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妆设计
1.2.4.1 一、化妆

一、化妆

1. 面妆

(1)洒晕妆:唐朝流行浓艳的红妆,红妆中最为浓艳者当属洒晕妆,亦称“醉妆”,这种妆先施白粉,然后在两颊抹以浓重的胭脂(图2-16)。

(2)桃花妆:其妆色浅而艳如桃花,花钿如桃花状而得名(图2-17)。

(3)飞霞妆:其妆色浅淡,比较自然,多见于少妇使用(图2-18)。

(4)胡妆:唐朝当时比较开放,对外文化、艺术交流频繁,尤其与少数民族亲密往来。在化妆领域,亦出现了具有异域风情的胡风妆饰(图2-19)。

晚唐五代之时,妇女的妆饰风气更是疯狂,有人认为晚唐时期的妇女妆饰,已经超越了一般审美的范畴,妇女对装扮已经是如痴如狂。唐朝妇女对装扮大胆追求,超凡的想象力把原本以实用性、修饰性为目的的装扮行为上升到一种

img18

图2-16 洒晕妆

img19

图2-17 桃花妆

img20

图2-18 飞霞妆

img21

图2-19 胡妆

2. 面饰

(1)额黄:额黄在唐代尤为盛行,这一时期,额黄的外部形态如花朵、花蕊一般,额黄与眉式相匹配,或高或横向发展,色彩有深浅的变化,花姿妖娆,异常艳丽,极富想象力(图2-20)。

img22

图2-20 额黄、花钿

img23

图2-21 斜红、面靥

(2)花钿:花钿之俗从秦汉之初的简单的一个圆点发展到唐代已经有各种花鸟飞禽以及各种抽象的图案了。花钿与额黄在妆饰部位上非常相似,都是以修饰额部为目的(图2-20)。

(3)斜红:斜红之俗虽然始于南北朝,但却并未普及,直到唐代才开始广泛流行。斜红一般描绘在太阳穴部位,有形如弦月者,也有状似伤痕者(图2-21)。唐朝末期,斜红逐渐销声匿迹。

(4)面靥:面靥在唐代盛行一时。起初面靥是点于嘴角两边的酒窝处,通称笑靥。盛唐后,面靥的样式变得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称为钱点;有的状如杏桃,称为杏靥;有的制成各种花卉的形状,俗称花靥(图2-21)。艺术审美活动。这一时期唐朝妇女打破了传统审美观念,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审美尺度与标准,不但为中国历代妆容史留下了最璀璨光辉的艺术财富,也影响着世界各国,日本、韩国就是深受其影响的国家。唐朝的妆饰一直到今天都是造型师艺术创造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