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酒文学意象与应用
1.8.3.3 三、城市旅游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性实践策略
三、城市旅游内涵式发展的创新性实践策略

1.展现文化遗产的“真”面目: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是指不移动文物的原始位置,而是把文物、文化保持在其原生状态下的一种博物馆建设形式。这是当今国际上最新的博物馆建设理念,它打破了传统的集中收藏式展现文化的博物馆建设模式,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的“本性追求”,尤其适合区域城市传统的文化旅游开发。

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生态博物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原生态性,生态博物馆建于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状况和精神生活保存较完整的文化生态中;二是民众性,生态博物馆扎根于民众的社区里,社区居民与其所创造的文化和其所改造的自然和谐相处;三是原地保护,即原生态状况下的“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四是整体保护,社区面积即为生态博物馆的面积,整个区域内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都受到整体保护;五是动态发展,生态博物馆处于现实之中,联系过去和未来,需在动态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质。这些文化特质恰好能够与葡萄酒的文化个性特点形成统一,有利于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

2.新农村田园主义:心灵栖息的“第三文化空间”

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家务使人类都承受着比过去更大的压力,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第三文化空间”——一个家庭和工作以外的舒适的社交聚会场所,一个既带有城市特色,又极具乡村韵味的心灵驻足空间。旅游,当仁不让地成为这一生活诉求的有效承担载体。将旅游产业融入城市,并用城市文化来升华产业,从而提升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价值。在这一方面,武汉江夏区五里界的农业旅游项目可以作为典范样本,项目提出了发展城乡“第三空间”的战略思路,并对“伊托邦”城市理念进行了延伸和创新,构建了乡村与城市一体发展的理想模式,即“生态化+数字化”。“生态化”主要包括“田园风光+洁净环境+健康食品+乐活生活”等“低碳”生活要素;“数字化”主要指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生活方式,主要包括“e农田+e服务+e推广+e联通”等多种形式。“e农庄”包括养生公寓、养老别墅、田园度假村落、乡村四合院、主题庄园等多种形式,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活的所有追求和向往,并保证高品质的生活舒适度。这一典范的叠加模式有效挖掘了产业之间内在文化的逻辑链接,体现出不同产业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产业发展水准有着重要的意义。

3.民俗的文化魅力:永不落幕的庙会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庙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保存着民众的精神信仰,是“活着的民俗”。在文化旅游的产业构件中,传统庙会是不可忽略的文化元素,既可以继承传统又符合时代需求,“永不落幕的庙会”就是一个典范理念。该理念将“庙会”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有效拓展,成为具有“派对”性质、带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节庆活动的泛称;“永不落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庙会中的动态表演和静态展示在项目地成为常态化;其二,具有生命力的民俗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久弥新,不论乡村还是城市,都是其扎根的土壤。“永不落幕的庙会”是百姓自己的“狂欢节”,应重点打造庙会的文化性和娱乐性,加强群众的参与性,给普通老百姓一个释放自己喜悦心情、展示自己“绝活”的机会。兼具艺术性和文化性的社火、高跷、龙灯、锣鼓、仪仗、民间舞蹈和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杂耍、马戏、套圈、魔术、摇彩等都是庙会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配合各种民间饮食和土特产,可成为启动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引擎。

烟台庙会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以毓璜顶庙会等为代表的庙会活动成为烟台旅游产业经济的亮睛之笔,据烟台山旅游景区统计,仅2011年,从大年初一到初六,游客达4万人以上,其中有3 000多人来自烟台以外城市,其中还有2 000多名游客来自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如此大的客流量极大拉动了周边经济发展,像宾馆、饭店、商场、交通等都迎来了小高峰。庙会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市民生活的同时,注重以民俗文化为纽带创造经济效益:一是民俗商品经济,有很多难以维持的民俗商品能够在庙会上得以发展。二是消费经济,不仅提高景点自身的经济收益,还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下一步要加强烟台市葡萄酒文化旅游产业与庙会活动的有机融合,强化优势,相互促进,打造立足胶东面向全国的品牌文化产业,带动烟台市更多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4.新城乡理念:引寨入城

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彻底改变中国经济社会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功能的重新认识和对城市发展理念的重新思考。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城市开启了构建“田园城市”的步伐。这种城乡融合的城市设计理念使乡村文化慢慢渗透到城市中,为乡村文化在城市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柳州市策划打造柳江风情景观过程中,就创造性提出了“引寨入城”的全新概念,在滨水区域打造“天下第一风雨桥”,形成壮观的侗寨瀑布大景观,并初步勾勒出了一个“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的田园式城市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人性化、生活化的城市空间结构。区域内既有优美的田园风光,也有完善的现代化设施,并体现丰富的侗寨文化内涵,在柳州市内形成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烟台市山海资源分布密集,景观得天独厚,适合在发展葡萄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进行田园城市打造的融合发展。其中,田园城市并不是简单的“城市化”,“城市化”也并不是简单的“消灭乡村变城市”,而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人的城市化,市民和村民能在教育、医疗等资源上实现共享,城市和乡村在公共服务方面均衡发展,而乡村独有的传统文明形态依然能和城市文化并存,并呈现出不同的特质和风貌。

诚然,发展城市文化旅游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达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城市文化是动态的生命体,传统的城市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然而现代的城市文化却急速迷失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所以,在烟台葡萄酒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发展理念,城市文化的未来必须构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城市个性文化的复兴和内涵文化的挖掘让城市在人们的价值观和共同体的精神结构中恢复其应有地位。同时,城市之间不能够相互模仿彼此的发展模式,应构建自己的评价体系,发展和其他城市有所区别的另外一种生产生活形态,使城市发展不再仅限于复制。理想的城市文化应该是相互独立,同时又是相互依托的,城市文明创造的便利和舒适可以输送到产业,而产业文化中与人类本性相和谐的理念可以融入城市文化中,用以解决城市文化的浮夸焦躁之弊,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