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地理:毛泽东地理寻踪
1.7.1 1.上井冈

1.上井冈

毛泽东一生都保持着自幼形成的许多农家习性以及农民式的外在气质和内在的思想性格。农家文化对毛泽东人格精神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它孕育铸造了他具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精神的文化性格。在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后,毛泽东最初致力的也是工人运动,从城市中心论转向农村中心论,既是中国革命格局发生变化的反映,也是他实践理性精神发展的结果。

从安源到井冈山,正好反应了毛泽东寻找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变化历程。

安源

1967年10月1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安源工人革命运动”展览中,展出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学生刘春华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表现的是毛泽东步行去安源的情景,画中的毛泽东穿着长衫,头稍稍扬起,颈部稍微扭转,左手紧握,右手挟一把雨伞。该画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风靡一时,共印9亿多张,超过了当时全国的总人口数;而且还用这幅画发行纪念邮票,制作像章。当年,林彪、江青胸前都佩戴过该画的像章;周恩来住室里唯一的一幅绘画作品也是这幅画。

img90

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但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既不是穿着长衫,也不太可能是步行。毛泽东在安源不是穿长袍,是穿短衣,这是他自己说的。毛泽东沿着铁路一步一步走着去安源,是江青接见学生代表时说的。江青的说法可能只是她的一种想象。毛泽东到安源时,粤汉铁路(广州市到汉口)和株萍铁路(株洲到安源)均已开通,每天有两列运煤的火车在安源和长沙间往返,并在运煤列车上挂上几节客车车厢,交通便利。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不可能知道火车可以直达安源,还中途在萍乡县城下车,再一步步走路去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毛泽东第一次去安源是1921年10月下旬,他以湖南平民教育促进会教员的身份,在安源调查了一个星期。1个多月后毛泽东与李立三等人再去安源。在湖南一师读书时,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征友,得到了三个半人的回应。李立三就是那个“没有明白表示意见”的“半个朋友”。1921年11月,李立三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他拿着中央的介绍信去见湘区党组织的负责人毛泽东。见面后,两人都很高兴,毛泽东说“洞庭有归客”,李立三回答“潇湘逢故人”。这次他们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代表的身份,去指导安源路矿工人的斗争,他们决定将“安源这锅冷水烧热”。后来从俄国留学回国的刘少奇也加入到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工作中来。这是毛泽东与刘少奇密切合作的一个开始。

img91

李立三

img92

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

安源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之一,19世纪末,安源引进西方资金和先进技术采煤炼焦。后来,安源煤矿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合并成立汉冶萍公司,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是汉冶萍公司的主要企业。早在1906年,安源工人就积极参加了同盟会发动的萍浏醴起义,首开中国工人阶级大规模武装反抗的先河。毛泽东他们来时,安源路矿有1万7千多名工人。他们受到种种残酷剥削,生活特别痛苦,是工人运动可以很快开展的地方。

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三位年轻的湖南籍革命家,在安源先后创办了工人夜校、工人俱乐部、矿工合作社和剧社,筹划罢工运动。毛泽东强调争取以合法形式开展斗争,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总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罢工运动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经过5天的激烈斗争,罢工取得胜利。

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后,毛泽东又在湖南领导一系列工人罢工运动。他领导的工人运动,罢工10次,胜利及半胜利9次,失败1次,引起社会瞩目,也获得党内高度评价。陈独秀在中共三大上总结二大以来的工作时,这样说:就地区来说,上海的同志为党做的工作太少了。北京的同志由于不了解党组织,造成了很多困难。湖北的同志没有及时防止冲突,因而工人力量未能增加。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

1927年9月,毛泽东穿着农民服装,第7次来到安源,这次他是以中共中央特派员、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主持召开“秋收起义军事会议”的。会议确定分兵三路,从赣西的修水、铜鼓和安源三地起义,进击湘东,会攻长沙。铜鼓方向为主攻,安源地区则以工人和矿警为主力,暴动后进攻萍乡和醴陵,对长沙采取包围之势。秋收起义最初走的也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9月6日,毛泽东身穿白色褂子和长裤,装作安源煤矿的采购员,从安源出发,赴铜鼓指挥起义。9月23日,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向南撤退时,经过安源。1930年9月,毛泽东与朱德率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又来过一次安源,有1千多工人农民跟随毛泽东参加了红军。安源是毛泽东从事以工人为主力、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运动的起点,差不多也是终点。

三湾

在从安源到铜鼓的路上,毛泽东被民团巡逻查房队抓住,直到离民团总部不到200米的地方,才找到机会往田野里逃。他后来回忆:“我跑到一个高地,下面是一个水塘,周围长了很高的草,我在那里躲到了日落。士兵们在追捕我,还强迫一些农民帮助他们搜寻。有好多次他们走得很近,有一两次我几乎可以碰到他们。虽然有五六次我已经放弃希望,觉得我一定会再被抓到,可是我还是没有被发现。最后,天黑了,他们放弃了搜寻。”当他最后安全地走到农民赤卫队那里的时候,口袋里只剩下两个铜板了。

这是秋收起义发动前毛泽东的一次危险的经历,但这次历险显然没有打断他发动起义的决心。1927年9月9日,起义爆发。最初几天起义进行得很顺利。毛泽东兴奋地写下了《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修铜一带不停留,便向平浏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是划断时代之笔。在此之前的革命军都号称国民革命军,打的旗号是国民党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和共产党旗号的,这是第一次。

但在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湘赣边界群众也未充分发动的形势下,起义很快受挫。毛泽东决定停止进攻,先退到浏阳文家市集中。9月19日晚,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召开有师、团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工农革命军今后的行动方向问题。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后通过了毛泽东的主张:退往湘南。这个决定,是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沿湘赣边界南下,一路艰辛。由于作战频繁,疟疾流行,伤员、病员加多,部队减员严重,军纪松弛。一些长官存在打骂士兵的旧军队习气,有的长官怕艰苦离队自寻出路。有的团、营出现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情况。9月29日到达三湾村时,部队不足1千人。

img93

三湾士兵委员会的旧址

img94

三湾枫树坪

三湾位于江西永新、宁冈、莲花、茶陵4县交界的九陇山北麓,距永新县城39公里,当时只有28户人家,170多人,且居住相当分散,是个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村。当地群众由于不了解工农革命军,大都躲进山里。毛泽东要求各单位立即分头上山喊话,向群众宣传,群众陆续回村。

9月29日晚,毛泽东住进了村民经营的泰和祥杂货店。他正准备躺下睡觉时,偶然瞥见货架柜顶上放着一摞落满灰尘的书。原来是一套线装本的《三国演义》。毛泽东如获至宝,当晚便在昏暗的光线下读了起来。第二天一早便向店主借阅。这套《三国演义》伴随着他度过了在三湾的空暇时间。泰和祥杂货店后来被国民党烧毁了,1961年重建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三湾改编纪念馆”已经开馆。

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店主持召开了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改编。改编的主要内容有:将部队缩编为1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建立党的各界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支部建在连上,班排设党小组,连以上设党代表,营、团建立党委,部队由毛泽东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连、营、团三级建立士兵委员会。三项措施开始改变了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这次改编被称之为“三湾改编”,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第二天,毛泽东在三湾枫树坪向全体指战员宣布有关改编的决定,并作动员讲话。他说:贺龙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带了一军人。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你们都是起义出来的,一个可以当敌人十人,十个可能当他一百。没有挫折和失败,就不会有成功。延安时,毛泽东对斯诺说,这支部队中,有许多人忠心耿耿,直到今天还在红军中,他列举了时任军团政委的罗荣桓和任军长的杨立三。

部队在三湾住了5天,是起义以来最从容的一次休整。在三湾,为建立落脚点,毛泽东给袁文才及中共宁冈县委负责人龙超清写信联系,派三湾村的一个农民送到井冈山北麓宁冈茅坪。很快,龙超清和袁文才的代表陈慕平来到三湾。陈慕平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听过毛泽东讲课,毛泽东对他说明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希望同袁文才部合作,一道开展革命斗争。龙超清表示欢迎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可以先到离此地30里的古城。

10月3日,毛泽东率部离开三湾向宁冈古城前进。出发前,毛泽东在枫树坪再次向干部战士讲话,并宣布行军纪律: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不拿群众一个红薯。当晚,部队进驻古城。

井冈山

img95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要图

img96

井冈山烈士陵园内的袁文才像

img97

井冈山烈士陵园内的王佐塑像

img98

毛泽东送给袁文才骑马用的皮裹腿

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4县之交,总面积约4千平方公里。这里山势高大,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最南端的南风面海拔2120米。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这样描述井冈山:山上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茨坪、下庄、行州、草坪、白泥湖、罗浮各地,均有水田和村庄,但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毛泽东说,若有充足的给养,敌人是打不进来的。陈伯钧后来回忆,敌人在山的周围转一圈要一个星期,我们只要一天时间,就能由东到西,由南到北打击敌军。

img99

茨坪毛泽东旧居

宁冈是一个深山中的偏僻小县。在工农革命军来到之前,宁冈的茅坪有一支以茅坪人袁文才为首的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它与驻在井冈山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的另一支王佐的农民武装,互相配合,互相呼应。毛泽东率部队到达宁冈的古城后,确定了对这两支农民武装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宁冈茅坪;10月27日,上井冈山,到达茨坪。

茨坪现在是井冈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接待中心,当年是井冈山上最大的一个村庄。

现在茨坪的东山脚下,风姿秀丽的挹翠湖对面,陈列开放的革命旧址共有7处,均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毛泽东茨坪的故居。

毛泽东在茨坪的故居原是一家商铺,进门右首侧是一个小柜台,后面是一个木制货架;房屋的右后间就是毛泽东的住所,坐东向西,大部分时间没有阳光。当年毛泽东与贺子珍来往于茨坪、茅坪、永新等地,但大部分时间都住在这里。1928年11月,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井冈山斗争》。

img100

油画:井冈山会师(作者:何孔德)

img101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旗

毛泽东率部退却到井冈山时,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中国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中国革命的性质是“不断革命”。在中央领导机关形成了“左”倾盲动主义。1928年3月,中共湘南特委派代表周鲁到井冈山,贯彻执行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决议和给湖南的特委的指示,指责以毛泽东为前委书记的前委“工作太右”,“烧杀太少”,没有执行“使小资产阶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的政策;并把中央开除毛泽东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的决定误传为“开除党籍”,使毛泽东一度成为“党外人士”;命令工农革命军离开井冈山,去支援湘南暴动。

img102

黄洋界上的纪念碑

img103

①八角楼的天窗

img104

②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故居

img105

③毛泽东在井冈山时使用的油灯

img106

④1936年,毛泽东同井冈山时期的部分同志在陕北合影

img107

⑤1937年5月,毛泽东同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工农革命军暂时丢掉了井冈山,但毛泽东率部队到达湖南酃县后,没有直接去湘南。不久,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发动的湘南暴动失败。朱德率主力部队北退,毛泽东率部队在酃县县城阻击湘军对朱德部队的追击。这是两位红军领袖的最初军事合作。4月20日前后,毛泽东与朱德在酃县初次晤面。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来朱德与尼姆·韦尔斯说,“这是一次非常令人兴奋和愉快的会面”。24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两支革命军队在宁冈砻市会师。5月4日,会师庆祝大会在砻市举行。大会由陈毅主持,朱德、毛泽东等分别讲了话。根据前敌委员会的决定,会上宣布部队进行改编,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此外,毛泽东还兼任第十一师师长。毛泽东显得非常高兴,挎上了匣子枪,说:“挎上驳壳枪,师长见军长。”随后他就把驳壳枪交给了警卫员。这是他平生少有的身背武器的历史记载。

从此“朱毛”的名字连在了一起,也一起名震天下。在当时,即便是穷乡僻壤的土豪乡绅们,也有许多人知道“朱毛”。不过,他们所了解的还只是:“所谓朱毛者,姓朱名毛,字赤匪,江西人也。”

现在到井冈山,依然能感受到“朱毛”的不可分。在黄洋界,可以看到横竖两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横碑的一面镌刻着毛泽东亲笔手书的《西江月·井冈山》,另一面镌刻着朱德的亲笔题词“黄洋界”。竖碑的一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一面镌刻着朱德的题词“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

黄洋界在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海拔1343米,群山巍巍,地势险要,时常弥漫着茫茫云雾,好像一望无垠的汪洋大海,故又名“汪洋界”。又传说古时在这里靠宁冈方向的村庄住的是姓黄的当地人;靠井冈山这边的村庄住的是杨姓客家人。为了互不侵犯,两村的人在中央立了一块石碑为界,名为“黄杨界”。因为这里属万洋山的分支,又因“洋”和“杨”同音,后来又写作“黄洋界”。毛泽东喜欢黄洋界,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乘车从茅坪到茨坪他一路都未下车,即使车过八角楼,也只隔窗眺望一番。独有车临黄洋界才招手停车,驻足环视。毛泽东三首写井冈山的词,都提到了黄洋界。

img108

井冈山时期的毛泽东

井冈山五大哨口以黄洋界哨口最为著名,还因为这里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保卫战。1928年7月初,朱德和毛泽东分别率红四军主力下山袭敌。留守井冈山的红军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凭黄洋界天险抵抗国民党4个团的猛烈进攻。8月30日下午,红军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向敌人集结攻山的部队轰击。当时只有三发炮弹,不料前两发炮弹都因受潮没有打响,所幸的是,最后一发终于在敌群中炸开了。敌军指挥官以为红四军主力已经回山,立刻命令部队撤退。毛泽东听说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挥笔填了一首《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20世纪30年代初,鲁迅辗转读到了这首词。他对地下党员冯雪峰说:“颇有山大王的气概。”冯雪峰后来到了江西中央苏区,把鲁迅的这个评价转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哈哈一笑。

从茨坪经黄洋界,北行36公里,就可到茅坪。茅坪是秋收起义部队第一个相对稳定的落脚点,第一座红军医院就设在这里,湘赣边界党、政、军领导机关都曾设在这里。边区的两次党代表大会,在茅坪召开。毛泽东也常在这里居住和工作。

毛泽东在茅坪住八角楼。八角楼是一座悬山式二层人字顶砖土结构的楼房,房间屋顶木质结构很容易着火,因此设计了个八卦造型的天窗,以驱邪避魔,八角楼也因此得名。八角楼原是谢氏慎公祠,前面是谢氏家族的祠堂,后面是当地名医谢池香的住房。到茅坪时,由于长途跋涉,毛泽东的脚受伤溃烂,袁文才因此将他安排在谢池香家中居住。红军离开后,国民党烧毁了茅坪的大部分建筑,因为八角楼是祠堂才得以保留。

八角楼一楼是毛泽东当年开会的地方,他住在二楼,经常在这里工作到深夜。为了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新的理论概括,1928年10月,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这是他起草的《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的第一部分,文章首次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毛泽东预言,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没有疑义的,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

1961年,茅坪八角楼毛泽东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八角楼,一盏青油灯还按当初的样子摆在书桌前。到这里,人们会向你讲起一根灯芯的故事。当年,根据地的条件异常艰苦,红军有一条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按规定,毛泽东是可以点三根灯芯的,但他一直用一根灯芯办公、看书、写文章,常常忙到深夜而不眠。茅坪的村民深夜经常可以看到八角楼里那昏暗的灯光。当年曾流传这样一曲红色歌谣:“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照亮中国革命的万里程。”后来有一支名为《八角楼的灯光》的歌,被广为传唱。歌中唱道:“深入农村扎下根,新中国孕育在井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