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戏剧艺术原理
1.2.2.2.1 一、古印度梵剧的兴盛与衰落

一、古印度梵剧的兴盛与衰落

梵剧,是伴随着古印度的梵语文化而兴起的,是继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悲剧与喜剧的兴盛之后,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成熟与繁荣的一种东方戏剧样式。

梵剧大约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而于公元1世纪之后渐趋兴盛。梵剧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3世纪是梵剧的形成和成熟期,其间产生了马鸣、跋娑、首陀罗迦等著名剧作家;公元4-7世纪则是梵剧发展的鼎盛期,出现了迦梨陀娑、戒日王、毗舍住达多、薄婆菩提和那罗衍等梵剧大家,产生了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首陀罗迦的《小泥车》等一大批杰出的梵剧作品;而公元8-12世纪则是梵剧的衰落期,这一时期,由于外族的入侵,佛教在本土的渐趋消亡,特别是由于梵剧自身的创造力的衰竭,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渐渐失去其舞台生命力。

在理论上,公元6世纪前后出现了婆罗多《舞论》(Natyasastra)。它以37章的篇幅讨论了梵剧的起源、本质以及梵剧剧本和表演的诸方面问题,形成了一种相对完备的戏剧理论体系,表现出对于戏剧价值的推重。《舞论》指出:梵剧乃是婆罗门大神根据婆罗门的四吠陀综合创造出来的“第五吠陀”。这种关于梵剧的“神造”说也正显示出它的宗教源头以及在长期的民间乐舞、仪式、杂耍、哑剧表演等基础上的综合性创造。而事实上,“吠陀”时代之后的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与《罗摩衍那》(Ramayana)更直接促成了梵文诗剧的成熟。

梵剧中最为优秀的剧作当推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该剧的情节大体如下:国王豆扇陀到林中行猎,瞥见净修林仙人的义女沙恭达罗。她原来是天女所生。国王一见倾心,私自同她结了婚。临别时国王递给她一个戒指作为信物。沙恭达罗思夫情切,失神落魄,怠慢了一位来到净修林的仙人。仙人大怒,发出诅咒。后经女友求情,仙人才允许国王见到信物后,夫妻方能相认。后来沙恭达罗携子进城寻夫,国王果然拒绝相认。她想拿出信物,却遍寻不见。原来中途遗失在河中。她呼天抢地,百口莫辩。一个天女闪出一道金光,把她接上天去。后来有渔夫捕到一条大鱼,在鱼腹中发现了那只戒指,送交国王。国王才如梦方醒,回忆起沙恭达罗,终于在净修林里找到了失散的妻儿,夫妻、父子最终得以团圆。作为一部构思精巧、文辞优美的7幕音乐诗剧,迦梨陀娑并没有刻意展示情节的起伏,而是注重把人物描绘得饱满生动,把情境场面刻画得细腻精致,表现出宗教色彩之中的人性魅力和大自然之美,使其成为一部享誉世界的表现爱情的杰作,以至于有论者将其“与《俄狄浦斯王》及王实甫的《西厢记》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典名剧”。(10)

此外,首陀罗迦的《小泥车》则是以描写民间世俗生活见长;毗舍住达多的《指环印》和婆吒·那罗衍的《结髻记》更是着意于展示现实的政治斗争;薄婆菩提的三部戏剧《茉莉与青春》、《大雄传》和《罗摩传后篇》则堪与迦梨陀娑的作品媲美,在情节构造和情感表现上都有其独到的一面。诸如此类,都足以表现出古印度梵剧的独特风貌。

从而,有别于古希腊罗马以来的西方戏剧,古印度梵剧在舞台形式上采取了歌舞与诗歌相结合的手段,建立起一套完整独特的舞台表演程式,创造出一种写意型歌舞并重的戏剧样式;并由此而体现出古老的东方戏剧美学的情韵。它重在象征性地表现人生情境,而不是逼真地模仿生活状貌。其戏剧观念也更直接地建立在对于舞台形式美的欣赏之上,注重追求舞台表现的人生情味,而不是戏剧之于生活的接近程度。

作为一种古老的东方戏剧,印度的梵剧虽然过早衰落了,但是梵剧的一些杰作如《沙恭达罗》等则得以流传下来,特别是自18世纪以来受到西方的热烈欢迎。在欧洲,1789年,英国梵文学者威廉·琼斯把《沙恭达罗》译为英文。1791年,乔治·福斯特又从英文译为德文。从而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它立刻就获得了众多的好评。歌德就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来歌颂沙恭达罗。他的《浮士德》中的《舞台序曲》就是受到《沙恭达罗》的影响而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