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剧艺术原理
1.3.4.3.1 一、戏剧节奏的内涵

一、戏剧节奏的内涵

所谓“戏剧节奏”(theatrerhythm)是指在戏剧的动作、冲突与剧情的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轻重缓急的变化。因为,“一切艺术,包括戏剧在内,都不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脱离了节奏,就根本不能设想剧本的思想实质和它的形式特征如何体现。剧本的诗意反映在演出的节奏之中;节奏直接间接地和演出的整个形象结构有着联系(和它的风格、体裁、构思、结构等都有联系)。节奏既表现在导演的创作中,也表现在演员的工作中。”(17)所以,认识和把握戏剧节奏的规律,也就成为深入理解戏剧艺术创造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于艺术作品的“节奏”,俄罗斯学者波列夫斯拉夫斯基曾经下的定义就是:“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秩序、可衡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递进般地刺激观赏者的注意力,并毫不偏离地引向艺术家的最终目标。”(18)所以,节奏也就意味着运动与变化;紧张与松弛的变换、躁动与宁静的交替,应该是节奏的根本。《礼记·乐记》谓:“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比物以饰节,节奏以成文。”孔颖达疏曰:“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故而,有“作”有“止”,才有“奏”有“节”。艺术表现中,有强有弱,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有张有弛,有刚有柔,有反有正,交错出现,交替进行,也便形成节奏;并且也正是由这种节奏的变化而引领着创作与观赏走向最后的艺术目标。

进而言之,节奏的形成乃是基于一种按照空间的次序和时间的流动而形成的有规则的运动,它能够把动作(包括生命的律动和艺术的动作)组织起来,使生命或艺术都呈现出一种韵律感和流畅性。苏珊·朗格指出:“节奏的本质是紧随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一个按照节奏动作的人,根本不需要重复一种单一的运动。“节奏是在旧紧张解除之际新紧张的建立。它们根本不需要均匀的时间,但是其产生新转折点的起因必须内含于它前周期的结局中。”(19)可以说,节奏正是生命的律动形式,也是艺术生命的存在方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所有的生命(包括艺术生命)都是有节奏的,生命存在的一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它的节奏性。

一般来说,艺术的节奏,应该包含有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的内涵。从对象方面讲,主要表现为诗的韵律、舞蹈的律动、音乐的节拍和旋律等;就主体方面而言,就是观赏者对于情感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上的一种张弛有致的变化。

故而,对于戏剧来说,节奏也就主要体现在戏剧动作的缓急快慢、情节过程的曲折变化以及情绪格调的起伏跌宕当中。一出戏既需要在剧情的展开、场面的更迭过程中体现出某种诗意化的节奏与律动,同时还需要给观众带来完整的有起伏的情绪反应,要让观众在一种鲜明的节律中间获得情绪上起伏与跌宕的享受。

在戏剧作品中,节奏还体现为总体节奏和具体节奏两个方面。所谓“总体节奏”,主要体现为剧情的整体格局与情感基调上或快捷、或沉缓。可以说,一出戏的总体节奏,犹如一首乐章的总谱,可以促成该剧的总体风格和格调的形成,使得整出戏或轻快或凝重,或者俏丽、诙谐、风趣,或者悲壮、深沉。一出戏,要使其不至于显得拖沓、松散、毫无生气,关键就是要把握住戏的总体节奏。而所谓“具体节奏”,则是指一出戏当中的具体的局部的节奏安排,主要显示出剧情发展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情绪流动的起伏变化。从而,在某些层次段落中,采取什么样的节奏,既与其剧情的展开过程以及其中情绪的流动起伏变化有关,又与戏剧表导演的技巧手法的运用有关。总体节奏需要靠具体节奏来体现,具体节奏又须在总体节奏的布局之下来实现。也就是说,一部剧作、一次演出,必须先有一个总体节奏的考虑,进而才可能有具体的场次、动作以至音响、灯光、布景等各种因素的巧妙布局、交叉呈现,使其既能够有力地推动剧情的发展,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总之,总体节奏与具体节奏两相结合,构成了一部戏剧作品切实的生命律动。一部剧作是如此,戏剧的每一幕、每一场、每一片断、每一动作的节奏也是如此;一部剧作的文学台本的节奏是如此,演员的表演节奏、音乐的演奏节奏、舞台美术的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的节奏也概莫能外。正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恰恰是戏剧行动的节奏才使戏剧成为‘一首戏剧诗’,而没有成为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没有成为对现实生活的‘假装’。”(20)节奏是戏剧诗意表现的源泉,如果忽视了戏剧的节奏,也就很容易导致一部戏在总体上情节拖沓、结构松散、了无生气,甚至可能使观众难以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