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和乞巧民俗研究
1.5.5.3 附录三:西和乞巧传统歌词

附录三:西和乞巧传统歌词

西和乞巧传统歌词[1]

坐神迎巧篇

(一)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  

巧娘娘,驾云来,给我教针教线来。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河边上走着来。  

巧娘娘驾云进了院,天天给我教茶饭。  

巧娘娘请到神桌上,天天给我教文章。  

巧娘娘请上莲花台,天天教我绣花鞋。  

巧娘娘请来了点黄蜡,天天教我绣梅花。 

巧娘娘请来了献茶酒,给我赐一双好巧手。

巧娘娘来了献油饼,叫我越做越灵心。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二)

   枣儿树上结枣哩,向阳人家坐巧[1]哩。

   八仙桌子正中摆,四个板凳两面排。

   上坡里[2]挂的古人的字,门上贴的新对子。

   大花瓶里菊花黄,桌上的贡品满屋里香。

   文县的柿饼大又软,兰州的枣儿味道甜。

   天水的桃儿一包水,成县的薁黄[3]红又圆。

   六巷的柿子是金黄,十里铺酸梨儿闻着香。

   上庄里拿的八盘梨,下庄里拿的化心梨。

   各样贡品摆全了,把巧娘娘等了一年了。

   年时[4]去了今年来,头顶香盘接你来。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坐巧:选定乞巧的场所,供奉上巧娘娘。

[2]上坡里:方言,指屋子迎门的正面墙上。

[3]薁黄:方言,李子。薁音育。

[4]年时:方言,去年。

(三)

   金香炉,银灯台,梨木方桌正中里摆。

   大红桌裙前面挂,四川人绣的牡丹花。

   四个碟子四个碗,干果鲜果都堆满。

   羊肉包子我献的,我帮我娘和面的。

   油炸果子花样儿稠,我娘切成我倒油。

   今年本是学着做[1],做的不好莫嫌弃。

   烧长香,点明灯,我给巧娘娘一片心。

   点黄蜡,烧黄表,巧娘娘给我慢慢儿教。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做:方音同于柱。

(四)

   三刀表纸一对蜡,我用手襻[1]把桥搭。

   巧娘娘穿的绣花鞋,天河那边走着来。

   一对鸭子一对鹅,我把巧娘娘接过河。

   一根香,两根香,我把巧娘娘接进庄。

   一根绳,两根绳,我把巧娘娘接进门。

   一接接到桌儿上来,又作揖来又上香。

   献清茶来把头磕,巧娘娘教我针线活。

   先教剪裁后教缝,再教绣花捉银针。

   画花样儿配丝线,先绣一副枕头面。

   大红牡丹绿叶叶,花蝴蝶儿上面歇。

   一个要绣并蒂莲,两个蜻蜓上面旋。

   最数菊花的样样儿[2]多,样样颜色都能和合[3]

   裹肚子[4],绣花鞋,心上巧了样样儿来[5]

   样样儿给我教会了,这一辈子算对了[6]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手襻:西和一带五月端阳节除小孩子带荷包(香包)之外,男女孩子还要再手腕上戴丝线搓成的花手襻,带到七夕节脱去。女孩子的手襻在送巧时一起脱去,挽接起来,拉在河两岸,象征性地搭桥。有的地方,在迎巧时,也用来搭桥。

[2]样样儿(第二个样字念轻声):样子,形式,种类。

[3]样样(声调不变):各种各样。后面面两句的“样样儿”同此。合:方音如石、斗、升、合的“合”,读如“锅”。

[4]裹肚子:肚兜。

[5]样样儿来:什么都能干,什么都能来几下。

[6]算对了:总算好了,心上总算踏实了。

礼神乞巧篇

(一)

   一盆水,清涟涟,我给巧娘娘洗白脸。

   头上青丝如墨染,两股子眉毛弯又弯,

   杏核儿[1]眼睛圆又圆,线杆儿鼻子端又端,

   窝窝小嘴一点点,糯米牙子尖对尖,

   两只耳朵赛牡丹,耳坠子吊在两脸边。

   鸭蛋白脸真稀罕,脖子上戴着银项圈。

   上穿红,下穿蓝,身材端得像竹竿。

   手里提着个花手巾,叫人越看越心疼[2]。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核:西和方音同胡。

[2]心疼:方言,可爱,漂亮。

(二)

   一碗油,两碗油,我给巧娘娘梳个头。

   两面梳的风展翅,中间梳个钟鼓楼。

   瓦眉儿[1]前头黑油油,后面狮子滚绣球。

   银盘肠儿[2]上面插,两面两朵牡丹花。

   金耳坠子吊着哩,巧娘娘给我笑着哩。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瓦眉儿:方言指女子罩额的头发,即刘海儿。瓦读去声。

[2]银盘肠儿:妇女头上插的一种银质首饰。

(三)

   罐罐里煮的白胡麻,我给巧娘娘梳头发。

   梳头要梳长辫子,我和巧娘娘踢毽子。

   毽子踢到房上了,全家大小忙上了。

   家里都忙我织布,巧娘娘帮我缝膝裤[1]

   织布卖给脚户哩,挣下银钱扯布哩。

   扯布要扯桃红哩,桃红衣裳绿裤子。

   逢集进城转一转,走到路上人人看。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膝裤:民国早期以前妇女小腿上缠的一种布,方形,双层,有里有面。

(四)

   泼又泼呀,泼又泼呀,姊妹乞巧乐又乐呀。

   用心梳妆打扮哩,要显姐姐的手段哩。

   红缎子的绣花鞋,手拖手[1]儿跳起来。

   前一跳,后一摆,尽着身子放心载[2]

   帽盖子后面耍长虫[3],瓦眉儿上下像扇风。

   妹子的脸蛋儿跳红了,姐姐的小脚跳疼了。

   跳疼了呀跳酸了,一双花鞋拐偏了。

   泼又泼呀,泼又泼呀,姊妹乞巧乐又乐呀。

   跳乏了,唱乱了,一双花鞋拐烂了。

   跳得高兴没说了,只怨缠成小脚了。

   妹子赌咒再不缠,老天劝说也枉然。

[1]手拖手:方言,手拉手。

[2]载:方言,指像扭秧歌一样扭身子

[3]帽盖子:方言,辫子。长虫:方言,蛇。

(五)

   麻姐姐,快些来,香蜡表纸接你来。

   麻姐姐,隔山来,腰里别的红毡来。

   麻姐姐,隔河来,手里端的窠箩子来。

   麻姐姐,虚空里来,脚上穿的登云鞋。

   麻姐姐,神来了,黑天半夜寻来了。

   黑天半夜走来了,给神端的酒来了。

   黑天半夜咋来了,端的杏核儿茶来了。

   杏核儿茶,蜂坛酒,麻姐姐一双好巧手。

   云里头走,虚空里行,麻姐姐只爱勤户[1]人。

[1]勤户:方言,勤劳。

(六)

   今儿个坝上去行情[1],老娘早早有叮咛。

   衣裳裤子要齐整,脸上打扮要心疼。

   姐姐给我来搽粉,嫂子教我抹口红。

   花鞋一双样样儿俊,上面的花儿随风动。

   大路上走到张庄里,都看我的鞋帮哩。

   打问鞋是谁纳的,上面的花儿谁扎的。

   你问不好不言喘[2],全是我的瞎[3]手段。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今儿个:今日里。“日”西和方言同“儿”。坝里:方言,山坡上人称山下平川地带为坝里。行情:当地人在亲朋家有红白事件时去送礼品或钱表示祝贺或慰问吊唁。西和乞巧节中临近的乞巧点上有组织的相互拜访,并跳唱自己编的词,也叫行情。行音形。

[2]言喘:吭声,说话。

[3]瞎:方言,坏,不好,不高明。这里是谦辞。瞎方音哈。

(七)

   点黄蜡来烧长香,姊妹专来拜龙王。

   我给龙王爷来下跪,龙王爷让我取神水。

   神水清,神水神,神水越照眼越明。

   毓龙泉里取一罐,提着回去照花瓣。

   提了神水手机灵,喝了神水心上灵。

   巧娘娘给我把巧赐,龙王爷给我点拨哩。

   我用神水照花瓣,照影乞巧最灵验。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八)

   横岭山上九眼泉,九泉吐珠一串串。

   出山的凉水凉透心,喝上百病不再生。

   打一罐,装一瓶,敬神取水要心诚。

   装一瓶,打一罐,心诚了乞巧最灵验。

   三十里路上上香哩,福气带给全庄哩。

   三十里路上取水哩,炼出金脚银腿哩。

   端着走,提着走,胜过百年老陈酒。

   盆子里倒,碗里倒,姊妹对着一起照。

   巧娘娘教我心上灵,水神爷叫我眼睛明。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看影卜巧篇

(一)

   豆芽芽,麦芽芽,把愿许给巧娘娘。

   根根豆芽根根线,大红绸子缠一转。

   金芽芽,银芽芽,今儿个献给巧娘娘。

   今儿个桌上献一献,黑了[1]掐着想心愿。

   做活心上细着哩,巧娘娘心上记着哩。

   做活手上快着哩,巧娘娘把我爱着哩。

   清清水,端一盆,巧娘娘叫我变聪明。

   清清水,碗里端,巧娘娘教我好手段。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黑了:晚上,夜里。

(二)

   我给巧娘娘许心愿,巧娘娘给我赐花瓣。

   巧了赐个花瓣儿,不巧了赐个鞋扇儿[1]

   巧了赐个扎花针,不巧了赐个钉匣钉。

   巧了赐个绣花线,不巧了赐个背篼靽。

   巧了赐个铰花剪,不巧了给个挑[2]草铲。

   巧了赐个擀面杖,不巧了赐个吆猪棒。

   巧了赐个写字笔,不巧了给个打牛的。

   巧了赐个磨墨砚,不巧了给个提水罐。

   巧了赐个扇子扇,不巧了赐个老木锨。

   巧了赐一朵花儿戴,不巧了赐一棵烂白菜。

   巧娘娘给我赐花瓣,照着花瓣了心愿[3]

   巧娘娘给我赐吉祥,我给巧娘娘烧长香。

   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1]鞋扇儿:还没有缝起的鞋帮。

[2]挑:方言,剜。

[3]了心愿:了结心愿,完成心愿。

转饭送巧篇

(一)

   大姐娃转饭先上香,苹果梨儿摆停当。

   二姐娃转饭点黄蜡,点心柿饼也放下。

   三姐娃转饭三作揖,敬上一点毛栗子。

   四姐娃转饭烧黄表,献上石榴和红枣。

   五姐娃转饭把头磕,佛手千层香油果。

   六姐娃转饭上清茶,献上酥糖和麻花。

   七姐娃转饭把酒献,葡萄一盘珍珠串。

   八姐娃转饭上长面,大小姊妹站一院。

   九姐娃转饭上甜饭,姊妹一队九回转。

   十姐娃转饭上仙桃,巧娘娘把我要记牢。

   七月里,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二)

   巧娘娘穿的神仙衣,巧娘娘走哩我送你。

   巧娘娘影子出了门,巧娘娘先行我后行。

   巧娘娘影子出了院,我送巧娘娘心里乱。

   巧娘娘影子上了房,我送巧娘娘脚步忙。

   巧娘娘影子驾了云,转眼到了南天门。

   巧娘娘影子走远了,把我丢下不管了。

   巧娘娘影子没得了,由不得人哭开了。

   巧娘娘,上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

(三)

   姊妹的手襻都解开,一根一根连起来。

   把桥搭到河对面,我和巧娘娘再难见。

   姊妹跪着挣命[1]哩,各哭各的心病哩。

   针线家务都不怕,就怕媒人来问话。

   谁叫娘老子护短哩[2],媒人编谎谁管哩。

   我给巧娘娘再点蜡,明天姐姐出门[3]家(左口右家)。

   男人长得啥脸势[4],一问姐姐三不知。

   今年一起乞巧哩,就怕明年人少哩。

   我给巧娘娘打明灯,从小的姊妹泪纷纷。

   我给巧娘娘把愿许,巧娘娘给我要做主。

   金银财宝谁看哩[5],要我心上情愿哩。

   巧娘娘,上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

[1]挣命:方言,使劲儿哭。

[2]意思是并不要娘老子护自己的短。

[3]出门:这里指女子出嫁。

[4]脸势:方言,脸面,样子。

[5]意思是不管有没有金银财宝。

(四)

   野鹊哥,野鹊哥,你把巧娘娘送过河。

   野鹊哥哥上了天,凡间的姊妹心不安。

   野鹊哥哥桥搭牢,天河上面有波涛。

   巧娘娘走到河对岸,今夜见着牛郎的面。

   巧娘娘,上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

(五)

   七月七,节满了,巧娘娘把我不管了。

   巧娘娘身影出了门,石头压心沉又沉。

   有心把巧娘娘留一天,害怕天河没渡船。

   有心把巧娘娘留两天,害怕走迟了天门关。

   有心把巧娘娘留三天,害怕老天爷寻麻烦。

   白肚子手巾写黑子,巧娘娘走了我没治。

   巧娘娘走了我心酸,眼泪流着擦不干。

   野鹊哥,野鹊哥,你把我巧娘娘送过河。

   巧娘娘,上云端,我把巧娘娘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