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色地理:毛泽东地理寻踪
1.1 前 言

前 言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观察世界最基本的轴线。在时间这一轴线上,人们思考问题需要有历史观;在空间这一轴线上,人们思考问题需要有地理观。

按广义的理解,所谓地理,不仅包括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日月星辰,山岳平原,江河湖海等;也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交往的媒介物,如大气,风云雨雪,动物植物等;还包括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现象,如社会,风土人情等社会各种生活以及村落、都市等。毛泽东对地理的理解,就是一种广义的地理观,比如,他在1915年给萧子升的信中,就将风俗列为研习地理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对地理非常重视。学生时代,他赞同顾炎武“足迹半天下”、“考其山川风俗”的治学态度,1917年和1918年两次与同学在湖南徒步旅行,考察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1920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教语文,给学生出的第一道作文题就是:“试述本地方的风俗习惯。”他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除了讲授“中国农民问题”这门课外,另一门课就是“地理”。毛泽东在地理课中讲述学习地理与革命的关系,要求学生除对全国性的地理概况有所了解,还要了解本省的山川形势、人情风俗习惯以及地理对政治的影响。他每到一处,都尽量阅读当地方志,以了解该地的风土人情,地貌物产。

海伦·斯诺说,毛泽东是一位天生的地理及智力方面的探索者。从韶山到北京,83年的时间里,他在中国版图上匆匆地行走。中国20多个省份的城乡留下了他的足迹;从韶山的农间小屋,到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窑洞,再到中南海游泳池,他住过的地方在1000处以上。

海伦·斯诺把毛泽东的地理探索与思想发展并列而论是有道理的。在毛泽东的思维框架中,有地形、地利、空间以及依附于空间的各种生活现象这样一套东西。因此,他思考问题有全局观,也更务实。毛泽东的思想是通过吸收各种来源而形成的,地理因素不仅影响了毛泽东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他思想的内容。而毛泽东对中国最持久的贡献,正是他的思想。

毛泽东在故乡韶山生活了17年。故乡是人们理解世界的最初出发点,到过韶山的人,往往会联想起这片秀丽山川与一代伟人成长之间的关系。吴玉章1961年12月到韶山参观,在留言簿上写了两句话:“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

毛泽东对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中心地位的认识,无疑与他在韶山的17年乡村生活有关。这一认识以后发展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应当转移到农村去。毛泽东开辟的这条中国革命之路,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成功的关键。但迷信风水的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并不这么看。在红军连续打败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后,他认为红军的发展并非人力之功,实乃天荫之效,是毛泽东得其祖坟地灵之光。因此,他派一特务队去韶山挖毛泽东的祖坟。

毛泽东当然不会相信所谓龙脉贯祖坟之说,但他对故土一直抱有眷恋之情。建国后,他到杭州时常住汪庄,汪庄背后,有一块不大的草坪,缓缓地向夕照山倾斜上去,山坡上遍生着翠竹。毛泽东喜欢这里,他说坐在这里就好像回到了他的故乡。在韶山毛泽东故居屋后的山坡上,也有一块这样的坪地。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住了17年,他喜欢住在这里。菊香书屋前一片田,是北京内城里最后一块耕地,西南方向的水边,还有一座不高的小山,这种格局很容易使毛泽东想起他韶山的故居。

但是,如果毛泽东一直生活在韶山,他只会成为一个农民。如果按他父亲的设计,他或许能成为一个富裕的粮商。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了韶山。他改写了一首诗向他的农民生活告别,诗中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此后的17年中,毛泽东行走在长沙、北京、武汉、上海、广州等城市之间。与行色匆匆的旅程相一致的是,毛泽东的思想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在许多情况下是逐年甚至是逐月变化。

城市生活使毛泽东有机会接受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启蒙教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追随者,并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面对来源于西方的各种新思想,毛泽东是个自学者。面对中国革命,更是如此。从孙中山到陈独秀,没有一个革命家知道怎样才能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没有一个“革命大师”可供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的独特之处在于,当中国革命在城市受挫后,他将视野再次投向了农村。八七会议后,瞿秋白建议毛泽东去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1949年3月,毛泽东以“赶考”的心态来到北京,从此在这里居住了27年,领导着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国家。毛泽东逝世以后,人们在这个城市的中轴线上建立了一座纪念堂,他的遗体被安放在纪念堂里,让世人瞻仰。

毛泽东的人生长征以这种形式结束,并非他的本愿。终其一生,毛泽东始终保持着一种农民气质。回到乡土,是毛泽东的愿望。1976年夏天,毛泽东病重时,用韶山话多次说:“我要回滴水洞。”

地理因素影响着毛泽东的思想形成和发展。写作此书,正是试图将这种关联揭示出来;揭示毛泽东的历史发生在哪里,那里又发生了什么?试图融合时间与空间这两条轴线,探究毛泽东的思想形成与演进,并试图做到以历史随笔式的文字,发现地理,经纬历史,缩放事物。

要特别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朱卫东先生,他提出了本书的写作计划,并在写作中给予了有益的启示。

 李立志 

200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