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第十讲 民艺地图之皮影

第十讲 民艺地图之皮影

在北京见有“滦州影戏”招贴,不知其所作。今见宋灌园耐得翁《都城记胜》中《瓦舍众伎》一则云:“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看了这一则,仍旧不能晓得究竟怎样。将来能唤滦州班来一看,也可知道宋代杂戏状况。

——顾颉刚《琼东杂记》

皮影戏俗称灯影戏,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源于1500余年前的中国古都长安,盛行于唐宋,至今仍在中国民间普遍流传。

皮影与手影、纸影戏统称为影戏,在宋代已有手影及纸影戏。

手影戏借光以十指弄影,起源古老,至宋代正式成为“瓦舍(坊间)众伎”之一种。南宋灌圃耐得翁的《都城纪胜》中已载“手影戏”。南宋洪迈的《夷坚志·辛坚志》曾描写过宋代“手影戏”的演出形式:“华亭县普照寺僧惠明者……尝遇手影戏者,人请之占颂,即把笔书云:‘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从中可以看出手影影窗较小,但“十指逞诙谐”已能表演简单的故事。手影戏乃原始的影戏。

皮影又称“皮影戏”或“影人戏”,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而独具匠心的民间戏曲艺术。它镞刻皮革为人物,由演员手工操作,借灯光照射于素幕,结合剧情的曲折跌宕,有白有唱,载歌载舞,从而生产强烈的艺术魅力。

皮影是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元素,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尤其与中国戏曲密切关联的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的民艺。

一、皮影的起源

影戏是古老的综合艺术,包括戏曲、音乐、美术、民间文学以及宗教艺术等。大约在唐末、五代时期产生。到宋代已相当普及,出现了专门从事雕刻皮影的行业——“旋影戏”,并催生出相关行业,如在许多食品上冠以“影戏”的名称,有同于今天四川的“灯影牛肉”。

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皮影艺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这就是说在距今2000多年前即有皮影戏了。另一种说法是以目前能查阅到的文字史料为依据,认为皮影戏是在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兴起的。前者以推理而立,后者以史料为据,当然有其道理。

我们的祖先在汉代以前就逐步掌握了一套娴熟的雕刻技艺,很早便发现太阳光与物体影子的变化关系,运用它发明创造了测定时刻的“日晷”和可以精确计算年历的“晷表”等。在很早以前就有“形影相随”“立竿见影”之说。此外,还有诸如造纸术的发明以及美术绘画方面的成果等,都为我国皮影艺术的产生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如果说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应以文史资料而定,则从目前可查的史料来看,最早的皮影戏应出于唐代。

img25

图10-1 皮影

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空前繁盛,特别是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的传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出于社会需要,人们为了把史书、经卷讲诵得更加生动、具体,往往用绘画手段进行补充。后来有人改绘画为带活动关节的纸人,并用线牵动,来更形象地用于传经、讲史。

在史书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盛行“僧徒夜诵经卷、乃装屏设像”的文字记载。这里所说的“夜诵经卷”就有了“烛光”和要讲的故事,“装屏”就相当于现代皮影戏表演的“屏幕”,即影幕,“设像”即耍人儿。最有趣的是至今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如唐山、滦县一带的皮影戏老艺人还把表演皮影人物称为“牵线”“掌线”。可以肯定地说,皮影戏艺术从萌生到成为一种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的确要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

关于皮影艺术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最早的传说来自救世主观音菩萨亲临人间宣讲佛经教义的故事。当时,人们对于干巴巴的说教不爱听,于是观音菩萨悲伤地坐在竹林下,摘下竹叶随手编弄成各种人形并且能做出各种动作,她觉得非常有趣,忽然,观音菩萨想起若用这些竹叶编弄成的人形来表演佛经的故事该多动人啊!后来她在宣讲佛经时就挂起了竹帘,在帘后舞动起竹叶人形。夜幕降临,观音菩萨用油灯的灯光把竹人的影子映在竹帘上,表演出各种佛经故事,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从这以后,影戏就产生了。

另外相传在西汉文帝刘桓时,有宫妃抱太子在窗前玩耍,巧剪桐树叶做人形,映在窗上表演。又传说在汉武帝刘彻时,因其爱妃李氏夫人过早去世,帝思念不已,时有齐人少翁言能至其神,于是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帝居他帐遥望,见有好女如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仿佛是夫人之像。

这些传说虽然不能称为皮影戏艺术的起源,但是,如果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以及美术音乐和其他诸多因素来解析,则会觉得这些传说确有可信之处。

另外,陕西地区的皮影戏在早期也叫做“隔帘说书”。真可谓是无独有偶,一脉相承。

二、宋代皮影戏

皮影戏的盛行与宋代勾栏瓦肆的城市文艺密切相关,主要演出城市为汴京与临安这两座城市。

关于皮影戏艺术的确切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张耒著的《明道杂志》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

又据宋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记述:“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话加缘饰,作影人。”

之后,更为详细记载皮影戏的史书见于1147年的《东京梦华录》和1235年的《都城记胜》。

专门记述北宋汴京旧事、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云:“逢节庆日,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记述南宋临安的、灌圃耐得翁所著的《都城纪胜》云:“影戏。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粉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还有吴自牧著《梦粱录》记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阎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

再有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中也记载了当时南宋京城临安(现在的杭州)的节日盛景:“元夕……一入新正,灯火日盛……自此以后,每夕皆然。姜白石有诗云:‘灯已阑珊月色寒,午儿往往夜深还。只应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心弄影看。’”接着又叙述道:“白云诗云:‘游人归后天街静,坊陌人家未闭门。帘里垂灯照樽俎,坐中嘻笑觉春温。’”“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此类不可遽数也。”

宋代已出现影戏艺人与影戏团体。在社会上享有盛名的弄影戏艺人有贾震、贾雄、尚保义、三贾(贾伟、贾仪、贾佑)、三伏(伏大、伏二、伏三)、沈显、陈松、马俊、马进、王三郎、朱祐、蔡谘、张士、周端、郭真、李二娘(队戏)、王润卿(女流)、黑妈妈,计二十余人。同时,市井上还有专门“镞影戏之小经纪”和在当时社会可与其他诸戏竞争的皮影团体——“绘革社”。

此外,《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还多处详记“影戏”,如“丁仪、瘦吉等弄乔影戏。……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和“《杂手艺》有手影戏一种”。

影戏催生出相关行业。其中,最为有趣的记载除了在武林灯市上有“或为龙船、凤辇、楼台故事。羊皮灯则镞镂精巧、五色妆染,如影戏之法”之外,还有在“市食”上可以吃的“鱼肉影戏、胡羊犯……”和“食店”里展示的“影戏犯”。这还不算,如果再去当时元宵庙会的“诸色杂货”去看,还可买到“如戏剧糖果之类:行娇惜,宜娘子……及影戏线索、傀儡儿……”等物品。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至少在宋代,皮影艺术就已经非常完善和盛行了。

三、明清皮影戏

据《明史》载武宗正德三年(1508),皇宫在京城内外大兴土木,建造宫廷和坛、寺之后,为了举行庆典,曾调集全国各省司“艺”精者赴京“供应”。当时,各地艺人云集北京,举行了包括“皮影戏”在内的百戏大汇演。

由于皮影艺术演出用人不多(俗称七紧八忙九消停),又加上皮影舞台、道具易于携带,更兼当时封建社会的女子不能随意外出看戏,而皮影戏的演出则有影窗、帷帐可以把观众与演员隔开,所以在京城的皮影班社备受皇宫、王府的重视。其间,各王府贵族之间还以自设影箱、雇用艺人来争相炫耀豪华。

特别是清军入主中原的初期,一因派驻各地的文武官员及家眷大多系满族人,他们对驻地百姓的语言文化颇感生疏;二因他们原先对皮影戏的嗜好已深,所以上任者皆有皮影戏班跟随。康熙五年(1666),礼亲王府内竟有八个食五两俸银而掌管皮影戏箱的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皮影戏的流行状况。

清代皮影戏因牵连政治而遭禁止。历史上,皮影戏艺术在清嘉庆十八年(1814)后曾发生过一次劫难。

清嘉庆年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各地纷纷闹起“白莲教”。世上曾谣传皮影人儿转化为天兵天将,助民反抗朝廷。还因皮影戏演出时多在夜晚,致使清政府官吏倍感恐惧。后来,官府借机贴出告示说国有大祸,民无天良,若再演唱,点火烧箱。结果,官府派兵查抄皮影班社,皮影艺人被称为“玄灯匪”惨遭杀戮,一些影箱,包括布景及各种资料被毁。这场灾难波及全国。从此,皮影艺术走向衰落。

四、皮影与戏曲

皮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其他种类的艺术尤其是戏曲艺术关系密切。

我国皮影艺术的造型,自古以忠良、邪恶分明为主,其造型中的绘画艺术与雕刻工艺两方面的成就是很大的。可以说,皮影的美术造型,在我国乃至世界美术发展史上都称得上是独具一格的。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国的皮影制品,就不难看出诸如敦煌飞天、石窟的佛雕、庙堂神像、年画的景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动物、人物,都在皮影戏影窗上展现出来。这些皮影艺术造型既有我国民间传统的美术特点,又有各个时代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有白描、工笔画的齐整清晰、工巧细腻,又有图画艺术的高度概括和精练。皮影造型既从同源的姐妹艺术——剪纸、窗花中汲取了大量精华,又在影身的衣着和布景的构图上独具地方特色。

从理论上说,主要以正侧面人物、动物的造型,再加上一些大侧面的造型,同时在一幅静止的(布景)画面里进行复杂的戏剧故事表演简直是不可能的。然而,我国历代的皮影戏艺人们却相当巧妙地把几种美术透视关系(焦点透视至散点透视)融洽地处理在一起,并进而用这种“不合理”的美术形式构成了一种戏剧表演形式。这种宝贵的艺术实践为世界戏剧美术宝库增添了独具光彩的一页。随着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艺交流的增多,已经有许多国内外的美术、艺术界的人士开始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并使一些皮影美术造型相继出现在美术刊物和教科书中。

皮影艺术在宋代以前就以其美妙的表演形式和可繁可简的流动性赢得了观众,而深深扎根于人民中间。也正是因为这种可以自编、自刻、自演的民间艺术比较容易掌握,所以,那些广泛地活动于民间的皮影团体就会相互比较和竞争,从而使皮影艺术趋向完整、精湛。这的确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就在这种提高之中,各民间戏曲艺术的产生具有了充分的条件和肥沃的土壤。

比如碗碗腔皮影戏自明代以来长期流行在渭北一带。清乾隆以后,代之昆曲而兴起的梆子腔(现碗碗腔属梆子腔)已在民间大量流行。艺人们为了适应新作品的社会风情题材和一些悲欢离合的传奇所需,对原说唱形式和表演唱腔进行了改革,从而使碗碗腔的声腔曲调由粗犷单调的说书形式转向细腻缠绵的曲调,把“北曲”的武夫怒鼓之“刚”与“南曲”的娓娓柔媚之“柔”融为一体。另外,通过对陕西诸路皮影戏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皮影的唱腔与本域地方戏基本上如出一辙,一脉相承。这里必须注意到,皮影戏唱腔要早于地方戏曲而孕育了后者,绝非是地方戏曲派生出皮影戏唱腔。

再比如,广东的潮剧原名系“潮音戏”,又名“白字戏”。过去曾有谚语称:“正字母生白字仔,正字戏生白字戏。”所谓“正”字指官话,“白”字指潮州方言。据当地史料记载,潮州的纸影戏似在南宋期间流传到潮州,其“潮州人最尚影戏,凡乡应酬神赛会,常有聘演”之说,文史可见。

又潮州皮影戏有“竹窗影”和“阳窗影”两大流派之分。其“阳窗影”也称“正音班”,所唱腔调与锣鼓均与现正音戏同。此外,“阳窗影”之“正音腔”经明、清两代演变后大部分改为“潮州腔”。至今,无论从剧目到声腔,都与现在的潮剧如出一辙。

众所周知,近年来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唐剧(也称影调剧),应该说是用唐山皮影戏的唱腔,以真人代替皮影人表演的形式,进而流行于河北地区的。此外,如果我们再去调查一下北方的龙江剧、南方的川剧等诸多地方戏曲,都可以寻到皮影戏唱腔的踪迹。

无独有偶,在我国各地方戏曲中,几乎都具有皮影戏艺术之“公忠者绘(雕)以正貌,奸邪者画之丑貌,其剧本(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的特点。我国各地方戏曲的脸谱形象与古代乐舞面具有关,而雕、画脸谱的造型艺术使皮影艺术和我国各地方戏曲之间脉脉相连。

可以肯定地说,我国皮影艺术的产生以及日趋完整和普及,确曾为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过不少作用。

五、皮影的传播

从南宋起至清代,中国皮影艺术相继传入了南亚诸岛、埃及、波斯、土耳其、德国、法国、英国等地,成为中国最早走出国门的戏曲艺术,亦是世界上供人欣赏最多的幕影艺术。[1]

14世纪的波斯历史学家雷士丹丁曾写道:“当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的时候,有不少中国演员到波斯。这些聪明过人的演员在帷幕后弄光舞影,表演特别的戏剧,反映出许多国家的故事,惟妙惟肖,让人惊叹不已,在埃及萨拉丁的时候,常常将影戏作为最好的消遣品。”

18世纪德国的天才诗人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对中国皮影戏在欧洲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1774年,在德国的一次博览会上,歌德把中国影戏介绍给观众。为发扬这一艺术,又于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这天,用中国影戏演出《米纳娃的生平》,并在同年11月24日演出《米达斯的判断》。当时,歌德在魏玛公国任顾问官,又是蜚声文坛的一代巨匠,他如此热情地推崇中国皮影戏,无疑推动了中国皮影在欧洲的传播。继歌德之后,德国不断有人演出中国皮影戏。

1767年,法国神父阿罗德还将中国皮影戏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等地演出,曾轰动一时,被法国民众称为“中国灯影”。1776年中国的影戏又传到了英国。

中国皮影戏对西方的早期电影是有启蒙作用的。[2]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他的《世界电影史》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电影的前驱就是皮影戏与幻灯。”主要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加工及蒙太奇手法启发了西方早期的电影。

六、皮影的制作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

第一步选皮。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第二步制皮。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第三步镂影。镂影人的行业南宋临安已有,当时先为素纸刻镂,后为彩色羊皮刻镂,现在最普通的是驴皮刻镂的影人。

一般影人的头面称头茬,多采用侧面刻镂五分脸,使用通天鼻梁,除眉、眼、口外,全部镂空。

第四步烘染。影人头茬的色彩分为红、绿、黄、白、黑五种。以浅深浓淡、勾勒烘染的手法,表现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异彩纷呈。

人物头茬的颜色标志着不同的性格。如“三国戏”中,关羽画红脸、卧蚕眉、丹凤眼,表现其英武正直、忠义千秋的英雄性格。绿色则表示勇猛、善战,《铁丘坟》中的程咬金、《五峰会》中的暴虎都勾绿脸。

影人头茬向来不用蓝色,有蓝脸者,皆以绿色代替。黑色表现铁面无私的性格,如包拯就涂黑脸,也表现人物的憨直,如《珠宝钗》中的尉迟大海就勾黑脸。黄色多用在神怪戏中,如二郎神杨戬就画三只眼,勾黄脸。

白色一般表现奸臣凶人,如《西宫判》中的庞太监,勾白脸带横线、浓眉、吊角斗眼。眉心点红痣,象征他专横阴损,心术不正。《盗仙草》中的鹤童在脸谱中刻一尖啄,鹿童刻一鹿首人身,更为形象。江河湖海中的水卒,鱼虾刻鱼或虾形头茬,鳖雕鳖形头茬,龙王必刻一龙头。

据说影戏的头茬由唐代的“代面”(原指面具、假面)演变而来,经过吸收融合,或夸大或缩小,或化繁为简,以虚代实,或写实象形,创造了各种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独有的一种工艺美术品。

一般影子戏班都保留影人头茬和影人戳子(身子),甲级班有影人戳子200~300件,头茬约为1000~3000个。乙级班相应就要少些。

总之,影戏刻镂艺术,从材料的选择、加工,到具体操作——刻镂、上色,形成了一套极为完整的工艺流程。

有的老艺人还将雕镂技艺总结为口诀。刘庆丰先生记录的孙兆祥老艺人的艺诀就很有意思。如对驴皮的使用,他总结为:

一张驴皮宽又宽,使用起来选择严。

肋边骨处最透明,刻出头茬色鲜艳。

屁股皮张易回卷,雕镂影人不平板。

脊背适合刻帷幔(刻桌、椅、大帐等),脖皮用在车马船(刻马、刻虎、刻车)。大刀口、小刀口,刀口犀利要直走,里裂外斜最禁忌,乱加饰物俊变丑。

顺茬作出能直立,横茬刻完卷又偏。

鼻直眼尖帅盔尖,斜行一线尖对尖。

嘴角眼角要相对,刻出影人笑微微。

七、皮影的造型特色

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民间艺术的拙巧淳厚。

雕镞的技巧分为阳刻(又称实线刻)与阴刻(又称虚线刻)两种技法。

皮影造型多受古代帛画,特别是汉画像石的影响。因为这些多是以“二维”结构的图像来表达人物面部表情的,这样必然地把眉、眼联画在颞部(皮影的人物也是用五分侧面来表现头面部的)。

皮影又受古代宗教壁画及雕塑的影响。比如皮影的生、旦类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佛像的造型特点:侧面脸型多表现为大额头、弧形的弯眉、卧鱼状的细眼、唇角见棱、人中长、耳朵长、下巴褶纹,有的旦角还在眉间点上了一点红珠。民间艺人还有一套形象的口诀:

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一点点。

圆额头,下巴尖,不要忘记刻耳环。

最值得注意的是皮影里的“净”,它吸取了古代宗教雕塑中力士的造型,面部肌肉纹理、拧眉、瞪眼、龇牙咧嘴、卷舌及大耳等,无一不像。如果我们将皮影的“净”的五分侧面脸转成正面脸,他便酷似宗教雕塑、壁画里的力士了。

民间艺人也有一套形象的口诀:

眼眉平,属忠诚;

圆眼睛,性必凶。

线线眼,性温柔;

豹子眼,性情暴。

皮影造型风格独特,故在艺术中独占一席。它为了适应皮影戏的幕影表现形式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美学模式。皮影的人物造型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人物造型平面化:对于人物的设计,一般都采用侧身五分脸或七分脸的平面形象。

(2)人物造型艺术化:采取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进行设计,人物的装束与面容神韵生动形象、夸张幽默、诙谐浪漫。用线条镂空法进行形象刻画。用色简练,平涂着色。在后背光照下,视觉效果剔透而艳丽。

(3)人物造型卡通化:皮影人物一般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经人操纵能做机械性动态表演。人体比例通常是上身与双臂偏长,有利于表演效果。

(4)人物造型戏曲化:皮影人物造型是按戏曲生、旦、净、丑的模式进行设计的。各行当脸谱和行头的程式化造型源于舞台戏剧而又超越于舞台戏剧。

皮影除了人物造型以外,还有龙凤禽兽、花树虫鱼、山石门景、亭台殿阁、军帐兵器、陈设用具、车船马轿、城桥塔寺等,其造型都与皮影人物相协调,无不透着鲜明的皮影艺术特色。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所以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发展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就皮影人物的造型而言,地域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从大范围上讲,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都形成了成熟、独立、完整、系统的美学模式,二者都是中国皮影形象的代表。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人物的长须长发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

其他地域的皮影造型也各不相同,有的古朴,也有的追求写真。

皮影戏的传统节目多得不可胜数。戏中帝王官宦、后妃宫娥、兵卒将帅、武侠剑客、书生员外、夫人小姐、差役奴仆、民女村夫、妪翁童子、汉满番夷、仙神僧道、鬼魔精妖以及各种时装人物等,无所不有。这些人物的造型都要按生、旦、净、丑的戏剧行当设计,用程式化的脸谱来表现人物的刚柔美丑与善恶忠奸。例如:对于文雅秀丽的生、旦角色,一般都用阳刻空脸脸型,以表现其纯真嫩白;对花脸、丑脸角色,则多采用阴刻实脸脸型,以利于勾勒面部各种的形态和色彩。有时也可以采用实空结合的脸型,这样可以使面部造型在影窗上显出更大的色彩反差,从而得到更为突出的艺术效果。对于丑角,也有设计成七分脸的,这样可露出双眼,加大刻画面孔的余地,扩大脸部的表现范围。例如,设计独眼瞎丑角时,若用五分脸造型,根本就无法表现有一只眼瞎。

对于骄悍和老年角色,也是用阴刻实脸时多。但也可以用阳刻空脸,不过要在空脸上增加几条能表现出年老或骄悍的面纹才行。

对于发型、头饰、巾帽和服装,是按人物的行当身份来设计的。皮影人物的服装身条,除少数特定人物的着装是专用的以外,大多数是可以通用的。只要在身条上换一个相应身份的头茬,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物。目前刻制影人的艺人多是依样复制,而真有设计才能者甚少。

皮影也吸引了不少文化名人。中国学术界名人吴宓先生曾这样评价他的家乡陕西的皮影:“一是因剧本文词之工,二因音乐之荡人心魄,盖其种种技术布置,均易使人想象力自由发达,比之京剧较为富有诗意也。”

皮影艺术对现代美术也富有启发作用。著名画家林风眠就说:“我非常欢喜中国民间艺术,我自己的画从宋明清画上找的东西很少,从民间东西上找的很多。我碰上花纹就很注意。画中的线,吸收了民间的东西,也吸收了定窑和磁州窑的瓷器上的线条,古朴、流利。汉代画像石也很好,不论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还是后来的皮影,我都十分注意学习,都非常喜爱。”

有美术评论家认为,林风眠创作风格的特色之一是造型单纯,高度简化,融合民间皮影、剪纸、戏曲脸谱和马蒂斯、莫迪里阿尼诸近代画家在造型上的特点,并归纳出自己的一套程式,富于情绪化,意态化。

八、皮影的地域特色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洪迈《夷坚志》

陕西皮影:魁梧、严谨、委婉、妩媚,繁简相宜,虚实相生。如老腔、碗碗腔、秦腔等。

山西皮影:装饰性、夸张性、趣味性、乡土性。

唐山皮影: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外简内繁、程式化。

河南皮影:历史长,在北宋时的东京(开封)就有许多街口置“小影戏棚子”。

湖北皮影:集中在江汉平原,一般高72厘米。在总体上不像四川皮影那样有棱有角,也不像北方皮影那样重于图案,江汉皮影既讲究装饰美,也使用夸张浪漫的手法。似乎从中可以找出《楚辞》中人物的影子。

湖南皮影:傩戏盛行,酬神。

四川皮影:风格独特,绚丽多彩,唱腔高昂激越。还利用羊皮、驴皮,特别继承了汉代石刻画像的表现手法,线条简约,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的装饰意味。除戏曲之外,长于演出神话、童话和各种传奇。

(一)唐山皮影

“远看灯火照,近看像个庙,里头人马喊,外边哈哈笑。”这一则古老的谜语说的就是唐山皮影。

唐山皮影因以唐山地区乐亭、滦县一带的语言音韵为其音乐特色,所以又叫“乐亭影”“滦州影”,流行于河北的唐山、承德、廊坊等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各市县。初创于明代末期,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唐山皮影的影人历来以雕镂精细、形象俊美、色彩鲜艳、结构严谨著称,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秀才黄素志屡试不第,远去关外。漂泊生涯磨去了黄秀才的仕途之心,却成就了他创作影戏的艺术贡献。他饱学诗书,熟读经卷,精通绘画,擅长雕刻。怀才不遇的黄秀才没有想到,未能金榜题名的他从此会被永远刻在故乡人的口碑中,一代代传诵不衰。

唐山皮影是一种有着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常在农闲时聚众演出,在乡镇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唱腔音乐尤为群众所喜爱。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唐山皮影唱腔的发声方法很奇特。演唱时,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发音,经过挤压后的声音具有一种特别的色彩,恰好与影人的形象和动作浑然一体,形成唐山皮影戏的特殊风格。唐山皮影戏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名嗓不断涌现。

唐山皮影的制作工艺非常严谨。主要有刮皮、浆皮、选皮、描样、雕刻、上色、罩油、组装等八大步骤。其中以浆皮和雕刻最为关键。

如今刻影人的材料已从素纸、五色蜡纸发展到羊皮、牛皮、驴皮。唐山皮影雕镂精细,形象俊美,线条流畅清新,所选用雕刻的驴皮十分讲究,只取驴前身的一个部位,经过加工、上浆,一张张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的原料就备好了。至今唐山还流传着北山驴皮明如镜的俗语。

唐山皮影影人分为头茬和戳子两部分,头茬就是影人的头,戳子就是影人的身子。人物由茬(头部)和戳子(身子)组成。头部有各色脸谱,如正面人物雕成镂空脸,弯回形环勾眉眼,通天鼻梁,显得俊朗、洒脱;反面人物则突出阴险狡诈的嘴脸,将眉目夸大,一幅老奸巨猾的坏样;丑角在眼睛上加画一个圆圈,表示诙谐轻佻。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要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精细活必须用精细刀法,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真是刀刀准、快、稳。做好了的影人安上三根杆,不仅要灵活自如,而且要和生活中人物的一举一动相合,各种套路干净利落,艺人的手上工夫着实了得。

唐山皮影影人的头茬,男角的主要标志为帽子,女角的主要标志为发髻。

帽子多为男子社会地位的标志。唐山皮影男头茬的帽子样式很多,有以下几种:

王帽,与冲天冠极其相似,但冲天冠为皇帝所戴,顶有龙纹,王帽为王侯所戴,没有龙纹。

耳不闻王帽,王侯所戴。顶端加戟头,称为台顶,象征握有兵权。

相帽,为宰相所戴,帽形近方,左右有如意翅。上面有绒球,老年宰相一般用花相帽/如意翅,显得更为华贵。

纱帽,文臣武将所戴。在帽子后面都有明显的帽翅,文官的帽翅是圆的、方的,武官的帽翅是尖的。

中军帽,为中军所戴,帽呈圆形,帽檐较宽,顶部有一单翎。

太监帽,为太监所戴,帽顶近圆,缀一绒球,后檐高出帽顶。

风帽,也叫风铃帽,尖顶,下端披在肩上,以御风寒。皇帝戴黄色,女风帽有刻花。

道帽,剧中有道术的人所用。帽形与高方巾相似,上绣八卦、太极图,背后有两根飘带。

罗帽,武生所戴,帽身较高,有六棱,顶端有圆球。分软罗帽、硬罗帽。软罗帽可折合,硬罗帽插直,家院等下层人物多用软罗帽,江湖侠客这样的人物多用硬罗帽。

草帽圈,渔夫、樵夫所用。

毡帽,平民所戴。造型为下边为圆口,头顶上成一束,还有短短的毛穗。

发髻是女子社会地位的标志。唐山皮影女头茬的发髻样式很多,有以下几种:

高髻,在头顶高高束起花纂。

元宝髻,在脑后盘一纂,是已婚女子的发式。

丫环髻,一般婢女梳的发式。

荷叶髻和十三盘,都是将头发拢于脑后扎紧,然后再将发旋扭盘成篡。

苏州髻,清代流行的发式,又叫平三套。

篦发旦,将刘海的头发梳成一根一根的。

搭拉梳,额前的齐眉穗,又叫拱拉梳。

旗髻,清代妇女的发式。

此外,女性盘纂的发式还有:瓢岔儿纂、卧龙船、苏州撅、桃儿式、麻姑髻、仙女头等,可惜在皮影雕刻中很多发髻样式现在都已经失传了。

传统的唐山皮影除神仙鬼怪外,在行当上分为“生儿”“小儿”“髯儿”“大儿”“花生儿”“花小儿”等几大类别。它们的读音应该是北方方言中普遍读法的儿话音,两个音合并为一个音读出来。

“生儿”在唐山皮影里专指小生,又分为“文生”和“武生”。“生”的造型都非常俊美,脸部镂空,阳刻,也就是在雕刻中去皮留线,俗称“净脸”或“素脸”。这样的镂空脸在影窗上显现出来都是白脸的,也就是白脸小生。鼻子到额头只有简单的一条线,眼睛细长,眉毛从眼角勾上去,嘴很小并且上挑,加上服饰后显得文质彬彬,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武生显得雄姿英发,但并不是一味强悍勇猛,而是儒雅倜傥。

“小儿”属于旦角,造型上与“生儿”非常相似,也是阳刻,镂空脸,刻尖直鼻,小口上挑。区别主要在耳环上,女生多留有刘海,佩戴耳环,有的额发交界处的线条略呈弧形,突出女性柔和的特点。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表演特点,“小”这一行当大致可分为正小儿、花小儿、待字闺中的闺门旦,或者舞枪弄棒的刀马旦。如《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属正小儿。《穆柯寨》中的穆桂英属刀马旦。正面的花小儿相当于“彩旦”,造型上要求妩媚清丽,娇憨活泼。

“大儿”类似于戏曲里的“净”,但又不完全相同。造型上分两种:一种是阳刻,镂空白脸;还有一种是阴刻,也叫“肉脸”。肉脸的人物根据性格特点分别被涂染成绿、黑、红三种颜色,这样加上镂空白脸,就有“大儿”白脸、绿脸、黑脸、红脸四种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白脸是反面形象,而绿、黑、红脸为正面形象。白脸造型前额突出,眉毛特别长,眼睛特别大,鹰钩鼻子,一般都有长长的胡须,以板胡居多,看上去非常凶恶,又极尽奸态,如《白蛇传》中的法海、《刘秀传》中的王莽这类角色。绿脸造型豹头环眼,扫帚拧眉,胡须以虬髯居多,举齿獠牙,绿脸红发,对比强烈,性格挚猛,如《铁丘坟》中的程咬金。黑脸造型重眉环眼,有胡须的则为修长满须,形象肃穆庄严,性格刚直不阿,如包拯这类角色。红脸造型朗目大眼,蚕眉,高额,尖鼻,形象宁静,性格憨厚,表示英武正直、忠义千秋的英雄性格,如《三国演义》中的姜维、黄盖。

“髯儿”造型和“生儿”相同,也为阳刻,镂空脸,与小生的区别是髯儿都带有胡须。胡须有三尖、三绺、五绺,还有虬髯、拔丝髯、板胡等。三尖胡须一般代表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青、中年一般三髯,或五髯,老年为五髯,或长髯,长髯又分白髯和黑髯。老生是中年男子角色,造型雍容庄重,为性格刚毅的正面人物,如《空城计》中的诸葛亮。

“丑儿”分为花生儿与花小儿。花生儿多采用阳刻留线造型,额骨和鼻骨之间有像真人一样的向内弯曲,笑眉笑眼,还带眼圈,一看就让人感觉诙谐幽默。龇牙咧嘴的多用于剧情中地位低下的人物。花小儿多做丑旦,常常浓妆艳抹,行为乖张,多扮演滑稽风趣或奸刁凶恶的人物,如《铁弓缘》中的茶婆等。

雕刻精美的影人与场景不仅是皮影表演的道具,还是炙手可热的民间工艺收藏品。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关于唐山皮影产生的地域一直存在分歧,即源于滦州还是乐亭,也就是“滦州影”和“乐亭影”之分。其实从行政划分上看,乐亭曾经长期隶属于滦州。“乐亭影”实际上就是“滦州影”。

可以说唐山皮影自金元时期传播至此,经过与这一带地域文化的融合,在明代完成了皮影戏曲化的过程,并开始向外流传至东北及北京等地。从《永平府志》的记载看,在清初以前,唐山皮影已经遍及永平府各州县,年节时在永平府演出,观者通宵达旦。唐山皮影之所以能够在乐亭这片土地上兴盛,也是与此地的地理、经济、文化及语言等诸多条件密切相关的。

从地理上看,乐亭地处沿海平原,温和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人类繁衍生存。人口密度大,促进了乐亭的经济发展。乐亭地处海滨,自五代至辽、金、元连年不断的征战,对乐亭影响较小,相对的稳定局面给乐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另外,乐亭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提供了便捷的陆路、水路交通,来往的人流不仅运输了物品,也交流了不同地域的文化。

从经济上看,乐亭既有农业,又有渔业、盐业。发达的交通也使乐亭成为货物运输的集散地,故商业兴隆。自古乐亭人多到东北等地做生意,此地有著名的“崔、刘、史、张”四大家族,财力雄厚。

从文化上看,据乐亭地方志和文庙碑石记载,乐亭私人办学蔚然成风。自金天会元年(1123)以来,科第不绝。可见文化之昌盛。乐亭的村童多有几年私塾文化根底。唐山皮影演唱是对着影卷照本宣科,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乐亭影艺人的必要条件。乐亭县历来望族富户多,大户人家多自办皮影班社,这对乐亭影的发展和兴盛提供了文化经济土壤。金元异族统治,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仕途无望,促使其走向民间与艺人结合,这对乐亭影的戏曲文学创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一直到清代,乐亭文人学究编写乐亭影卷的风气还很兴盛。据《乐亭县志》记载:自洪武二年(1369)至永乐三年(1404),曾不止一次地移江南富庶大户充乐亭,建屯九。大量江南富庶大户的移入,必把南戏众多的戏文和故事带到乐亭。另外,明代富户大都有家养戏班,南戏在北京落户,这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从乐亭方言上看,语调婉转,平仄声字丰富。一般地区只能读出几十个平声音,而乐亭人却能读出500多个。又能将许多平声音也读成仄声,所以,乐亭人唱影戏特别好上口。乐亭这种独特的韵律,连街头叫卖声听起来都十分悠扬。人们一般用“唱着说”来评价乐亭的语音。很多艺人唱唐人皮影,评价的标准就是乐亭音准不准,这即所谓“正口”,否则就没有“影味儿”。

在乐亭这片土地上,还有乐亭大鼓和评剧这两种民间艺术,与皮影并列被誉为“冀东三枝花”,被确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操纵百万兵。”这是老影迷对唐山皮影艺术的评价,前者指的是皮影的演唱,后者指的就是皮影操纵。如今,唐山皮影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新,古老的艺术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已经传播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所到之处盛况非凡,以至欧美、日本等国的人们将唐山皮影作为中国皮影的代名词。

(二)陕西皮影

皮影在陕西又叫“影戏”“影子戏”,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陕西皮影有东、西、南三路,影人的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均不一样。东路一派主要在咸阳以东、华县、华阴、渭南、大荔一带,以碗碗腔皮影为代表。每个人物高约28厘米,男性角色多豹头深目,女性角色则妖媚秀丽。西路一派分布在咸阳以西的宝鸡、陇县一带,以弦板腔皮为代表,影人形制较大,高约40厘米,头脸多刻通天鼻梁。南路一派皮影,其影人形制介乎东西路之间,一般高约24厘米。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了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

陕西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是皮影的发源地。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华县皮影有四绝: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二是演唱功力极深,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戏曲艺术之绝唱。

陕西皮影戏起源于汉代以前。《海阳竹枝词》中有首描写皮影戏演出的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是皮影戏的初级阶段,而鼎盛期为唐代,皮影造型优美,表演技术娴熟。以后的宋、元、明、清均有皮影表演。

陕西皮影的代表作有《游西湖》《哪吒闹海》《古城会》《会阵招亲》等。

陕西皮影在民间较为普及。华县皮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皮影产业已逐步成为华县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全县从事皮影文化的传媒单位及协会组织有7个,皮影艺人(演出、雕刻)分布12个乡镇,具有代表性的皮影演出班社5家,演出艺人60余人,形成“皮影专业村”1个,建立“华县皮影传承人培训基地”1个,皮影从业人员近2000人,年产皮影10万余件,产品畅销国内外。

思考与实践题

1.制作介绍皮影的幻灯片。

2.笔谈皮影的造型特色。

本讲参考书籍

潘鲁生主编,倪建林、张抒编著:《中国工艺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定价:27.20元。

李恩佳、常素霞主编,鲁杰编著:《唐山皮影》,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定价: 80.00元。

【注释】

[1]焦响:《最早走出国门的艺术》,载《光明日报》,2007年6月22日。

[2]彭立、魏启君:《皮影戏对西方早期电影的启蒙作用》,载《四川戏剧》,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