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思维导图学古诗词:365天完整版
1.4.4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代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思维导图赏析

苏轼于公元1084年5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许多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就是其中的一首。这既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不仅写出了庐山变幻多姿的风貌,而且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感性与理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诗开头两句写了作者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被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过很高的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这首《题西林壁》中描写的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市境内,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的文人墨客来到这里游览,并且留下了非常多关于庐山的诗篇,其中有名的诗篇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