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音乐素质通用教程
1.5.3.4 《梦幻曲》

《梦幻曲》

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生于莱比锡附近的小城茨维考。自幼学习钢琴,9岁开始作曲。1828年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仍热衷于作曲与钢琴,跟弗里德里希·维克学习钢琴。1830年在法兰克福听了帕格尼尼的一次充满激情的小提琴演奏会之后,下定决心放弃法律学习,选择音乐为自己的终生事业,1832年由于手指伤病被迫放弃钢琴演奏,转向作曲和音乐评论。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乐氛围,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1840年与维克之女克拉拉结婚,此后的几年是舒曼生活幸福、创作丰收的时期。1843年在门德尔松创办的莱比锡音乐学院任教。从1844年开始舒曼出现精神上的病症,辞去了担任十年的杂志主编工作,移居德雷斯顿,此后创作和指挥活动屡遭挫折,精神疾病日趋严重。1856年7月29日逝世于精神病院。

舒曼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一生追求完美,但由于内心和现实生活的矛盾,使他无法找到自己的理想,沉醉在自己创造的幻想梦境中。他的作品以自己的内在感情和心理变化为主,侧重抒情。

主要代表作:钢琴曲《蝴蝶》、《狂欢节》、《童年情景》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和生活》、《诗人之恋》,艺术歌曲《月夜》、《两个禁卫兵》、《核桃树》等。

《梦幻曲》创作于1838年,是舒曼所作十三首《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童年情景》是作者创作的一组音乐小品的总题目,其中第七首《梦幻曲》最为著名,经常被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乐曲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线条几经跌宕起伏,使人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缥缈的梦幻世界。

乐曲为img164拍,速度较为徐缓,节奏平稳,旋律抒情开阔。主题旋律由前四小节组成,后面的音乐只是这一段旋律的变化重复,每一次都是用四度音程向上跳进起步,只是结尾有些微妙的变化,给人特别清新的感觉。

谱例2-70

img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