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地理:毛泽东地理寻踪
1.3.1.1 定王台

定王台

1910年,毛泽东走出了韶山冲,第一次出远门,到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但“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志愿注定毛泽东的步伐不会停留在小小的东山。1911年春,毛泽东因为成绩出众,考入湘乡驻省中学,来到了另一个大天地——湖南省会长沙。

新的生活空间给了毛泽东强烈的新鲜感,同时随着见闻的日益增多,毛泽东对于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也在加深。当得知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后,毛泽东马上在学校墙壁上第一次公开地发表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提出由孙中山、康有为等来组织民主政府,孙中山当总统,康有为当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推翻专制独裁的清王朝。1936年毛泽东同斯诺说:“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起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尽管第一次发表政见还显得稚嫩,但对于青年毛泽东来说却不寻常,它开启了毛泽东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人生历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的炮声,似乎给毛泽东的人生展示了另外一种前程。12月22日,长沙发生了起义。毛泽东带着对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期待,在月底加入了起义者的阵营,成为驻长沙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的一名列兵。当了兵的毛泽东仍注意保持着自己的学生身份。当时士兵用水必须到城外去挑,但毛泽东认为自己是一个学生,不屑挑水,只好向挑夫买水。与一般士兵的另一个差别是,毛泽东有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且百读不厌。他每月7元的军饷中,除去伙食用去2元和花钱买水外,剩下的都用在订报纸上了。不过,这种军旅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1912年袁世凯上台成为“中华民国”总统,毛泽东退出了军队,重新进入学堂。

在军队里毛泽东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在学堂里,毛泽东却因其文字小有名气。1912年6月毛泽东作了《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得到国文教师的极高评价,全文仅600字,批评却有150字,说作者“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炼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然而毛泽东并不满足于这种评价。他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希望对当今的中国和世界多一些了解。毛泽东觉得学校中刻板的校规和有限的课程,远不能使自己满足,于是他选择了自修,每天到定王台的省立图书馆看书。

定王台是长沙文脉之所在,原址在旧城东隅浏阳门内,即今长沙图书馆侧,为汉景帝之子刘发所建。刘发因其母出身卑微,远封长沙。刘发禀性至孝,身在长沙,常常思念远在长安的母亲,遗憾自己不能侍候身侧,于是用车运米至长安敬奉母亲,从长安载泥土转到长沙,筑成一台,朝暮思亲,即登台遥望西北,终生不辍。刘发死后,追谥为长沙定王,故此台被称为定王台。刘发立为长沙王27年,政绩不为一般人知晓,而他的六代孙刘秀却开启了东汉一朝基业。后人有诗说:“王已分封受汉恩,长沙终不及中原。后来争得三分气,却是东都六代孙。”古代文人认为,刘秀得天下,肇基于刘发之孝行,所谓中华文化孝为德先,誉为首善,善有善报。因此,定王台历来为人推重。

1904年,湖南巡抚赵尔巽首倡,梁焕奎等具有西方民主思想的青年人募捐集资,在定王台创办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1905年,时任湖南巡抚的端方、庞鸿书先后增拨库银,扩建馆舍,采办图书,定名为湖南图书馆;1912年1月,民国肇始,遂更名为省立图书馆。

img23

定王台图书馆(点石斋版画)

毛泽东定了个自修计划,非常认真地执行。每天早晨馆门一开他就进去,中午只停下来买两块米糕吃,这就是他的午饭,晚上直到图书馆关门才出来。这段自修期间,毛泽东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可以说相当集中地接受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他在图书馆还第一次看到了一幅世界地图,他发现,原来世界是那么大。

img24

湖南第一师范陈列馆内的城南书院复原模型

毛泽东就这样度过了半年时间。自学生活虽然“极有价值”,但难以为继。他住的湘乡会馆住了一群士兵,他们经常滋事,毛泽东在这里住不下去了。父亲也不再给钱他,除非他进学校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