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妆设计
1.3.4.1 一、化妆

一、化妆

1. 巴洛克时期的化妆

在巴洛克时期,欧洲上层阶级不论男女都化妆。女人不化妆绝不出门,男人化妆一来是为了掩盖伤疤或羞于见人的疾病,再者就是来自于贵族的歧视,认为不化妆就是平民的象征。贵族脸上依旧是不透明的铅白,喜欢在双颊和双唇使用象征富丽的红色胭脂进行装点,只强调红和白两种颜色,眼部化妆并不是重点。除此以外,还必须遮盖脸上的斑点、因香料饮食引起的脸色绯红以及喝酒时皮肤浮现的不雅红斑等。

巴洛克时期的红色胭脂取得较大发展,这主要归功于特别鲜艳亮丽的化妆原料朱砂和胭脂虫,使得当时的胭脂不仅仅局限于一种红色,而是包括大红、橘红、绯红、朱红等一系列红色,而且胭脂虫是一种无毒的染料,它的发现被欧洲人认为是化妆原料上的一次革命。

2. 洛可可时期的化妆

到了华丽的洛可可时期,贵族中流行的红色从鲜红、百合红、玫瑰红到橙红、橘黄皆流行,当时贵族的装扮如同戴着面具一样极不自然,皮肤过于白皙,就像木偶一样;面颊至太阳穴抹上棕色,胭脂红延伸到眼部附近,不再局限颧骨的两个圆形;精心修饰的高挑眉极其盛行;眼睑上涂抹高亮度的膏体以增加眼部轮廓的立体感;嘴角四周抹亮,嘴唇涂上红色鲜艳的唇膏。

意大利冒险家卡萨诺瓦曾如此解释:“人们不希望红色看起来自然……人们抹上胭脂为了让人们看到,且允许他们抛弃理智,享受狂欢迷恋的欢愉。”贵族阶层妇女在双颊上仅抹稍许的红晕,依年龄在脸颊上抹上从粉红到鲜红的胭脂,但是在法国宫廷,皇宫贵族都抹得很鲜艳,并要求在场的男女都如此。法国贵族用面具来掩饰前一夜里或摄政时期因通宵狂欢而引起的苍白肤色,这些夜间活动使朝政萎靡不振。但是贵族们不论有多少疯狂的宴席,仍要美丽赴宴,所以男男女女都涂上厚厚的脂粉,宫内朝臣无法掩饰病态却又不能破环流行,而红色既可以刺激感官,又可以掩饰年老色衰,所以自孩童起每个年龄层的贵族脸上都有红色,甚至妇女睡觉时还要抹些胭脂。

到了洛可可末期胭脂红慢慢消失了,苍白又变成了时尚,强调纯净光洁的面孔。这要归功于两个女人,一是法国皇后玛丽,她从奥地利带来自然美的传统,命人特制了以淀粉为原料的新型粉底和蜜粉,终于取代了含铅量过高的矿物香粉,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一时间法国崇尚洁白迷人的肌肤,且越演越烈。还有一位是玛丽皇后的宫廷画家维热·勒布伦夫人,她的肖像画带动起“优雅的不修边幅”的风尚。

当然,那个时代偶尔也有化妆的前卫者,比如瓦尔戈夫人,曾率先在一次宫廷舞会中使用一支紫色的唇膏,她的出场令所有的人惊愕不已,这在当时对人们的审美判断是非常有挑战的,不过以后不久,大家就认可了这种紫唇的魅力。

17世纪末,巴黎的妇女先开始流行点痣术,痣有红色和黑色两种,大小数目不等,当时还流行用漂亮的花缎剪成圆形、心形、月牙形、星星状、花瓣状等形状,贴在额头、鼻子、两颊或唇边,有时甚至贴在乳房、肚脐或两腿内侧。假痣风行一时,各有其含意:靠近眼睛的是美人痣,嘴旁的是活泼痣(以微笑的形象示人),嘴唇上的是好吃痣,鼻子上的是厚颜痣,额头上的是威严痣,面颊上的是风流痣,下唇边上的是保密痣……

到18世纪中叶,整个欧洲社会男人也和女人一样画着浓妆,甚至在脸部贴上夸张的假痣。假痣不仅可遮盖雀斑和痘,也可利用雀斑和痘绘星座,还有的用小块的丝质花布修饰脸部。点痣术的流行为奢侈时期的妆饰增加了娇柔妩媚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