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秘境之国 寻找消失的古格文明
1.6.5 白 殿
白 殿

红殿北侧较低的台地上坐落着另一座大殿——白殿。白殿的名称也是由于表面所涂的颜色而来的,只是一个俗称,原本的正式殿名失传已久。殿堂的平面形状呈“凸”字形,后凸的部分是专为供奉主塑像而设计的,殿内面积377平方米,是城堡中面积最大的建筑。原有的殿门已经破坏无存,只能从当年图齐的照片中看到雕饰繁复的门框、门楣。殿内分前后7排列置36根柱子,包括后凸部分的6根。柱子同样也是由三截或四截方木以榫卯的方式相接,与红殿不同的是柱头托木上浮雕的是精美的坐佛。殿顶的结构与红殿不同的是天窗的构造,殿顶中央开设一个小天窗,后凸部分升起大面积的阶梯状天窗,这就使白殿的采光比红殿改善了许多,出现四级采光的效果:第一级是大门,两扇门扉敞开可照亮殿内前部;第二级是中央的天窗,使殿内中后部得到照明;第三级是后凸部分的一级天窗,照亮大须弥座及座上主供佛像的身体部位;第四级是后凸部分的阶梯状天窗,使主供佛的头部得到良好的光线,在采光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白殿外景

白殿平、剖面图

白殿内景

殿顶的天花板彩绘与红殿有明显区别,红殿彩绘图案构图较为自由,白殿殿顶以一个莲花状曼荼罗以中心,四周环绕着各种装饰纹样。尽管格式统一,单元图案的变化仍然很多,莲花状曼荼罗有四瓣、八瓣、九瓣之分;瑞禽神兽有盘龙、飞凤;动物形象有低头觅食的雁、相互追逐的兔;还有形式多样的缠枝莲花、缠枝忍冬、折枝莲花以及几何图案,有些可能是直接照搬织锦的纹样。

殿内四周原来布满塑像,后凸部分须弥座上原有一组主供大像,从图齐1933年拍摄的照片来看,主尊是体量高大的释迦牟尼坐像和两个侍立的菩萨,释迦牟尼像身穿袒右袈裟,左手做定印,右手做指地印,象征释迦牟尼降魔得道,坐像大约有4米高,应当是当时古格故城所有佛殿中的第一大佛。周壁依次排列的22尊塑像只残留11尊,都已残缺不全,或缺头断臂,或胸腹洞穿,但仍能看出精湛的雕塑技艺和生动的气韵。图齐从当年保存基本完好的塑像中仅仅辨识出马头明王、四臂观音两尊塑像。但他认为“每一尊塑像都应是据今已不易比定的怛特罗部组规定的图示表现于壁画的既定曼荼罗的主尊”。他对殿内塑像的描述极具文学色彩,令读者感同身受:“大殿幽暗,众多塑像于熹微晨光中悄然浮现,犹如生命从冥暗向真实光明的缓慢迈进。”残存下来的塑像台座各具特色,有矩形须弥座、多棱须弥座、圆形莲台座、单茎莲台座,表面或贴塑,或彩绘,装饰图案都是有着佛教象征意义的双鹿法轮、双狮、双孔雀、金刚杵、莲花、须弥山等。

白殿塑像

受塑像的限制,白殿壁画的格局相应地做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正如图齐所说,主体壁画围绕每一尊塑像及背光形成单独的一组整体艺术装置,而且每组壁画的内容都与塑像有关联,塑像与壁画互相结合,浑然一体。我们甚至可以从壁画内容推测出原塑像的身份,如背景壁画有智度母、勇度母、坚度母等21尊度母小像的塑像应该就是度母;壁画有金刚手、武金刚手、大鹏金刚手等小像的塑像应该就是忿怒金刚;壁画绘着十二天宫和二十八星宿内容的塑像无疑就是时轮金刚。

各组壁画中最有价值的是北壁一尊残损塑像背后的内容,壁画分上下16行排列着138尊小像,藏文题名表明是三套王统世系。一是释迦族王统世系,上迄释迦族始祖诸天,下至释迦牟尼的儿子罗睺罗,在古格画师的笔下,这些释迦族的诸王都成了菩萨相或罗汉相。二是吐蕃王统世系,从传说中的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直到吐蕃王朝的末代赞普——达玛,吐蕃赞普们穿戴着具有古格风格的王族服饰,头戴低平的缠巾,耳饰大环,身穿长袍,胸前装饰璎珞,足穿长袎靴,与拉萨大昭寺、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像颇不相同。三是古格王统世系,紧接在吐蕃王统世系之下,一共有25位人物形象,书写藏文题名的仅有6尊,分别是吐蕃到古格过渡期间的维松、贝科赞,在阿里分封三国的吉德尼玛衮,古格第一位国王扎西衮和他的后继者沃德、赞德,其余的19尊都没有题名。这三套王统世系实际上是对王权神圣性的宣示,藏文史籍《贤者喜宴》曾经这样描述吐蕃赞普的起源:“源出极佳圣族,乃佛与转轮王之种,系延自圣乔达摩释迦族。根源善美,乃降自光明天。”根据这幅壁画的内容分析,原来的壁画前的塑像很有可能就是出身于古格王室的高僧拉喇嘛益西沃。

白殿壁画——王统世系图

白殿后凸部分壁画

白殿后凸部分的壁画却是另外一种格局,上部在悬塑小像的周围密密麻麻排满了近万尊一寸大小的僧人小像,中部分上下三排绘制了左右分幅相连的佛传故事,下部分幅展现古格寺院宗教仪式、庆典乐舞、体育比赛、民众运输等场景。可惜这一部分极其珍贵的壁画被从残破天窗飘进的雨水冲刷得漫漶不清了,须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出其中的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