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第二节 策 论

第二节 策 论

我国的考试制度源远流长,大概从西汉起,朝廷便用考试的形式选拔和任用人才。尽观历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隋唐之前主要为察举制,隋唐之后主要是科举制。而在各类用作选拔人才的考试文体中,使用时间最早、沿用频率最高、历久不衰的考试文体当数策、论二体。策论虽源于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但并不会随着封建王朝的消亡而消失。它作为考试文书的一种文体形式,在现如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中又重新焕发出生命力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实,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之一的申论,就是在我国古代“策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吸取了古代“策论”(对策)的优点,是对古代“策论”的继承和创新。申论考试的内容、方法及其产生的测评功能,都包括了传统的给材料作文和“策论”写作两种考试的基本方面,尤其是申论适当地借鉴了我国古代科举应试中“策论”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它试图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申而论之”,考查考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申论”与“策论”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而,学习“策论”的写作,可以为“申论”学习打下基础。

一、策论的源流与含义

(一)策论的源流

我们知道汉代的考试制度是察举制,这种考试制度是由朝廷下令并分配名额,州、郡等地方长官在辖区内按要求物色、选拔人才向朝廷推荐,经过皇帝或大臣的考核,授以相应的官职。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考核的形式则是对策,即提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关问题,由应试者书面作答。从隋代开始,封建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代之以分科考试、依据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而其考试形式仍使用对策。宋代科举制度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就考试形式而言,宋代科举总的趋势是“变声律为议论”,策、论二体在科举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可以说,策论在宋代已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如果唐代科举可称为“诗赋取士”,那么宋代科举应称为“策论取士”。明清科举都分为乡试(各省试)、会试(礼部试)和殿试(御试)3个阶段,其考试形式也有新的变化,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八股文的定型和推行,二是试帖诗的增设。虽然八股文和试帖诗成为清代科举的必考形式,但策论一直未被废弃,至清末科举改革中又成为主导文体。

统观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使用的考试形式,主要有3类:一类是考核对儒家经典记诵、理解能力的帖经、墨义、经义、八股,一类是检测应试者文学才情的诗、赋,另一类则是衡量考生言事论政能力的策、论。前两类在历代考试中都经历了兴衰沉浮的变化,只有策、论二体自始至终沿用不绝,历久不衰。这是一个值得引起充分注意的文化现象。

(二)策论的含义

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试文体是在多种文学体裁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它受客观文学潮流变化、考试主办者的选才要求以及选拔性考试的演化规律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科举文体具有多样性,主要包括“策”“论”“诗”“赋”“箴”“表”“赞”“判文”“经义”“八股文”等类别。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言的“策论”其实是分为“策”和“论”二体的。

“策”是科举考试中产生最早的常用文体之一,源于西汉。汉代实行察举制,产生了带有考试文体性质的“对策”。魏晋至隋代,对策始终是选贤的方法之一。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以试策取上。中国香港学者邝健行在《科举考试文体论稿:律赋与八股文》中指出:“唐代以后,散体的策论仍旧在科举考试中保留下来。”作为一种常用考试文体,策属于论述题,主要考察、检测应试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题提出有关现实的政治时务或经史中的问题,考生以议论文方式应答。

“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说理文体,与策体相近。“论”作为科举考试文体,始于唐高宗开耀元年(公元681年)的科举变革。进士科试策,读书人为了揣摩、应对策论考试,多偏重策文的练习、钻研。这不仅削弱了经史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到科举选才的效度与信度。因此,永隆二年(公元681年)唐政府宣布“自今以后,明经每帖经十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令试策。”据清代学者徐松考证认为:“按杂文两首,谓簌、铭、论、表之类,开元间始以赋居其一,或以诗居其一,亦有全用诗、赋者,非定制也。杂文之专用诗、赋,当在天宝之间。”这里的“论”为“杂文”之一种,用于说理,侧重于考察考生读书的知识面及对问题的看法。

由于科举考试中“策”与“论”两种文体在形式和内容上极为相似,都是对古今经史、政治谋略的发问,让人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阐述观点,提出相应解决方法的论述性质的文体,故后人在研究过程中倾向于把二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把两种文体合在一起统称为“策论”。需要区分的是,唐中期之前提到的策论一般单指策,之后的提到的策论才是两种文体的合称。

二、策论的特点

策论作为科举考试中的重要文体,是形成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考试文书。策论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大量优秀的治国人才,也为科举考试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前提。正是由于策论文体的发展,才使得科举考试的选才目的得以充分发挥;不仅如此,策论的作用还表现在其强大的文学功能。历代科举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策论文章,传颂至今,令后人称道。

纵观策论文体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可总结出策论有如下特点。

(一)形式的自由性

早从汉朝最初的察举制中的试策开始,“策”作为一种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文体,受到了统治者和应试者的普遍好评。发展到后来的科举制考试后,试策变得更加普及和重要,各科取士几乎无不试策。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论”体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策”的不足,而且由于这两种文体在考察方式和写作上的相似性,在科举考试中一般把两种考试文体结合起来使用,称之为“策论”。

策论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策论写作程式的自由。无论是最初汉朝的单试策时期,还是唐宋普遍以策论取士的时期,对于策论的写作形式和方式,都采取了最为宽容的政策要求,只关注创作者对考试问题的解析程度,而对于应试者的写作格式往往没有太多的讲究和规定。这样一种宽松的写作要求,给应试者直抒胸臆、唯务直述,提供了前提。策论自由的写作形式,为应试者的创作思路打开了方便之门。正是由于对写作形式的无限制,才使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可以针砭时弊、直抒己见,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创作根本,真正实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内容的现实性

无论是早期的汉策还是发展繁荣期的宋代策论,其考查内容都离不开现实所需,一般都是围绕历史或当下所需解决的社会、政治、经济、战争等问题和现象展开论述。统治者选拔人才不看重文章辞藻,而是看重人的能力,其本质在于考查应试者解决实际问题、应对社会现实状况的能力。

策论大多紧扣社会现实,策语直接大胆、直抒胸臆,内容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策论侧重于对士子实学的考查,在科举诸文体中是最能体现士子时务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邱浚《大学衍义补》说:“汉元光元年初,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臣按:今世科举初场试以五经四书,即此习先圣之术,终场策士以时务,即此明当世之务。”这里所提的“当世之务”,即做官治民的实际能力。所以策论在历代王朝考试中才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史记》《汉书》所载,所问策题都是关于社会、自然、盐铁、吏政、宫闹等现实民生问题。

“策论”作为科举考试中一种至关重要的文体,不是那些抒发个人情怀的文学作品,也不是那些谈论个人认识和体会的文章,而是关注社会民生,谈论治国之道、安邦之策的文章。策论写作不仅要见解独到,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概括它的特点:“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则不溢。”这句话的意思概括来就是: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要紧密联系时下重要的事务;要考虑时代的发展,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不是脱离时代的高谈阔论;要通权达变来挽救世俗的不良风气,而不是发表刻薄的伪谬之论。刘勰的这些概括是相当精辟、深刻而又全面的。他不仅着眼于“对策”的文体特点,而且准确把握住了这种文体的选拔功能,指出策论在于应对时务需要,要求应对者在创作中要切中时需,所言切实可行,从策论中反映出一个人是否具有深谋远虑、通晓史策、为民解忧的思虑。

(三)策论历时最长,地位最稳固

我们知道,从汉朝察举到隋唐的科举这绵延2000多年的时间里,封建统治者大都采用“以文取士”的方式,而在各类考试文体中,影响最大、地位最稳固,且历时最长、使用次数最多的当数策、论二体。且在科举考试历时的1300多年里,其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考试方式、考试内容都随历代王朝政策的变化而有着相应的改变。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变化常在,但唯有试策的形式一直延续着。正如清代陶福履《常谈》中记载:

“汉制,贤良方正,天子亲策之,文帝策贾山,武帝策董仲舒是也。唐初,秀才科第最高,试方略策五条。高宗显庆四年,上亲策试举人。宋大科,御试策一道,限三千字以上。熙宁中,廷试进士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明殿试进士,策一道。国朝因之,由汉以来,科举之文屡变,相承不废者,帷策而已。盖士非泛览,经史百家,博通古今,深明治体者,不能对策。故公孙弘答策,十不得一;沈约受策,仅知其半,鸿儒如此,未学可知。现人器识,验人学术,试士之法,莫良于此。”

三、策论的写法和写作要求

(一)策论的写法

1.策论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策论文章以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宏观决策为核心,已经不是单纯的文章写作,而是涉及公共权力运作的基本原理。当公共权力作出决策方案时,它不但需要其对策或方案具有良好的针对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如何说服社会公众去接受这些决策、如何让人大表决通过这些方案。通常会以问题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和存在哪些问题不足为逻辑上的铺垫和政治上的游说,以使人们更好地接受这些决策。在具体写作结构安排上则可以有两种情况:①先交代正面意义,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②先交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再指出正面的意义。

既然策论文章遵循的并非传统意义上议论文写作的“三段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而是以公共权力运作原理为内在的写作逻辑思路,那么,有一个重大误区需要澄清,那就是分析原因在策论文章中本身并不重要,可写可不写。要写固然不算错,至少表面上符合传统的议论文写作思路,而实际上却不符合公共权力运作的内在机理,最佳的选择是不写原因,免得导致叠床架屋、逻辑不紧凑。只需清晰有力地以对策为重点、以问题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为逻辑上的铺垫和政治上的游说。

2.策论文章的思维支点

策论文章以对策为核心,对策需要既有具体内容和良好的针对性,又要富有高度。理论上说,我们可以自己写对策,只要有说服力,可实际上,我们对每一个问题并非都是专家,完全自己空想,是写不出比较全面、具体和针对性对策的。那怎样为提出对策寻求一个思维的支撑点呢?考试大纲中这样规定:“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和解决方案”,所以,给定材料为我们如何写对策提供了思维支点。比如,材料中提到的专家的建议、国外政府的经验与做法等都可提炼加工为对策。

3.策论文章的思想空间

书写策论是一种思维的能力,这体现出从给定材料中如何捕捉并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材料的碎片上学会曼妙起舞。策论也是一种思想的境界,你能把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运用和驾驭到什么程度、能否敏锐地挖掘与发现材料中隐藏着的对策,都依赖于你的思想积累和知识背景,比如,你是否对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社会转型有过关怀和思考,从市场自由到公共责任、从行政监管到正当程序,等等。正如2011年国考大纲中的规定,“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一方面,你可以充分利用该材料,以形成你自己的对策;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你自身的知识经验或思想积累对材料进行提炼升华。所以,如何更好地发现挖掘材料背后的价值,更好地对材料进行驾驭和提炼,需要我们具有一定的思想空间。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一篇涉及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公共权力运作的策论文章应该为自己寻求一种写作的思路和结构、思维支点以及思想的空间,正所谓三思而行,申而论之。

(二)策论的写作要求

在《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关于申论考试部分的说明中,其实已经对策论文章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作了充分的说明:“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它所对应考查的正是策论文章:所谓“发现和界定问题”,即指出该问题存在的不足;“作出评估或权衡”,也就是指出该问题的宏观意义和重要性等,从而说服他人,然后提出对策方案。考试大纲其实也在强调,策论文章的思路在于公共权力的运作原理,指出负面存在的问题、看到问题的正面意义和重要性,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而分析原因则并非是策论文章的必要部分。

四、策论文实例

我们知道,申论最后的大文章,一般而言属于策论。主要考查大纲所表述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该能力目标对应考察的正是以对策为主的策论文章,总的原则就是,只要不出现相反的特殊状况,按考试大纲的要求,策论是最佳的选择,从而展现出你的综合分析和宏观决策能力。现摘录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并提供第三题策论写作的参考范文,以期读者能直观了解策论的写法和要求。

例文4-1

2010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一、给定材料

1.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

在全国640个大中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00个严重缺水。尽管我国水资源紧缺,但水资源的浪费仍十分严重。1997年,全国仅有123个城市建成307个不同处理等级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在1292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仅为13.4%;我国目前5万多个小城镇,370多万个乡村,9亿多人口居住地基本没有污水处理实施,从而直接导致了地表水的广泛污染,使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尖锐;而且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也只有50.6%,远低于发达国家90%以上的水平。

水利部最新成果显示,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明显减少,其中以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地区最为显著,资源总量减少了12%,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无锡一直因城市边上的太湖而骄傲。一曲吴侬软语的《太湖美》曾经唱道:“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2400平方千米的太湖是著名的旅游之地,而无锡也被称为“太湖明珠”。

“太湖明珠”并非言过其实,这个拥有3000年历史的城市因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而素有“小上海”之称。从19世纪初开始,无锡由全国著名的米市场、布码头走向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这个面积477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80万的城市,能有如此让人骄傲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197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这也是后来被广泛谈及的“苏南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任无锡市经贸委主任的沈仲兴介绍,乡镇企业自1958年就在无锡各个村镇出现,在1974年以后更是风起云涌,每个村都有自己的企业。到了1989年,无锡乡村两级工业企业产值达219.9亿元,占全省的19.1%,占全国的3.6%。

整个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还以轻工业为主,这与无锡的工业传统有关。解放前,无锡的轻工业和重工业比例是7∶3,无锡市的传统产业是纺织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锡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由轻工业开始向重、化工业转身,重、化工业比重从1980年的42%跃升到目前的74%。

在此过程中,无锡市形成五大传统支柱产业——机械、纺织、冶金、化工、电子(家电),在“九五”期间,这五大产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全市规模企业总量的70%。2006年无锡规模以上工业中,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为55.5%。

而此时整个苏南地区开始大量引入外资,无锡也不例外。1987年,无锡市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其中外商实际投资仅占1.3%。而到1996年,无锡市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已达到40%。

近几年,因为经历“蓝藻事件”,太湖的污染备受关注。在此次水危机中,数百万无锡市民无法正常饮用自来水。无锡市政府在“蓝藻事件”发生后的总结是,无锡走的是一条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无锡长期沿袭着“两头在外”和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的发展模式,生产过程中引进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和出口相当多的耗能高、污染高的产品,在产生利润的同时也产生了污染,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承接了污染。

3.长期从事华北地区水资源研究的斯坦福大学资深环境研究院斯科特·罗泽尔(ScottRozell)日前指出,在极度缺水的华北地区,农民只有靠打井取水,出现了2000多万口井遍布农村的“奇迹”,并展现出水资源的严重危机。他说:“现在问题是,水位越来越低,而且打出来的水越来越贵。”他还表示,中国已经有了完备的保护水资源的法规和政策,“问题在于,政策是不错的,可是实施这个政策很困难。”

去年7月《瞭望东方周刊》的一项数据显示,随着降水量的减少,从1975年起,河北一直在超采地下水,30多年共超采1200多亿立方米,这相当于200个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白洋淀的储水量。地下水位一降再降,形成了“世界奇观”的地下漏斗区。而且,近10年来,河北6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发生了200多处大地裂,最严重的沧州比20世纪70年代初地陷近3米;海河防洪墙下陷2米;秦皇岛的海水内侵已经到了京山铁路线以西,地下水量已不可饮用;北戴河的枣园里,原来甘甜的井水如今已经全部变成了咸水。

4.今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曾策划了一个节目,寻访中国污染最严重的5条河流,流经上坝的横石水入选。该节目曾经以《横石河流过死亡村庄》问题对其做过报道。严格来说,横石水应算北江的一条二级河流,它发源于韶关市大宝山,一路流经4个村庄,在瓮城汇入瓮江,瓮江又在大站镇汇入北江。横石水是从大宝山流出的山泉水,它冲击出了凉桥、上坝等村落肥沃的土壤。

20多年前,横石水清澈见底的水流淌过石子一路欢唱:20多年后,横石水在大坝等同于死水,人称“死亡之河”。10月26日,记者第二次见到了这条河水,河滩边的石子已被染成深棕色,就像劣茶泡出的厚厚茶垢,河岸上沿沉淀出一条黑色金属带。这景色没有任何生物作衬,村里人说,这河里的鱼虾1980年后就绝迹了。横石水边异常安静,河边不长一根水草,岸边没有一个人,没有牛羊的踪影,也没有昆虫的吵闹。

横石水究竟有多毒?今年6、7月发洪水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初夏带着他的学生,取了一些横石水,稀释了10000倍,化验结果发现,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超过24小时。也就是说稀释10000倍后,横石水仍然有毒。

这件事更具体的含义是,横石河水流到瓮江,其毒性仍不足以被稀释。林初夏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横石河的毒性可顺延下游50公里,大雨时,其毒性甚至还可以流到100~200千米远的地方。就是这样毒的一条河,上坝村村民在它边上住了30余年。

除了水污染和水资源紧张之外,还有一种潜在的危机的延伸。

5.世界银行环境与市政高级工程师黎明远最近在一个关于水价的论坛上称,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他认为,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主要原因是水价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没有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

今年4月以来,一股水价提价的“潮流”席卷了全国各大城市。

2009年全国部分城市水价调整统计表

img10

6.伴随着水价的上涨,各种质疑声不绝于耳。有学者质疑,如果涨价是为了体现水资源的稀缺程度,那么,提升的应该是水价构成中的水资源费,而不是企业供水价格。所谓水资源费,是政府为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针对取水单位征收的资金,其实质是针对使用水资源征收的税款。但许多地区水资源费征收不足。在兰州,据听证者介绍,水价重的水资源费仅每立方米0.05元。而在当前的涨价潮中,增收水资源费并非主流,明确上调水资源费的,仅有天津等少数城市。天津市在此次调价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公司,水资源费由每立方米0.10元调整为0.20元。但就全国而言,水资源的收费并未完全步入正轨。

水价上涨能否带来水资源的节约?在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的沈大军博士看来,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水的使用是一个刚性需求,仅靠提高水价一项措施来推动节约用水,节约空间不大。他认为,对一个普通生活水平的3口之家来说,基本上每个月的用水量在8~12吨,压缩的空间不大。因为我国几乎很少有家庭拥有游泳池和草坪,水价调高后,抑制的只是类似游泳池那样过于奢侈的需求,而日常生活的用水量很难减少,不可能过去一天洗一次澡,涨价后就一个星期洗一次,所以认为涨价就能节约用水的说法对多数家庭并不适用。

7.8月6日,河南省洛阳市举行了水价调整座谈会,而之所以举行这个座谈会,是因为7月31日洛阳市水价调整听证会上出现的18位代表中有17位同意涨价的结果被很多人质疑,认为这场听证会没有反映民意。最终,洛阳市政府决定通过网络公告、自愿报名的方式,邀请59名市民,再举办一场水价调整的座谈会。

2月29日的宁波水价调整听证会上,15名听证会参加人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对水价是否该调整、调整原因、调整幅度、上调后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工作等各抒己见。

摘录洛阳水价调整座谈会上网友发言一组如下。

市民一:第一个问题就是调整价格,又无政策和法律依据。

市民二:这个企业到底亏损不亏损,他们把我们纳税人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市民三:刚才律师针对“售水定价成本监审报告”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我是赞同的,我认为该报告不具有科学性。

市民四:如果非要涨价,我建议居民用水千吨以下不要再涨价。

摘录宁波水价调整座谈会达标发言一组如下。

王军海(市自来水总公司):水价和成本明显倒挂,企业亏损严重。因此,合理调整水价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

王泰琅(市人大代表):适当调高水价,能避免水资源浪费、保障水质,但涨价幅度应少一些。调价后,自来水的水质应有所提高。

吴明华(消费者):水厂亏损不应完全由百姓来“埋单”,应多听各方声音,慎重稳妥地进行水价调整,水价调整应分步实施,且幅度不能过大。

周海铭(市财政局):水价应该调整,有必要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改变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供水企业的财务成本应适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胡文翔(市政协委员):本次水价调整幅度最高不应超过25%,而且,3年内不能再次提价。

施民伟(市消保委):水价应该相应提升,但是,政府同样也是收益者,理应承担一部分供水价格成本。

唐剑冬(市总工会):水资源是公共资源,水价不能完全与成本挂钩,一部分应由财政补贴。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应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8月4日做客新华网,就日前备受关注的水电气价格改革话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他认为,资源产品价格牵扯多方利益,但长远来看,只要价格理顺了,那么在资源的最优分配、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在引导结构调整等方面就会有长期的、好的作用。

周大地认为,水电气这类资源性产品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前些年在新保守主义思潮下把公益性产品全部市场化也是一个潮流,包括电力体制改革的竞争也都是市场化,但是现在回头看来,在这些问题上,还需仔细研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如何找到“市场化”与“公益性”的平衡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9.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资源中心主任韶益生指出,在中国,自来水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价格一直由政府根据水成本制定,水成本包括调水成本、净化费用和污水处理费用,其中调水成本所占比例最大。

“近年来,由于城市本地水源污染日益严重,导致大范围调水工程增多,增加了调水成本和污水净化处理成本,从而使自来水价格面临上升压力,这些工程巨大的耗资,最后也将反映到水价上。”韶益生说。据他介绍,目前大规模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引滦入津工程、引碧入连工程以及南水北调工程等。

广东省江门市副市长李葳表示,在自来水定价上,地方政府容易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社会舆论普遍不赞成涨价;而另一方面,持续上升的水资源成本使政府面临压力。他说,虽然自来水价格由政府最后制定,但由于污水处理等环节已经完全市场化,所以对水价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调控下的水资源成本。

10.法国的供水企业市场化改革颇具参考性。法国采用“国有民营”,保留了水业资产产权的最终共有,并通过特许经营和租赁管理合同等方式,将经营责任转移给私营企业,以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这种模式通过在准入环节的竞争来控制成本:由政府采用指标等方式选择优质企业经营供水,自来水的定价则需要由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测算得出,并经市政议会讨论决定。政府角色定位于行业的监管者和协调者。通过这种模式,法国水业保证了“自然垄断”的水务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干不了,让别的水务公司干。

2002年以来,中国特许经营的改革模式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不过,相比之下,国有股权转让等方式由于能够短期让地方政府获得大量资金,同时摆脱基本设施的主要投资责任,颇受青睐,但这样一来,争议便随之而来:管网等公用事业设施建设的资金,政府、企业和消费者3方该如何分担?争议的深层次问题是,在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政府是否该保留所有者的角色?显然,这与供水企业和水价改革的定位密切相关。

《中国青年报》马涤明认为:水电气热等公益产品,一头是垄断形成的强势,一头是弱势的消费者涉及民生的基本需求,因而其价格机制的设计尤其要谨慎、科学与合理。如果垄断企业一抛出“成本论”杀手锏,政府便就范,消费者便“被同意”、一“听”就涨,那么很难说这种价格机制是科学合理的。

11.2007年,法国威力雅水务(黄河)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威力雅)以17.1亿元的“高溢价”收购原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份,成立了兰州威力雅,并获得30年的兰州市供水特许经营权。曾参与这次改制的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称,17.1亿元中有6.99亿元是股权收购价,其余约10亿元的增资,是企业发展的后续资金,包括基本设施建设资金。这意味着,基础设施投资,本就是法国威力雅“胜出”的代价。

但近年来,在兰州市政府的要求下,兰州威力雅及原兰州供水集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工程。例如,出资3亿多元,向榆中的夏官营、和平镇供水,日送水能力5万吨,大大改善了当地和大学城的水质;投资200多万元向青白石乡供应自来水;投资682万元配合九州开发区完成上水管线工程建设;投资234万元完成彭家坪加压站改造工程,完成了向安宁区日增供水7000立方米的工程;水泥管道基本改造完成,大大降低了爆管的风险性;实施供水扩建工程,增加了供水能力。

上述工程费用将进入企业成本。对兰州威力雅而言,这些项目符合兰州市发展规划,因此“难以拒绝”,却并非全部“划算”。

1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一系列迹象显示,2009年,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正在提速。首先是在年初,国家借助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之机,推出了酝酿了多年的燃油税改革;再到眼下各个城市的水价改革;接下来,电价以及天然气价格改革步伐也会加快。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石油价格办法》发布当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未来油价调整、产品价格改革是一定要进行好。2009年,应该是中国进行资源价格改革一个难得的时机。

二、申论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材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60分)

1.根据给定材料,概述我国水资源状况及潜在危机。(4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少于300字。

2.给定资料8谈到“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如何找到‘市场化’与‘公益性’平衡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请你谈谈其“难”在何处?(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少于1500字。

(二)近期,城市居民用水价上涨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但看法不一。

如你是某市政府部门的人员,需对各方意见进行回复,请写出回复提纲。(6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少于350字。

(三)有人说:“如果现在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参考给定资料,以“水的价格”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8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800~1000字。

参考范文

长期以来,我国干旱缺水严重,人均水资源匮乏,而且在水资源紧缺的背景下,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情况十分严重,如北方部分流域周期性的水资源短缺加剧;传统产业发展模式容易产生严重的水污染等。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的背后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在于:水价格构成不合理,水价偏低,供水成本增加。这些一方面没有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另一方面反映出供排水价格与企业运营成本明显倒挂,供排水企业经营亏损。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推进水价格改革,因为水价格改革事关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公用事业的良性发展,是促进供水企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水价的合理调整有助于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损害治理成本,对水污染的有效治理、保障水质并引导居民改变用水观念、避免水资源浪费有着重要推动作用。故此,基于当前水价格构成中存在的问题及水价格合理调整的重要意义,我们应加快推进水价改革,逐步发挥价格杠杆和市场机制在治理水污染和避免水浪费中的作用。

一、正确定位政府在水电热等社会公用事业中的职能角色,在确保公益性的基础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改变过去政府部门在公用事业发展过程中过度干预和大包大揽的职能模式。政府可保留水资源产权的国有权,但可采用招标方式选择优质企业供水,并通过特许经营、租赁合同等方式将经营权转移给企业,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市场竞争。政府角色定位于行业的监管者和协调者,自来水的定价则需要由独立的专业咨询公司测算得出,从而使水价格能充分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水环境治理成本及企业的供水成本。

当前,自来水价格存在的问题就在于,自来水作为一项公共产品,其价格一直由政府根据水成本制定,但污水处理等环节已经完全市场化,所以对水价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市场调控下的水资源成本,单纯的政府定价无法反映出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而且使供水企业亏损严重。

二、明确政府在供水等社会公用事业发展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中的公共责任,在引进市场机制的同时,坚持自来水等公共资源性产品的一定公益性质,避免完全市场化和过度市场化的改革误区。一方面,水资源是公共资源,水价不能完全与成本挂钩,供水企业亏损不应完全由百姓来承担,而应由财政补贴一部分,即由政府承担一部分供水成本,企业的财务成本也适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另一方面,水价调整应分步实施,且幅度不能过大,同时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用水补贴,以确保基本的民生需求。

三、推进水价调整法律程序的公开性、透明性,充分尊重和保障消费者及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水价调整事关社会公众的基本权益和民生的基本需求,在水价是否需要调整、调整原因及调整幅度等重大问题上,政府部门及供水企业应与消费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举行听证会,尊重民意,确保水价改革的正当程序及价格机制设计的谨慎性、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利用价格杠杆,引导居民改变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水资源的珍贵性,从而珍惜水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共同投入到避免水浪费、治理水污染的行动当中去。

我们要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努力促进水价格合理调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有效解决水浪费、水污染等问题,以此既确保水资源的公益性,又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

——参考范文引自浙江在线·教育频道edu.zjol.com.cn.20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