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基础
1.8.2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流派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发表之前,这一时期是宏观经济学的萌芽时期(古典经济学)。第二阶段是从1936年凯恩斯的《通论》发表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这是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与形成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是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形成并与凯恩斯主义争论、以至于分庭抗礼的时期。至今,宏观经济学仍处于迅速发展和变化之中。

一、古典经济学

在学术界,古典经济学有着不同的含义,这里是指从17世纪中叶到1936年之前的西方经济学,在这一时期宏观经济学处于萌芽状态,严格意义上说,这一时期并没有出现“宏观经济学”这一词,期间许多经济学家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及其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影响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理论与政策。代表性人物包括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和马尔萨斯等等。

古典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资源的闲置。第二,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第三,所生产出来的任何产出均有需求。由于一个经济的产量处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生产要素所有者就有足够的收入去购买充分就业产量。

总之,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1)萨伊法则;(2)利率灵活变动性;(3)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一)萨伊法则

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有一个著名的,且使西方经济学界至今还争论不休的观点,后人将之称为萨伊法则,即供给创造其自身需求。假定有一个人生产面包用以交换其他所需求的商品,他的面包供给恰好就等于他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因此,需求必然等于供给。该面包商,乃至于整个经济都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或者生产不足(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二)利率灵活变动性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通常认为储蓄是一个漏出量。投资为一个注入量。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灵活变动性可以确保储蓄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如果以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储蓄和投资的话,储蓄曲线便是向右上方倾向且斜率为正的一条曲线,而投资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向且斜率为负的一条曲线(如图7-2)。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有上升的倾向。正是利率这种上下灵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即储蓄等于投资量,或称为市场出清。

img71

图7-2

(三)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

如前所述,利率的灵活变动性使得信贷市场出清,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也具有类似的作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商品市场中的价格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会依照供需法则进行调整。例如,居民的储蓄比企业愿意投资暂时要多,结果导致总支出减少。按照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只要商品的价格很快地向下调整,产量及其就业水平都不会下降。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有在高价格和高需求水平上所销售的同样数量的商品,例如,100元可以购买单价为20元的5只灯泡,50元也可以购买单价为10元的5只灯泡。这实质上说明,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商品供给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当需求曲线向下方移动时,商品价格下跌,均衡产量不变。

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会下降呢?他们认为,在劳动市场中,由于需求和价格下降,劳动力需求也下降,工资率也会下降,最终形成均衡工资率,使得劳动力需求量等于劳动力供给量。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出清,甚至工资下降的比率恰好会等于价格下降比率。因此尽管企业的名义利润减少,但实际利润不变。

(四)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不仅仅是指价格机制,还包括所有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和工资)在协调着人们的经济活动,使得所有市场出清,经济处于、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古典经济学家据此相信市场经济的自我均衡、内在稳定的功能。在长期,它会自动实现或接近充分就业,如果经济出现了病症,它也可以通过灵活可变的价格得以调节和康复。因此,他们提倡“自由放任”(laissez-faire)式的宏观经济政策。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许多西方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给古典经济学理论一次沉重打击,古典经济学自身已经难以解释大萧条,难以自圆其说。众多经济学家及思想家们很难接受大萧条是暂时地偏离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均衡这一解说,他们普遍认为,西方广泛接受的古典经济理论中有一些最为基本的东西可能出现了错误,1929—1933年,美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下降了30%,失业率从3.2%上升到24.9%,实际投资递减了75%,实际消费锐减20%,自由放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不寻常,甚至是糟糕的经济气氛下,许多人感叹,难道政府就袖手旁观和无能为力了吗?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发起猛攻,以至于改变了人们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思维,世人称其为“凯恩斯革命”,许多经济学家在其后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些经济学家包括萨缪尔逊、J.希克斯(H icks)、P.索洛(Solow)、J.托宾(Tobin)等。后人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形成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诘问,凯恩斯本人及其追随者对古典经济学中的一些最为基本的原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凯恩斯法则

如前所述,萨伊认为,人们总是、或者接近总是有足够的总需求去购买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不同意此观点,他提出了经验性的和理论上的反对理由,凯恩斯反对萨伊法则——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他认为,完全相反,“需求会创造自身的供给”——人们将其称之为“凯恩斯法则”,大萧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经验性理由。大量失业、产量猛减、消费锐减使萨伊法则难以自圆其说。从理论方面,凯恩斯认为,经济有可能出现储蓄(漏出量)大于投资(注入量),这样总支出不足以购买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进而导致经济活动的下降。

对于利息灵活变动性,凯恩斯也持质疑的态度,他强调人们储蓄和投资有许多原因,而不仅仅只有利率这一唯一因素。比如,储蓄对于收入的变化较之对于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投资对于经济周期的变化、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更为灵敏。从储蓄方面看,假如一个人的储蓄目标为拥有10 000元的退休金,那么,在利率为12%的储蓄量就有可能小于利率为5%的储蓄量,这是因为更高的利率就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目标每年所需储蓄量的减少。从投资方面看,如果投资者对经济预期很悲观,那么,不管利率有多低,都不太可能有很多的投资。

(二)工资价格刚性理论

回忆一下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价格是可以灵活变动的,正是通过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市场才能充分的出清,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凯恩斯注意到了经济的内部结构还不具有足够的竞争性,以便允许价格和工资很快下降以实现充分就业。经济中的垄断因素将妨碍价格在需求递减时迅速下跌,工会也会妨碍工资下降足够之快以实现充分就业。总之,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具有黏性或者是刚性。

其次,他认为,即使价格和工资在下降方面是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也不能确保经济会移向充分就业产量,凯恩斯批评了古典经济学家混淆了单一价格和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其认为并不能因为某一商品或资源价格的下降导致对该商品或者资源需求数量的上升,而推论出所有商品和资源价格下降会产生相同的结果。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凯恩斯主义对古典经济学赖以存在的整个基础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因此,它是对古典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其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存在一种“自我协调”的机制以确保实现充分就业,换言之,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内在稳定能自动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非自愿性失业不仅仅由于工资刚性而存在,而且还会使得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低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实现充分就业只是暂时的、偶然的,而低于充分就业则是经常的、必然的。因此,凯恩斯主义也反对古典理论的“自由放任”式的经济政策。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在偏离充分就业状态时就应该施以宏观经济政策,以便使之更加接近于充分就业水平。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放弃独立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这是因为,古典经济学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系统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而事实上是国家都不愿为了实现市场的出清,而白白地浪费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时间而无所作为,何况失业率也是国家社会稳定、政治选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一种积极的政府干预性政策。同时凯恩斯也将古典经济学理论视为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其认为古典经济学所阐述的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方可成立。

三、现代宏观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由于西方国家出现了“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对此无法做出解释并提出对策,从而动摇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其他学派的宏观经济学纷纷出笼,并与凯恩斯主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两大问题,但不可能同时出现,总是有“经济停滞—政府扩大投资拉动经济—经济繁荣—通货膨胀—政府收缩投资—经济停滞”这样一个循环。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两大现象同时出现,标志战后盛行一时的凯恩斯主义的失灵,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开始回归原先古典的自由主义,也就是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其代表人物包括西奥多·舒尔茨(T.Schultze)、P.鲍尔(P.Batler)、哈里·约翰逊(H.Johnson)、H.明特(H.Myint)等人。新古典主义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均衡状态是稳定的,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总之,他们十分强调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认为经济发展完全可以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均衡发展。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政策主张,有三个基本观点:第一是主张保护个人利益、强调私有化的重要性;第二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第三是主张经济自由化,包括贸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

与此同时,凯恩斯主义的支持者们为了维护凯恩斯主义,除了正统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新古典综合派)在修改自己的理论上做了许多努力外,还产生了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派,如以美国经济学家M.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以R.卢卡斯(R.Lucas)和T.萨金特(T.Sargent)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及以莱荣霍弗德(A.Leijonhufvud)和克劳沃(R.Clower)等为首的新凯恩斯主义,等等。尽管以上各学派在理论观点上存在着千差万别,政策主张也各不相同,但总体有两点相同之处值得肯定:(1)强调市场的有效性,只要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市场是能够更好地运行的;(2)强调寻找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因此在政策主张上也强调宏观经济政策的微观化,强调制度安排对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远远不是一个尽善尽美的科学,它仍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科学,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研究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