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环境视觉空间设计
1.7.9.2 (二)现代铁路客运候车大厅设计原则
(二)现代铁路客运候车大厅设计原则

1.候车多样化

候车多样化合理分流旅客是候车多样化的目的。在国外,设计师一般是采取客站商业综合体模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把多种交通工具有序的组织在一起,以很多个综合厅为中枢,服务设施和商场等外围的综合型车站就是客站商业的综合体。一般用高架式和线下式等组织形式。商场、餐厅等空间都设计有多个通道,与多个综合大厅相互连接,这样就形成了多个方向通畅的进站路线,这种多重空间的布局,可使旅客在站内就可以多个方式通过。候车厅的首要功能就是让旅客可以快速而且便捷的进出站。前提是旅客进出站流线顺畅、方便,充分考虑了旅客的需求,对乘客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和车站配套的商业、餐饮面积也属于是对候车室的补充,可以分流部分候车的旅客。同时也能利用站外的商业和娱乐空间分流一部分候车的乘客,让旅客可以分流在站房的外面,也就减轻了站房的压力。

2.弹性空间

新时期铁路客运的站候车厅是很值得研究的,比如如何充分考虑和探索不同时间段的空间使用率。我国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十一”和“五一”,春运,因为客站旅客流量的季度性不平均。这给候车厅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题。如若按照高峰时期的客流量,必然会造成平时候车厅的大面积空间闲置和浪费。可是如果按正常时期的运输量,又会造成高峰时期客站空间非常拥挤。正是因为我国铁路的部分高峰时期和正常客运季节的客流量相差的太大,我国才不得不在特殊情况的时候采取必要的实施措施。在客站正常运输时,我国对旅客候车的环境予以很高度的重视;在客运高峰时期,则把客站的主要矛盾转到如何解决旅客安全的问题上,这就是我国特殊的国情。

3.空间易辨识性

环境心理学看来,一般乘客对周边环境很容易识别,这就强调了人对环境的认知与识别。环境的易识别性一般是指人对空间模式,结构的理解方式,识别能力和所处环境形成一定认知的心理表征程度。它一般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活动中心的环境比较容易让陌生人识别;主要人流与人的大部分活动相一致;主要的交通路线方向比较明确;使人们更容易知道自身所在的地理位置。环境的易识别性一般要求客站内部的设施要简捷而高效,各个空间之间要有很强的特征性,同时又要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旅客可以在自己的空间了解他人空间的。

4.空间界面

空间界面依据于材料。界面在限定空间的同时,空间也可以制约着界面。当旅客进入站房时候第一个看到和感受到的就是界面实体。界面不仅决定了室内空间的形态、容量,也使室内空间丰富而层次分明,还有材质和色彩等美观的要求,另外还需要使室内和站外的设施相互协调。本文通过讨论界面来增加乘客对站房空间的区别和利用改善,有些空间比较小的地方,利用一些光洁的材料和简单的图案可以让人感觉空间更宽阔开敞,并且在站房内巨大的梁柱的映衬下再利用比较光滑洁净的材料,会使空间不显得那么堵塞。

5.空间

子空间穿插组合在大空间中,这样做不仅打破了目前车站内部空间的分割比较琐碎而单一的布局,同时也创造出了活泼的多元复合大空间格局。大空间为主,再具体划分小空间,然后大小空间穿插在一起的方式可以使室内的变化丰富起来,可以使得通风和开敞的视线效果,这是一种很具有室外感的室内空间,能使旅客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方位感,方便乘客们地找到自己要前行的方向,也对加快客流移动的速度有很大好处。站内的等候空间变化丰富可以避免旅客对等候的空间产生那种乏味和单调的感觉。

若把商业、洗手间和饮水处等空间一块一块的分散在这个大空间之中。大空间会使得各个功能的分区,变得界限模糊,互相融合在一起,这样做能让乘客有很好的弹性和方向感。

6.标识系统

标识系统在候车厅内部最重要的职能是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给旅客提供相关指示服务,旅客便可以很快速的找到目的地凭借标示牌。一般乘客进入陌生的站房空间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适合自己运用的各种指示牌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为视觉是本部分主要所讨论的标识系统,这个标识系统还包括各种导向标示牌和位置标示。

在设计候车厅标识系统时应该重点设计具有导向作用的标示牌,还有一些功能性的导向比如洗手间和餐厅等标示,应该根据人的行为需求来布置,考虑布置在相应位置。站内的整个标识系统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在设计时应该主次分明,层次要清晰,主要体现交通建筑的多功能特点。同时信息的导向作用在距离较长的平面布局上应予以重复,为保证行走方向的正确性,旅客要对所需信息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