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3.2 第二节 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

第二节 专业发展与就业方向

一、专业发展与就业形势

(一)职业与专业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社会劳动,在不同的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领域中,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职业。专业和职业是两种不同属性的概念,但是两者又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专业,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分成的学业门类,它是从学科与技术、学习与培养的角度来划分的。为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便于学生多方面就业,不少学校除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之外,还增开第二专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而职业则是从生产劳动的角度对工作形式所作的区分。

不管学习哪个专业,我们都可大体上知道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领域。例如,从大的分类讲,学工科的可以当工程师、技术员、技师、技工;学农科的可以当农业劳动者、农业技术员和农业经营者;学服务的可以当服务员、营业员、售票员,也可以当经理等。一个具体的专业,它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社会上的一个具体职业,甚至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或部分。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专业往往可以对应多种职业,甚至是一个宽广的职业群。如机电专业,由于这个专业可涉及的行业、所联系的面比较宽,可以在制造业、建筑业里当钳工、电工和机修工,也可以个体开业当维修工。又如,计算机专业所对应的计算机专业群,范围更是宽广,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人员,如计算机制造工程师、专业软件编制员、计算机调试和维修人员、电子保安人员、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计算机培训人员、计算机信息情报员,还包括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人员等。

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的。它强调专业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的今天,专业设置已从过去按行业、产品、岗位细分专业的做法,逐步深化为综合交叉型。专业的课程内容也不再只为一种工作作准备,而是为某领域通用技术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在相通的职业群中多专多能。因此,就读某一专业一般就有可能在这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类群中求职。

(二)专业与就业

人生好比马拉松比赛,选择专业,就像比赛刚刚开始。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人无论是处于主动或盲从而选择了某一专业,他都无法保证该专业一定是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尤其在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劳动力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虽然通过某一个专业的学习,具备了某一方面(工种)的知识和技能,也拿到了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但并不等于马上就可以找到理想的对口工作,甚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所谓学以致用,狭义上是指“专业对口”,广义上则是指毕业生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职业,其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工作,也可以是在相近专业工作。学以致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长,使其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脱颖而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同时也能避免人才浪费。关键是在专业学习背后,每个人要有意识地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会新增许多职业。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那些走出校门很快能融入社会、被企业认可和接受的大学生都是在知识准备、能力准备和心理准备都相对充足的前提之下,才能获得发展机会的。即便他们会遭遇挫折,也能依靠自身的实力重新调整,甚至任何一次经历都会成为他们人生的财富。而有着相反结局的人,往往是由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不均衡所致,而非专业选择错误所致。

事实上,跨专业招聘已成为一些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和用人机制,并且一直呈发展状态。如全球第一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每年招收的毕业生有学文科的,有学工科的,还有学经济学的,什么专业背景的人都有。全国教育软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金洪恩软件公司招聘的程序员80%都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全球第一大投资银行——摩根斯丹利银行每年招收的毕业生并不仅仅是学经济、金融的,反而国际关系或工科专业的同学更受青睐。

所以,大学生不要被所学的专业束缚,而要审时度势,多研究实际需求,抓住就业机遇,学会“骑驴找马”,立足于“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实际上,专业与职业、人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职业和社会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大学生的职业意向和职业能力也必须在学习中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职业对素质和能力要求

(一)企业用人标准

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反差: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却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部分企业反映,一些大学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的需要,希望学校在培养人才时都来听一听用人单位的需求。

事实上,近几年用人单位的人才消费理念更加理性务实,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吃苦和敬业精神。与之相比,一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一些企业反映,大学培养的人才到企业都要进行两三年的培训,才能独立适应岗位的要求。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培训,有的大学生受不了这种磨炼,还要流失一部分。大学培养的人才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些本应该在学校里完成的教育内容,却要等到企业再“补课”,这对个人、企业和社会,都是巨大的浪费。

还有的企业反映,虽然招聘时有很高的淘汰率,但一些大学生来了以后还是让人不满意。这一方面是指技能上的缺乏,另一方面也有工作态度上的问题,如果不对他们进行培训,他们很难在工作中体现企业的理念和价值观。

最让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是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急功近利、不负责任。有些新员工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用办公电话“煲电话粥”,还有的上班第一天迟到,不懂得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因此,很多企业给新员工上的第一课就是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加强纪律观念。

为了减少再培训的成本,一些企业干脆改变了选人理念:宁愿招一个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也不愿意招一个所谓的名校尖子生。因为前者脚踏实地,后者好高骛远。“我们不找最优秀的,而找最合适的。我们要的是心态好、有上进心、踏实肯干的中上等大学生”。一位企业经理的话道出了部分企业的共同心声。由此看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是我国大学毕业生急需补上的一课。

(二)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

曾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和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离开微软后又加盟Google的传奇人物李开复先生在浙江大学“Google Camp”开营仪式上的演讲中指出,21世纪需要以下七种人:(1)创新实践者;(2)跨领域合作者;(3)高情商合作者;(4)高效能沟通者;(5)热爱工作者;(6)积极主动者;(7)乐观向上者。

因此,要求大学生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博览群书,或者学会一技之长。要利用大学这一块充满知识和灵性的土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和自我发展。

【案例分析】

在北京国际展览馆的人才交流会上,有这样一个场景:在某外贸公司的招聘现场,招聘人员是两名外方主管和一名中国女秘书。一名求职者递上自己的资料,女秘书问道:“你的英语水平如何?”求职者指着他的英语六级证书,用汉语回答:“我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一旁的外方主管看了一眼证书,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用英语很快地向他提了个问题,意思与秘书小姐问的一样。但他也许是没有听懂对方的英文,也许是太紧张,没有作答;外方主管双肩一耸,两手一摊,秘书小姐随即说:“对不起,先生!”这位应聘者就这样被拒之门外。

点评:该求职者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却被招聘方认为是英语门外汉,由此可见,口语、听力是何等重要。学以致用,学为途径,用为目的。光有知识,没有能力,一样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