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遗产与中国国家遗产
1.4.6.1 第一节 古代建筑起源与演化

第一节 古代建筑起源与演化

人类最早的建筑只不过是我们的原始祖先用以遮蔽风雨、防御野兽袭击的栖身之地而已。这种简陋的“建筑”,许多文献史料和考古资料证实主要有两种:一为“巢居”,即在树上搭巢居住;一为“穴居”,即利用天然山洞或掘土穴藏身。《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外”,所记载的正是这个历史阶段。当时,山洞高于河面,是理想的藏身和保存火种的地方。在许多天然洞穴中发现曾使用过的火和粗制石器的遗迹,便能够说明这一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北京人”居住的洞穴。

有意义的是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巢居逐渐从树上下落到地面,而穴居也渐渐从地下上升到地面,于是,有地基、有墙壁、有屋顶等结构的地面建筑形成了。当然,这一变化过程经历了数十万年的漫长岁月。

一、商周时期建筑的发展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早期的遗物,建于面积约10 000平方米的夯土台基上,估计夯土量在20 000立方米以上;台基中部是一座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殿,南部是大门,台基四周环以廊庑,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座宫殿在建筑史上的意义,至少有这么几项:孕育了高台建筑的雏形,具有防御性外围“庑”和举行朝拜等仪式的封闭性广场“庭”,特别是主体殿堂的“四阿重屋”造型,给人一种崇高庄重的威严感,它成为后世殿堂建筑不移的至尊式样,以至于数千年后紫禁城的太和殿还保持着这种形式。虽不复杂但却十分宏伟颇有气势的宫殿建筑,其井干式墓室建筑也给后世以重大影响。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被认为是上古中国的“黄金时代”,因此,它的建筑水平理所当然要比商朝进步。这时的城市建设已形成制度,并且具有严格的等级,城墙高度、道路宽度和重要建筑物都须按宗法等级制度进行营造。据说《考工记》所载即是周朝的都城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汉以后有些朝代的都城为了附会古制,往往参照《考工记》的内容进行建设并有所发展。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的重大成就,它使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陕西岐山凤雏村发掘的一组宫室遗址是周初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也是我国四合院的最早实例,这里的建筑屋顶就采用了瓦。当然,这时瓦的使用尚不多见,大概还只是一种豪奢的象征。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即东周前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同时,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的辉煌和华丽,建筑装饰与色彩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建筑类型是城市和宫殿,它们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建筑的第一个高潮

秦汉王朝尤其是汉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建筑方面的第一个高潮时期。秦汉建筑以城市与宫殿为代表,其宏伟规模和磅礴气势令后人惊叹。考古学家曾在咸阳市东郊发掘出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据测定为秦咸阳宫殿之一。这座面积达2700平方米的长方形夯土台,高6米,上面的建筑物由殿堂、过厅、居室、浴室、回廊、仓库和地窖等组成,这些建筑高低错落,形成一组复杂壮观的建筑群。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便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六国技术成就,在咸阳大规模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人所共知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犹有遗迹可寻。

刘邦成功地建立起秦始皇未能建立的一个历时长久的汉王朝,建新都于咸阳东南,并以当地一个吉祥的村庄名称“长安”作为新都城的名称。汉长安城在今西安城西北,其平面略呈正方形,但不规则。“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古书上又称“斗城”。城周50华里,面积是当时罗马城的4倍。这里建造了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苑囿和宅第。如未央宫,前殿“东西五十五丈,深十五丈,高三丈五尺”,“金铺玉户”、“重轩镂槛”,以至于布衣出身的刘邦自己看了也觉得过分华丽,而大臣萧何则进言:“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刘邦这才心安理得。汉长安的城市建设还有一大特色,即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七座“卫星城”——陵邑,即长陵、安陵、霸陵、阳陵、茂陵、平陵、杜陵,均为各地强制迁移来的豪族聚居处。成语“五陵少年”、“五陵轻薄儿”即指这些豪门纨绔子弟。

从出土的汉代文物画像砖、画像石和明器陶屋来看,当时木架建筑渐趋成熟,尤其是代表中国木结构显著特征的斗拱已普遍使用,尽管还远未达到唐宋时期的水平,但它支撑向外挑出的屋檐的结构作用已非常明显,由此又推动了中国古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汉代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有巨大进步,而那些雕刻精美的石建筑,如墓阙、墓祠、墓表和石兽、石碑等,更是这一时期的杰作。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筑的推进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首都建康(今南京)的佛寺有500多座,北魏统治区域内佛寺更达数万座,仅洛阳一地就有千余座。佛教涌进国门,促进了魏晋南北朝建筑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以塔为主要崇拜对象,置于佛寺中央,而塔后的佛殿反而为辅助设施。南北朝时,许多达官显贵捐出住宅以建寺院,即所谓“舍宅为寺”。他们往往将住宅的前厅改作大殿,后堂变为讲堂,于是外来的佛寺建筑与中国传统的庭院式木结构建筑结合起来,又融入了过去的私家园林建筑,从而消除了印度寺院那种阴森恐怖的宗教气氛,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市民的游览场所。

佛塔梵文音译为“窣堵坡”或“佛陀窣堵坡”,讹略为“浮图”,是为藏置佛的舍利(即遗骨)和遗物而建造的。它起源于古印度一种竹顶抹泥的民宅,后来演变成有如覆盆加顶的形象。传入中国后,与东汉已有的多层木结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楼阁式木塔。塔内不仅仍藏舍利,供奉佛像,还可以登临远眺。原来的窣堵坡缩小了,安置于塔顶之上,称为“刹”,这就是人们将佛教古塔称为“古刹”的原因。刹既具有隐喻死者升入天堂乐土的宗教意义,又装饰了塔身形象。“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成为中国佛塔最常见的形式。除了楼阁式木塔以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发展了石塔和砖塔,现存北魏建造的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最早的佛塔。这种秘檐式砖塔与楼阁式木塔不同,仅作礼拜对象而不供登临游眺。

石窟寺是魏晋南北朝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它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洞窟型佛寺。石窟寺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不过,中国工匠开凿山崖并进行建筑施工是以汉代的崖墓开始的。不同的是,崖墓是封闭的供死人冥居的墓室,而石窟寺则是为僧侣的宗教生活提供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凿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其中开凿最早的是新疆克孜尔石窟。此后,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辽宁、江苏、四川、云南等地的石窟寺相继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甘肃莫高窟、麦积山石窟,河南龙门石窟,河北响堂山石窟等。除莫高窟和龙门石窟外,其余各主要石窟多为南北朝时期完成。这些石窟寺建筑和精美的雕刻、壁画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

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不及秦汉时期有那么多生动的创造和革新,但毕竟有所进步。除佛教建筑外,这时的城市、宫殿、住宅、陵墓等建筑类型得到了继承发展。南朝陵墓虽然规模不大,却相当简朴明快,风格也相当豪放。这些陵墓多无墓阙,只建神道。神道两侧置附翼的石兽,石兽之后,左右有墓表及石碑,它们成为中国建筑史上难得的建筑小品。例如,现存南京的梁萧景墓表,其形制简洁秀美,雕饰虽多面却无繁琐之弊,成为汉以来墓表建筑中最精美的一例。

四、唐宋时期建筑的辉煌

唐朝(公元618—960年)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在建筑技术和艺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建于公元634年的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外东北龙首山上,居高临下,可以远眺城内街市。宫城占地面积约为明清紫禁城的4.5倍,呈不规则长方形。其中宫殿以轴线南端的外朝最为宏丽,有南北纵列的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和常朝紫宸殿。含元殿是大明宫正殿,利用龙首山做殿基,至今残存遗址还高出地面10余米。殿宽11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左右两侧稍前处又建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这组造型雄伟壮丽的巨大建筑群,表现了唐朝的兴盛与气魄。大明宫另一组华丽宫殿是麟德殿,为皇帝饮宴群臣、观看杂技乐舞和作佛事的地方,由前、中、后三座殿阁组成,面宽11间,进深17间,面积约等于故宫太和殿的3倍。殿两侧有楼阁相辅,构成一座复杂庞大的殿宇。

此外,唐朝皇帝与被后世奉为道教始祖的老子(李耳)同姓,因此大肆提倡道教,从而使道观建筑兴盛起来。同时,伊斯兰、景、祆、摩尼等宗教都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这些宗教建筑也随之出现。

唐代建筑对后来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流风所及,达于域外,特别是对东邻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平城京、平安京和唐招提寺等,就是仿照唐朝都城、宫殿、寺院规划建造的。可以说,唐代宫殿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最大奇观,可惜它们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我们只能从考古学家和建筑史家的描述中稍稍领略其风采神韵了。

宋王朝(公元960—1279年)自建立之日起就与异族政权对峙,其版图范围和军事实力一向不为人们所称道,但这个国力衰弱的帝国却十分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和贸易的活跃,也带动了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繁荣,这些都在建筑方面有明显的反映。宋代建筑特点,首先是城市结构和布局发生了根本变化。唐以前的城市,多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缺乏活力的城市有如一座兵营,但是唐后期以来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要求突破这些封建统治桎梏,于是宋朝取消了过去那种毫无浪漫色彩的夜禁、里坊制度,形成了按行业成街的制度,一些邸店、酒楼和娱乐性建筑也大量沿街兴建起来,有些城市的大寺观还附有园林,或有集市,成为当时市民活动的场所之一。《清明上河图》对宋都汴京的描绘使其就像一座现代商业都会,从中可以窥探宋都建筑的概况。与唐代相比,宋代大城市的数量要多出很多,东京城、杭州城、平江府城、静江府城等均为繁华一时的宋代城市,它们在建筑史上对城市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宋代更多的建筑特色表现在建筑技术和艺术方面。木结构技术在宋代几乎已臻于完善,后人再没有什么可以突破的了;建筑群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建筑材料更加多样化;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宋代的变化十分明显。宋代建筑规模普遍比唐代小巧,局部构件的装饰意味大大加强,无论组群或单体建筑都没有唐代那种宏伟刚健的风格,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建筑的装修、装饰与色彩十分发达,灿烂的琉璃瓦、精美的雕刻花纹和华丽的彩画增强了建筑的艺术效果。另外,宋代建筑特色还表现在建筑管理(如《营造法式》的出版)和园林兴盛方面。

五、明清时期建筑的成熟

明清两代是中华帝国的最后两个王朝。这个时期的建筑沿着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建的,它成为中国都城建筑史上的又一伟大作品。此外,南京以及若干宋元旧城也进行了扩建,还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城市及地方城镇。这些城市与城镇的规划也有新的发展。在城镇和乡村中,增加了很多书院、会馆、宗祠、祠庙、戏院、旅店和餐馆等公共性建筑。由于地方建筑的发达,中国建筑的地区特色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从明代初期起,为防止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武装的侵扰,统治者曾不断地动用大批人力物力修筑长城,建造关隘。明长城总长度达6000余公里,其中许多部分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同时为了防止倭寇,明清时代还在沿海地带兴造了许多城堡和海防基地。

由于政治和统治者享乐的需要,明清时代宫苑、陵寝、祠祀、坛庙等建筑发展到极致。对宗法和礼制的大力推行,使各地祠庙和表彰封建道德与功绩的牌坊、碑亭建筑兴盛起来。明清统治者尽管更热衷于追求世俗享乐,但封建专制毕竟需要宗教的点缀和装饰,因此两个王朝都对佛教青睐有加,尤其是清朝不遗余力地扶植喇嘛教,其结果是使修缮寺院盛极一时,并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汉、蒙、藏建筑技术与艺术相互交融的建筑风格。明代南京报恩寺塔(已毁)和清代承德喇嘛庙是富有创造性的佛教建筑代表作,这时还出现了金刚宝座式塔。明清时期,少数民族如回、藏、维、傣等族的建筑不断发展,显示出高度的创造才能。

明代建筑事业的进步主要表现为: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琉璃面砖、琉璃瓦质量提高,应用面更加广泛;木结构技术水平提高,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制作工艺简化,形成一种不同于宋代的特色;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和装饰日趋定型化;私家园林发达;建筑群体艺术性增强,并致力于突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思想。清代建筑事业大体因袭明代传统,但也有所发展:园林建筑达到极盛;喇嘛教兴盛;住宅建筑如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水平。

明清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它类型最全、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现存古建筑中也以明清建筑最为丰富和完整,因此在建筑创作和社会生活中也最富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