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10.1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形势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方式正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就业压力依然很大。

各地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纷纷将大学生就业当做“重点”工程来抓。各高校也意识到学生就是自己的“产品”,不仅要重视“生产”过程,同时也应重视“产品”的推销。因此。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职业指导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并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举办招聘会,介绍学生就业,进行定单式教学等。现在大学生就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毕业生数量成倍增加。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生是稀缺资源,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稀缺人才所具备的市场优势将不复存在,大学毕业生已成为人才市场中较充沛的资源,就业竞争也会愈加激烈。除了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从事金领和白领工作外,必然会有许多的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这是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在市场经济中,大学生就业是“买方市场”,地区、院校之间的竞争也较为激烈。

2.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影响毕业生流向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东部省区已经以超常的速度发展起来,在沿海地区构建了三个全国性的经济增长中心,即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以广州、深圳为两极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中心,以天津、大连所组成的环渤海经济增长中心。此外,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唐地区等,也都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增长中心。这些区域经济内的省区,聚集了全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人才的精华,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形成了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些地区对毕业生的需求较大,毕业生也大量涌入这一地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西部省区发展相对缓慢,东西部省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反差,长江、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才向东部流动等,对全国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党和国家从我国新世纪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及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和发展西部省区,启动新的经济引擎,这对我国新世纪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是最近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渠道,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的根本出路。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

1.就业观念不断更新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的变革,“统招统分”的传统观念不断淡化,“自主择业”的思想逐步树立起来,大部分毕业生能够主动走向市场,进行自我推销,参加就业竞争毕业生寻求“铁饭碗“的求稳思想观念正在淡化。

2.就业渠道走向多元化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模式。大多数毕业生能够适应这一情况,择业时不再紧紧盯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同时也面向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企业,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自主创业。

3.就业方式丰富多样

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招聘会、学校推荐、网上求职、亲友引释、职业中介、自主创业、公务员考试、出国就业等。毕业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择业。

4.就业环境不断改善,但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首先,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其次,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毕业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以高校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基本形成。这一切都表明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在不断改善。我国高校毕业生从全国范围看仍供不应求,但却形成了就业难的局面。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1)专业供需结构失调。我国近几年汽车、通信、制造、交通等产业发展迅速,因此,与之相关的通信、自动化、机械、材料、建筑等工科专业相对需求较大;而经济、财会、管理、法学等前些年比较热门的专业近几年需求相对较小。

(2)学历层次供需存在矛盾。“研究生热销,本科生平销,专科生滞销”的局面基本没有改变,许多重点单位招聘计划一半以上要招收研究生,绝大多数单位要求都是本科以上学历,专科毕业生几乎无人问津。而近几年专科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虽然有所降低,但绝对数量依然很大,因此,真正的就业压力是在本科以下层次的毕业生。

(3)地区之间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发达地区、沿海开放地区和中心城市毕业生需求较大,同时毕业生也大量涌进这些地区,使这些地区呈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而边远地区和中小城市也有较多的需求,但毕业生不愿意去。

(4)智能结构失调。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用人单位的预期有较大差距,不少用人单位宁愿花大价钱聘用有经验的人员也不愿选择应届毕业生。

(三)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绝不是简单地归纳为“供大于求”所能概括的,其间包含着社会供求矛盾、教育结构矛盾、人事体制矛盾、学生自身矛盾等诸多因素,存在着众多深层次的复杂原因。

1.结构性矛盾突出,供求错位

调查研究表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以便适应就业需求。

2.选人用人,缺少标准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世纪20年代的水平。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重要的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想,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3.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年280万大学生的服务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4.知识陈旧,转化率低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5.生涯模糊,准备不足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学三年级或者大学四年级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应该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待成功率一般在30%,要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职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6.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父母的压力(家长监督学习);报志愿靠父母的合力(家长定);上大学靠父母的财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父母的势力(家长运作);谋职业靠父母的阅历(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进行选专业、定职业、找上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40%。我们经常看到在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时,家长急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功率。

7.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考虑家庭承受力和自己所学专业,结果“海归”变成“海待”。

(2)“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在中小企业做骨干”。据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在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方面都大于外企。

(3)“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4)“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但别无选择。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才允许读研。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于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的事情。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新举措

面对离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严峻形势,教育部、原人事部等五部委共同宣布了五项措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1)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2)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对高校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到基层就业的,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方面提供保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3)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

(4)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察。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高校毕业生,要落实好。执行好鼓励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服务,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三、大学生就业要树立新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关键。

1.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只要有单位接受,就应该先就业,首先融入社会。脚踏实地地锻炼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后,如果单位不适合自己发展,可以重新选择职业,有了工作经历,各方面的经验和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等时机和条件到来时,就可以大显身手。

2.要树立到基层单位,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观念

目前的就业形势表明,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到农村,到中小企业,应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基层地区和中小企业急需补充人才,是年轻大学生经受锻炼、快速成长的重要天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投身基层,在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的优秀典型,他们在为祖国、为人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实践证明,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大有作为,基层是他们了解社会、报效祖国、增长才干、迅速成才的必由之路。

3.要树立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观念

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综合能力,复合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大学毕业生应当在具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相关知识,努力拓宽知识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中站稳脚跟。

4.要树立正常竞争、团队合作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的实力,人们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职业不断变换,知识不断更新,社会不断变革,将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促使人们不断提高生存发展的能力。因此,大学生更应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正确面对各种竞争,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学会调节心理压力,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各种考验。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协调与合作,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不论从事什么工作,依靠个人独立完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需要所有成员精诚团结,为着一个目标而共同奋斗。因此,团队与合作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