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基础理论
1.9.3.1 一、经络概述
一、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调节机能平衡的通路。如《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经”,有路径之意,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如《医学入门》谓:“脉之直者为经。”“络”,有网络之意,是经脉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如《灵枢·脉度》曰:“支而横者为络。”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见表2-1。

1.经脉 经脉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正经,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正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经别,又称“十二经别”,是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2.络脉 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指从经脉中分出的较大的络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的作用。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分布全身,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有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3.连属部分 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经筋和皮部。经筋,是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皮部,是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表2-1 经络系统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