了一定限度,那么货币供应量极易成为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源泉。因此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从上一节的分析中,我们知道货币的供给量及其增减变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基础货币(现金和存款准备金)和货币乘数两大类。可见,在货币供应量调控机制中,“基础货币——货币乘数的倍数放大效应——货币供应量”这三个基本因素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此分析,货币供给形成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包括接受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即存款货币银行系统。两个主体各自创造相应的货币——中央银行创造现金,而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存贷款机制创造存款货币。在这两个环节中,银行存款是货币供应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但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并且在创造过程中始终受制于中央银行,因此,中央银行在整个货币供给过程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

(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

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活动、再贴现政策以及存款准备金政策。这些工具也称为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的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从而减少了货币供给;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放出货币,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从而增加了货币供给。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在我国,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同时根据商业银行的大额资金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专场交易。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客户借款时提供的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或贴现条件。如果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使得商业银行得到更多的资金,这样就可以增加它对客户的付款,放款的增加又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增加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或贴现条件,使商业银行资金短缺,这样就不得不减少对客户的放款或收回贷款,贷款的减少也可以通过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利息率。此外,贴现率作为官方利息率,它的变动也会影响到一般利息率水平,使得一般利息率与之同方向变动。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等债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按此准备率上缴存款准备金;并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促使信用扩张或收缩,从而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假定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正好达到了法定要求,这时,中央银行降低准备金率就会使商业银行产生超额准备金,这部分超额准备金可以作为贷款放出,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机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息率。相反,中央银行提高准备金率就会使商业银行原有的准备金低于法定要求,于是商业银行不得不收回贷款,从而又通过银行创造货币机制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息率。法定准备金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三项政策工具中最不经常用的,因为它的变动会对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及社会货币供应量,甚至是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因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宜随时调整。

为了能更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上述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常常需要配合使用。例如,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出售债券使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再贴现率必须相应提高,以防商业银行增加贴现。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扩大货币量时,在公开市场操作中买进债券的同时,也可同时降低再贴现率。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工具,还有一些其他工具,道义劝告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道义劝告指的是中央银行运用自己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对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劝告,影响其贷款和投资方向,以达到控制信用的目的。这不同于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但在某些情况下也颇为有效。如在衰退时期,鼓励银行扩大贷款;在通货膨胀时期,劝阻银行不要随意扩大信用,应更为谨慎地实施其信贷政策。这个时候,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很可能把这一劝告看做是经济形势的可靠的信息。所以尽管道义劝告没有法律地位,但往往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尽管以上几大政策工具使得中央银行有了影响货币供给的相当大的力量,但中央银行并不能完全控制货币供给。银行在从事营业中的斟酌处置也能以中央银行无法预期的方式引起货币供给的变动。例如,银行可以选择持有超额准备金——即高于法定准备金率的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供给就越少。另一个例子就是央行不能完全控制银行从贴现窗口借款的数额。银行借款越少,基础货币越小,货币供给也就越少。总之,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并不是单方面取决于操纵着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同时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成千上万的行动决策。

【扩展阅读9-2】

通货膨胀与货币增长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M ilton Friedman)曾说过,“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下面我们便从理论和历史数据两方面来分析这个观点。我们先来研究一下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是西方经济理论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用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说明商品价格变动的货币理论,在李嘉图以前,休谟曾被认为是这个理论的代表者。以下便是数量方程式:

货币(M)×货币流通速度(V)=物价(P)×产出(Y)

以上我们可以推出,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同比例变动。由于通货膨胀率是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所以,这种物价水平理论也是通货膨胀率理论。用百分比变动的形式可把数量方程式写为:

M变动的百分比+V变动的百分比=P变动的百分比+Y变动的百分比

逐一考虑这四项。第一,货币量变动的百分比由中央银行控制;第二,货币流通速度的百分比反映货币需求变动,而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假设它是不变的;第三,物价水平P变动的百分比是通货膨胀率,这正是我们要解释的变量;第四,产出Y变动的百分比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我们可以把它作为给定的。以上分析告诉我们,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对于货币数量较大幅度的变化,尤其是货币数量大幅度的增加,相应的将必定带来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而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也就是通货膨胀。为了证明这个理论,我们来看一看有关货币与物价的历史数据。

img78

上图用中国历年来的通货膨胀率和广义货币的增长率反映了这个问题。由图可看出,中国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息息相关,几乎是同步变化。货币增长率高的年度往往伴随着较高的通胀率,而货币增长率较低的年度,CPI增长率往往就比较低。

【扩展阅读9-3】

从货币供应过程看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的关系

我国中央银行是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向社会供应货币的。基础货币,主要是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组成。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存款创造的功能,放大数倍(货币乘数)后形成货币供应量。

我国目前投放基础货币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或进行再贴现;二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从市场上购买人民币和外汇资产(如国债、外汇等)。当中央银行购入外汇资产时,每购入1美元(外汇储备每增加1美元),就相当于投放了8.28元人民币的基础货币。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国外净资产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资产增加得越多,负债方的基础货币增加得就越多。换句话说,中央银行的国外净资产的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增加。

——摘自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编《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2》

讨论题

一国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吗?为什么?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当?

内容回顾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供给的产生及其控制。

1.对货币进行了相关概述,主要阐述了什么是货币、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2.对金融体系作了大概的介绍,重点论述了银行体系在决定货币供给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即存贷款机制创造货币的过程。

3.在了解了货币供应量的大致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根据具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对货币供给是否适当进行相应的判断(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抽象为实物运动和货币运动两个过程,货币运动与实物运动的不相适应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及具体的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法。其中,作为分析的背景,我们先讨论了经济学家是如何衡量货币量(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衡量指标),然后着重讨论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过程(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关键概念

一般等价物 信用货币 中央银行 存款创造 通货 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 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再贴现政策 通货膨胀

思考与练习

1.货币在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形式?

2.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什么?为什么中央银行不能从事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3.作为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何区别?

4.解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货币供给中的地位与作用。

5.货币有几种衡量指标?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哪一种指标?

6.中央银行可能影响货币供给的三种方法是什么?

7.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下列各项满足了哪一种职能,而不能满足哪一种职能?

a.信用卡b.伦勃朗的油画c.地铁票

8.假设小周在一家银行里存入了2万元,法定准备金率为0.1。这2万元通过银行体系可以创造出多少货币?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说明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及简单的货币乘数是多少?

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英国都有纸币武器的计划:它们各自印另一个国家的通货,试图用飞机大量空投。为什么这是一种有效的武器呢?

10.通过互联网找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在过去一年里经历高通货膨胀,另一个国家经历了低通货膨胀,找到这两个国家的货币增长率,与之对比。把你的发现和本章所学的理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