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剧艺术原理
1.3.5.4.2 二、后现代的反讽戏剧

二、后现代的反讽戏剧

20世纪70年代以降,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随着以信息技术的发达、大众传播的昌盛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的到来,陆续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和社会思潮。它们放逐主体、削平深度、消解崇高、追求平面化和游戏化;艺术已不再关注终极价值,不再以显现“真理”为旨归,而是以娱乐取代了审美。从而,在戏剧中,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追求制作和拼贴的游戏,而且更主要的还体现在格调上追求一种反讽的意味。

什么是“反讽”?“反讽”一词,英文是“irony”,源于希腊文“eironeia”。它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意思与“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相近似。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佯装无知,故意提出貌似寻常的问题,使对方入其彀中,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苏格拉底式反讽”。罗马修辞学家则把它视为一种辞格或叙述方式,指的是含义与语意相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通过滥用语词来显示内在的裂变、荒唐和困局的修辞策略。其基本样式是在表面上用肯定的言辞含而不露地表示深层的否定意图。“反讽”的手法,在语言陈述上,则是使用了“反讽”方式中主要的一种“夸大陈述”性的“反讽”。或者说,所谓“反讽”,就是正话反说,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谓“夸大陈述”,则是假情假意地夸张,然而,却大言若反,暗示相反的性质。施莱格尔兄弟分别指出,戏剧中存在着观众已知而剧中人未晓的情节,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情节,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戏剧反讽”。卡尔·苏尔格(Karl Solger)以所谓“宇宙反讽”(或称之为“哲理反讽”),来代表反讽始于主人公对命运的思考、终于命运反而在嘲弄他的特例。“反讽在于相反事物即辅助冲动的引进”(44),“如果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脱了节,我们就得到了情境反讽”。(45)

故而,“反讽”不仅意味着彻底地摒弃传统的悲剧、喜剧乃至正剧的价值理想,而且也是对于传统价值的一种戏拟,对以往戏剧形态的某种拼贴,或者是对于现有戏剧规范的明显背离。这种“戏拟—反讽”的精神价值具有明显的解构意向。表现在戏剧形态上,就是颠覆和解构。相对于传统,它们往往是反其道而行之,削平深度,消解崇高,或者以反叛的姿态,对于传统的价值理想极尽戏弄之能事。德国柏林艺术学院教授尤根·霍夫曼曾明确提出后现代戏剧的三个特征:其一,非线性剧作;其二,戏剧解构;其三,反文法表演。他解释说,非线性剧作既无线性故事,又无以对话形式交流的确定人物,文本全部或部分是由既不表现确定戏剧性又不与角色相关的文字或段落组成,事件不再受时空限制;它们既无开端,又无结尾,更不遵循任何叙事脉络。戏剧解构就是把形象从作为人物的持续性中撕裂出来,撕去它们的面具,或至少像婴孩出世一样被裸露;事件借助于对线性故事的打断、改变和分裂来发展,精心编就的对话变成了尖叫、口吃、摇滚似的文本。解构的编剧法包括对经典作品的分析、重组、删除,以及外来的、非戏剧性文本的插入。反文法表演的构成并不依赖于把某个现成的东西搬上舞台,而是依赖于大纲草稿与即兴创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使存在人物对话的文本,也只是支离破碎、断章残句,只追求语言价值和节奏感。形象的呈现并不是理智意义上的,而只是肉体、空间意义上的。事件的意义通常只是在其自身的语境中,而不是在非戏剧现实的语境中被理解和接受。(46)

这种以“反讽”为特色的后现代戏剧,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显露出端倪。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就套用中国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故事冲突模式,而在其情节构造上却反其道而行之。虽然该剧的核心冲突还是灰阑判案法,剧中法官让孩子站到石灰画定的圈内,生母和养母各朝自己的方向拉拽孩子,就像拔河比赛,谁赢了孩子就归谁。但是结果,女仆格鲁雪由于不忍心过于用力而使孩子受到伤害,两次都输给了孩子的生母、那个狠心的总督夫人。而且该剧的结局出人意料,法官最终则是将孩子判给了善良的格鲁雪,只因她有着真正的慈母心。布莱希特有意改变了元杂剧中将孩子判给生母的故事情节,一反人伦常情而使得作品的社会意义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这种情境反讽,在1996年好莱坞导演巴兹·卢曼(Baz Luhrmann)拍摄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中有着更为鲜明的体现。该影片将人物和场景都设计成一幅美国现代都市社会的缩影:骚动、喧哗,充满愤世嫉俗的嬉皮风格;全篇以卷舌而略带鼻音的美国口音演出,语言中充满美国味十足的肆意调侃,以颠覆以往莎剧演出中纯正的朗诵艺术;其中的音乐也是将迷幻电子乐与基督教的圣经赞美诗交织在一起,显示出一种将莎剧艺术经典与大众文化拼贴而加以折衷、杂糅与玩味的后现代效果。再者,以戏拟《西游记》中故事和人物为内容而拍摄的电影《大话西游》也颇能代表港台乃至中国大陆的后现代主义的反讽戏剧。它不仅是运用反讽以引起一种特殊的喜剧效果,而且在剧情结构与格调上都以调侃为能事。20世纪末以来的中国戏剧舞台上,从台湾导演赖声川的《暗恋桃花园》悲喜融合与搀杂,到北京人艺林兆华《三姐妹·等待戈多》的拼帖,《赵氏孤儿》对于传统复仇意识的颠覆等,也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的意味。

重要概念

悲剧 喜剧 悲喜剧 正剧 荒诞剧 命运悲剧 社会悲剧 心理悲剧 幽默喜剧 讽刺喜剧 情景喜剧 闹剧幽默 滑稽 反讽

参考题

1.悲剧和喜剧各有什么样的精神特性和审美效应?

2.悲剧和喜剧各有哪些类型?试分述之。

3.悲喜剧和正剧是怎么产生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审美特性?

4.试结合作品分析荒诞剧的形态和特性。

5.如何理解后现代的反讽戏剧?

【注释】

(1) 苗启明:《效应形态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2) [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页。

(3)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78页。

(4)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75-78页。

(5) [英]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页。

(6) 转引自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06页。

(7) [美]阿瑟·密勒:《阿瑟·密勒论剧散文》,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48页。

(8)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6章,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3-65页。所谓“悲剧六成分”是指: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亚氏认为:悲剧中,情节是最重要的;性格的重要性占第二位。

(9)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0- 311页。

(10) [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2章,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8页。

(11) [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2章,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8页。

(12) 任生名:《西方现代悲剧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13) [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古老的悲剧主题在现代的反映》,《悲剧:秋天的神话》,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4) 引自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1页。

(15) [德]莱辛:《汉堡剧评》第29篇,张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16) [法]让·诺安:《笑的历史》,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63页。

(17)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0页。

(18) [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2卷,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77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页。

(20) 引自陈瘦竹、沈蔚德:《论悲剧与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21) 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78页。

(22) 王国维:《人间嗜好之研究》。

(23) 阎广林、徐侗:《幽默小百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24) [美]理查德·泰勒:《理解文学要素》,黎风等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154页。

(25) [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4页。

(26) 阎广林、徐侗:《幽默小百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27) 《车尔尼雪夫斯基哲学文选》第1卷,莫斯科1950年版,第286页。

(28) [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徐士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290页。

(29) [美]艾·威尔逊等:《论观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20页。

(30)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4页。

(31) [意]瓜里尼:《悲喜混杂剧体诗的纲领》,引自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8页。

(32) [法]雨果:《<克伦威尔>序》,《雨果论文学》,柳鸣九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33) [俄]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499页。

(34) 叶廷芳:《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81-282页。

(35) [瑞士]迪伦马特:《戏剧问题》,《现代西方艺术美学文选·戏剧美学卷》,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36) [英]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徐士瑚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316页。

(37) [法]博马舍:《论严肃戏剧》,引自阿·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38) [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页。

(39) 转引自朱虹:《荒诞派戏剧述评》,《英美文学散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2页。

(40) [爱尔兰]贝克特:《论普鲁斯特》,《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41) 《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42) 朱虹:《荒诞派戏剧述评》,《英美文学散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3页。

(43) 杨国华:《现代派文学概说》,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44) [英]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伦敦1930年版,第250页。

(45) [美]布鲁克斯、沃伦合编:《理解诗歌》,纽约1976年版,第115页。

(46) 曹路生:《国外后现代戏剧》,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