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二讲 民艺探源与传承

第二讲 民艺探源与传承

镂像于木,印之素纸,以行远而及众,盖实始于中国。

——鲁迅《〈北平笺谱〉序》

在中华文明史里,最为漫长的时光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历史。

学者邓福星虽然将原始美术划分在民间美术之外,但他却指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中国境内的史前美术主要集中在距今约1万年至约4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黄河中上游的彩陶上已经有了相当规整的几何纹图样,也出现了较为写实的图像和塑像,它们诚然可以作为后世中国画家和雕塑家最早的艺术范本,而黄河下游及长江流域的一些陶器、石器、玉器不失为最早的工艺美术的优秀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从告别猿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生活在实用美术中间了,而且,实用美术几乎遍及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所有角落。这样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陶器发明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时代,神农氏为制陶之鼻祖。《周书》载:“神农作瓦器。”《物原》载:“神农作瓮。”这些陶器兼具实用性与美术性双重功能,是同先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保持着极为密切关系的典型器物,因此可以被认定为最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陶器制品是人类最早通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性活动。这一种厚土芬芳的焙制变化过程,被称为泥与火的艺术。

img1

图2-1 舞蹈纹彩陶盆

一、原始陶器

早期的陶器多为生活用具。用于汲取的有陶碗、陶盆、陶钵、陶豆、陶盘、陶杯、陶壶等;用于烹煮的有陶鬲、陶鼎、陶釜、陶甑等;用于贮藏的有陶瓮、陶缸、陶罐等。

陶瓷专家熊寥在专著《陶瓷美学与中国陶瓷审美的民族特征》中指出,最初的陶器造型多是不规整的圆形,“器物口部不平齐,器身往往呈半球形和直口袋状,器身造型缺少变化,由于使用的缘故,为了搬动方便,后来制作的器皿,口部出现了内敛或外侈的‘沿’,进而有了附加各式‘鋬’‘耳’,有的增加一圈‘锥突’。为了便于倾到,增添了各式的‘流’。为了放置的方便,过去的圜底碗(钵),变成平底,或加上一道圈足,或做出一个‘假圈足’,钵和罐的底部,加上三个小泥锥,于是,大大小小的‘鼎’产生了。”

这说明,正是在实用的改进中,陶器的造型日趋丰富,从简单演绎为复杂。钵形三足器、小口双耳壶、圜底钵、圈足碗、侈口筒腹罐、卷沿折腰底盆、大口小底瓮、直口尖底瓶、小口细颈大腹壶、折沿深腹小底罐、双联壶、敞口柱足罐形鼎、罐形圆孔甑、单耳绳纹鬲、镂孔高柄豆、高领圆腹瓮等。

二、原始陶器的仿生

早期的民间陶器将动物、植物、人作为仿生对象,进行陶器的造型和装饰。裴李岗文化时期就有了陶猪、陶羊。仰韶文化时期,出现更多的以鸟类、猪、羊头部和躯体局部造型的陶器,如庙底沟的一些鹗头的陶器。淅川下王岗发现的一件陶器盖的器纽被塑成猪面、圆头竖耳、粗颈的模样,密县莪沟曾出土一件仿照长柄葫芦制成的陶壶,汤阴县白营村发现一些鬼脸式鼎足、蒜头形器皿、三足人脚的高足盘等。这些仿生器形的陶器既可作为实用品使用,又可当作艺术品观赏,具备了明显的民间艺术特征。

img2

2 陶器器形与女性体形(王惕绘图)

对于陶器造型的各部位,现代多采用拟人方式称谓,如口、领、肩、腹、足、底、嘴、耳等。这也说明了作为民间艺术的原始陶器最早的制作多是以“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物思想来仿生造型或装饰的。

许多学者认为,原始陶器最大的“仿生”是器形的“人化”,器形即人形。德国学者埃利希·诺伊曼在《大母神——原型分析》中,以大量的原始艺术作品为例,特别是陶器造型来说明人形,主要是女性形体如何作为母神原型受到崇拜,并体现在史前艺术中。“女人据以容纳和防护、滋养与生育的女性基本特征,其中心是容器,它既是女性性质的属性,也是女性性质的象征。‘土制容器,以及后来的一般容器,正是女人的本质属性;在这种情形下,它被用来代替她,也被用来赠予她。它是人类最初的劳作工具之一,积水、采实、备餐的日常用品,因之也是女性神性的一种象征。’”[1]

“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也包括按人体的曲线为参照的陶器器形的美化。人在自己的创造物中寄托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人形与器形或隐或现的对应关系在后来的陶瓷造型中也延续下来,只是变得更加潜隐、更具美感了。

三、新石器时代的民艺

仰韶文化是我国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以渭水河谷为中心,范围由陕西省宝鸡市向东延伸至河南省。1922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在河南三门峡地区的仰韶村发现,这一发现成为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起点。今天在我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的名称来源于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的仰韶村遗址。

仰韶文化的生产工具以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以及纺织用的石纺轮等,骨器也相当精致。各种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主要呈现红色,红陶器上常彩绘有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最明显的特征,故也称为彩陶文化。

新石器时代始于距今8000~9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第一,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第二,发明了陶器;

第三,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一)仰韶文化(彩陶文化)

(1)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发现;

(2)命名: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半坡遗址发现,故得名;

(3)中心:河南省、陕西省;

(4)时间:距今公元前5000—前3000年;

(5)代表工艺:制陶,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也称为“彩陶文化”。

彩陶是一种彩色陶器,即在陶器表面上绘有各种精美的纹饰图案。它是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做原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上描绘花纹图案,经过900℃~1050℃焙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

关于仰韶文化,渑池县仰韶村出土了彩陶。陕县庙底沟、荥阳、广武、安阳后岗等豫北地区都有彩陶出土。

彩陶制品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钵、瓶、盘、豆一类的生活盛器。仰韶彩陶的纹饰部位一般在器物的口、沿、肩、腹部上。仰韶彩陶大部分都是在烧前施彩,烧成后为彩纹,洗抹不掉。

img3

图2-3 “鹳鱼石斧图”陶缸

彩陶纹饰从图案上可分为两大类:抽象的植物纹、编织纹等纹饰图案和人、动物或昆虫类的具象形图案。

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表面上已有简单的划纹、绳纹、指甲压印纹。仰韶彩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民间彩陶分为以陕西西安半坡村为代表的半坡类型彩陶和以河南陕县庙底沟为代表的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半坡类型彩绘以红底黑彩为主,即在陶器本色上直接着色。庙底沟类型虽然也以黑彩为主,但在陶器上特意涂以深红色和白色作底,成为深红色或白色陶衣。在绘饰图案上,半坡类型除了几何形、编织形外,多为鱼、鹿、蛙等动物纹饰。尤其是鱼纹极为丰富生动,或双头双体相连,或双头无尾,或以鱼尾为图案。庙底沟类型更多地以植物纹装饰,常以花瓣、花叶为主题,或旋花纹,或叶状纹。

在彩陶的纹线上,半坡类型纹线具有弧线美,线条圆润流畅,画面规整。庙底沟类型纹线图案复杂富有变化,基本是由斜线、网纹、圆点组成。

远古的制陶艺人有超凡的想象力与绘制能力,已经能够将动植物的特点夸张出来,以自己的审美情趣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绘画图案。最有化表性的是1978年在河南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图”陶缸(图2-3),属于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一件写实性的绘画彩陶。

彩陶人面鱼纹盆(图2-4),在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出土。此盆为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作。在红色陶胎上用黑彩绘有人面纹和鱼纹,对称排列。人面纹的眼、鼻、嘴皆备,头部有三角形饰物,耳旁有小鱼,构成一幅形态奇妙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当时渔猎生活的具体印证。它既为一件生活器物,更为一件美术作品,因此可以看作一件新石器时代的民间艺术品。

img4

图2-4 彩陶人面鱼纹盆

在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的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重要的原始民艺——鬲,或称瓦鬲、陶鬲(图2-5)。鬲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烹饪食器,很古老,距今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鬲的形状很特殊,三个乳房状腹和三只空心足是与其他食具的明显区别。这种型制很科学,乳房状腹和空心足可以最大限度地承受热能,既缩短了烹饪时间,又节省了燃料;三足则可以稳稳地将鬲身撑起。

作为民间艺术,陶鬲的造型是典型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审美观的呈现。

考古学家苏秉琦说:“鬲的形制尤其特异,在西方似乎从没有发现过与它类似的器物。所以它似乎确实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别产物。同时,在中国的古文化中,它的存在又特别普遍而长久,所以竟可目为中华古文化的一种代表化石。”[2]

img5

图2-5 陶鬲

(二)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1)地区:泛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

(2)命名:因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

(3)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

(4)时间:距今五千年;

(5)工艺:磨光黑陶,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顶峰。

龙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之一,又名“黑陶文化”。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章丘县龙山镇发现了一种以前从来未曾见过的黑陶,色泽漆黑光亮,质地薄如蛋壳。经考证,认为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作品,并将其命名黑陶文化。因发现在山东济南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故命名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区域纵横千里,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的陕西、河南、山东一带,代表性标志就是黑陶,即以黑色陶器为主的“黑陶文化”。

龙山文化的存在年代约为公元前2800—前23000年,这个时期陕西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数量及种类均大为增长;有很发达的磨制石器,出现了石镰、蚌镰;快轮制陶技术比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有比较发达的畜牧业。同时,占卜等巫术活动亦较为盛行。从社会形态看,当时已经进入了父权制社会,私有财产已经出现,开始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在龙山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黑陶制品了。黑陶源自人们的生活用器,而后由于质地易碎,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黑陶被作为艺术品供人们欣赏。龙山文化黑陶的风格特色为光的黑陶,多半有雕花,有各式各样的形状。

黑陶主要生产于豫中、豫北、豫东一带,器型多为酒具,也有如尖底瓶、罐、鬲、豆、甑等。

黑陶的制作工艺已从泥条盘筑进化到陶轮轮制。焙制时采用封窑烟熏的渗碳方法,即在器物烧成的最后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产生浓烟,把器物表面熏黑并呈现出深黑色光泽。所采用的黏土由于经过水力和风力的淘洗扬弃,变成一种“漂渍土”,这种土含铁量和含碱金属氧化物量都比较高,制作成型中容易达到薄而坚的程度。因此,“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硬如瓷”为黑陶的显著特征。黑陶不像彩陶重装饰,而以造型见长,纹饰仅有少许几何纹、划纹或凹凸线条,因此有一种节律、质朴的美。

由于黑陶器形腹部多呈圆形,胎体极薄,故有“蛋壳黑陶”之誉。图2-6所示黑陶蛋壳高柄杯,高20.7厘米,口径9.4厘米,是山东龙山文化的一种典型器物,它外形规整,色泽漆黑,陶质细腻,质地坚硬,胎体极薄,经测定最薄处只有0.02厘米。

img6

图2-6 龙山黑陶蛋壳高柄杯

四、夏商周(西周)时代的民艺

2000年11月9日,国家著名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的《夏商周年表》,把我国的历史纪年由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向前推了1200多年,弥补了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一大缺憾。

根据这份年表,我国的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

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

商周分界约为公元前1046年;

西周约为公元前1046年至前771年。

从夏朝的公元前1200年至西周公元前771年,近两千多年的夏商周(西周)时代,是中国经济生产方式农耕文明的发展时代,而民间艺术也正是在这种农耕文明背景上发展起来的。

夏商周(西周)的典型器物为青铜器,其纹饰繁丽,有涡纹、鸟纹、鱼纹、窃曲纹、凤鸟纹、兽面纹、夔龙纹、波带纹、重环纹等,对民间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结绳记事与中国结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第安人皆有此习惯,直到近代,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传播或记录信息。

近代考古发现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约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流传下来的仓颉造字的传说,说明仓颉应当是在汉字发展中具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物,他可能是在整理汉字上取得最大成就者。

在我国,结绳记事发生在仓颉造字之前,是中华民族的先民用于记录事件的信息符号。由于绳子都是用植物纤维搓成的,所以由绳子打成的结或者编织成的图案经不住日晒雨淋,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终究不能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结绳文化遗迹,只能是那些刻在石头上的符号,或者出现在古圣先贤的文字记载中。《道德经·二十七章》记述:“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除结绳记事以外,“绳约”也是古人常用的信息语言之一。绳约即以一种结绳作为信息载体订立契约,或社会公约。例如借贷粮食家畜家禽、婚嫁中的婚约,中式服装的纽扣也很可能是男女相互订婚的信物。《道德经·八十章》载:“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向往的是远古时代先民的生活:小国寡民,结绳记事,丰衣足食。从现代意义可解释为:“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结绳,即是联通强大的网络。电线、电话线、电视线、网络线等,全民普及使用,连接千家万户。衣食住行皆令人满意之外,各民族风俗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式得以保存。地球俨然变成了地球村,泛媒体时代,信息网络高度发达,节省了许多实体交通。

由结绳生发出的民艺即为中国结,而中国结的现代运用的著名实例,便为中国联通公司的企业标识(图2-7)。

img7

图2-7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识

中国联通公司的企业标识(LOGO)是由我国古代吉祥图形的“盘长”纹样演变而来的,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心。

盘长,又称吉祥结,原为佛教法器之一。佛门有八宝,即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和盘长等八件宝物,又称为“八吉祥”。盘长为八宝中的第八品,佛说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谓,象征贯彻天地万物的本质,能够达到心物合一、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的最高境界。盘长俗称“八吉”,象征连绵长久不断,虽列为八宝之末,但它却代表着佛门八宝的全体。

“盘长”的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没有开头和结尾,这样的纹样名称为“盘长纹”。纹样的传统寓意为佛法无边,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后发展为吉祥结,寓意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佛教中用此纹样象征庄严吉祥,常用此纹样装饰在佛的胸前,表示威力强大。有时寺庙殿堂的屋檐也用此纹样装饰。

我国的民间常以此纹样排在各种器物上面,好像“寿”字图案出现在各种日用器具上一样。正因为盘长代表了绵延不断,民间由此引申出对家族兴旺、子孙延续、富贵吉祥世代相传的美好祈愿。我们熟悉的中国结正是盘长纹的演化。

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而又迅达通畅,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

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完完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都蕴含着吉祥如意的意义。整个标志易于识记且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情结,鲜明的形象带来了很高的认知度。

六、剪纸与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成都金沙出土的金箔镂空刻制作的“太阳神鸟”,可以看作成都地区最早的剪纸作品(图2-8)。

img8

图2-8 成都太阳神鸟金饰

太阳神鸟金饰是2001年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一张金箔,属商代晚期作品。

太阳神鸟金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与太阳相关的神鸟。通过对太阳神鸟金饰进行成分分析,确定其含金量达到了94.2%。系先用自然砂金热锻成为圆形,然后经过反复锤炼,最后根据相应纹饰的模具进行刻画和切割。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金饰。该金饰可能是古蜀人祭祀用的神器。现藏于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饰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富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和极大的想象空间,生动地再现了远古人类“金鸟负日”的神话传说。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

有学者研究认为其外层四只飞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十二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2005年7月7日,罗哲文、谢辰生、宿白、郑孝燮等九位文物界专家联名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关于采用金沙太阳神鸟图案作为中国文物保护标志的建议书》。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新中国第一个用于文物保护的标志,该标志可以供文物单位和博物馆及文物保护、研究、收藏单位免费使用,但如在商业领域使用,需先提交申请,具体使用办法随后出台。标志将用于印刷品、建筑物外观等。

经国家文物局第12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拟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国家文物局最终确定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上方采用简体中文“中国文化遗产”,下方采用汉语拼音“ZHONGGUOWENHUAYICHAN”,各民族自治地方可使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工作中可使用英文“CHINACULTURALHERITAGE”或其他国家文字。标志的标准色彩为金色,也可根据不同需要使用其他颜色,标志核心位置的金饰文物图案,除配合文字使用外也可单独使用。

太阳神鸟图案当选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四大理由是:

1.造型精致独特的好徽识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太阳神鸟图案寓意深远、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其造型精练、简洁,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

2.崇拜太阳凝聚民族精神

“太阳神鸟”图案是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作,以此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文物出土表现保护成果

太阳神鸟金饰2001年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考古学的一个重大发现,体现了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果。太阳神鸟图案所表达的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彰显了我国政府和人民保护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

4.动感十足蕴涵和谐包容

图案中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的太阳呈现出强烈的动感,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而整体完美的圆形图案寓意着民族团结、和谐包容,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

总之,民间艺术承载了许多传统文化信息,不仅对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今天的艺术创作提供借鉴。

思考与实践题

1.谈谈民间艺术与原始艺术的关系。

2.谈谈民间艺术的现代运用实例。

本讲参考书籍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沙:21世纪中国考古新发现》,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定价:111.00元。

吴仁敬、辛安潮著:《中国陶瓷史》,团结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定价20.00元。

程金城著:《中国陶瓷美学》,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定价26.80元。

王惕著:《中华美术民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定价135.00元。

【注释】

[1][德]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19页。

[2]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