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元词通论
1.16 附录五 “元代词宗”张翥生平著述考

附录五 “元代词宗”张翥生平著述考

张翥诗词俱为元代一大家,其词尤为后人所称道。被誉为“元代词宗”[1]。其寿颐,其交广,上及南宋遗老,下及明初诸子。故张翥生平实可作为元代文学的重要参照系之一。《元史》卷一八六有张翥本传,其后诸书所载张翥生平,如《明一统志》卷二十、明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四六以及《宋元学案》、《元史类编》诸书皆与本传差同。然本传记载甚为简略,亦时有疏舛之处。本文拟以张氏本传与其诗词及他人酬赠之作互为证发,参以方志所载及元代职官制度,考其行迹,详其仕履,见其生平,对了解其作品或不无裨益。

张翥之生卒年。据《元史》本传云:“(至正)二十八年三月卒,年八十二。”则其生年当在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张翥《蜕岩词》卷下《鹊桥仙》词序云:“予生丁亥岁戊子日。”丁亥岁正为至元二十四年。又同卷《鹊桥仙》词序云:“丙子岁予年五十。”丙子岁为后至元二年(1336),逆推五十年,亦为至元二十四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即明太祖洪武元年,本年八月,明将徐达率兵入元都,元祚遂终。则张翥一生正与元之盛衰相始终,故其诗类多感慨,殆有因焉。按清胡薇元《岁寒居词话》谓张翥为宋末人,年八十八乃卒,误。

张翥之字号。本传云:“张翥,字仲举。”未言其号。然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七云:“张翥,字仲举,号蜕庵。”张氏诗集名《蜕庵集》、词集名《蜕岩词》。诗集卷一《杂诗》其二云:“我亦清源洞,蜕骨岩下人。”卷二有《蜕庵岁晏百忧薰心排遣以诗乃作五首》。盖张氏一生与道士交游甚密,蜕庵当本为其书斋名,遂取以为号。晚年又自称蜕翁,诗集卷四《遣兴》云:“七十蜕翁衰病馀。”可证。

张翥之里籍。本传谓其为“晋宁人”,《书史会要》谓其为“河东人”,皆甚确。《蜕庵集》卷一《并州歌送张彦洪使毕还河东》云:“吾乡故人零落尽,见子老成殊慰心。”又卷四《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云:“只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元成廷珪《居竹轩诗集》邹奕序称张翥为“河东张公仲举”,元刘岳申《申斋文集》卷二《张仲举集序》称其为“北方学者”,皆可证。晋宁,今山西临汾。宋属河东路,金天会六年(1128)分为南北两路,北治太原,南治平阳。《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云:“晋宁路,唐晋州,金为平阳府,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人物载:“张翥,襄陵人,以诗文知名。”同卷又云:“襄陵县,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元时襄陵县为晋宁路之直隶县,即今山西襄汾县东北。故张翥当为晋宁襄陵人。按唐圭璋《全金元词》张翥小传谓其为“晋宁(今江苏武进)人”,误。考张氏集中不见有关涉武进之篇什。明胡应麟《诗薮》云:“新喻(按指傅若金)、晋陵(按指张翥)二子,稍自振拔。”晋陵为今江苏武进。或沿此一字之误。

张氏家世,今已不可考。本传言:“其父为吏,从征江南,调饶州安仁县典史。”则张父南来当在元世祖至元十一、二年(1274—1275)元兵南下前后。张翥生于至元二十四年,其父当正于安仁为吏,故张翥出生于安仁的可能性最大。安仁为今江西余江县,自宋始即属饶州(治所为今江西波阳)。《明一统志》卷五十:“安仁县,在府城南二百一十里。”安仁在元时属中县,据《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中县置典史二员。

张翥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少客安仁、转寓杭州、由扬入仕、宦居大都。兹分别予以考述。

一、少客安仁

本传谓:

翥少时,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不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以为忧。翥一旦翻然改曰:“大人勿忧,今请易业矣。”乃谢客闭门读书。昼夜不暂辍。因受业于李存先生,存字安仁,江东大儒也。其学传于陆九渊氏。翥从之游,道德性命之说多所研究。

又《明一统志》卷三八杭州府流寓亦载:“(张翥)在安仁,受业大儒李存。”按李存(1281—1354),字明远,更字仲公,饶州安仁人。博学工古文。应科举不利,即家居讲授,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有《俟庵集》三十卷。《元史》张翥本传谓李存字安仁,误。

张翥居安仁时,曾有宣城之游。《俟庵集》卷十六有《赠张仲举游宣城序》,其中盛赞宣城儒风之尚,并云:“而之行也,岂不见接于名大夫,不见接于名大夫,亦岂不得良子弟从游哉,亦岂不遭贤主人以相处哉。”此序前一文为《赠张举之宣城后序》,疑此“张举”亦当作“张仲举”。后序中言儒、吏二道兼行为国家选人之制,“今子兼二家之长才,而有试吏之志”。结合前序中言张氏“颇愿从事于当时者也”之语,以及张氏之父的身份,可知张翥曾有赴宣城为吏之志。然盖未能遂其意而返。

二、转寓杭州

本传言张翥之父“又为杭州钞库副使”。据《元史》卷八五《百官志》,元代诸路设宝钞提举司,下辖宝钞总库、印造宝钞库、烧钞东西二库,各有大使、副使等。张父不知是何库之副使。然宝钞总库副使为正七品,印造宝钞库副使为正八品,烧钞东西二库副使为从九品。张父由典史骤升为七、八品官员之可能性不大。因此最有可能的是任从九品的烧钞东西二库副使,此为正式官员中品秩最低者。张翥亦当随父寓居杭州。《两浙名贤录》卷四六张翥传云:“父为吏,官杭州钞库副使,遂卜居钱塘,翥遂为钱塘人。”

张翥在杭州为仇远门人,本传言其“未几留杭,从仇远先生学。远于诗最高,翥学之,尽得其音律之奥。于是翥遂以诗文知名一时”。按仇远,字仁近,号近村、山村民,钱唐人。诗词俱为宋元之际大家。宋咸淳间与白珽同以诗名,元初《乐府补题》、月泉吟社皆有其作,张雨、张翥、莫维贤等并出其门下。有《金渊集》六卷、《山村遗集》一卷、《无弦琴谱》一卷。然张翥寓杭及从仇远学之时间则殊难确定,姑略予推测如下:《金渊集》中《纪事》诗自注云:“淳祐丁未,亦旱,予始生。”则仇远当生于宋淳祐七年(1247)。方回《桐江续集》卷三四《送仇仁近溧阳州教序》云:“吾友山村居士仇远仁近,受溧阳州教,年五十八矣。”则仇远任溧阳(今属江苏)州学教授为大德八年(1304)。又据《至顺镇江志》卷十七,仇远曾任镇江路学正,其继任者为盛彪(字元仁,临安人,仇远同乡兼诗友),盛氏于大德四年(1300)辟吉水州学教授[2],后调镇江路学正。则仇远任职镇江之时间当在大德四年前后数年内。此前仇远固在钱塘,但大德四年张翥方十五岁,若定此前张氏已随父卜居钱塘,从仇远学,似嫌过早,盖十数龄之童子本不必“以家业屑其意”,其父何必深忧?且与前引从李存学及游宣城欲为吏之事似甚不符。按仇远任溧阳教授不久即以杭州路知事致仕,优游湖山。故张翥从仇远学至少在大德八年以后。

后数年,张翥曾返江西居住。此点诸书皆未记载。然据《蜕岩词》卷上《瑞龙吟》(鳌溪路)词序云:“癸丑岁冬,访游弘道乐安山中,席宾米仁则用清真词韵赋别,和以见情。”癸丑为皇庆二年(1313)。游弘道,江西人,曾任化州路同知[3]。乐安,元属抚州路,今属江西。此词风格显受仇远影响,此亦可证皇庆二年之前,张氏已从仇远学词,且已由杭返江西。张翥在江西曾寓居于抚州临川。《蜕岩词》中可确切定为作于临川者至少有九首,其中《兰陵王》(晚风恶)词序云“临川寓舍闻筝”,《摸鱼儿》(过花朝)词序云“临川春游,连日病酒,赋此止之”,皆可为证。另《浪淘沙·临川文昌楼望月》词中云:“客里不知归是梦,只在吴山。”[4]乃以处临川为客居,吴山显指杭州吴山。此更可为张氏随父迁居杭州后又返江西,添一本证。诗集卷二有《滕王阁晚望》诗,则其游踪亦曾至南昌。

诗集卷二《还自临江省亲鄞之长山元日有作》题下原注:“丙辰。”按丙辰为延祐三年(1316),则张翥于上年末由江西返浙江,并至宁波省亲。长山,据《延祐四明志》卷三及卷十二,乃为盐场名,在定海县境内。又《元史》卷九一《百官志》载两浙都转运使司管辖盐场三十四所,其中亦有长山场之名。并云:“每所司令一员,从七品;司丞一员,从八品;管勾一员,从九品。”则张父或由从九品之杭州烧钞东西二库副使,升任长山盐场司令或司丞。故张翥须返浙省亲。其《解连环·留别临川诸友》、《浣溪沙·临川别席》诸词当皆为离江西之前所作。词集卷上《望海潮》(扶桑何许)词序云:“丁巳清明日,登定海县招宝山望海。”丁巳为延祐四年(1317)。按定海县今属浙江宁波。《延祐四明志》卷七云:“招宝山在(定海)县东北八里,一名候涛山。”《蜕庵集》卷一有《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诗云:“昔我游四明,壮观溟海波。褰裳宝山顶,曙色寒嵯峨。”亦指此次胜游。据此,本年清明时,张翥尚在宁波。

延祐四年至七年之间,张翥当由宁波返杭州定居。李存《俟庵集》卷十六《送张仲举明春秋经归试太原序》云:“延祐七年春,张仲举将由钱塘归就试太原。”据此可证,延祐七年之前,张翥已在杭州,且本年有归太原参加科举考试之举。元陈樵《鹿皮子集》卷二有《送张仲举归晋阳举进士》诗六首。据《元史》卷八一《选举志》,元制,二月初礼部会试,三月初廷试,而乡试则在前年之八月下旬举行。有元一代,开科甚少,上书同卷云:“(至治)元年(1321)春三月廷试进士达普化、宋本等六十有四人。”故张翥此行乃为参加前一年即延祐七年之太原乡试。盖由其本籍晋宁,晋宁路属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上书同卷云:“乡试……宣慰司二,河东、山东。”则河东乡试概在宣慰司治所太原举行。此次应试,未能中举,遂返杭州。又本年张翥作《最高楼·为山村仇先生寿》词,中云:“方寸地,七十四年春。”仇氏本年正为七十四岁,玩其词意,或为赴太原前在杭州所作。

此后数年,张翥应皆在杭州从仇远诸人游。元马臻《霞外诗集》卷十《和张仲举书斋诗韵》七律云:

彬彬人物画图间,一室弦歌白日闲。授业俨如承阙里,读书何必向匡山。青云有路君高步,华发无成我腼颜。看取姓名题雁塔,柳条留待赠行攀。

按马臻,字志道,号虚中,钱唐人。自少学道。以诗画闻名,隐于西湖,与仇远、龚开诸人为友。张翥结识马臻当亦由仇远之介。或谓《霞外诗集》有大德六年(1302)仇远、龚开序,此诗亦应作于大德六年之前。然其时张翥方十六岁,且在江西。另《霞外诗集》卷十有《和黄瀑翁寄龚岩翁画马诗》,据诗序作于大德十一年(1307);卷九有《西湖春日壮游即事》诗,据诗序作于延祐五年(1318)。此可证前诗未必为大德六年前之作。从诗意判断,“授业”二句当指张氏从仇远学事,“读书”句更可说明张氏不在江西。从后四句看,此诗当为张氏赴太原应举之前的作品,故马氏以雁塔题名相期许。

《蜕庵集》卷二有《清明游包家山》诗,原注:“乙丑。”即泰定二年(1325)。卷五《清明雨晴游包山龙华寺过慈云岭》诗,当亦同时所作。按《明一统志》卷三八杭州府载:“包家山,在府城东南一十里,多桃花,春时游人胜赏于此。”则泰定二年,张氏尚在杭州。又诗集卷一《送黄中玉之庆元市舶》:“昔我游四明……归来已十载,远梦时一过。”按黄中玉,名不详,嘉兴人。以父荫授江山县尉,至正十七年(1357)卒[5]。前已考张翥游四明在延祐四年,此诗或作于十年后即泰定四年(1327)左右。黄中玉行迹似未离浙江,据诗意推测,此诗当亦在杭州作。又诗集卷五《雷火焚故宫白塔》诗题下原注:“辛未二月十三日。”辛未为至顺二年(1331),故宫当指杭州凤凰山南宋故宫,诗集卷三有《游凤凰山故宫至高楳台鸿雁池》诗。故直至本年,张氏仍在杭州。

至顺三年(1332),张翥曾参加浙江行省乡试,然仍未第。元刘岳申《申斋集》卷二《张仲举集序》云:

至顺壬申,余再见之江浙校艺后,仲举亦且老矣。……余方恨主文而竟失士,愧见仲举,而仲举如未尝试者,岂徒不知有得失。日与余买船下湖,长歌痛饮而后别。

按《元史》卷八一《选举志》:“元统癸酉科,廷试进士同同、李齐等。”元统癸酉为元统元年(1333),则张翥所试者正为前一年八月之江浙乡试。盖因其寄籍钱塘故也。由“买船下湖”诸语可证,其时张翥仍寓杭州。《蜕庵集》卷二《秋试后胡益士恭归番阳与游吴山圣水寺》诗当亦作于此时[6]

此前,至顺初年,张翥好友柯九思曾向元文宗举荐张翥。《草堂雅集》载柯氏诗,长题云:“至顺初,上尝御奎章阁,太禧使明理董阿、中书左丞赵世安、大司农卿哈喇八儿侍。上从容询求江南士臣,九思以韩性、张翥应诏。上曰:‘俟修皇朝经世大典毕,卿至江南刊样时,可亲为朕召此二人者来,试之馆阁。’九思再拜曰:‘幸甚。’后有近臣自南使还者,上问此二人,其人亦曰佳士。上颇悦。后竟因循遂隔……”

三、由扬入仕

《元史》张翥本传云:“已而薄游维扬,居久之,学者及门甚众。”张翥一生中曾两次寓居扬州,此为首次。其由杭赴扬州之确切时间殊难考定。然据释宗泐《蜕庵集跋》云:“当元统甲戌间,余识潞公于金陵。”潞公即指张翥,后封潞国公。元统甲戌为元统二年(1334)。此年张翥已在金陵,而至顺四年八月,张尚在杭。则其由浙赴苏当在至顺四年末至元统二年此两年间。次年,即后至元元年(1335),张翥作《乙亥初度是岁仍改至元》诗,见诗集卷四。中云:“仕愧买臣无印绶,归思靖节有园田。”可见此时张氏尚未入仕,当仍居于扬州。又词集卷上《春从天上来》词序云:“广陵冬夜,与松云子论五音二变十二调,且品箫以定之。……是夕丙子孟冬十又三夕也。”按松云子指熊梦祥,字自得,号松云道人,豫章人,工山水。后居娄江,或为张翥旧交。丙子为后至元二年(1336),此年仍在扬州。又诗集卷三《中秋广陵对月》诗云:“此生五十三回见,只遣嫦娥笑秃翁。”可证此诗乃后至元五年(1339)八月在扬州作。前引刘岳申《张仲举集序》谓其至顺三年下第后,“今又八载矣。书来庐陵,留滞维扬,犹江浙也。”至顺三年后八年,亦正为后至元五年。另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四“倜傥好义”条载:

顾仲庸,泰州人。以财雄一乡,倜傥好义,有古豪侠风。自奉甚薄,而礼贤养士无虚日,名公钜儒多馆其家,张蜕庵承旨,亦其人也。

则仲举曾至泰州,寓于顾氏家中,或亦在此数年前后。

本传又言:“至元末,同郡傅岩起居中书,荐翥隐逸。”张翥遂被召入京。此为其入仕之始,亦为其一生之转折点。其被荐召之时间亦须略予考释。按傅岩起,字梦臣,汾西人[7]。据《元史》卷一一三《宰相年表》,傅氏于后至元四年(1338)任参知政事,六年二月升左丞,次年即至正元年(1340)罢。则傅氏荐张翥之时间当在后至元四至六年间。而前已考,五年八月张尚在扬州。又《蜕庵集》卷四有《庚辰十月朔奉迎明宗册宝至石佛寺明日壬辰迎至太庙清祀礼成赋以纪事》诗。庚辰为后至元六年(1339),石佛寺在大都。《元史》卷四十《顺帝纪》载:“(后至元六年)冬十月甲申奉玉册玉宝,尊皇考为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亲祼太室。”[8]据此,六年十月张氏已至大都。故其被召必在后至元五年八月至六年十月之间。另诗集卷二《庚辰元日立春》诗云:“车书时有道,宇宙物皆春。”味其句意,似已得知被荐消息之语气,若果如此,其被荐当在五年八月至十二月间。

张翥被召入京后,《元史》本传言其“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生。寻退居淮东。”《蜕岩词》卷下《洞仙歌·辛巳岁燕城初度》词有“五十五年春”之句,辛巳为至正元年(1341),张翥本年正为五十五岁。元上都,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诸帝岁常巡幸,终元一代与大都并称两都。《蜕庵集》卷五《过李陵台》诗原注云:“分教上京。”按李陵台为驿名,属桓州(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元周伯琦《扈从诗》前序云:“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曰李陵台驿、双庙儿,遂至桓州。”故张翥此诗必为往上京赴任途中所作。然张氏任教上京之时间必不甚久,盖至正三年张氏即由扬州再次被召入京,详见后考。但也并非如本传所言立即退居淮东即扬州,而是随后南归金陵调任集庆路学训导。明瞿佑《归田诗话》云其“至正初为集庆路学训导”。集庆路,即原建康路,天历二年(1329)改。元钱惟善《江月松风集》卷四有《送张仲举赴昇庠训导招》,元朱德润《存复斋文集》卷九有《送张仲举赴集庆路学训导》诗,皆可为证。本传过于简略,未载此事。张翥在金陵任职时间亦甚短,不久即弃官再次寓居扬州。其原因据上引《归田诗话》续云:

御史下学点视廪膳,邻斋出对曰:“豸冠点馔。”是日适用驴肉,仲举戏续云:“驴肉作羹。”[9]御史闻之大怒,欲逮捕之。乘夜逃奔扬州。

按此事颇类小说家言,然与张翥“善谐谑,出谈吐语,辄令人失笑”[10]之性格甚相符合,姑记于此,以俟续考。

四、宦居大都

前述张翥任职上都、金陵及寓居扬州之时间皆甚短,其根据是至正三年(1343)张氏再次应召入京。《元史》本传言:“会朝廷修辽金宋三史,起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又《元史》卷四一《顺帝纪》:“(至正三年三月)诏修辽金宋三史,以中书右丞相脱脱为都总裁官。”张氏好友成廷珪《居竹轩诗集》卷二有《送解伯中赴史馆召至正癸未朝廷以史事遣使起河东张先生于广陵明年史局开又于广陵征解先生广陵连有二盛事睹兹荣美赋诗为别》诗,至正癸未,正为至正三年。又上书同卷《八月十六日送张仲举至秦邮驿是夕邵文卿置酒云峰台望月二首》诗其一有“扬州鹤怨山人去”、其二有“谪仙被酒骑鲸去”之句,盖张氏于本年八月被召启程入都预修三史。

《元史》本传云:“史成,历应奉、修撰。”按《元史》卷四一《顺帝纪》:“(至正五年十月)辛未,辽金宋三史成。”则张翥进翰林应奉、修撰当皆在至正五年(1345)前后。《元史》卷八七《百官志》:“翰林兼国史院……修撰三员,从六品;应奉翰林文字五员,从七品;编修官十员,正八品。”则张氏正沿此序依次晋升。本传又云:“迁太常博士,升礼仪院判官,又迁翰林,历直学士、侍讲学士,乃以侍读兼祭酒。”张翥任应奉、修撰之时日必不甚久。《蜕庵集》卷二《戊子正月连雪苦寒答段助教天祐吉甫二首》其二“三年冗博士”句下自注“自谓”。按戊子为至正八年(1348),此句用韩愈《进学解》“三年博士,冗不见治”之成句,可证明张氏由修撰迁太常博士乃在至正六年(1346)左右。又成廷珪《居竹轩诗集》卷三《张仲举博士书来言其老健能夜书小字仍饮量不减喜而赋此诗录上》云:“一秋两得平安报,读罢寒暄喜不胜。……蜕仙道骨无人识,博士官衔此日升。”则张翥任太常博士或在至正六年秋。

元陈高《不系舟渔集》卷十五《与张仲举祭酒书》云:“甲午岁,先生主文衡,辱不以高之愚不肖,举而措诸进士之列。”甲午为至正十四年(1354)。《元史》卷四三《顺帝纪》:“(至正十四年三月)廷试进士六十二人。赐薛朝晤、牛继忠进士及第,余授官有差。”又《蜕庵集》卷四有《甲午礼闱》及《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二诗,此皆可证张翥于此年必曾预知礼部会试。而《不系舟渔集》前有苏伯衡序文云:

其擢进士也,朝之名公钜卿若翰林欧公、太常张公、礼部贡公、御史吴公、助教程公佥谓子上之文宜用之朝廷,施诸典册,相与论荐之。

太常张公即指张翥。据此,本年张翥之职必仍为太常博士。又苏伯衡本年亦曾应试而未第,其《张潞国诗集序》云:

伯衡之会试礼部也,公实同知贡举,得所对策,叹赏不置。同事者以其言切直黜之,公争之不得。

且张翥参与贡举事宜非止一次,其诗集卷四《殿试翥与读卷官》云:“自愧三叨读卷官。”可证。

张翥宦于大都期间,曾有出使闽海之举。此事诸书皆未记载,然尚有痕迹可寻。《蜕岩词》卷下《陌上花》词序云:“使归闽浙岁暮有怀。”卷上《花心动》词序云:“剑浦有感。”按剑浦为今福建南平。卷下《鹧鸪天》词序云:“赠泉南琵琶妓。”泉南即泉州。诗集卷三《七忆》其七《忆闽中》云:“万里曾来使者槎。”又《蜕庵集》中作于闽地者甚夥,皆可为证。而最具说服力的是诗集卷五《寄题顾仲瑛玉山诗一百韵》,中云:“每念京师食,遥需漕府粮。神妃所芘护,飓母敢飞扬。……帝敕申嘉惠,祠官按典常。赏劳兼湛,[11]旌烈特巍煌。……冲流度鄞越,陟险过泉漳。缅彼湄洲屿,崭然钜海洋。”据此,张翥此番出使之目的一为至闽海祭水神,以乞海运漕粮之安全;另一目的则为赐闽浙两省官员酒币。又据“祠官”句可知张氏此时之职衔仍为太常博士。此诗“封崇晏坞内,木拱计峰旁”句下自注:“仲春至杭,卜山于武康,克襄先藏。坞在计筹山下,即予新坟。”武康今属杭州德清县,元时属湖州路。则张翥或于使归途中,曾在此营先墓。诗集卷三《游武康禺山留宿昇元宫》当亦此时之作。

《蜕庵集》卷四有《翰林三朝御容戊戌仲冬朔把香前宫》诗,按戊戌为至正十八年(1358),据此本年之前张翥已任翰林直学士或侍讲学士。

前引陈高《与张仲举祭酒书》云:“四月廿一日门生陈高顿首百拜奉书于祭酒先生阁下。”又谓自己“弃官归田,今五十矣”。据《不系舟渔集》卷十六附录《陈子上先生墓志铭》,陈高生于延祐二年(1315),卒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又据上书同卷陈高跋语《子上自识》,其文集结集于至正二十四年二月。此函内容为向张翥求序,故此函甚有可能作于至正二十三年四月。本年陈高四十九岁,举其成数,故言“今五十矣。”若此推断不误,则张翥于至正二十三年四月之前当已任祭酒之职。

《元史》本传云:

尝奉旨诣中书集议时政。众论蜂起,翥独默然。丞相搠思监曰:“张先生平日好论事,今一语不出,何耶?”翥对曰:“诸人之议皆是也,但事势有缓急,施行有先后,在丞相所决耳。”搠思监善之。明日,除集贤学士。

据《元史》卷二〇六《奸臣传》搠思监本传及卷一一三《宰相年表》,搠思监于至正二十二年三月拜中书右丞相,二十四年四月贬岭北。故张翥除集贤学士当在二十三年四月至二十四年四月间。

本传又云:

俄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阶荣禄大夫。孛罗帖木儿之入京师也,命翥草诏,削夺扩廓帖木儿官爵,且发兵讨之。翥毅然不从。左右或劝之,翥曰:“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天子知其意不可夺,乃命他学士为之。孛罗帖木儿虽知之,亦不以为怒也。及孛罗帖木儿既诛,诏乃以翥为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给全俸终其身。

按《元史》卷二〇七《叛臣传》孛罗帖木儿本传及卷一一三《宰相年表》,孛罗帖木儿于至正二十四年七月率兵入京,胁持顺帝,八月拜中书右丞相,次年七月伏诛。则张翥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当在至正二十四年七月之前。以河南行省平章政事致仕则在至正二十五年七月之后。

其后数年,张氏当皆居于大都。诗集卷五有《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诗,若定张氏于至正三年(1343)入都为官,则此诗当作于至正二十三年即将致仕前后。

张翥一生无子。苏伯衡《张潞国诗集序》云:“公无子,一女亦先卒。”释宗泐《蜕庵集跋》亦云:“公无后。”今按《蜕庵集》卷五《七月望日徐勉自武林来得两讣音》诗其二有“女嫁桐陵亦告哀”之句,可参证。

至正二十八年(1368)三月,张翥卒于大都,年八十二。苏伯衡《张潞国诗集序》云:“其薨也,卜地燕京城南而安厝之。北山之力居多。”按北山即大杼北山,张氏方外至交。张翥卒后,其遗文皆由北山为之编订。

以上即张翥一生仕履行迹之大概。张氏之著述,《元史》本传谓其“遗稿不传”。《两浙名贤录》卷四六亦云:“所为诗文甚多,无子,多散佚者。”所存者惟诗集《蜕庵集》及词集《蜕岩词》二种。今亦略加考述。

张翥生前曾自编其集。刘岳申《申斋集》卷二有《张仲举集序》一文,中云:“至顺壬申,余再见之江浙……今又八年矣。书来庐陵,留滞维扬,犹江浙也。独求余序其集端。”至顺壬申为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其后八年即元顺帝后至元六年(1340)。故此本当为所知最早的张集。然已无传。又据《蜕庵集》来复序云:“至正丙午春,其方外友庐陵北山杼禅师以公手稿选次而刊行之,来征言为序。”至正丙午为至正二十六年(1366),即张氏卒前之两年。此为张集之第二次结集,当经张翥审定。而现存张氏诗文中似未见有作于至正二十六年之后者,这或可说明此后各本皆以此本为祖本。又来复此序全就其诗立论,似未见其文者,可见北山此本仅为诗集,未收文章,故张氏之文几全无存,惟《成廷珪居竹轩诗集序》及《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三所录《柔川书院记》二文稍稍为人所知。

《蜕庵集》释宗泐洪武十年(1337)跋云:“张翥薨于燕都,北山为之经营丧事。未几明兵北伐,燕都失守,北山取其遗稿归江南,凡选得九百首。”然据明苏伯衡《苏平仲集》卷五《张潞国诗集序》,谓北山携张诗来金陵,属前灵隐住山见心复禅师类次之,将刻以传。会苏氏自金华召至,乃请为之序。又谓“掇其遗,尚五百馀篇”。苏氏此序作于洪武十二年。故颇疑张诗经北山或见心复禅师之删削,由九百首删至五百馀首。

本传又谓张翥“有律诗乐府仅三卷。”此三卷本未见后世另有著录。

今传《蜕庵集》有四卷本、五卷本之不同。洪武刊本《蜕庵诗集》四卷,有《四部丛刊续编》景本。宋元四十三家本《张蜕庵诗集》四卷、《诵芬室丛刊初编》本《蜕庵诗》四卷,亦出此本。不知与王士祯所称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四卷是否同出一源。五卷本则为朱彝尊所藏之明初释大杼手钞本五卷,《四库》本即据此。又振绮堂有钞本诗集五卷。

《蜕岩词》二卷。据鲍氏《知不足斋丛书》本《蜕岩词》厉鹗跋云:“是本为余友金君绘卣钞于龚田居侍御家,余从绘卣令子以宁借钞。”《丛书集成》本、《彊村丛书》本皆据此本。后者更以传钞汪季青、金绘卣两本校勘,撰校记附后,遂为通行之本。

【注释】

[1]叶申芗《本事词》卷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81页。

[2]见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一三《送盛元仁赴吉水教授序》,《四部丛刊初编》缩本。

[3]见李贤《明一统志》卷八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按张翥诗集卷二有《文昌楼望月时家已归浙上》诗,当为同时之作。

[5]见贝琼《清江贝先生文集》卷八《江山尉中玉黄先生哀辞》,《四部丛刊初编》缩本。

[6]按胡益,字士恭,鄱阳人,官至参知政事。《蜕庵集》卷二另有《话旧送胡士恭之京师》诗。

[7]元代另有一傅岩起,初名良弼,字正之,华原人,然大德六年已卒。见《勤斋集》卷二《故中顺大夫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傅公墓志铭》。

[8]此诗题中之“壬辰”疑应为“庚辰”之误,据《元史》同上卷,十月朔应为己卯,次日则为庚辰,四日后即甲申,上尊号。或因题中有二庚辰而误改。

[9]《四库》本《蜕庵集》附录引此条此处附注:“御史河南人。”

[10]《元史》卷一八六《张翥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85页。

[11]原注:时赐省臣漕臣酒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