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第三节 政 论

第三节 政 论

政论,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即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文章。“政论”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崔寔传》:“(寔)除为郎。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从形式上看,它是论说文;从内容和作用来看,它和政治有着密切联系。从汉代发展至今,政论文以其针砭时弊的重要价值活跃在历史的各个时期。

在公务员考试中,政论与策论是构成申论考试的两种重要类型。两者同属议论文,都要求具有鲜明的观点、完整的结构、清晰的逻辑、流畅而规范的表达。但与提出对策的策论文不同,政论文的重点是分析原因、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等问题。针对这一特点,下面详细介绍政论文的基本知识及写作方法。

一、政论文基本知识

(一)政论文及其特征

对于政论的理解,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狭义的政论,专指论述政治问题的论说文。只要是直接评论现实政治问题的论说文,无论取名为何,如“政治评论”“社论”“专论”等,都属于狭义的政论。广义的政论包含更多样式。大体来说,凡是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论说文都可以称之为广义政论。这里所说的政治角度,就是说要求把问题提到正式的高度,进行观察、研究而后论述。

政论隶属于论说文。论说文,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事实)的分析或理论推导,证明、阐述一个道理和观点,或者批驳、否定一种认识和主张,从而传递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争取预期说服效果的文章或话语形式。现代论说文,融合了古代的“论”和“说”,是一个同记叙文、说明文相对应的、宽泛的文体概念。而政论则是论说文中的一类有别于学术论文和专业性文章的形式。其基本特征如下。

1.政论的政治性

作为政论,作者要从一定的政治立场出发,明确回答现实中的政治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见解和观点。这一分析、阐述事物的特殊视角,能够深刻剖析矛盾的根源、成因,全面探讨问题的发生、发展,将思考的高度与理论的广度结合起来。正因为具有这一特征,政论文章成为当代各个阶层不可或缺的表达形式。

2.政论的现实性

政论比其他论说文有更严格的时间限制和更明确直接的现实针对性,它以新近发生的社会生活现象为评论对象,并尽可能迅速及时地加以反映。政论作为一种轻便灵活的政治思想宣传形式,它反映现实生活迅速且敏锐,直接作用于现实生活这些特征,都是学术论著或者其他论文所不具备的。

3.政论的理论性

尽管政论主要是回答现实中的具体实践问题,但它必须与理论相结合,优秀的政论常常具有理论意义。

政论是在一定的哲学等社会科学思想体系指导下,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具体矛盾,因而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同时,在政论的应用过程中,再不断总结经验,并加以归纳和提高,重新上升为理论,丰富或深化一般的原理。

4.政论的逻辑性

和一般记叙文、文艺作品不同,政论主文并不排斥叙事,必要时还可以提供情节、细节。但是,它叙事的目的不在于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在于用逻辑思维,靠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概括生活、表达思想。也就是说,论说文与记叙文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叙事,而在于它把所叙的事作为支持论点的论据,如何叙事主要服从证明或说明论点的需要。文艺作品多以情感教育感化读者,而政论却以严密的逻辑力量说服读者,其作用更为直接有力。

这4个特征的有机结合和能动体现,是政论文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源泉。

(二)政论文的要素及结构

1.政论文的要素

政论文的要素,实际上就是论说文的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3项。要素间的关系,有如人体的灵魂、血肉和骨骼间的关系:论点是灵魂,论据是血肉,而论证则如同骨骼,它们是同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论点,指在文中要告诉读者的观点、看法和主张。论点一般是由一个判断句(肯定或否定)表述。它是整个议论的唯一中心,处于统率地位,又叫中心论点、总论点、基本论点。议论文往往在总论点之下还有从属论点,又叫分论点、小论点。总论点和分论点是主从关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组成关系,即总论点由两个以上分论点组成,分论点是总论点的几个侧面;二是支撑关系,分论点是总论点的几点理由,是证明总论点的几个方面。对于论点的要求,大致可以概括为:在正确、鲜明、中肯的一般要求基础上,力求新颖隽永。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点依靠论据,论据支持论点;论据可靠,论点才可信,所以在议论中论据是基础。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两大类。理论性论据常见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法律、政令,经实践检验过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观点,某些自然科学的公理、定律,仍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文化遗产,格言、成语、谚语等。事实性论据包括典型事例、概括性事实、知识性材料和具有可靠前提的假设性材料等。对于论据的一般要求是:一要充分,这意味着每一件论据都要具备一定素质,与论点有内在联系;二要准确,理论性论据要求本身正确、引用准确,事实性论据必须真实、可靠;三要精炼,善于根据论点的需要,选择、剪裁和表达论据,防止断章取义、生拉硬扯或堆积材料、“以引代论”等现象出现。

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它实际上是剖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阐明其因果关系,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说服人。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论证更多地是通过逻辑方式来体现。论证的逻辑方式分为两类:按论点与论据的关系不同,分为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按论证时所使用的逻辑推理方式不同,分为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组织论证时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具体的论证方法将在下文介绍。

2.政论文的结构

根据论点的需要和体裁的要求,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对文章进行组织、安排和构造,使之成为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这就是文章结构。

政论文的结构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通过作者的构思在文章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结构是为一种思想观点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好的文章结构,既要形式完整,即构成文章的内容项目不残缺;又要条理清晰,即构成文章的各项内容安排要符合规律,二者是互为表里的。所以,结构不但是技巧问题,它还反映着作者对事物规律的认识。认识深刻、反映正确,结构就严密完整、条理清晰。因此,写文章应在设置科学、合理的结构上下一番工夫。

(三)政论文的基本形式

政论文在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视野日渐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多彩,具体形式也日趋多样化。这里根据内容与形式统一的原则,按内容的性质,将政论文分为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两种基本形式。下面分别进行扼要说明。

1.立论性评论

立论性评论指主要运用正面论述的方式、方法,倡导符合时代、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新事物、新经验、新观念、新风尚的政论文类型。

政论写作这里的“立论”,是与“驳论”相对应的概念。在我国传统文论中,论说文或分为“论”和“说”,或分为“论”与“辩”。后者的“论”,指正面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其主要作用在于“立”;“辩”的表现功能,即刘勰所说的“驳议偏辨,各执异见”,也就是反驳别人的意见和主张,其主旨在于“破”。所以,凡是以倡导为宗旨、以正面说理为主要手段的政论文都可以称为立论性评论。而以倡导为宗旨、以正面说理为主要手段,则是这类评论区别于其他性质评论的基本特点。不过,不破不立,不立也破不彻底,立论与驳论之间的界限只是相对而言,而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在写作方面,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论点新颖深刻。论点新颖与否,对于立论性评论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切正面事物,都不同程度地蕴含着同当代社会思想、行为准则吻合的因素,如果满足于一般阐述事物的社会价值或意义,就可能给人以“不过如此”的感觉,未必能够唤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只有尽可能地讲出一点新意来,才能激发人们的向往和追求,达到倡导的目的。

论点新颖,一般理解为“言人所未言”,其实并不尽然。新颖排斥陈旧,排斥老生常谈,同时也排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奇谈怪论。新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新颖;切中肯綮,从具体事物与社会实际的主要结合点揭示事物的实质,是新颖;在恰当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言人之所欲言,即使是老论点,也不失为新颖。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肯于并善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分析事物,而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地满足于一知半解,是可以获得概括真知灼见的新颖论点的。反之,不是人云亦云、了无新意,便是走上趋“新”猎“奇”、耸人听闻的歧途。后者危害尤甚,更加值得我们警惕。

②突出说理重点。这一要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围绕一个论题的几层或几方面道理中,突出最重要的层次或方面;二是在讲一层或一方面道理时,尽可能删枝刈蔓,把笔墨集中用于核心部分的论述。立论性评论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主要是因为这类评论倡导的新事物、新经验、新观念、新风尚,与社会实践和处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存在着多侧面、多层次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稍不自觉,便容易面面俱到、四平八稳,当然也难以准确地把握和恰当地突出重点。

当然,强调突出说理重点,并不意味着排斥必要的铺垫和烘托;要求删枝刈蔓,也绝非不要生意盎然的“绿叶”。恰恰相反,适当铺垫和烘托,不仅不影响突出重点,而且还是改善说理、充实和丰富评论内容的需要。现在有些立论性评论之所以不那么吸引人,有时甚至味同嚼蜡、惹人厌烦,说理少了点“色香味”、多了点干巴巴,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③适当运用驳论。立论性评论以正面说理为主,但强调这一表现特点,不等于否认驳论手段的作用。在这类评论中适当运用驳论,首先是基于为正面事物的成长和普及开辟道路,或者说排除阻力和障碍的需要。同时也往往可以强化正面说理,增强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的表现效果。在某些情况下,驳论甚至是支持正面论点的必要手段。运用驳论应“适当”,要坚持驳论为立论服务的原则,发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强化正面说理的作用,防止错位、游离和喧宾夺主。

2.驳论性评论

驳论性评论指以一切违背当代社会发展主流、阻碍社会进步的旧事物和错误观念为评论对象,以批评、反驳、揭露、抨击为基本论说手段,旨在帮助人民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倾向的能力的政论文类型。

驳论性评论在写作时,要着重体现以下要求。

①选准“靶子”,瞄准“靶心”。这里所说的“靶子”和“靶心”,分别比喻驳论对象和其要害之所在,即“有的放矢”的“的”的两个层次。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分清主次。在确定了驳论对象之后,是否善于瞄准“靶心”,鞭辟入里地剖析其要害,这是决定驳论文章成败的主要因素。

②实事求是,讲求分寸。驳论要切中要害,就要把驳论对象放在一定的范围内或事物的联系之中,提到一定的思想、理论高度来分析。要从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原则为准绳,如果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面,甚至可能陷于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泥坑。只有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法的精髓,也才能深刻中肯、恰如其分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③有理有据,以理服人。驳论的力量在于严肃、严正、严谨。驳论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人们划清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假丑恶的能力,促使事物向健康的方向转化,而不单纯着眼于否定驳论对象本身。所以,一定要坚持以理服人,坚持有理、有据、有节的说理原则,依靠有理有据、合情合理的论辩服人。

二、政论文的写法

政论文的生成过程,包括构思和表达两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思是表达前的整体谋划,属于思维的范畴,重点是解决评论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选题和立论这两个环节,同时也渗透于提炼、安排论点和选择、组织论据之中。表达属于写作范畴,主要是围绕构思所形成的预期论述目标,调动相应的手段、方法,借以具体表现论点和论据,使之成为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序的文本。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以支配和体现为主的互动关系。

(一)政论文的选题与立论

1.选题

选题即选择政论所要评论的问题。它规定着政论论述的方向和目标,是政论写作的第一步。选题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一般来说,选题的过程就是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的过程。而对于客观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到社会中、实践中才能去寻找和发现到。归纳起来,选题一般有普遍性问题、局部性问题两种。

普遍性问题,指各个历史时期或阶段普遍性矛盾的表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大趋势。局部性问题,指个别的、偶然的却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2.立论

立论指一篇政论文的中心思想和基调。其中的中心思想,相当于一般文章的主题,它贯穿于评论的始终,起着统帅全文所有观点和材料,包括论点、论据以及其他诠释、交代和衔接文字的作用;基调除要求切合事物实际之外,主要着眼于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

立论的两个侧面,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中心思想揭示事物的本质,基调规定论述的思想、理论深度和高度,它们从不同角度为实现评论的目标服务。政论面向实际、面向群众,它论述某件事、某个问题,既要从评论对象的实际出发,也要考虑对周围事物的影响,照顾多数群众的接受能力。它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作适当的升华,但不是越深越好、越高越好,因此有个如何控制基调的问题。究竟把基调定在哪里,就需要具体分析,不能唱同一个“调头”。在立论中把中心思想和基调适当区别开来,给予基调以必要的注意,有利于防止评论“调头”倚高倚低、强加于人或流于浅陋鄙俗的偏向。立论过程中,科学思维方法的使用尤为重要。首先应掌握并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包括以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观点、矛盾对立统一观点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等方法;实践是主观和客观对立统一的基础、客观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等观点,以及由此产生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由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和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方法等。此外,还有必要掌握某些新兴学科的思维方法,如系统论、控制论、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等。

选题与立论,是构思阶段的两个基本环节。一般选题在先,立论在后;选题为立论提供基础,立论赋选题以灵魂。不过,它们又是相互渗透、不能截然分割开的。人们在确定选题时往往同时考虑立论,在提炼立论思想的过程中也时常回过头来修订选题。尤其是论述重大问题的评论,选题和立论大多几经反复、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分不清孰先孰后。

(二)政论文写作的常用论证方法

政论文写作除了讲究逻辑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多种具体论证方法的灵活使用,实现阐述观点的目的。下面将政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做一简要梳理。

1.例证法

这是一种从材料到观点、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是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中归纳出一个共同的结论的推理形式。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运用事实论证进行论证时,列举的事实可以有两种形式,即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概括总体性事实的说服力在于事实所体现的普遍性,它是对事实的总体或全局的全面性统计或概括。采用枚举个别事例的论证方式,不要求全面周到,只需枚举几个事例即可,但要求事例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原则,尽可能不要同类重复。

2.引证法

这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引用时,要分辨用在这里是否正确;引原文、引大意都要确保准确且全篇不能只靠引证。

3.对比法

这是一种由个别到个别的论证方法。通常将它分为两类:一类是类比法,另一类是对比法。

①类比法,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或相似,推论两者在其他属性上也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一方法富于启发性,它深入浅出,使读者易于领悟抽象的道理,可使文章简练生动。但使用这一方法要注意,类比对象应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属性,要防止出现机械类比的毛病。

②对比法,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论证方式的运用范围很广,可以进行比较的事物很多,中与外、古与今、大与小、强与弱等,都适合于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分析和阐明了两者的差异和对立之后,是非昭然,自然就能够确立论点了。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前者称为横向比较,后者称为纵向比较。运用纵向对比的论证方式,不能停留在形式逻辑的静态判断的层面上,否则,有时会显得说服力不够。

4.喻证法

这是用比喻作论证,拿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在比喻论证中,比喻者是一组形象事例,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关系和道理;被比喻者则是一种抽象的道理。比喻者和被比喻者虽然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但在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一般性原理,因此它们之间具有推理关系。比喻论证是以比喻者作论据去论证被比喻者的论证方式。

5.归谬法

这是指在说理时,姑且承认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根据对方的观点,按照逻辑进行合理的引申,直到最终得出不符合事实或违反公理的荒谬的结论,从而把对方驳倒的论证方法,又叫导谬法或引申法。归谬法使用的是演绎推理,它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能使文章犀利、泼辣,最适宜在驳论中使用。但在驳论中应注意,分析时要尽量暴露其荒谬性,而概括时又要让结论明确而又水到渠成。归谬法一般不适宜于单独使用,而应当配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到的作用。

6.反证法

这是通过否定与己方相对立的论点来证明己方论点的论证方法。反证法实际上是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或通过肯定达到否定。分析此种论证方式的特点,不难看出这实质上是形式逻辑中不相容选言推理的运用——因为欲确立的论点和与其对立的论点是互不相容的,因此二者之间构成了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即两者之中必然有一个、也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这样才能通过否定其一达到肯定另一个或通过肯定其一达到否定另一个的目的。一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使用:有的观点找不到正面的例子,或正面材料不足以作出证明,或不便直接从正面证明。这就常常需要绕个圈子,迂回地通过从反面去证明其不是什么,来证明其是什么,或者通过证明其对立面错误的办法,来证明其正确性。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通常属于演绎推理。

不同的论证方式和方法,有不同的论证功能和适用范围,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有运用恰当与否之别。使用时,一要从论点和论据的必然的逻辑联系出发,切忌生搬硬套某种方法;二要从便于受众理解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简化论证过程。

三、政论文的写作要求

(一)主旨突出,立意明确

主旨是写作文章的主要目的,因此文章开头要开宗明义、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同说话一样,观点一定要明确,否则,说一千道一万,也会不知所云。所有政论文都只有一个主旨,并且一定要突出。说什么,想怎么说,都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来进行,从头到尾都要为中心观点服务。要用清晰的语言文字阐述观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部分重点突出、泼墨如洒,次要部分言简意赅、惜墨如金。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立意就是确立内容。政论文的骨骼是论点,它是在审题基础上,运用作者本身具有的理论、材料,经过分析、思考而形成对题目所规定问题的看法和主张。一篇政论文的论点是一系列的看法主张,它们有主有从,有中心有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总论点和分论点的论点体系。

①确立总论点。即确定对问题的总的看法和主张,这是全文中心,统率其他分论点、材料,在论点体系中正如人身骨架中的脊梁骨。总论点要正确、深刻、明确、集中。

②确定分论点。即总论点下的具体看法主张,是从属总论点的;从形式上看,是一个中心下面的组成方面或递进的层次。每个分论点都应是不可缺少的。

③理顺总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这在确立时就应同时考虑。总论点是核心、灵魂、纲领,分论点要围绕、支撑或从属总论点,不能游离。分论点之间不能矛盾。

(二)结构简明,层次清晰

政论文必须结构简明,要做到结构简明,必须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逻辑严谨

逻辑严谨是保证政论文结构简明的前提。逻辑之所以有力,就在于它毋庸置疑的严谨性。一个人说话要条理清楚,写文章也应文理通顺、思维清楚,有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并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把它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要讲究条理性。政论文的写法就需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要善于运用辩证法的思维和方法。凡事要一分为二、客观公正地论述,见到其利,也要能预见其弊;行文时能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局部,先抽象后具体,先抓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后着力于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样才能使文章逻辑严谨、思想深邃、力透纸背。也只有把文章写得言之成理、行之有据,才能更好地说服读者,更好地阐明自己观点。

2.文章整体框架结构明晰

政论文整体结构要由简驭繁,要能做到“删繁就简三秋树”。一篇政论文不要超过7个点进行论述,一般3~5个点就足以说明主旨,因为三段式逻辑是逻辑中最基本的结构,最简单、有力,当然,这种简单是正确逻辑前提下的简单。政论文整体框架要能俯视全篇,脉络清晰,统领全篇。引、议、联、结四个层次之间要详略得当,要联系实际、重点议论,重点问题要能上升到理论高度重点论述。

文章局部论述应逐层深入。要知道整体框架明晰是言之成理的基础,局部条分缕析是文章成功重要保证。没有清晰的局部结构,整体框架再好也显空泛。因此,政论文局部论述应该能够鞭辟入里、抽丝剥茧、逐渐具体、层层深入。如,对企业党组织和行政关系的论述,无非就是人和事,因为,事由人做,而且事本身对人也会产生影响,因此要抓住二者之间辩证的统一关系深入论述。同时,局部和整体要能相互呼应。整体和局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局部构成,局部是整体框架下的重要组成部分。局部应该时刻为表现整体、充实整体服务,整体也应该充分发挥出宏观指导性的作用。

(三)行文流畅,言简意赅

行文流畅,这是评判一篇优秀政论文的重要标准。一篇文章即使主旨明确、结构简明,但要恰当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接受,就必须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而简明扼要的行文就是写好政论文的有效手段。要做到行文流畅,需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①要过渡自然。文章是由多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有一定逻辑性的整体,各个局部之间起、承、转、合要如行云流水、笔随意至,而不能无病呻吟,更不能横生枝节,否则,就会出现叠床架屋、拖沓冗长的弊病。

②要有强烈的理论性。这是写作政论文的基本要求。政论文以议论和说理为主,但文章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感情用事,也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政论文论述应该加以归纳和提高、丰富和深化一般的原理,要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事物、认清本质。这样就能使政论文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③语言要具有高度概括性。这是写作政论文的客观要求。汉语博大精深,具有表述的多样性和传意的丰富性,也具有范围的针对性。语言具有不同的词汇族群,不同文体对语言用法要求是大不相同的。政论文需要对具体事物在理论上有独到分析,因此要求语言具有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同时,文章的理论性越强,则语言的概括性也就要求越高。

理解并掌握政论文的主旨、结构、行文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写好一篇有分量、有力量政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党务工作者,只有从这3点的达成上狠下工夫,定好位、敢吃苦,才能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和实际能力,从思考到成文均能走向成熟。

四、政论文实例

例文4-2

国家形象在“事件”里

10月14日,在700米地下生存69天的33名智利矿工全部重见天日。世界关注的焦点投向南半球最南端的智利,瞩目那些命悬一线矿工的重获新生。而回溯这场持续两个多月的“超级营救”,此前“一直被世界忽视”的智利未曾离开过世界的视线,更有媒体把此次矿工获救称为智利的“国家重生”。

一次铜矿坍塌事故,反而成就了智利的国家形象,起决定作用的正是智利政府。无论是智利总统成为“矿难营救现场的常客”,还是多种救援方案齐头并进,都向世人传递出正面的、积极的国家形象信息:这个国家重视普通人的生命,为救人不惜一切代价。由此,智利国民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其他国家民众则对智利这个国家产生好感。

又如“5·12”汶川特大地震,也成为世界“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中国”的大事件。面对这一场世界罕见灾难,中国展开惊天动地的生命大营救,展示出的救援理念、救援速度、救援力量,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他们发现在灾难面前,中国人竟然如此坚强团结,中华民族如此血浓于水,共产党员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退缩。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述:“世界正在更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而且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成功。”

国家形象就这样隐藏在事件之中。在一个国家,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有突发事件,也有平常事件;有轰动的大事件,也有微末的小事件。不论哪一类型的事件,都可能成为世人审视这个国家的载体,进而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形象。对于政府来说,每一起事件都应慎重处之,小觑不得、大意不得。

必须看到,事件最终所展现的国家形象,往往是对政府处置事件的态度和行为的外在反馈和评价。现实中有不少事件,原本与政府行为无关,但恰恰是政府的态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理由。事件处理得好,一起“负面事件”也会产生“正面影响”。处理得不好,即使是“正面事件”也会产生“负面效果”。因而,决定事件传递出的国家形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关键就在于政府在事件发生前后的态度和行为。

今天,国内发生的每一起事件,只要它进入世界关注的视野,就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时代,传递国家形象的载体固然有很多,绝非事件一途。不过从实际效果看,那些引人注目的事件所传递的国家形象,更具穿透力和影响力。因为世人不仅关注你怎么说,更关注你怎么做,真实发生的事件最有说服力。因此,妥善处置每一起事件,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需求,更是干部具备世界眼光的题中之意。

陈家兴.人民日报,2010年10月15日04版

例文4-3

党员的争与让

党的生日即将到来。当此之际,每个党员都不妨扪心自问,是否为党的肌体贡献了细胞的活力?如何为党的使命更好地履职尽责?

党把党员放到不同岗位上,就是为了让我们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之际豁得出来,在各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全部智慧和力量。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党员更好履职尽责指明了努力方向。每一名党员,都应当以此为契机,在本职岗位上、平时工作中争当优秀。同时,争的另一面还有让。那么,争什么,让什么?该怎么争,怎么让?

争难事,让易事。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有急难险重事、棘手事、麻烦事、吃力不讨好的事、干好无功干不好有过的事、打基础作配角当绿叶的事,皆属难事,不好干、难干好,有的人不想干、不愿干、不敢干。也有轻巧事、方便事、简单事、顺当事、速见成效事、易出成绩事,皆属易事,好干、易干好,很多人都想干、愿干、抢着干。作为党员,就应当争难让易,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如果拈轻怕重、挑肥拣瘦、畏难怕险、急功近利,工作就难有新局面、新进展,那党员的价值和作用又在哪儿?

争奉献,让利益。奉献,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在张扬个人利益的时代,党员应当更多奉献,谦让利益。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党员必须更多奉献,攻坚克难。可以说,没有奉献,就难有成就。凡利必争,就缺少团结。奉献,当然意味着要牺牲时间、消耗精力、失去利益,却也同时收获充实、享受快乐、升华情操。共产党人就应当身体力行,甘于奉献。凡事问回报、精算计、求索取,不是党员该干的事。

争一流,让荣誉。干一件事,就要遵制度、守法纪,高标准、严要求,干出色、创一流。这是一种职业品格和敬业精神。很多工作欠火候,有的产品不合格,一些行业安全隐患不少,缺的就是这种品格与精神。党员干事创业,尤其应当具备追求卓越的品质,以旺盛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充足的干劲,专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行家里手,工作模范,创业先锋。争,是争高标准高质量的追求,争严细深实的作风,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而不是争功劳,争果实,争荣誉。干事时争一争,容易争出一份成功;见成果时让一让,就会让出一份和谐。

党员的争,争出的是共产党人的信念、追求与干劲;党员的让,让出的是共产党人的风格、情怀与境界。有此争让观,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才会摆正位置,责尽心安。

纪东冲.人民日报,2010年6月30日04版

例文4-4

让吃苦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

“让吃苦者吃香、让有为者有位”。这话讲得恳切,听着温暖。

之所以温暖,是因为它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几年前,一篇文章提出“绝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曾引发干部群众的普遍共鸣。这既是人们对风清气正环境的呼唤,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一些老实正派、埋头苦干的干部,有时并不“吃香”,甚至还会“吃亏”。

在现实中,常常有这样一种干部,他们只顾默默埋头做事,不善声张表功“造势”;注重打基础、利长远的“潜绩”,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身处基层一线,不跑不找不要,很难进入某些领导的“视野”。由于只知干事,不会来事,他们不仅不被那些“聪明人”理解,在任用中有时也被“遗忘”或者“忽略”。

吃苦干部的境遇如何,与对“吃苦”的评判有关。古人讲“以贤知贤,以能知能”,能否甄别“吃苦”,喜欢何种“吃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人用人的导向。比如,有一种人也很“吃苦”,他们频频运作“大手笔”“大项目”,到处走秀露脸、邀功请赏;热衷于钻研领导好恶,对群众疾苦却置若罔闻;对待公务漫不经心,但对“家务”却不遗余力,一门心思谋自己的前程。如果让这样的干部到处“吃香”,不但对真正吃苦实干的人不公平,还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其危害不言而喻。

我们常说,人民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干部是否真吃苦,为谁在吃苦,群众最有感受,也最有权评价。毕竟,“欺君易,而欺天下难”。从这个角度来看,要让吃苦者吃香,我们或许有很多种路径可以选择,有很多种机制有待创新,但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给群众更多的发言权。

反过来讲,有些人尽管在群众中的口碑越来越差,却爬升得飞快,就是因为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把“群众公认”作为条件,没有切实保障知情、参与、选择和监督的权利。相反,却存在着神秘化、暗箱操作的现象,“民主程序样样不缺,上级想用谁就是谁”。这些做法势必导致选人用人上的不公道,不良的官场文化难免泛滥。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让吃苦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仅关系到干部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整个的政治生态。而对那些吃苦有为者格外留意,使他们获得公平公正的对待,不仅需要选人用人者的政治伦理,更需要包括群众监督参与在内的制度完善,实现人选人向制度选人的转变,这也是党的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范正伟.人民日报,2010年05月04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