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7.1 第一节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

第一节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

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的撰写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书有一定的写作规范,在撰写过程中应按照写作规范执行。

《职业生涯规划书》必须包含以下内容: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自我描述(性格、能力、兴趣爱好),自我盘点(SWOT分析),如何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或缺点,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并谈谈该行业或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相关证书,现在开始如何为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做求职准备,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10年内):自己将做出怎样的行动准备以实现目标,评估调整。具体内容如下:

1.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为什么要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的必要性和作用,规划职业生涯可能存在的风险,规划职业生涯应该具备的条件。

2.自我描述(性格,能力、兴趣爱好)

谈谈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现在具备的能力等。

3.自我盘点(SWOT分析)

SWOT分析描述自己的4项内容,即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受到的威胁或环境影响。

4.如何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或缺点

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需要利用哪些资源,应该朝什么方向过渡或改变,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何。

5.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

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自己的追求以及社会的需要,考虑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明确自己想朝哪一个方向发展,是走行政管理路线,向行政方面发展?还是走专业技术路线,向业务方面发展?等等。选择的发展方向对自身来说需要哪些要求,或自己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来符合该行业或岗位的要求。

6.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相关证书

满足自己所期望的行业或岗位需要哪些基本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7.现在开始,自己如何为想从事的行业或岗位作求职准备

从现在开始,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怎样去为自己的期望做准备,需要做哪些事情。

8.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

规划从现在起至毕业后10年内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以现在至毕业后10年内为主,分3个阶段:大学目标(现在至毕业)、中期目标(至毕业后5年内)、长期目标(毕业后5~10年)。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大学目标(现在至毕业20××~20××)。如大学毕业时要达到……,大四要达到……,大三要达到……;或在××方面要达到……,如专业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实践计划等。

第二阶段,中期目标(至毕业后5年内20××~20××)。如毕业后第5年时要达到……,毕业后第4年要……,第3年要……;或在××方面要达到……,如职场适应、三脉积累(知脉、人脉、钱脉)、岗位转换及升迁、培训深造等。

第三阶段,长期目标(毕业后5~10年)如事业发展,工作、生活关系,健康,心灵成长,子女教育等规划。

9.自己将做出怎样的行动准备以实现目标、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其变化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内容

职业目标评估(是否需要重新选择职业)。

职业路径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发展方向)。

实施策略评估(是否需要改变行动策略)。

其他因素评估(身体、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机遇、意外情况的及时评估)。

(2)评估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定期(半年或一年)进行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再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3)监督措施

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措施来督促自己,以一切为自己负责为原则。

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多种因素,使自己的生涯规划更加符合现实。

第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一)职业生涯发展愿望

大学生在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往往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自己的职业发展愿望,即自己愿意从事何种职业,对于自己不愿从事的职业,开始时是不会加以考虑的。这种愿意主要来自大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一个人对哪一种职业产生兴趣,就会迸发出强大的行为动力,推动着他去挖掘自身全部的潜能,大大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因而,从“愿意”出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们的常规做法,无可厚非,但这里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间接兴趣可能更重要

人的兴趣爱好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某种活动本身对他有吸引力,通过这种活动他会获得愉快和满足,这种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结果对进行某项活动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但对它却兴致很浓。这并不是该活动本身会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而是这种活动的结果在吸引着人们,这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就是间接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间接兴趣可能更重要,因为相对而言,间接兴趣对于克服工作、学习中的困难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经过研究和多次实践被证明了的。当然。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相结合是更加理想的状态,那将更加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向既定目标不断努力。

当然,兴趣爱好不是选择职业方向的唯一影响因素,人的兴趣爱好也不完全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受多种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说,人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如果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其他因素产生了矛盾冲突,在综合平衡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其他因素更重要,就应该考虑放弃或改变原来的兴趣、爱好,以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方向,向更有利于自己的成功、成才的方向进行设计。同时,努力在这一方向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力争实现兴趣爱好和其他因素的有机统一。

2.心态决定命运

心态就是性格加态度。性格就是一个人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征,它表现出一个人对现实的心理认知和相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态度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心理反应。在一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和一定的个人能力基础上,心态决定命运。但什么决定心态,我们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决定心态,个人的综合素质是个人的脾气、性格、能力的总和。个人的综合素质对每个人的健康、工作、学习、家庭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以平和的心态来设计自己的生涯规划。

(二)自身因素

如果一个人在最适合的单位和岗位上工作,其能力、潜力就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努力最容易得到回报,成功成才的可能性也就最大。由此可见,根据自身条件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这种“适合“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身体状况

这里讲的身体条件不仅指身体健康,而且指在身体健康基础上的生理特点。如性别不同,体能状况不同,灵巧柔韧程度不同,等等,都可能使某些人不适合从事某些工作,而他们从事另一些工作时,这些弱点反而可能成为优势。当然,我们可以通过锻炼等方式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但这只是补充条件。

2.气质类型

学术界一般将人的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4种,不同的气质类型具备不同的特点。心理学界以此为依据,结合社会职业特点将职业气质分为12种类型:变化型、重复型、服从型、独立型、协作型、孤独型、劝服型、机智型、经验决策型、事实决策型、自我表现型、严谨型。大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可以沿着这一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里值得注意的是:

(1)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每种类型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可以说每种类型都有相对适合的职业,两者之间的匹配才是问题的关键。

(2)现实生活中,纯粹是某一种气质类型的人很少,多数人都是以一种气质类型为主的混合型状态,所以我们在对应职业时只能是大致方向。

(3)人的气质类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我们的气质类型与能够选择的职业发生矛盾时,应创造条件,努力使我们的气质与职业相结合。

3.个人能力

人的能力可分为基础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专项能力(如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压力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等)和特长能力(如文艺能力、体育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条件是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里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充分考虑到可能获得与可以提高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能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在已经具有的,另一部分是有可能通过以后的学习得到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要依据现有的能力条件,还可以将预计有可能获得或可以提高的能力也考虑在内,以便找到更适合的职业。

(2)必须考虑到各种能力的组合。一种职业往往不止需要一种能力,而是需要几种不同的能力组合,才能适应职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自己特长的能力,还要围绕这种特长考虑多种能力的组合,以及这种能力组合与职业需要之间的吻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懂得扬长避短。特殊职业有特殊的能力要求,这是我们扬长避短的最佳途径。如语言表达能力差的人可以做保密工作,怕寂寞的人可以做营销工作等。

(4)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能力因素之一,对我们从事某种职业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我们刚入行时以及入行初期的一段时间内,知识储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里的知识储备有两层含义,一般来讲,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对我们认识新问题,接受新事物就很有帮助。初到一地,人事两生,要想很快进入状态,没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难以想象的。

4.性别差异

虽然男女平等的观念已普遍被现代社会所接受,但“性别因素”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完全漠视性别问题。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别,在择业和适应职业上会形成自然差别,男性与女性在择业价值观上也会根据生理条件而形成差别。因此,由于性别的原因,在职业生涯规划上也会形成不同的特点。

5.设计能力

如果说个人能力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能力,则设计能力就是专项能力。设计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成败。这种设计能力可分为设计理念和设计技巧。就设计理念而言,原则上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

(1)全程与阶段相结合。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全程设计,它要考虑几十年的职业生涯怎样度过,在这一过程中怎样发展,追求怎样的最终目标,等等。但这种“全程”不能脱离阶段,全程必须由阶段组成,我们只有将全程和阶段有机结合,才能抓大不放小,既有远见卓识,又有阶段努力方向,以收全效。

(2)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就是说我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有些地方可以抽象、模糊,有些地方必须具体、清晰。比如最终目标可以抽象一点,模糊一点,具体目标则必须具体一些,清晰一些;战略考虑可以抽象,具体措施则必须清晰;远大目标的抽象可以避免频繁变化,措施具体才能落到实处。

(3)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相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些东西要确定,而有些东西则不能确定。一般来讲,职业生涯的大方向是确定的,而实现最终目标的具体方式、途径、手段是相对灵活的。有了确定的大方向,就会使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数年。而具体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则可参考个人努力、环境变化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灵活掌握和运用。

(4)定质与量化相结合。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一些问题要有质的规定性,而另一些问题则要在定质的基础上实行量化。如职业方向、最终目标等应注重其质的规定性,以保持我们注意力的始终如一。而具体目标的标准、实现的具体时间等,则必须量化,以便我们随时了解实践状况,加以修正或强化。

(5)实力与挑战性相结合。设立职业生涯的目标必须建立在自己实力的基础上,没有实力做基础,设计一个好高骛远的目标,只能是一座空中楼阁,实现无望。但作为一个大学生追求的目标,又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即职业生涯的目标要高于本人的实力。当然,这里的高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即实力加努力,是有限的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6)主见与他人意见相结合。对职业生涯规划,自己的主见当然重要,离开自己的主见,无论是在动力性、实践性,还是在主动性、人生观、价值观还都没有完全形成,单凭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还有些困难,因此应该听取他人的意见,了解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平衡之后,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6.教育程度

教育是赋予一个人才能,塑造人格,促进个人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在个人职业选择或被选择时,具有不同能量。一般来说,接受过较高水平教育的人,在就业以后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职业不如意时,再次进行职业选择的能力和竞争力也较强,另外,人们所接受教育的专业、转换职业时往往与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的联系,或以该专业的理论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流动到更高层次的职业岗位上。因此,教育是人们改变社会地位的主要动力。但是雇主一般不只注意他们所具备的教育资格,还往往对录用者能干什么有更大的兴趣——他们要找的是既受过正规教育,又具备发展潜能的人。

(三)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一个人最初生活和成长的最亲密的小环境,对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对大学生选择职业生涯的影响,当然也是如此。具体来说,家庭影响主要有如下几种:

1.家庭期望

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低不同。家庭期望值高的,大学生选择的职业方向相对而言就是社会上的热门,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等都较高。家庭期望值较低的,则容易选择那些与大学生自己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方向。当然也有与家庭期望背道而驰的,但一般为数不多。

2.家庭需要

任何家庭都有正常的需要,这些需要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方向也会有影响,如果一些家庭还有特殊的需要,那么这些特殊需要对大学生的影响会更大。比如家庭成员中有患疑难病症或慢性病的人,大学生选择医药职业方向的几率一般就比较高。还有些家长,将子女的职业看做是自己职业的延伸,自己在该行业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从而使子女所选职业与家长相同。

3.家庭的支持力度

家庭的支持态度对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支持的力度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不同造成的。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家庭的支持,或家庭支持的力度太小,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就会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打折扣,而转向较容易进入的职业和较顺利获得的职位。反之,则会寻求更高、更好的职业方向中。

(四)组织因素

社会组织,特别是那些较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影响是很大的。具体来说,组织影响主要是通过如下几方面来实现的:

1.组织选人用人的要求

特别是多家有代表性的组织选人用人的相同或相近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巨大的影响。一方面,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条件与这些组织要求的吻合,加上自身的努力程度来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另一方面,他们可能因此而改变自己的选择方向。

2.组织的发展战略

组织的发展战略往往意味着个人的发展机会,如果两者的吻合度高,个人得到发展进步的几率就高;反之,则个人的潜力很难得以发挥,抱负难以实现。如果只是一个组织的战略如此,我们还可以转向其他组织,但要是这一职业方向的组织战略大多如此,我们就只好转向其他职业方向。

3.组织发展态势

特别是行业发展的态势,对大学生选择职业方向影响巨大。组织或行业正处于朝阳时期,人们对其前景普遍看好,这种职业方向无疑是吸引人的。反之,人们就会因对这一行业信心不足而转向他求了。

4.组织成员收入及福利状况

这是人们的现实利益,收入福利状况好,人们就向往,反之人们就犹豫。当然也有人会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放弃眼前所追求的利益,毅然选择收入和福利一般的组织。这只是事物复杂性的体现,比如该组织的人文环境好、发展潜力大等吸引了一些人等。

(五)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人才市场的管理体制、文化习俗、职业的社会评价、组织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政策措施等等。社会环境因素决定了社会职业岗位的数量、结构、层次,也决定了人们对不同职业岗位的接受、赞誉或贬低的程度,并决定了个人步入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式、开始职业生涯后的基本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变化等。比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管理是截然不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大学生进行统包统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均无自主权可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在国家方针政策和宏观调控下,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都有了选择的自主权。

具体来说,社会因素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1.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决定性力量,制约着社会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就我国而言,一个百分点的GDP增减,就可能影响近百万人的就业,就会使各个行业的平均工资上下浮动相当幅度。同时,社会经济大环境的改变,不仅从整体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兴衰,更主要的是会使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大起大落,这些都能影响到大学生职业方向的选择。这里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经济组织的发展,行业的兴衰大都与科学技术有关,技术进步的超额利润可以让一个企业很快暴富,同样,技术落后的企业很可能破产。因而,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然要考虑经济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

2.政治因素

这里主要是指政策、法律等政治因素,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法律、法规尚在逐步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政策变化较快,而这些政策、法律的变化,不仅对企、事业单位的盛衰影响很大,而且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兴衰。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了解政策法规,并注意它们的发展趋势,进而确定自己的职业选择方向。

3.文化传统因素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如笃信“学而优则仕”的人,价值取向就会是“管理人的人”,其职业选择方向就会是管理者、公务员等;一个坚信“自由价更高”的人,职业方向的选择就可能是记者、经纪人、自由撰稿人等自由职业。

(六)机遇

机遇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偶然因素,但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而言,有时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具有偶然性的因素,它包括社会各种职业对一个人展示的随机性的岗位,或者说明一个人能够就业和流动的各种职业岗位,也包括能够给个人提供发展的职业境遇。机遇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机遇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个人的能动性一般会寻求到新的发展机会,或者自己创造机会。许多事业上成功的人,不是靠家庭、亲友的帮助,也不是依赖社会给予的现成机会,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和开拓进取获得的。

二、职业生涯发展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曾对当时的在校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没有目标的人有27%,目标模糊的人有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有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25年后追踪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基本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第四类人,他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为行业领袖或社会精英,其财富超过其他几类人的总和。可见,人生需要设计,也可以设计,进行人生设计对于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极为重要。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就是人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部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存在不少问题,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为数不多。据网易问卷调查:在回答“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不少大学生普遍认为计划不如变化,世界变化快,人们无法预料未来,所以不需要做规划设计。即使要做,等到毕业时再做也不迟。

当今世界和环境的确是多变的,一个人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人有了目标,生活才有动力,目标定得越早、越明确,我们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大。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目的正在于此。我们在尊重每个人个性的同时,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性,预见职业生涯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和调整,对一个人一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急功近利

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校门就准备专接本、考研,于是几乎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书本知识上,而不去考虑就业的问题,为不影响学习书本知识,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结果升学愿望一旦不能实现,面临毕业时,就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部分学生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看到社会上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去从事,而把所学的专业、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抛到脑后。结果是不能进入该行业,即便是想方设法进入了,又在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因不适应而苦恼。还有人片面夸大了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将职业生涯规划看做是“瞬间成功和急速暴富”的速成钥匙。广东省一份调查显示,95%的同学表示自己两年之内要做主管,5年后成为部门总监;77%的同学说,35岁之前要成为年薪50~100万的职业经理人,还有20%的同学表示毕业后10年之内登上《福布斯》等知名杂志的富豪排行榜,做一名“金领”。

以上这些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片面地看待社会,没有根据自身和社会的要求,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和环境,将职业目标定位过高,过于理想化。为自己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件好事,但不宜急功近利,追求速成,否则会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因此,我们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面对现实,做一个全面的自我分析,做好“四定”,即“定向”,确定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定心”,做到心平气和。这些实际上就是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干”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防止“低价出售”了自己,也可以防止期望值过高而一无所获。与此同时,还要对所在学校、地域、家庭、社会等环境进行深入客观地分析,从而为自己将来的升学或就业奠定基础。

3.片面地认为专业就是职业

21世纪是各学科、各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世纪。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由传统的专才转向了跨专业、跨领域的综合性人才。以计算机科学为例,人们已经分别将计算机学与心理学、语言学、经济学、生物学、建筑与土木工程、戏剧、机械与自动化等专业门类结合,开创出了用户界面设计、计算语言学等一大批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这些都是传统计算机专业所不能包含的。因此,大学生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大学生应该尽量多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将来即使环境不支持自己选择所学的专业,也可以较容易地找到其他相近或相似的工作岗位。

4.将文凭与技能画等号

我们知道高学历不等于好人才,不等于高就业能力,知识也不等于就业能力。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如果你不能改变世界,你就改变自己;如果你不能改变自己,你就去改变世界。”工作也是一样,要么你改变自己,适应工作;要么你自己去创业,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现在大学生就业难,有的大学生入职后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是因为只有书本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只有较高学历,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只有冲劲,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美好理想,缺乏从基层做起的态度。因此,如果我们准备进入某个领域,从事某一职业,就必须注意开发适合这一领域和职业的个人魅力,发展适合自己的、组织要求的多种能力。

5.社会实践的方向不清晰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学生选择了做家教、促销员和餐馆服务员等兼职形式;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又有不少学生整天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也不管以后能否用得到;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参加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

大学生的实践经验的确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用人单位不仅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会考核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如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仅有一些与所从事工作不相干的“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同时,有些用人单位在考察毕业生时,不完全是看其有多少职业资格证书,而更看中的是证书后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当然必要的一两个职业资格证书还是要考的。至于其他的实践活动,目前,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大学生社团等都是很好的职业训练形式。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假期到父母或亲戚单位实习,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进行职业意向测评、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都不失为职业训练活动的很好方式。

总之,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更早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掌握职业技能,正确地引导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并分年级、分阶段地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

一年级阶段:学生应通过测评工具和专业人员的辅导,进行自我评估和寻求职业目标。与辅导员、老师以及学长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争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同时,大学生还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与修正,参观实习基地,了解未来工作的基本条件;与高年级同学座谈,听取他们在学习和就业方面的建议和经验;听取专家举办的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方面的讲座,积极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

二年级阶段:学生应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多种能力。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耐挫折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征求老师、家人、朋友、专业人士对自己职业选择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社会上不同行业的人士对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需求情况的介绍。

三年级阶段: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寻找实习单位,并确定自己是否要专升本、考研。同时在学校指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研活动或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术创新精神。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友交流会,老师对学生进行的个性化指导,校园宣传网络了解与自己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组织和机构等。

四年级阶段:工作、考研或出国的主要目标要确立。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求职及成功就业上。在此阶段,可先对前3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3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过程中的求职,完善自己的求职材料,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积极参加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

另外,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能因为规划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期望接受职业规划设计的人,路越走越宽,心情越来越好。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也是期望自己的路能够越走越宽,心情越来越好。

附录想象5年后的自己

让我与你共同分享一段小故事,或许在这个阶段,可以很实际地让我们走出目前的困境。

1976年的冬天,当时我19岁,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里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电脑。纵然忙于学校、睡眠与工作之间,这几乎占据了我一天24小时的全部时间,但只要有多余的一分钟,我总是会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我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这段日子里,我处处寻找一位善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合作创作。我认识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凡内芮。自从二十多年前离开德州后,就再也没听过她的消息,但是她却在我事业的起步时,给了我最大的鼓励。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德州的诗词比赛中,不知得过多少奖牌。她的写作让我爱不释手,当时我们合作写了许多很好的作品,一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作品充满了特色与创意。

一个星期六的周末,凡内芮又热情地邀请我到她家的牧场烤肉。她的家庭是德州有名的石油大亨,拥有庞大的牧场。她的家庭虽然极为富有,但她的穿着、所开的车、与她诚实待人的态度,更让我加倍地打从心底佩服她。凡内芮知道我对音乐的执著。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我们一点管道都没有。此时,我们两个人坐在德州的乡下,我们哪能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突然间,她冒出了一句话:“想象你5年后在做什么?”

我愣了一下。

她转过身来,手指着我说:“嘿!告诉我,你心目中最希望5年后的你在做什么,你那个时候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我还来不及回答,她又抢着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后再说出来。”我沉思了几分钟,开始告诉她:“第一,5年后,我希望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而这张唱片很受欢迎,可以得到许多人的肯定。第二,我住在一个有很多很多音乐的地方,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乐师一起工作。”

凡内芮说:“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稳稳地回答,而且拉了一个很长的Yes……!

凡内芮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算回来。如果第5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你的第4年一定是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上合约。”

“那么你的第3年,一定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那么你的第2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那么你的第1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就位准备好。”

“那么你的第6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逐一筛选。”

“那么你的第1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

“那么你的第1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曲子需要完工。”

“好了,我们现在不就已经知道你下个星期一要做什么了吗?”凡内芮笑笑地说。

“喔,对了。你还说你5年后,要生活在一个有很多音乐的地方,然后与许多一流的乐师一起忙着工作,对吗?”她急忙地补充说。“如果,你的第5年已经在与这些人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4年按道理应该有你自己的一个工作室或录音室。那么你的第3年,可能是先跟这个圈子里的人在一起工作。那么你的第2年,应该不是住在德州,而是已经住在纽约或是洛杉矶了。”

次年(1979年),我辞掉了令许多人羡慕的太空总署的工作,离开了休斯敦,搬到洛杉矶。

说也奇怪:不敢说是恰好5年,但大约可说是第6年。1983年,我的唱片在亚洲开始畅销起来,我一天24小时几乎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日出日落地一起工作。

每当我在最困惑的时候,我会静下来问我自己:5年后你“最希望”看到你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这个答案的话,你又如何要求别人或上帝为你做选择或开路呢?别忘了!在生命中,上帝已经把所有“选择”的权力交在我们的手上了。

如果,你对你的生命经常在问“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的时候,你不妨试着问一下自己,你是否很“清清楚楚”地知道你自己要的是什么?

如果连你自己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爱你的主又如何帮你安排呢?不是吗?

而在你旁边的人,再怎么热心地为你敲锣打鼓,爱你的主也顶多给一些慈悲的安慰。因为连你自己都还没有清楚地告诉它,你要的是什么?那么你又岂能无辜地怪上帝没有为你开路呢?不是吗?

三、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策略

大学的学制一般为3~5年,在每一学年中,大学生的学习重点与心理特征都有所不同。根据这一自然的年限划分,大学生可以按学年为阶段设置阶段目标,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每个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成长特点,制订一些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下面以本科四年制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方案为例,供大家参考:

(一)大学一年级:探索期

[阶段目标]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

[实施方案]首先要转变由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要开始接触职业和职业生涯的概念,特别要重点了解自己未来所希望从事的职业或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设计;熟悉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提高交际沟通能力,在职业探知方面可以向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在学习方面,要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加强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学习,掌握现代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技能;如果有必要,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为将来的就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二年级:定向期

[阶段目标]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实施方案]认识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考虑未来的毕业方向(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培养和锻炼自己的领导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并从不断的总结分析中得到职业的经验;增强英语口语和计算机应用的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大学三年级:准备期

[阶段目标]掌握求职技能,为择业做好准备。

[实施方案]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考取与目标职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的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上。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等求职技巧,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如果有机会要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如果决定考研,也要做好复习准备;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的应试,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大学四年级:冲刺期

[阶段目标]成功就业。

[实施方案]这个阶段大学生的毕业方向已经确定,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另外,要重视实习机会,通过实习从宏观上了解单位的工作方式、运转模式、工作流程,从微观上明确个人在岗位上的职责要求及规范,为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