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坚持人民至上

【如何理解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人民至上】(来源:中央党校网站)



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把人民作为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充分调动和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坚守的初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党一贯的追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这体现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对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有了更高的期盼,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有了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大胆探索、勇于开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营造激励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打破阻碍创新的壁垒,把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无穷创造力焕发出来。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就要及时发现、总结、概括人民群众实践中形成的新鲜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和政策,更好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评判标准。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人民群众的意见是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最有发言权。什么是好事实事,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要关注民情、顺应民意,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期盼什么,就要坚持和推动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要防范和纠正什么。对群众的呼声,要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福祉。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这是党员干部应当始终坚守的态度。评价干部的工作成效,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生活好不好、看民生是否改善、看生态是否良好、看社会是否进步,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更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