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元词通论
1.5.2.3 三、以金词为参照系,有助于对南宋词作出正确的评价

三、以金词为参照系,有助于对南宋词作出正确的评价

打个或许不甚恰当的比喻,如果以北宋词为父的话,南宋词与金词都为其子,一般来说,父子之间总不如兄弟之间更具有可比性。历代的词论家往往热衷于探讨南北宋词的优劣问题,这固无不可,但如以金词为参照系,应该更能有助于对南宋词作出合理评价,甚至可以说,没有金词,就看不清南宋词。

例如南宋初中期以后,词的雅化成为颇受瞩目的一个现象,姜夔诸人既摒弃了柳永之俚俗,又不满于周邦彦的软媚,对于苏轼倡导的“以诗为词”之风更是视作别调,另辟崇尚骚雅一路,后世不少词评家以此作为词坛的一大变革,认为南宋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超越了北宋词,清代人之所以推许王沂孙等词家,也正是从这个视角出发的。如果仅把北宋词和南宋词作为自然发展的一个整体来看,这种观念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如果放宽眼界,引入金词作为对比,就能看出词的雅化在当时整个的中国词坛只不过是倾向之一,并不能代表词史的总体发展方向,北方的金词仍然在苏轼词风的引导之下,走出了一条自具特色的新路。因此就有必要对词的雅化倾向在词史上的意义进行重新评估了。

又如辛弃疾词,辛氏由北入南的经历对其词风有重要的影响。他早年的词作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亦有他与党怀英同得蔡松年指授的记载。北方词坛的深裘大马之风、崇尚阳刚之美的审美观念和辛弃疾本人喑呜叱咤的英雄气概结合一起,熔铸成了光彩夺目、慷慨豪荡的稼轩词。论者常常关注的是辛词与苏词的关系,却可能忽略了辛词与苏词之间的传导媒介,这就是金词,元代赵文的《青山集》卷二《吴山房乐府序》中曾云:“近世辛幼安,跌荡磊落,犹有中原豪杰之气。”就是指出了辛词与北方文化气韵之间的关系。故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中所提出的稼轩“词格之养成必于居金国时早植根柢”的观点,是非常精辟的,其文中又云:

稼轩南来,领袖一代,其直接所受影响,当由于金国之好尚苏词。……东坡词风之由南而北,复由稼轩挟以归南,转相流播,益以地域土风、民情国势之推移摩荡,复与南渡初期向、张诸家之风气相翕合,以造成悲凉感愤、盘礴磊砢的稼轩词派,此又词坛风气之一大转关也。[51]

可见,如无视金词的存在,对于理解稼轩词风的渊源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就容易产生偏差,得出并不全面的结论。

当然,反过来以南宋词为坐标和参照系,同样有助于对金词加以正确的评价。总之,金词与南宋词有着共同的传承渊源甚至传承轨迹,两者又置于同一时代横断面中,正是在南北词人的共同努力下,才构成了词史上精彩丰富和多元化的一个阶段,这也是构成金词历史地位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