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改革开放新阶段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大会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宣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四大以后,党提出并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进。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1994年9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建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1996年10月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的跨世纪宏伟蓝图。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同志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重要报告。报告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面向新世纪的行动纲领。报告指出,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十五大以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步推进,并经受住了始于1997年7月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6月至9月长江等流域特大洪水两场风险的严峻考验。
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1998年10月召开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根据党的十五大和《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的要求,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对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作出全面部署。“三讲”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一个创造性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
十五大以来,按照从严治党的方针,我们党作出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继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利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又顺利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方针的伟大胜利,它洗雪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多次论述的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适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任务。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拓展。
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这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十五”计划是中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从此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9月24日-26日,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明确了推进党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80
问: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作出了哪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答: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81
问:1994年9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的伟大工程”指的是什么?
答: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面前。
82
问: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了几项主张?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八项。这一讲话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体现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83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问:这一战略的名称是什么?
答:科教兴国战略。
84
问: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关于什么问题的建议,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85
问:1996年10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专门就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决议,对新形势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和规划,并对培养社会主义公民作了怎样的强调?
答: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86
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这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问:被成功运用于香港、澳门回归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
87
问: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共十五大召开。江泽民作的报告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以这次大会为标志,党进入了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
88
问:面对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指导方针?
答:坚定信心,心中有数,未雨绸缪,沉着应对,埋头苦干,趋利避害。
89
1998年夏,我国长江和松花江流域相继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战,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重大胜利,并在斗争中铸就了一种伟大的时代精神——抗洪精神。
问:抗洪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90
问:1998年11月开始,全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党性党风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91
1999年6月,江泽民提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的时机已经成熟,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一个从此影响新世纪中国西部发展面貌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出台。
问: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主要包括哪些省区市?
答:主要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区市。
92
问: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3
问:2001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同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本本主义;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反对独断专行、软弱涣散;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94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标志着我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新成员,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什么?
答: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我国曾是关贸总协定的23个创始缔约国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一度失去了这一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