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和乞巧民俗研究
1.3.2.1.4 四、历史传说方面

四、历史传说方面

清代女性民歌中,这类题材大多是从戏曲传奇、通俗小说、民间传说中拆出故事或人物加以歌咏。“每每在曲头和曲尾中间嵌上一整支流行昆曲的主曲,也有只采用戏曲的本事的”。[48]如《霓裳续谱》卷七《兵马围了普救寺》:“兵马围了普救寺,要抢莺莺作夫妻。慧明和尚没有安邦计,老夫人唬得他就没了主意,高叫众僧你们听知,退兵者,情愿招他为门婿。(叠)”则是以《西厢记》戏曲为本事的。其他如《霓裳续谱》卷四《红娘哭的心酸恸》、《崔莺莺倒在牙床上》等则是以《西厢记》中的人物——红娘或崔莺莺为主要人物,来抒发她们的感情。也有以历史故事为题的,如《白雪遗音》卷一《长生殿》、《昭君出塞》等。这类民歌在清代女性民歌中为数不少,大多数写得比较雅致;有些毫无新意,应该是出自文人之手。

民前乞巧歌中,则是对历史传说中不屈的爱情进行歌颂。在乞巧歌中,那些以爱情为主线的民间传说,如《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等备受妇女们的喜爱,在传唱过程中往往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动情之处往往落泪。如河北正定县《牛郎织女歌》、山东青州《牛郎织女》、湖北公安《牛郎织女歌》和甘肃西和《牛郎织女》,都对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由的顽强精神进行了歌颂,同时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西和乞巧歌》卷二《牛郎织女》唱道:

正月里来是新年,牛郎织女有姻缘。好姻缘来多磨难,隔河相望几千年。二月里来雪消了,牛郎生在牛家垚。可怜娘老子过世早,哥嫂让他把牛吆。……。腊月冰天又雪地,牛郎后面追上去。抱着一儿又一女,面对天河出长气。……人神相会七月七,玉帝一言情久长。野鹊搭桥天河上,情深似海难估量。凡间姊妹来乞巧,先求莫遇无情郎。巧娘娘,下云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

姑娘们在歌唱《牛郎织女》时往往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动情之处常常潸然泪下,在悲叹牛郎织女的不幸遭遇时,也感叹自己在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在传唱过程中,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也随着姑娘们的歌声传遍了西和大地。

总之,当我们在肯定清代女性民歌与民前乞巧歌取得突出成就时,也不能不看到其存在的不足。清代女性民歌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某些作品的粗糙和重复。清代女性民歌的粗糙之作如《白雪遗音》卷三《两口变脸》:“你不梳头,不洗脸;甜酱粥,一大碗;油炸鬼,一大串;吃炸糕,要大馅;热馒头,银丝面,吊炉烧饼特会顽”。这些民歌是随口编造,只取俚俗入耳,毫无文学性可言。重复之作,如《万花小曲》中《前日瘦今日瘦越看越瘦》、《青山在绿水在冤家不在》与明代《挂枝儿》怨部中《心口相问》、《泣想》相似;《万花小曲》中《是谁人把奴的窗来舔破》、《相思害得我伶仃模样》、《变一只绣鞋儿在你金莲上套》等数首同样出现在《丝弦小曲》中;《霓裳续谱》卷四《熨斗儿熨不开满面愁象》、《熨斗儿熨不开眉头皱》与《白雪遗音》卷二《熨斗儿》等等,均是大同小异。这种重复现象实际上是清代女性民歌在流播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因其流传的地域不同,收集整理的作者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变异,应该说,它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当清代女性民歌的作者在摆脱了当时商业化的机制之后,开始探索市民美好的情感世界,创作或整理出表达市民反封建、反礼教的民歌时,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赞叹与深思。

民前乞巧歌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重复。民国以前的乞巧歌由于流传下来的不多,重复的现象不太明显。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一些不流行乞巧风俗的地方,为了打造地方文化产业而开始流行乞巧风俗,作为乞巧风俗环节之一的乞巧歌必在其打造的范围之内,因此改编、抄袭其他地方的乞巧歌也就在所难免。一些流行乞巧风俗而没有乞巧歌的地方,也通过改编其他地方的乞巧歌来增加当地的文化底蕴。虽然乞巧风俗盛行已久,但因乞巧歌的产生与流传情况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所以我们对乞巧歌的认识还处于混沌状态,这也为一些地方改编乞巧歌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笔者所能查到的最早的乞巧歌是来自广东省台山市的“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它最早收于1929年《台山歌谣集》中,1980年高等学校民间文学教材编写组将其选入《民间文学作品选》(上册)。由于其流传比较早,熟知的人也很多,故有些地方的文人、地方网站或将其适当改编成为当地的乞巧歌,或将其视为本地方流传的乞巧歌。实际上,这首歌最早来源于广东。再如,流传在山西长治市的乞巧歌《七月七》与山西黎城县《七月七乞巧歌》,除题目与个别字不同之外,其余内容完全相同。此外,河南《乞巧歌》:“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还流传于北京良乡、山东单县、胶东地区,只不过是将“七姐”改成“七姐姐”,其他内容都相同。

综上所述,当我们在研究、赏析清代女性民歌与民前乞巧歌时,我们要敞开视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惟有如此,我们才不会被误导,才不会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