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秘境之国 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
1.10.5 生存的空间和生存的方式
生存的空间和生存的方式

古格王国所处的阿里高原是全西藏范围内自然条件最差的地区之一,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整个阿里地区只有札达县的象泉河谷、普兰县的孔雀河谷以及这两条河的支流河谷地带环境较好,早在吐蕃王朝统治之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灌溉农业技术,后被古格人充分继承,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象泉河谷历来被认为是“阿里的粮仓”。海拔高于4000米的高山草甸是理想的夏季牧场,河谷里水草茂盛的湿地可供牲畜越冬。古格王国将都城建造在象泉河谷,其用意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相对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中生存的王国,必然要占据一片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的粮食产区,不然这个政权就难以长期稳固。此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格王国必然是半农半牧的经济形态,在古格故城发现的遗迹、遗物为我们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在遗址的窑洞仓库中清理出来作为食物的农作物种子中有裸大麦(青稞)、皮大麦、小麦、油菜、芜菁等,这些作物现在仍然广泛种植于象泉河谷及各个支流河谷地区,可见是一些传统的农作物。故城遗址发现的铁锄、铁犁、铁镰、木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水平。

札达县象泉河谷的湿地草场

札达县萨让乡种植的青稞和小麦

畜牧业也是古格王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养殖牛、羊不仅能够提供肉类和乳类食品,牛羊毛还是当地纺织品的主要原料来源。古格故城遗址发现的残衣布片和残褡裢大多是用羊毛、牦牛毛织成的。札达县现在的家畜种类有牦牛、黄牛、犏牛、绵羊、山羊、马等,古格王国时期也大体如此。故城遗址北坡的建筑以及附近至今散落着不少牛羊角和骨骼,仅第Ⅴ区的一个窑洞里就堆放着50多个羊角。按照藏族的习惯,每年的初冬要宰杀不少牛羊,把连带骨头的肉挂起来,在寒冷的冬季冷冻风干。第二年3月以后拿下,可长期保存不坏,既可生吃也可加工成熟食。这批数量颇多的羊角也许是古格王国晚期某年冬季为王室储备干肉而进行宰杀后留下的遗物。

古格老百姓的食品结构非常简单,常年不变的主食是糌粑、牛羊肉、乳制品、茶以及少量蔬菜,17世纪初到过古格的西方传教士是这样描述的:“他们吃生肉或半生不熟的肉,吃大麦炒面(糌粑),但蔬菜是煮熟了才吃。他们有着常年储藏蔬菜的本事,夏天是他们收获蔬菜的季节,他们把蔬菜放在家里背阴的地方晾干,然后储存起来,吃前只需在水中泡半天,蔬菜就会像刚收获那样新鲜。如果你有机会到那里就餐,会发现吃起来味道是很不错的。”王室和上层喇嘛则要奢侈得多,他们的食谱中会见到无花果、杏、葡萄干、大米、糖等“进口食品”,新鲜的牛羊肉也能得到充分的保证。其中无花果和葡萄干应该是从新疆运来,大米和糖来自印度,杏子在古格王国辖区象泉河下游的底雅就有出产。

札达县底雅乡热尼村的杏子

我们在故城遗址内仅发现一处位于窑洞中的铸锻作坊遗迹,规模很小,在东侧山坡分别发现了3处堆积在房屋废墟旁的炼渣和木炭堆,可以认定古格故城中的金属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古格故城加工制造的。根据藏文史籍记载,古格王国铸造佛像的中心是在札达县的鲁巴村,这里以铸造“银眼”佛像而著称,特点是在佛和菩萨造像的眼睛里嵌入银片。托林寺现在就供奉有这样的观音像,皮央·东嘎寺院遗址也曾出土过“银眼”佛像。

从采集和发掘出土的各类遗物分析,古格王国当时还应有许多手工业生产的门类:从陶罐、陶灯、陶钵、陶塔饰来看有制陶业;从毛织品、棉织品来看有纺织业;从木盘、木锨、建筑木构件来看有木作;从石锅、石钵、玛尼石刻来看有石作;从竹箭杆、藤盾牌来看有竹藤加工,这些手工业都需要有专门技术和丰富经验的工匠。不同门类的加工业和制造业是否都在古格故城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还缺乏更多的材料来证明,但发现的大部分遗物应该是在故城或附近加工制造的。17世纪来到古格故城的西方传教士曾经借助国王派来的矿工来修建教堂,说明古格有相当规模的采矿业,传教士虽然并没有说是什么矿,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金矿,阿里高原有开采砂金的传统,现在仍有不少外来的采金人活跃在阿里。1998年我们探访象泉河北侧阿钦沟石窟时,曾经在阿钦沟口的台地上发现一大片古金矿的“金窝子”遗迹,密密麻麻有近百个。金窝子直径约2米,中间如锅底,周围是一圈挖出来的砂土。那里距古格故城的直线距离不过十五六公里。

古格人的建筑技术更是引人注目。对于城堡的选址,古格人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吐蕃王朝的传统,选择一座突兀而出的小山,背山面水,视野开阔。建筑群依山而建,层层上收,总体呈金字塔状,给人坚实稳固、高耸入云的感觉。王宫区高踞山顶,既体现了王权至高、君临一切的气势,又使王宫处于层层防卫的核心制高点上,便于观察和指挥全城的军事防御。大部分佛殿、佛塔、塔墙等宗教建筑呈扇状分布在土山北侧山坡的醒目位置,远望如众星拱月,隐隐显示出古格王国以教辅政的国策。此显彼隐的碉堡、重重环绕的防卫墙,又使古格都城成为一座能攻易守的军事堡垒。

古格人审美的原则也在总体格局上体现出来,北部山坡的两大佛殿一涂红色(红殿)、一涂白色(白殿),红白相映,使黄色的土山有了色彩的变化,西北侧两座高大的佛塔使城堡在平稳中有了起伏。古格人因地制宜,因材施工,在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上显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大多数房屋、殿堂、佛塔、碉堡都用土坯砌成,防卫墙和塔墙用生土夯筑而成,窑洞则直接在土崖上挖凿出来。土山、土墙、土窑洞,土木建筑,整个城堡与土山浑然一体。建筑的局部装饰也是古格人特别重视的,佛殿的门框、门楣、出跳的椽头、柱头替木都加以雕饰,加上殿内的满墙壁画、天花板与藻井彩绘,表现了无处不在的艺术追求。

古格人如同其他地区的藏族同胞一样能歌善舞,用藏族同胞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在古格故城的壁画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果仔细观察古格故城白殿、红殿的“庆典图”,就可以从中找到丰富的歌舞内容。仅是古格人演奏的乐器就有唢呐、形制各异的号、筒形腰鼓、釜形腰鼓、手鼓、锣、钹、铃、六弦琴等十余种,其中大多数乐器至今仍在阿里地区流传。古格故城的一间房屋废墟里曾经发现一件釜形腰鼓的铜鼓腔,保存基本完整,跟壁画中的完全一样。同样的釜形铜鼓现在托林寺里还珍藏着两件,每逢节日和重大的法事活动才拿出来演奏。1996年8月,我们在托林寺迦萨殿发掘期间恰逢“旺果节”(青稞成熟前祈求丰收的节日),见到托林寺僧人随着出游的队列击鼓吹号,用的就是古老的釜形铜鼓。

壁画中反映的古格舞蹈形式多样,典型的有狮子舞、手鼓舞、跑马舞、宣舞以及独特的喇嘛舞。狮子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舞蹈形式,唐代宫廷有“五方狮子舞”,之后在民间也广为流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过一件狮子舞的泥俑,狮子形的道具下露出4条人腿,应该是由两个人来扮演的。但古格王国的狮子舞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狮子形体硕大,外表装饰华丽,由4个人钻进假狮中(其他地方均为二人或一人)操纵演出,狮子前有一个装扮成猴子的人逗引,后面有扮成恶鬼的人追赶,从假狮下露出的8只脚的姿态来看,假狮的动作幅度不大,昂首徐进,是一种较平稳的小步舞,不像中原狮子舞往往含有跳跃动作。狮子周围有前呼后拥的鼓手和号手伴奏,从画面上似乎可以听到热烈的鼓乐声。

“跑驴旱船”是汉族地区从宋代开始就流行的民间舞蹈,至今仍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不知古格王国“跑驴旱船”的习俗是否受此影响,但古格壁画中的“跑驴”明显已经融入当地的特色。驴变成马的形象,马的装饰和人的服装都显示出古格王国自身的特点,一对头戴古格式缠头或帽子的男女,腰间挂着昂头拖尾的假马,在鼓乐行列之间往来穿行。

与前两种舞蹈相比,宣舞似乎是古格王国更为古老的土著舞蹈,而且至今仍流行于阿里地区的札达县、普兰县、日土县一带。我们曾经在札达县托林村见到过几次这种舞蹈的表演,十余位穿着盛装(这种盛装最具标志性的服饰是一种红底绿色边框的披风)的妇女排列成一行,双手交叉牵连,举手投足缓慢沉稳,舞蹈者唱着单调冗长的歌谣。几百年过去了,舞蹈者的服饰和动作依然与古格壁画中的极为相似。传说这种舞蹈从象雄时代就已经出现,称为“宣孜”,舞蹈时用鼓、笛和一种弹拨乐器“扎年”来伴奏。宣舞有多种,其中级别较高的“十三宣”早已失传。2008年,这种边歌边舞的民间舞蹈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札达县妇女在跳宣舞

在娱乐方面,僧侣们也往往参与其中,狮子舞中就混杂有僧人,白殿的庆典壁画里还有身穿无袖僧装的僧侣单列成行,一手执长柄扁鼓、一手执弧形鼓槌击鼓起舞的情景。壁画中的僧侣舞蹈并不像现在寺院所见的“羌姆”(跳神)舞蹈,没有面具和华丽的服装。

杂技显然也是古格人喜爱而又擅长的一项娱乐活动。在古格壁画中出现的有爬高杆、滑杆、倒立行走、翻跟头、腹顶棍旋转、马技、骑射等。在白殿的壁画中爬高杆和滑杆是一个连续表演的场面,中间直立一主杆,两侧各斜撑一杆,顶端绑扎在一起,一人刚攀登至顶,另一人跨骑斜杆下滑并将双手上扬保持平衡。下方的一组画面里一人倒立行走,一人腹顶竖棍旋转,一人作侧手翻,旁边有两个妇女敲锣助兴,整个场面热烈壮观。古格人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