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济学基础
1.8.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一、个体选择与群体合作

正如前面介绍的那样,公共决策是为公众做的决策,如法律的制定和政策的出台都是公共决策,公共决策的不当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公共决策是不是也会影响到个人决策呢?我们举个例子,如果国家金融支持,对贷款买房实行分期付款制,同时大幅度降低房贷利率,是不是会刺激你个人的购买需求呢?同样地,如果社会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过快,你是更愿意持有手中的货币(储蓄)呢?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流通(消费)?同样的道理,如果央行宣布提高存款利率,企业是不是会减少投资呢?我们必须看到分工是现实存在的,比较优势也是现实存在的,无论是公共决策还是个人决策都是有成本的,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进行了分析。如果说个体经济行为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那么群体经济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存在大量互不相同甚至互不兼容的个人计划。我们通过节约解决稀缺问题。我们需要千千万万素不相识的人的合作,这是事实,我们通过参与协作过程来达到这个目标。城市交通的例子能同时说明这两个方面。当上班族规划行驶路线、考虑何时并线、决定绿灯变黄灯时该加速还是减速时,他们是在节约时间。而当他们在特定情况下做出他们认为最好的决定时,他们是在做选择。他们的行为通过一个过程得到协调,这个过程本身并不仅仅是所有人的行为的简单总和。没有人能通过群体合作来控制这个过程,然而这个过程却能协调全部个人决策。尽管这个过程并不完美,但大多数人还是能成功地抵达目的地。个人的选择最终形成了总体的流量,没有人能够控制这一切。

前面我们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后果,从本章开始我们将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经济学将其称为宏观经济学。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森林中的树木,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森林的整体,而不是其中的树木。这就是个体与整体,个体决策取决于其交易成本,整体决策使我们不能不考虑到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指社会主体(包括个人、群体、社会甚至国家)间紧密联系的状态及其特征,其表现形式有社会网络、规范、信任、权威、行动的共识以及社会道德等方面。社会资本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是无形的,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进而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著名学者福山给社会资本下的定义是:社会资本是促进两个或更多个人之间的合作的一种非正式规范。一个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多寡反映了该组织内部所共同遵守的规范的强弱和成员之间凝聚力的大小,或者说组织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如果个人违反了该组织的规范,就会受到惩罚,其社会资本减少;相反,如果遵守规范,他的社会资本就会不断增加。国外研究经验证明,社会资本能够减少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提高交易的效率,鼓励专业化,增加在人力资本,物资资本和观念创新上的投资。通常社会资本对于非集团成员往往不会带来很好的影响。

经济学理论主张,人们在追逐自身利益过程中的节约行为为他人创造了多种选择机会,社会协作是对群体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不断变动的净利益之持续的互相调节过程。个体基于他们预期的净利益选择行为。他们的行为又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人心中面临的选择的相关收益和成本。当一个行为的预期收益对预期成本的比率变大时,人们就多做点,反之,当这个比率下降时,人们就少做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钱越多越好,这一事实是社会协作机制极其重要的润滑剂,对社会协作过程有极大的帮助。当人们用钱来衡量一项行为的收益和成本时,一点小小的变动就会使很多人改变他们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一改变的方向与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更趋一致。这就是在分配各种可用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时,社会成员之间合作的主要机制。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

【扩展阅读】

促进经济增长

今天,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仍然继续生活在贫穷之中,他们的情况比所谓“发达”国家的居民在经济衰退到达顶峰时所经历的还要糟糕。确实,当今世界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一些经济系统比其他经济系统表现出色得多。我们还没有普遍认可的标准可以用来清楚明确地比较不同经济系统的绩效,确定是否加拿大比美国表现更出色,挪威比瑞典表现更出色,或者瑞士比上述国家中的任何一个表现更出色,但是,我们不需要任何复杂的绩效测量工具,也可以知道这些国家中任何一个的经济系统都比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孟加拉或者世界上众多其他极度贫穷的国家的经济系统表现出色得多。

经济系统是一种社会系统,人们通过这个社会系统合作创造资源和使用资源,满足彼此的需求。为什么一些系统比其他系统成功得多呢?这就是本章的主题。当然,有些国家一开始自然资源就比其他国家少。但是大自然的恩赐不同,不能用来解释富裕的新加坡和贫穷的印度或者富裕的瑞士和贫穷的尼日利亚之间的巨大财富和福利差距。人口比例也不能用来解释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之间的所有或者是大部分显而易见的差异差距。荷兰37 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养活1 600万人口,爱沙尼亚45 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养活的人口只相当于荷兰人口的1/10,相比之下,荷兰要富裕得多——更不用提荷兰人民自己围海造田造出了大块土地。

——摘自[美]保罗·海恩,彼得·勃特克,大卫·普雷契特科著《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二、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其实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人、资源和制度。但是,人实际上是一个既定因素。我们希望人们能更友好,更善良,但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我们也无法直接控制大自然是否赋予我们资源。我们希望有更好的天气、更富饶的土地,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选择能够直接决定的。然而,对于支配我们的互动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制度,我们还是有些许控制权的。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基本制度(比如法制),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供给或人力资本投入的水平。在这些制度给出的游戏规则下,我们相互作用,通过交易实现获利。当然,交易的条件是转移商品的成本高于交易的预期收益。

前面我们讲过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行为,因而不能像微观经济学那样运用个量分析方法,而要用总量分析方法。例如,研究价格时不是研究某一产品价格如何由其供求对比情况决定,而是研究社会物价总水平如何由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对比情况及其他总量因素来加以确定。进一步说,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学,必然要考察诸如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与贸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宏观经济学一般包括国民收入均衡决定理论、就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理论、财政与金融理论、产业结构与政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等。

(一)经济增长

在现代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以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表示,而经济增长的实现与投资总量的增长、国内的需求与消费和对外贸易的增长都有直接联系。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以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货物和劳务。经济学家通常用不同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一国经济增长量,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以下为世界上主要国家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表7-1

img66

续表

img67

以上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April2010.

(二)失业

在所有宏观经济指标中,人们非常关注的是就业率和失业率,因为它们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人们都希望用不太长的时间就能找到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当他们有工作时还希求良好的安全保障和福利待遇。用宏观经济学的术语表达,这个目标就是“充分就业”,它是指在现有市场工资水平上,想找工作的人都能找到一份工作的一种状态,这就意味着高就业率和低失业率。如果能将失业率控制在3%~5%就是比较理想的了,可以认为它基本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以下为世界上主要国家2009年官方统计的失业率。

表7-2

img68

续表

img69

以上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April2010.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曾经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讲述“二战”期间的德国,为了应付巨额的军费开支,不断发行货币,造成德国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一位妇女用一个旧篮子装着货币上街。她把篮子放在地上一会儿,结果发现篮子被偷走了,而货币扔在地上。恶性通货膨胀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着严重的经济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契约变为用一种价格指数或外币(如美元)作为指数进行调整。同时由于货币贬值得非常快,人们便持有仅够维持日常交易所需的货币量。金融市场消失了,因为资本逃向了国外。人们囤积商品,购买房屋,不再在低的名义利率下贷出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即通货膨胀率为负),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其特征就是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尽管是一种货币现象,但究其原因绝非单单是货币问题引起的,而是供求严重失衡的表现。有效需求(是指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相等时的总需求)不足,导致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导致企业盈利性下降,企业盈利性下降又导致收入减少和投资者信心不足,收入减少和投资者信心不足最终又反过来表现为需求下降,由此经济进入一个下降的螺旋循环。然而,减慢通胀一般来说又要求紧缩经济活动并伴随失业率的增加。因此,绝大部分国家都在寻求一条介于价格稳定和高通胀中间的道路,允许价格总水平平稳地爬升,并以它作为价格体系有效运作的最佳途径。以下为世界上主要国家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用CPI方法表示)。

表7-3

img70

以上数据来源于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April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