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学免疫学
1.19.2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第二节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是由后天因素所诱导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疾病,临床上SIDD较PIDD多见。多种因素均可诱导SIDD。常见因素包括:①感染:某些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长期感染可不同程度地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如HIV病毒可感染CD4+T细胞导致SIDD的发生。②肿瘤: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组织恶性肿瘤如霍奇金病(Hodgkin disease,HD)、骨髓瘤等,可进行性损伤患者免疫功能,诱发SIDD。③营养不良: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胃肠道疾病、糖尿病以及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因素均可造成患者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或消耗、丢失增加,影响免疫细胞发育分化。④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FK-506、环孢素-A等)、生物制剂(抗CD3抗体等)亦可抑制免疫功能。另外如射线损伤、手术创伤也可诱发免疫缺陷。

本节仅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AIDS的流行病学

AIDS首次报道于1981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于1983年首次在AIDS患者血液中分离出一种新逆转录病毒,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HIV。自1981年发现第一例AIDS至今,全球AIDS感染者累计超过7500万,其中2500万人死亡。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AIDS至今,估计感染人数超过100万,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超过15万,其中10~12万人已死亡。

AIDS的传染源是HIV的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其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液、骨髓、皮肤等组织中均可分离出HIV病毒。HIV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①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②输入HIV感染的血液或血制品、骨髓移植、静脉毒瘾者共用HIV污染的针头及注射器;③母婴垂直传播,即经胎盘或产道中的分泌液及哺乳等方式传播。

二、HIV的致病机制

HIV属逆转录病毒,包括HIV-1和HIV-2两种类型。两型HIV的核苷酸序列相差很大。目前世界范围的AIDS主要由HIV-1所致,HIV-2只在西非呈地区性流行。HIV病毒包膜是嵌有gp120和gp41两种与其侵入宿主细胞有关的病毒蛋白。HIV在体内增殖迅速,每天可产生109~1010个病毒颗粒,突变率极高,从而轻易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CD4分子是HIV病毒的受体,趋化因子受体CCR5和CXCR4是其辅助受体,因此CD4+T细胞是HIV病毒的易感细胞。另外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也表达CD4分子及趋化因子辅助受体,也易遭受HIV病毒的侵入。HIV通过gp120与靶细胞表面CD4分子结合,同时结合辅助受体CCR5和CXCR4,再由gp41插入靶细胞胞膜,使病毒与靶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进入胞内感染靶细胞。

HIV可以损害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其损害机制可能为:

1.CD4+T细胞

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数目显著减少,功能严重受损,其机制可能为:①病毒在CD4+T细胞内大量复制,直接导致细胞死亡;②gp120或gp120抗原-抗体复合物与CD4分子结合,诱导CD4+T细胞的死亡;③感染HIV的CD4+T细胞胞膜表面表达gp120分子,可与邻近CD4+T细胞相结合,进而发生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促进其死亡;④被感染的CD4+T细胞表达病毒蛋白而被特异性抗体或CTL细胞所攻击;⑤HIV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的V3区可结合CD4+T细胞内NF-κB,抑制IL-2的转录与T细胞的增殖。

img150

图18-1 HIV感染宿主细胞的机制

2.抗原提呈细胞

HIV感染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之后一般不会诱导APC的死亡,仅导致APC提呈抗原、杀伤病原体等生物学功能下降。感染早期HIV在APC内寄生、复制可保护自身逃避抗体的攻击,随后感染HIV的APC携带病毒通过血液、淋巴液进而播散到其他组织,晚期患者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病毒。另外,携带HIV的APC可通过抗原提呈的方式与T细胞发生接触,传播HIV,加重CD4+T细胞的感染。

3.B细胞

HIV可产生分泌型gp120,gp120属超抗原,能激活多克隆B细胞,患者表现出高蛋白血症,并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同时,由于CD4+T细胞数目与功能的缺陷,B细胞介导的特异性体液免疫能力则明显下降。

三、临床特点

HIV感染人体后,往往要经历较长时间无症状或轻度流感样症状的潜伏期(0.5~5年)才发病,随后出现相关症状,包括口腔和皮肤的反复真菌感染、慢性腹泻、体重减轻、全身淋巴结肿大、发热、血小板减少以及其他的免疫缺陷症状。大多数病人进一步发展为典型AIDS,表现出:机会感染,如卡氏肺囊虫、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的感染;恶性肿瘤,如Kaposi肉瘤、恶性淋巴瘤等;神经系统症状,如AIDS痴呆症。AIDS病人一般在1~3年内死亡。

四、AIDS的诊断与防治

HIV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另外CD4/CD8T细胞比例、血清中HIV抗体、逆转录酶、病毒抗原、病毒核酸等成分的检测可以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由于HIV病毒突变频率很高,且其感染过程中主要是潜伏于宿主胞内,因此目前有关HIV的疫苗、抗体方面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逆转录酶抑制剂虽然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应用,但只能延长无症状期,效果有限。

目前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控制和切断HIV传播途径、严禁吸毒和加强性教育等手段成为预防AIDS的主要措施。

本章小结(Summary)

IDD是机体免疫系统中某一组分缺陷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患者抗感染能力差,易发生反复的严重感染。根据IDD的诱发病因,可分为PIDD和SIDD。根据累及的组分不同又可分为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缺陷等疾病。Btk基因、Ig类型转换、细胞因子等方面的缺陷均可诱导体液免疫缺陷性疾病的发生,临床常见疾病有XLA、XHM;胸腺发育不全则可导致细胞免疫缺陷病的发生;ADA、PNP等方面的缺陷通常不仅影响T细胞的功能,还累及B细胞,诱导联合免疫缺陷病的发生。后天因素如感染、肿瘤、药物等可诱导继发性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发展为SIDD。HIV感染所导致的AIDS是SIDD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感染致病机制与gp120、gp41以及靶细胞CD4分子、趋化因子受体相关。不同的IDD治疗方法不同,骨髓移植、基因治疗、抗感染对IDD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Review Questions)

1.试述免疫缺陷病的类型及其共同特点。

2.试述AIDS的感染及发病机制。

廖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