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第十二讲 民艺地图之居设

第十二讲 民艺地图之居设

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

——《黄帝宅经》

一、中国民居

中国民间的起居空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艺术表现方式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宗法观念、风水观念等,同时也包含审美理想、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思想观念。

民居包括建筑类型、陈设内容和陈设方式等。

中国古老的民居主要从穴居与巢居演变而来。

img29

图12-1 陕西窑洞

(一)窑洞民居

《孟子·滕文公》记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说明远古先民因地制宜、因材适用地构建自己的住所,在地势低洼和潮湿的地方构木为巢,在干燥的高原台地掘土为穴,逐步从上古“野处”而到后来的“宫室”定居,“避群害”,“待风雨”。

从现有资料看,土穴窑洞式建筑居住形式最早出现在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两岸的黄土高原上。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与龙山文化遗址中,不但均出现了黄土高原窑洞,而且发育得相当成熟——“吕”字形窑洞居室已出现。

郭冰庐先生认为黄土窑洞在华夏传统民居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是历史悠久,几乎可以说与人类同时发生,同步发展,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窑洞文化体系;二是对人类的贡献大。它不仅因地取材,因陋就简,保温隔热,冬暖夏凉,在满足人们栖身需要的同时,还节省了耕地、木材,施工简便,造价低廉,既保护了环境,而且为石拱、砖拱建筑及现代大跨度建筑提供了科学的结构。

作为中国远古穴居文化的直接继承与发展,窑洞式民居多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的黄土地区。由于施工简便,较少破坏地面植被和自然风貌,在审美上融合了自然的情趣和古风野趣,在文化品格上表现出亲地倾向和黄土情结。

窑洞的形制有三种:一种为顺坡的靠崖式窑洞;一种为平地上向下挖的下沉式窑洞;一种为在地上用砖砌,拱券成的窑洞形式的房子,称为独立式窑洞。

窑洞的特点是冬暖夏凉,没有噪音,抗震能力强。

在装饰上,窑洞的正面以门窗为主,有年画、窗花、门帘等。

窑洞式民居不仅是古老的穴居方式的延续,也是一种与自然极为协调的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制。

比如,下沉式窑洞民居是位于地面之下的窑洞,它是在相对平坦开阔的黄土塬上向地下挖掘出的一个院落,然后再在这个院落的四壁横着开挖几口窑洞,或是作为客厅,或是作为卧室,或是作为厨房,或是作为牲畜间,或是作为仓库等。据调查,这种住宅形式几乎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下沉式窑洞的产生是与地理和地形条件相关的。在黄土高原上,存在天然的适合掏挖靠崖式窑洞的区域,也有相对开阔平坦的区域,平坦开阔区域没有崖坡,虽然无法掏挖靠崖式的窑洞,却产生出下沉式的窑洞。有一首关于下沉式窑洞村落景象的民谣,生动地描述了下沉式窑洞的美丽形态:“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麦垛星罗布,户户窑洞沉。”

(二)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也是古老的巢居的遗传。建筑下部架空的构造是为了适应潮湿、炎热、多雨的气候,也是为了防止野兽与毒虫的袭扰。

干栏式民居主要是以木为梁柱搭成的简易小楼式建筑,也有部分地区使用竹材料代替木料的,如傣族的竹楼。《旧唐书》云:“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干栏式民居的上层住人,下层为牲畜圈或杂物间。这种底层空出作为他用而不住人的形式,是干栏式民居最大的特点。

干栏式民居多分布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和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地区,一般底层架空,具有通风、防潮、防兽等优点,在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非常适用。

这类民居规模不大,一般三至五间,无院落,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皆在一幢房子内解决,在平坎少、地形复杂的地区,尤能显示出其优越性。

1.干栏式民居的分布

这类建筑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在广西西北部、四川西南部、湖南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分布。

另外,四川川东与湖南湘西地区的吊脚楼也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形制。

img30

图12-2 干栏式民居

2.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民居

应用干栏式民居的有傣族、壮族、侗族、苗族、黎族、景颇族、德昂族、布依族等民族。

傣族民居多为竹木结构,茅草屋顶,故又称为竹楼。其下部架空,竹席铺地,席地而坐,有宽大的前廊和露天的晒台,外观上以低垂的檐部及陡峭的歇山屋顶为特色。

壮族称干栏建筑为“麻栏”,以五开间者居多,采用木构的穿斗屋架。下边架空的支柱层多围以简易的栅栏作为畜圈及杂用。上层中间为堂屋,是日常起居、迎亲宴客、婚丧节日聚会之处。围绕堂屋分隔出卧室。

侗族干栏与壮族麻栏类似,只是居室部分开敞外露较多,喜用挑廊及吊楼。同时侗族村寨中皆建造一座多檐的高耸的鼓楼,作为全村人活动的场所。村村各异,争奇斗巧,是侗族的一项宝贵的建筑遗产。

苗族喜欢用半楼居,即结合地形,半挖半填,干栏架空一半。

黎族世居海南岛五指山,风大雨多,气候潮湿。其民居为一种架空不高的低干栏,上面覆盖着茅草,呈半圆形船篷顶,无墙无窗,前后有门,门外有船头,就像被架空起来的纵长形的船,故又称“船形屋”。

(三)合院式民居

北京四合院是我国传统合院式民居的典型形式,更是我国北方合院民居的代表。

1.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2.四合院的形制

四合院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就是三合院前面用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呈“口”字形的称为二进一院,呈“日”字形的称为三进二院,呈“目”字形的称为四进三院。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的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一般人不得随意进入。古人有诗云:庭院深深几许,庭院越深,越不得窥其堂奥。

img31

图12-3 四合院

3.四合院的特征

四合院建筑的规划布局以南北纵轴对称布置和封闭独立的院落为基本特征,形成了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干线、社区地域为平面的社会网络系统,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符合人的心理、保持传统文化和邻里关系融洽的居住环境。

4.四合院的历史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被称为“中国第一四合院”。

这种木构架体系、院落式组合的建筑属于中原民居制式,也是中国民居最突出、最普遍的制式。这种四面建房、中间庭院的建筑格局,从古至今一脉相承,未曾间断。

墨子说:“宫室之法,高足以避润湿,中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霜雪,墙足以别男女。”西周以来,士大夫们依礼而建居舍,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民居建筑样板。当时士大夫们的理想居所是前堂后室,四进三院,以此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宅院建筑的基本格局。

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受风水学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唐代四合院上承两汉,下启宋元,其格局是前窄后方。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为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

北京的四合院住宅作为承接3000年庭院式住宅传统的最终表现形式定型于明、清时期。其中,除北房居主要地位之外,周围房屋和其他建筑形式都经历了精炼、强化和调整的过程,产生了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内外有别、主次分明、有开有合、趋于完善的四合院院落。

北京的四合院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和中原传统文化保持着密切联系。中原传统文化既影响了四合院中的建筑,同时也规训着居住在四合院中人们的禀性。中原传统文化从传统哲学理念、政治制度、家庭伦理、审美标准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刻地影响了北京四合院的布局、结构、形式和细部装饰。

5.四合院的礼乐文化

四合院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相对于外界比较隐秘的庭院空间,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学说。

四合院是中国农耕封建社会最为普遍、最为坚固的居住式样。无论金碧辉煌的帝王宫殿,还是寻常百姓的粉墙青瓦,或是深山闻钟声的寺庙,都是这种重重叠叠的木构架体系、院落式的组合建筑的滥觞。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道德经》)当圣哲老子认识到一座房屋“空”的那部分,即现代建筑学所讲的“空间”才是有用的部分时,房屋在他看来就是人居住的容器了。这是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在理解建筑,论证他的“有无相生”的理论。

作为古代风水学的重要经典,南北朝王征的《黄帝宅经》对房屋的关注有着浓厚的伦理学思想:

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人与建筑是互动的。这里包含着非常深刻的思想:开始是人创造了建筑,反过来建筑又塑造了人。

《黄帝宅经》上的另一句话更是直截了当地说明了这一层道理:

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

这就从伦理学上为住宅下了定义,并在实际中加以规定,这在世界建筑学上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典型的“枢纽”、最普遍的“轨模”是什么呢?就是四合院。可以说四合院是物化的、凝固的中国宗法礼制的体现。

中国的老房子区别于全世界各国的老房子最为显著的地方是强烈地体现出以中国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宗法制度——是血缘关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产物,其标志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

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浸淫在宗法血缘关系和社会等级制度里,宗法礼制成为一大构成要素,家族观念延伸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维系宗法社会秩序,以亲疏为尺度、以尊卑为高下的伦理观念支配着封建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行为。一个大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直接为之服务的中国老房子——四合院就是这种伦理社会观念的物化产品。可以这样说,四合院就是中国伦理道德的物化图解、具象模型,四合院的院落性质就是伦理空间。

中国最典型的四合院在北方,而北方最典型的四合院在北京。

一座标准的四合院约40平方丈(约443.56平方米)[1],一般共有一个9平方丈(约99.98平方米)的正方形大院,一个3平方丈(约33.33平方米)的长方形外院,连大带小共有6个院子(包括外、里院,四角的四个小院)。房间依两柱一檩的自然间计,共有17间。其中,大门、二门虽也是自然间,但不能住人。实际上有15间。房间的总面积超过200平方米。

四合院的等级是从门开始的。它是一户人家的脸面,表示其身份。门的式样规模、屋顶的形式、油漆的颜色、装饰物件等都透露出一户人家的尊卑地位。

北京众多的四合院大致可分为屋宇式门和随墙式门。前者有门洞,门占一间屋;后者没有门洞,只在墙上开门。

屋宇式大门又分为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大门、如意门等,随墙门有小门楼、车门等。

例如王府大门的间数、装饰、色彩等都是按制度规定而建的。《大清会典》规定:“亲王府为绿色琉璃瓦,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世子府减亲王之二。”王府大门屋顶用筒瓦、大脊,设吻兽,垂脊上设仙人走兽,山墙上做排水沟滴,大门漆红色,梁枋施彩画。

与门一样,封建等级观念主要反映在建筑的规模、式样和局部安排等几方面:

(1)房屋的式样;

(2)房屋的基座;

(3)台阶;

(4)开间;

(5)屋顶;

(6)瓦件;

(7)斗拱;

(8)彩画。

另外,四合院的平面布置也反映了等级观念。儒家伦理学说最重要的规范是“礼”,所谓“礼别异,卑尊有分,上下有等主,谓之礼”。表现在家族的行为规范上,从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的大礼,到分别家族长幼辈分的正礼,均有严格规定。这一整套要求便成为四合院使用功能必须遵循的设计指导思想,而院落形式最能当此重任。

四合院整个院落的布置都是围绕长幼有序的礼制来安排平面布局设计的。正屋多座北朝南位居尊位,大礼先祖牌位供奉在上,并设神龛于堂屋。长辈住正屋侧室,晚辈住厢房,佣仆住倒坐或罩房偏处。厢房亦有兄东厢弟厢西的昭穆之别。未婚女流之辈则住女墙后之内院。这样安排既有院落围合上的安全防护功能,也是为了维系封建等级秩序的建筑制式。

建筑是文化的体现。中国四合院在漫漫数千年的生长中,除了令人窒息的物化宗法礼制以外,还充满了一种对宗法礼制进行调节的和乐氛围。如果四合院没有和乐氛围的话是不能合理存在数千年的。

“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这是著名作家郁达夫寓居北京期间对四合院的赞叹。

天井是四合院中的小庭院,是四合院体现“天人合一”的地方,既因为它紧紧连着大地,又因为天井可以仰望天空。天井的花架、树丛等植物使人在居住其中时也可以做到“与天地往来”,而感应到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秋高气爽时四合院夜晚的景色。

其实四合院的安静在于它的构成。由于四合院多背街开门,再加之倒座房的隔离,使四合院虽在闹市却是一方静地,而产生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效果与意境。

因而学者兼老北京邓云乡以他一生的感受、全部的才华,为四合院想了四组赞语:“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混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邓云乡《北京合院草木虫鱼》)

这是四合院与天地相通的自然和乐,是与庭院制式相关的。但这只是四合院的和乐精神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在于民间的礼俗活动。

——“搭大棚,贴喜字”,四合院中的婚礼景象;

——“吃寿面,办堂会”,四合院中的寿庆景象;

——“搭白棚,设灵堂”,四合院中的丧事景象;

除了这些红白喜事外,四合院中的各种节期日子,如过大年、清明、端午、乞巧、上元节等更是热闹非凡,尤其是小孩子们兴奋不已。

因为四合院是一种典型的大家族式建筑,有一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活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是一种以“孝”为中心的伦理模式。

中国民居四合院给人双重震惊:一堆零乱土木变成了一座整洁宅居;住进个平常人,出来却变成了一位循规蹈矩的君子。

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经济,老人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因为那种生产经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经验运作的。因此,四合院的礼乐精神贯彻了孔孟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风范。这也是数千年积淀而成的四合院民居稳定结构的礼乐精神。

四合院的礼乐精神表现民艺方面,主要是门饰、窗饰、墙饰、柱础、屋架檐饰、屋顶脊饰等上的木雕、石雕、砖雕的丰富题材与精美制作。

(四)防御型民居

防御型民居的特点在于除居住外,主要功能为防御。

1.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我国传统民居中极特殊的一种建筑形式,特别是它的平面与立面造型令人惊奇与感叹。它在功能上,除了供人居住外,主要是防御。

罗青霄的《万历漳州府志》卷七《兵防志》记载:“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年以来,各地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这说明了福建土楼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2.广东开平碉楼

“无碉楼不成村”,在广东开平处处都可见到碉楼的身影。碉楼的主要功能是防御。开平碉楼的集中建造时期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建造者是归乡的华侨。因此,开平碉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和造型。

3.广东梅县围拢屋(略)

4.赣南围子(略)

5.闽中土堡(略)

6.藏族碉房(略)

二、民艺地图上的民居

从民艺地图上可以将民居分为以下几种。

(一)中原民居

黄河中下游地区古称中原,包括现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甚至扩及安徽东部和湖北北部。中原地区素有“居天下之中”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我国开发较早和最先进入文明社会的地区,享有“文明摇篮”的美誉。

中原民居的主要种类为窑洞民居与四合院式民居。

(二)江南民居

从考古学上说,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的典型文化。1973年首次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7000年。河姆渡文化具有明显的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最具特色的是干栏式建筑,下层用许多木柱支起一个居住面,木头之间用榫头连接,在木柱上面建屋,居民住在楼上,可避水害和虫害的侵扰。

钱山漾良渚文化房屋则继承了河姆渡文化的特点,修建的是高出地面的桩上建筑。它先在地面竖起许多木桩,桩上架横梁,横梁上铺几层竹席与芦苇,再在四周立柱,柱上架屋梁,梁上用竹席、芦苇和树枝覆盖,做成屋顶,四壁也用竹席、芦苇等围合而成。

江南民居的特点之一是屋顶坡度大,可防雨水渗漏,可隔太阳暴晒。房檐较宽,甚至拓为檐廊,配合开敞的明堂,与天井一起构成通达天籁的家居宜人空间。高大的风火马头墙形象鲜明,粉墙黛瓦,韵味悠长。

江南民居的代表为皖南民居、吴越人家、闽南古厝、客家土楼。

徽派皖南民居崛起于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兴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以黛瓦、粉墙、奇巧多变的梁架、韵律渐变的马头墙为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三)东北民居(略)

(四)山地民居(略)

(五)草原民居(略)

(六)绿洲民居(略)

(七)雪域民居(略)

三、家具陈设

闻君迁新居,应比旧居好。

复此假布囊,家具何草草。

我贫无囊假,来僮笑欲倒。

所笑还往人,生计不足道。

非用僮仆知,虽贫自怀宝。

——宋梅尧臣《江邻几迁居》

(一)家具的形制与种类

1.坐卧类

小凳、杌凳、条凳、春凳、绣墩、靠背椅、灯挂椅、梳背椅、玫瑰椅、官帽椅、圈椅、交椅等。

2.承具类

香几、花几、炕几、炕桌、半桌、月牙桌、方桌、圆桌、条桌、平头案、翘头案、架几案等。

3.卧具类

童床、平榻、杨妃榻、罗汉床、板床、架子床、拔步床等。

4.庋具类

盒、匣、奁、板箱、坐柜、衣箱、躺箱、躺柜、立柜、圆角柜、方角柜、亮格柜、连二橱等。

5.架具类

面盆架、镜架、衣架、巾架、灯架等。

6.屏具类

砚屏、炕屏、座屏、折屏等。

这里对中国古代家具的主要形制与种类作简要的介绍。

1)席

席是指人坐卧时铺垫的一类用具,它可舒可卷,随用随置。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床榻、椅凳等配套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席的产生很早,“神农作席荐”(《壹是纪始·卷十一》)是现今可查到的最早的古籍记载。汉语言文字中与席相关的字众多,如筵、蒲、稿、荐、簟、茵、垫、褥、毡、毯等,分别指各种质地、形态及用途的铺垫用具。用蒲草编织的席称为蒲或莞;用稻草、麦秸等禾秆编织的席叫稿或荐;以竹、藤织成的席叫簟,粗竹席叫蘧篨;毡、毯、垫、褥谓之茵。

古代坐席时有很严格的规矩。如果坐席的人数较多,其中长者或尊者须另设一席单坐。即使有时与其他人同坐一席,长者和尊者亦必须坐在首端,并且同席之人还要尊卑相当,否则长者和尊者就会认为是对自己的污辱。古时常发生因坐席不当,尊者、长者自以为受辱,于是拔剑割席分而坐之的事情。《史记》载:“任安与田仁,俱为卫将军舍人,居门下。卫将军从此二人过平阳公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裂断席,别坐。主家皆怪而恶之,莫敢问也。”《世说新语》载:“管宁与华歆同席读书,有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床榻

古代的床既是卧具,也是坐(跪坐或箕踞坐)具(图12-4)。

汉代刘熙《释名·释床帐》曰:“人所坐卧曰床,床装也。所以自装载也。”可见床是可坐可卧的家具,主要是供人睡眠用的。古人亦有谓坐榻、交椅等为床的,如“胡床”“绳床”“藜床”。

img32

图12-4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

3)椅凳

中原自汉代传入北方游牧民族所用坐具胡床以后,随着垂足坐起居方式的流行,历千年而创造了形制多样的椅、凳。

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引《风俗通》称:“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后汉书·五行志一》载:“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京都贵戚皆竟为之。”这两段记载可证我国古代椅子的出现当在汉灵帝时期(168—189年)。

胡床因其形态特点又有“交床”和“绳床”之称。隋朝称“交床”,是因为隋高祖忌“胡”字,器物涉“胡”字者,咸令改之。

宋代陶毂《清异录》云:“胡床施转关以交足,穿绷带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相传明皇行幸频多,从臣扈驾,欲息无以寄身,遂创意如此,当时称‘逍遥坐’。”

胡床开始并无靠背,形如今天所的马扎儿,唐代始有靠背。这种逍遥坐很可能就是带靠背的胡床。

在唐代以前还没有椅凳的名称,但已有椅凳的形象了。敦煌285窟壁画就有两人分坐在椅子上的图像;257窟壁画中有坐方凳和交叉腿坐长凳的妇女;龙门莲花洞石雕中有坐圆凳的妇女。这些图像生动地再现了南北朝时期椅、凳在仕宦贵族家庭中的使用情况。尽管当时的坐具已具备了椅子、凳子的形状,但因其时没有椅、凳的称谓,人们还习惯称之为“胡床”,在寺庙内常用于坐禅,故又称禅床。

img33

图12-5 胡床(交椅)

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中有记:“绳床十,内四椅子。”或可知在唐代贞元之前已有了椅子的名称,椅从床的品类中分离出来。但在唐人诗文中,将椅子称为床依旧很普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等诗句中的“床”,实际上是坐具(图12-5)。

凳指无靠背的一类高型坐具。这种坐具自汉代后发展至两晋、南北朝,到唐代已经相当普遍了。经宋代至明清时期,凳子的形制众多,有圆凳、方凳、月牙凳、长方凳、长条凳、五方凳、六方凳、梅花凳等。凳子也称“杌”,或合称“杌凳”。

4)桌案

桌案是指可供放置器物,或供人凭依一类的家具。古代的桌案起源于祭祀的一种礼器——俎。俎起初仅用于祭祀活动,后来扩展至日常生活。因用途不同,出现了“案”的名称——祭祀用的称为俎,日常使用的叫案。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云:“有虞三代有俎而无案,战国始有其称。”

汉代时各种案的名称很多,如食案、书案、奏案、香案、供案等。以食案数目最多。食案大多形体较小且轻,史书中常有食案的记载。《艺文类聚》载:“燕太子曰:太子尝与荆轲等案而食。”《后汉书·梁鸿传》载:“孟光举案齐眉,不敢于鸿前仰视。”

几,最早指凭倚的家具,人们席地而坐时置在身前或身侧以供倚靠,称为“凭几”。后来不仅供凭倚,也放置器物。

“桌”的名称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明代方以智《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两宋以后,桌类发展很快,有方桌、长方桌、条桌、圆桌、半圆桌等。还有专用桌,如琴桌、棋桌、宴桌等(图12-6)。

img34

图12-6 仕女弈棋(唐代)

5)箱柜

箱柜是泛指用于贮藏或存放各种物品的一类家具。

箱柜的使用大约起始于夏、商、周三代。古代的柜并非今天的柜,倒很像我们今天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却是指车内存放东西的地方。古代还有“匣”这个名称,形式与柜无大区别,只是比柜小些。

《说文》:“箱,大车牡服也。”《诗经·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左传》:“箱,大车之箱也。”也有把柜统称为“匣”的。《盐铁论》:“天子以海内为匣柜。”古人把匣、柜并称,是因为匣和柜从外形上看仅有大小之别,通常小者称匣,大者称柜。匣和柜除大小区别之外,没有严格的界限,有的甚至还把匣、柜混称,这种现象自两汉一直到隋唐。如唐徐浩《古迹记》说:“武延秀得帝赐二王真迹,会客举柜令看。”这些记载表明这时的柜形体不大,既小且轻。

汉代始有箱子的名称,器形则与战国前的柜子相同,多用于存贮衣被,称巾箱或衣箱,形体较大,是具备多种用途的家具。

两晋以后又有了“橱”这个名称,它是一种前开门的具有多种用途的家具,可供存贮书籍、衣被、食品等物。

唐代以后至明代,箱柜的形式无大变化,箱匣类大多做成盝顶盖(隆起的孤形顶盖),棱角处多以铜叶或铁叶包镶。

明代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柜橱类家具也丰富多彩。如闷户橱的形体与桌案相仿,面下安抽屉,两屉称连二橱,三屉称连三橱,大体还是桌案的形式,只是使用功能较桌案发展了一步;柜橱是一种柜和橱两种功能兼而有之的家具,形体不大,高度近乎桌案,柜面可做桌子用;顶竖柜是一种组合式家具,在一个立柜的顶上另放一节小柜,小柜长宽与下面立柜相同;亮格柜是书房内常用的家具,通常下部做成柜子,上部做成亮格,下部用以存放书籍,上部存放古玩。

6)屏风

屏风的主要作用是遮蔽、挡风、隔断等,同时又具有装饰功能。

屏风最早有“依”“扆”“邸”等名称,起源于周代。早期的屏风以象征权力的功能和挡风的功能为主。《礼记》载:“天子当依而立。”

汉代刘熙《释名·释床帐》有“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

古代的房屋大都是土木建构的院落形式,而且在高足家具出现之前,古人席地而卧,睡在地上,所以为了防止睡觉时受凉需要挡风,屏风这种家具就出现了。屏风经常与席、床榻结合使用,古时多将屏风置于床后或床两侧,以达到挡风的效果。后来的罗汉床、中式床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的影响。

唐代初期已有折叠式屏风(图12-7)。唐代屏风的装饰多以山水、花草为题材,且手法写实。另外还出现了专为题戒、题诗的屏风。唐代屏风较之前朝更为高大,随工艺水平的发展,屏风的制作更为华贵精美,装饰内容也更为多样,许多上层社会家庭起居必备屏风。唐代不少屏风画为当时的名家所绘。唐代诗人杜牧《屏风绝句》有“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的诗句。周昉约早于杜牧一个世纪,活跃在盛唐、中唐,善画仕女,杜牧此诗所咏的正是周昉所作仕女图屏风。

白居易的四言古体诗《貘屏赞》,诗序云:“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意思是说:“因为有头风病,所以每天睡觉时,找一个小屏风挡在我的脑袋前,防止被风吹着。”

明清时期,屏风从实用性向装饰性过渡,已不再是简单的挡风屏蔽之物,而演化为极具装饰功能的艺术品,更富于观赏性。明代屏风主要有座屏和曲屏两大类,基本上沿用了前代的样式,做工装饰更加精美华丽,或雕刻,或镶嵌,或绘画,或书法。明代后期还出现了一种挂在墙壁上专门用于装饰的挂屏。

清代屏风品种繁多,出现了“炕屏”“寿屏”等屏风,形体雄大,屏心常镶大理石、玻璃等饰品。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屏风逐渐由原来的实用品演进为实用和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品,成为古人居室里具有观赏性的陈设家具。

7)架台

架台是用于悬挂或承托物品的一类家具,如衣架、巾架、盆架、灯架和梳妆台、镜台等。

在古代,最早的用于挂衣物的用具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钉在墙上的木橛,谓之“楎”;另一种横架的木杆称为“桁”,或叫做“椸”。

img35

图12-7 十八学士图(南宋)

《尔雅·释宫》:“在墙者谓之‘楎’。”横架的木杆用以挂衣又曰“桁”。《尔雅·释器》:“竿谓之桁。”《尔雅疏》:“凡以竿为衣架者,名曰‘椸’。”

唐柳宗元《永某氏之鼠》载:“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衣架又曰“桁”,可能是地方方言不同。《宋书·乐志》中的《东门行》载:“盎中无斗储,还视桁上无悬衣。”这些名称经汉魏六朝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唐代韩愈《寄崔二十六立》诗云:“桁挂新衣裳,盎弃食残糜。”岑参《山房清事》诗云:“数枝门柳底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关于“衣架”之名,目前所见最早的记载是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竹衣架四,木衣架三。”

有关古代衣架的形象资料,有河南禹州的宋墓壁画,除衣架以外,也有巾架、镜架、盆架等。

明清的衣架基本沿袭宋代制式,而装饰性增强。

(二)明代家具与明式家具

img36

图12-8 明式家具

明代家具特指中国15—17世纪的家具。这一历史时期无论是高级硬木家具、民间柴木家具,还是富丽堂皇的大漆家具,在结构上、榫卯构造上、造型上、装饰手法上、纹样的母题上,都具有一致的时代风貌。

明式家具则不仅仅包括明代家具,还包括清代、民国及现代仿明代的家具。贺宏奎在《家具文化与艺术》中认为:“明式家具是指明代及清前期(包括康熙后期、雍正及乾隆早期)以黄花梨、紫檀、铁力木、乌木、红木、楸木、楠木等为主要材质制作的优秀的、典型的、具有明代风格的家具。”

从民艺地图来看,明式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苏州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所制作的硬木家具,也称“苏作”家具。在经济富庶人文积淀深厚的江南,无论是在城市园林中,还是在世俗市民家庭里,“苏作”家具都为居设文化增添了人文内涵。

以北京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所制作的家具称为“京作”家具。“京作”家具不仅为地方风格集大成者,也代表着宫廷的作风和气派,尤其是其中的传统漆家具,为明式家具的最高水平的体现。“京作”家具无疑为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互相渗透的例证。

明式家具另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系,是以晋商文化为底蕴的“晋作”家具。“晋作”家具的主要特色为漆家具,多饰以细密繁杂的描金、螺钿镶嵌图案而显得富丽堂皇。其次是硬木家具,多以就地取材的核桃木和榆木较为常见,外观沉稳凝重。

1.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1)流畅的线条

明式家具以舒展流畅的线条为主要元素,具有明快优美的视觉感受,如明式花架和官帽椅(图12-9、12-10)。

2)简洁的造型

明式家具以简洁大方、干净利落的整体造型特征为主。以官帽椅为例,有细细的椅腿,高高的搭脑,窄窄的靠背,纤纤的扶手和巧巧的联帮棍。整体造型以简约至上。

3)恰当的比例

img37

图12-9 明式花架

明式家具具有恰到好处的比例关系,表现为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局部与零件之间的尺寸与形态都极为匀称协调。如官帽椅(图12-10)的上部与下部,腿子、枨子、牙板、靠背、搭脑、扶手及座面,其高低、长短、粗细、宽窄几乎都达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中庸之美。

4)传统的结构

明式家具体现了传统的木作结构方式。明式家具部件之间的接合采用的是较单一的卯榫结构,不仅不用钉连接,也很少用胶。整体结构自然科学,很多明式家具虽经历百年沧桑,至今依旧牢固。

5)适度的装饰

明式家具以简洁朴素为主,加以适度的装饰,虽说各种装饰手法如雕、镂、镶、嵌、钤、描等无所不用;各种装饰用材如珐琅、螺钿、铜件、竹、牙、玉、石等样样俱全,但节制使用,决不滥施。如在圈椅、官帽椅上,根据整体需要,只做恰如其分的精巧点缀。

总之,简约与自然、流畅与大方是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2.明式家具的材质美学

明代硬木家具最著名的有五种木材:黄花梨、铁力木、鸡翅木、紫檀、乌木。

明式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形象,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了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突出特点。

明式家具崇尚简约。选材时追求天然美,巧妙地运用木材天生的纹理与质感,这与返璞归真的审美理念相契合。

比如黄花梨经烫蜡之后出现令人喜爱的暗橙黄色,显得光润高档,并有暗花纹和淡淡清香。由于它有浓浓的书卷气,最适合做书斋家具,符合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安详、舒适的氛围。一个时代对应一种颜色的时尚。汉代人倡黑、唐代人倡红、明代人倡黄、清代人倡白。明代倡黄,黄梨木恰恰适应了当时整个时代的审美取向。

又如铁力木也有自己的审美语言。它产于广东、广西,古籍中写作铁力,其实应为铁黎,因为它产自黎族地区。它刚做出来时是棕红色,烫蜡后呈黑色,又黑又沉像铁一样,故名铁力木。铁力木的纹理犹如行云流水,稍微一用就有苍古之感,因此经常被用来制作高古的庙堂之器,如祠堂前的拱案、香几、条案等。

鸡翅木又名红豆木、相思木。它经打磨抛光后很类似于铁力木,但没有棕眼。因此,它既有铁力木的行云流水纹理,又有灰褐色羽毛纹理,还非常细腻,有光泽,适于做精致典雅的宫廷家具。

紫檀木从深黑到紫红,具有金属般的色泽和绸缎般的质感,它的材质坚硬,纹理缜密,适于雕刻。用紫檀木雕制的优秀的明式家具,足以代表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制作水平。

img38

图12-10 四出头官帽椅

总之,明式家具中的精品既将紫檀木纹路中细若游丝的精微、凝重沉穆的圆润、劲健浑厚的质地发挥得淋漓尽致,又把黄花梨木温润似玉的情调、行云流水的纹理、不翘不裂的特性运用得炉火纯青。而且,这些古老的明式家具雕刻珍品经历几百年的风化,在器物表层形成了厚厚的包浆,宛如剔透莹润的美玉。

天然材质的运用为明式家具的显著特点。“道”的文化思想是明式家具的灵魂。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美在本真。明式家具用材中那些木质坚硬致密,色泽沉穆幽雅,纹理优美生动的珍贵木材,冥冥之中散发出来的大自然气息,正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契合。

3.明式家具的造型哲学

明式家具无论是从设计造型,还是从结构制作上看,都可见其深受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明朝中叶以后的通俗文化的影响与熏陶。在审美观念与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里强调:“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明式圈椅正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典型体现,它集众家哲学思想于一身,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文化理想,是个体与社会、理性与感性、人与自然、物质与心灵的完美统一。

明式圈椅对称式的整体构架、外扩内敛式的椅圈及扶手、天圆地方的造型,都体现了中和与天人合一的儒道哲学。同时,外扩内敛式曲线形椅圈既有明显的古典美的韵致,又有柔和的观感与触感,表现出回环灵动的生命气韵。另外,明式家具的倒棱处理在阴柔中表现出阳刚,使明式家具的边棱外表在给人一种坚硬的力度美的同时,在触摸时又有柔和的手感。

“经世致用”的思想也影响了明式家具的结构,家具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提炼至简明精当,又符合力学原理,在实用与美观上达到了统一。

明式圈椅的人性化曲线形靠背,扶手与搭脑一体化的椅圈,四方的座位,都体现了实用匠心及儒家思想的人文关怀。

明式圈椅在追求“本我”“真我”的文化哲学外,也深受吉祥祈福的通俗文化的影响。明式圈椅上的麒麟、蝙蝠、龙凤、灵芝、牡丹、葫芦、卷草纹、缠枝花卉、云纹等雕刻的广泛运用,都有着世俗市井民俗文化的烙印。

(三)清代家具与清式家具

清代家具,从字面上讲,应包括制作于清代的各种不同质地、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家具。清代家具又分清代制作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

清初家具沿袭了明式家具的风格,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清康熙年间逐渐形成了注重形式、追求奇巧、崇尚华丽气派的清式家具风格,到乾隆时达到顶峰。

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材质优良,做工细腻,尤以装饰见长,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综合运用,是清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从制作地域性上看,清代家具也基本延续了明代家具的特点,家具作坊多在江南及沿海各地,形成了以江苏扬州、苏州,广东惠州与广州,河北冀州等为中心的产地,习惯上被冠以苏作、广作和京作之名,并有一定差异的地域特色。

广作家具是清式家具的主要代表,由于受西式家具的影响,有用料粗大、形体丰硕及装饰西化等特点,带有近代中西文化汇合的印迹。

京作家具包括宫廷家具与民间家具。宫廷家具实际上以广作家具为主,风格上与广作家具差异不大。民间家具受宫廷家具的影响,突出雕刻、镶嵌等装饰作用。

1.清式家具的特征

研究清式家具,可以发现,它在明式家具的基础上更趋向奇形巧制、繁纹重饰、豪华富丽。无论是结构的衔接,还是线解的转折;无论是雕刻镶嵌,还是描画绘饰,都迥别于明式家具。而且,清式家具在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方面也颇为独到,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如清式花架、清式家具(图12-11、12-12)。

清式家具使用石材较多。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斑石、紫石、青石、白石、绿石、黄石等。在石材的选择上以有自然形成的山川烟云图案为上品,力求体现山水画中水墨氤氲的艺术效果,令人赏心悦目。

可以说,清式家具是以宫廷审美情趣为主流的一种家具风格,明式家具则是以文人审美情趣为主流的一种家具风格。

img39

图12-11 清式花架

清宫内的许多清式家具多为清帝钦定制作。

清式家具的产生还有一个工艺技术背景,那就是广式家具的产生。在雍正、乾隆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以广州为代表的沿海地区的家具生产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新的品种和式样,工艺技巧精益求精,并在相互影响中促使清式家具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社会文化中出现了一味追求富丽华贵、繁缛雕琢的奢靡颓废风气,尤其是受到西方建筑与家具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出现了最能代表清式家具的广式家具,或称广作家具,即以广州流行款式为特色的家具。

广式家具与清宫内院奢靡挥霍风气合流,加上时尚的跟风追随,因此,在清代中叶后,家具大多以造型厚重、形体庞大、装饰繁琐而闻名。这种家具在形式和格调上与传统的明式家具的朴素大方、典雅内敛的风格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故在中国家具史上称为清式家具。

img40

图12-12 清式家具

2.清式家具的工艺

(1)雕刻工艺。手法多样,木雕分为线雕(阳刻与阴刻)、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漆雕。

(2)镶嵌工艺。镶嵌品种繁多,有木嵌、竹嵌、骨嵌、牙嵌、贝嵌、彩石嵌、螺钿嵌、珐琅嵌、玛瑙嵌、玻璃嵌及镶金、银,装金属饰件等。

在清式家具中,描金彩绘也占有重要地位。

3.清式家具的风格

奢侈挥霍,极尽富贵豪华,选材以紫檀为首选,造型浑厚庄重,受西洋风格影响颇深。

思考与实践题

1.制作中国民居的幻灯片并概括其特征。

2.笔谈明式家具与清式家具的特点与区别。

本讲参考书籍

宋建文主编,沈泓,裴华编著:《家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定价: 68.00元。

赵新良编著:《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简装本,共三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定价:99.00元。

王其钧著:《中国民居》,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定价:69.80元。

贺宏奎著:《家具文化与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定价: 48.00元。

【注释】

[1]邓云乡:《北京四合院草木虫鱼》,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