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剧艺术原理
1.3.4.2.1 一、戏剧艺术时空的媒介表现

一、戏剧艺术时空的媒介表现

无论是追求“逼真”,还是讲究“假定”,戏剧艺术时空创造都是既需要服从戏剧情境的规定性和具体性,同时又与戏剧意象的表现和场面的构造有着密切的关联。而且,由于演出时间与舞台空间的限制,一出戏中一般很难兼顾写实与写意、抒情与叙事两种因素,做到两全其美,从而正如英国导演彼得·布鲁克说的那样,“这就产生了两类作者。一类探索深沉的内心体验,另一类则避开这些,去探索外部世界——每一类作家都认为自己是全面的”。从而,“假若世界上从未有过莎士比亚,那么我们便可毫不奇怪地立论说这两者是永远不会结合的”。(12)特别是那些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经过长期的发育而形成不同的戏剧形态,其艺术时空的创造都不免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而近代以来,由于舞台灯光技术的发展,写实戏剧竭力掩盖剧场艺术的假定性,力图在舞台上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制造艺术幻觉。随着电影的发明,以制造艺术幻觉为目的的写实性的舞台剧便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在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场景这一方面,舞台剧是无法同电影较量的;于是,只有向剧场的假定性回归,以发挥舞台自身的长处。同时,西方各种新兴的艺术思潮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对戏剧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间,尤其以电影电视等媒介载体的出现,对于戏剧艺术时空形态的创造及观念的变革影响最为明显。可以说,在电影产生之前,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戏剧观众会离开他们的剧场或勾栏瓦肆半步,戏剧的艺术表现和艺术接受行为必须是同时发生的。所以,剧本创作总要挖空心思去考虑如何适应有限的场地空间和有限的景片道具。于是,才有了在西方剧坛雄霸上千年的“三一律”;在中国的戏曲中,“自报家门”和重复交代等手法也是从最初的具体演出时空条件中所提炼出来的。

然而,影视媒介的产生,使得戏剧时空形态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产生了全新的结构形态,而且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质。从时空构造的角度来看,舞台剧总有其具体的时空限度,观众也总是以固定的角度和距离在有限的时间段落中观看演出。在这方面,影视剧远优于舞台剧。其原因也就在于它们拥有着一些舞台剧所不具备的技术特性。比如在时空转换的自由度方面,影视剧中冲突的外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要大得多;可剪辑性又使它拥有着更灵活的选择和省略的手段,可以删除连接两个主要动作点之间的任何不必要的时空过程。故而,相比之下,影视剧的艺术时空就得到了极大的延展;影视艺术的技术手段的介入,不仅使得影视剧画面空间表达的角度和尺寸可以随心所欲,而且可以在表现对象的任意时间段落中加以取舍。这种时空延展上的极大自由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被发现,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和他的追随者就曾大量地对连续时空加以破坏,甚至在银幕上表现巨大的“被切断的头”。更重要的是,影视剧还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在驾驭时间和空间方面有着非凡的能力。因此,影视剧就再也不是跟在舞台剧后面模仿,而是凭借其物质条件和技术、艺术手段的不同,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上和舞台剧都有所区别。同时,按照影视剧作为视觉艺术所具有的特性去进行思维,用真正属于影视剧的艺术语言及其所特有的蒙太奇手法创作出富于银(屏)幕感的影视剧作品来。

具体说来,正是由于影视艺术不再受舞台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得影视剧在艺术时空的表达上具备了极大的能动性。摄影(像)机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动,它们可以自由地在现实中穿行,利用人类和大自然作为自己的背影——不需要舞台上费劲心机地仿制它们。就其可能性而言,整个世界都可以作为一个影视中的行动的地点。影视剧所运用的视觉表现手段在客观再现上,应该说是几乎穷尽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而且,摄影(像)机的运动性又造成影视剧与舞台剧完全不同的视角。舞台剧中,演员在台上表演,观众作为旁观者,坐在观众席上总是与舞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特别是写实性的舞台剧,总是假定观众是隔着透明的“第四堵墙”在观看舞台上的动作,因此观众在看戏时,视角是主观的也是固定的。而在影视剧中,摄影(像)机的运动性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观众的视点,这一镜头可以是剧中某一主人公的视角,下一个镜头则可能又成了摄影者的视角,然后再一个镜头又突然转向第三者的视角。所以说,影视剧观众观看的角度不完全取决于观众自身,而是适应于观众心理体验的可能性,决定于摄影机所能处理的无限多样的角度。此外,影视剧还有其他形式的对连续性的时间和空间的分割。舞台剧总是在完整的三维空间中演出,观众看到的始终是完整的舞台空间。但影视剧的技术特性和传播特性可以压缩或者扩大甚至歪曲戏剧接受的时间和空间、改变正常的空间透视。就时间而言,舞台剧中,时间的分切基本上是遵循舞台上的换幕而且经常表现对时间的省略。影视剧则具有时间方面的很强的可塑性。其千变万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分割时间,用镜头的升格、降格、闪回、闪接、迭化、重复等手段表现时间。正是由于这些手段的广泛运用,才使得影视剧的时空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比如,爱森斯坦就通过时间的扩展,完成了《战舰波将金号》中著名的“敖德萨阶梯”的构思;格里菲斯的闻名不仅有赖于特写镜头的推广,而且也有赖于《党同伐异》中镜头从一个世纪跳到另一个世纪的大胆创新。惟其如此,从舞台剧到影视剧,不仅是在艺术时空创造的灵活性与自由度上得到了极大拓展,而且在外部表现形态及传播接受的方式上得到了根本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