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
1.4.4.4 第四节 案例赏析:西安

第四节 案例赏析: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八百里秦川”的中部,面积9983平方公里,人口约740余万。早在11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市。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西有罗马,东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中所处地位的写照。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丝绸之路”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西安与埃及首都开罗、意大利首都罗马、希腊首都雅典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并于198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纵观西安的历史,上下百万年。延绵不绝的历史,赋予了西安极为丰厚的文化积淀,使其蕴藏各种各样的文化遗存,被誉为中国古代的“天然历史博物馆”。根据文物普查统计,西安地区目前登记在册的文物点达2944处,其中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65处,西安市(县)文物保护单位176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再现了西安昔日的辉煌。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曲江池、西安碑林、明西安城墙、钟楼、鼓楼、化觉巷清真寺及西安旅游区内的黄帝陵、汉茂陵、汉阳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等景点驰名中外。

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明西安城墙,包括西、北、东、南四门,每道门均有三层门楼,再现了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的严密与完整。东门又名长乐门,因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故取“长乐”二字寓意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南门是西安古城城墙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也是现代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得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鼓楼是目前全国所存最大的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迄今已有625年的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和清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

img86

东门(朱立挺摄)

img87

南门(朱立挺摄)

闻名遐迩的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约5公里,距西安市城区约37公里,南倚骊山,北临渭水。秦始皇陵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兵马俑坑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一号坑为步兵部队,二号坑呈曲尺形,面积为5000平方米,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似为统帅一、二号坑的指挥机关。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陶俑身高1.75~1.95米,多按秦军将士的形象塑造,体格魁伟,体态匀称。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秦始皇陵定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img88

鼓楼夜景(朱立挺摄)

img89

兵马俑二号坑(周耀林摄)

享誉海内外的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由玄奘法师亲自督造的大雁塔,仍耸立寺中,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大雁塔是玄奘法师从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的样式修建故名雁塔,后来由于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img90

大雁塔(周耀林摄)

img91

小雁塔(周耀林摄)

法门寺位于西安市西120多公里的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的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是我国境内安置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著名寺院。经历唐代供奉,宋、明、清多次修葺,如今的法门寺保持了塔前殿后的格局,以真身宝塔为寺院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代表着中国早期佛教寺院的典型格局。法门寺收藏着舍利、金银器、玻璃器、瓷器、丝织品、佛经、佛像等极为珍贵的文物,其中,佛骨舍利秘藏于八重宝函之中。地宫中珍藏的金银器达120多件(组),这些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器身多刻有錾铭,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img92

法门寺(周耀林摄)

西安除拥有众多驰名中外的文物古迹外,另有众多不为人所知的古代遗址、墓葬等隐匿在黄土之下。相传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便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8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千百年来,该地的祭祀活动绵延不断。黄帝陵已成为中华儿女追思先祖功德、抒发民族情感的圣地。参谒黄帝陵,一般先从谒览轩辕庙开始。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占地约9.33公顷,庙院长140米,宽84米。庙址设在桥山之麓。这座祭扫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原先在桥山西麓,宋代移到今址。经1992年扩建的轩辕庙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形式结构多取法于汉画像石多为石造建筑或仿石建筑,着意突出石材本色,令人深感古朴、庄严、雄厚、凝重。

乾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是唐代帝王“因山为陵”葬制的典范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唐乾陵位于咸阳市区西北方向50公里处的梁山上。极目远眺梁山,苍茫烟云衬托着三座挺拔峻峭的山峰,呈北高南低之势耸立于茫茫苍穹之下,气势雄伟壮观。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乾陵”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唐高宗乾陵”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毕源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现在这块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的另一块墓碑上有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

img93

宝函(周耀林摄)

img94

黄帝陵(周耀林摄)

img95

轩辕庙(周耀林摄)

img96

乾陵远眺(周耀林摄)

复习与思考

1.阐述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特征及其原因。

2.试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风貌地区的概念及区别。

3.历史文化名城有哪几种类型?如何理解名城的特点?

4.评定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并简述其特征。

5.阐述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历程。

6.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面临的主要危机是什么?

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内容有哪些?

8.论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发展过程。

9.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有哪些具体要求?

10.如何认识西安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