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入公共领域的审美交流: 上海城市公共艺术
1.3.3.3 三、小结
三、小结

在近现代这样一个民族矛盾丛生、社会革命运动此起彼伏、各种社会思潮交锋碰撞、民族处于危亡之际的特定时代环境里,无论是由殖民者在上海建造的公共纪念碑与公共雕像,还是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公共纪念碑、雕像,都在其公共属性上与整个时代环境、政治意识形态、民族命运和社会运动等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座城市中,各种社会势力都借助纪念碑、纪念雕像的建造活动参与到了社会公共领域的群体认同和政治公共领域的对话交流之中。殖民者通过纪念碑和雕像向公众传达了某种殖民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或者是起到了租界侨民共同体建构的作用,体现出一种殖民者社群共同体认同基础上的公共性与殖民主义强权政治的公共象征意义;而由中国人建造的纪念碑、雕像不论其建造者是谁,纪念对象和事体是什么,建造的具体目的为何,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国家、民族的救亡运动有关,无论对于地方精英、民族资本家、爱国群众还是国民政府而言,都起到了社会整合、革命动员、提升民众社会公共意识、民族意识和建构民族国家意识的作用,而其公共性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从地方精英、民族资本家团结民众、促进民族近现代化进程的民众整合性质的公共性,到反帝、爱国的群众民族主义的公共性,再到政府希望通过建造纪念碑、雕像来象征性地统合国民、建构民族国家意识并以此建立近现代化的政党国家的官方民族主义公共性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注释】

[1]朱国荣:《上海古代近代城市雕塑》,载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选编《雕塑与环境——城市雕塑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60~161页;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史图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47页。

[2]关于八仙桥公墓法国将士纪念碑造型的描述主要见于1856年7月5日法国《画报》杂志所载的一篇纪念性文章。[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66~367页。

[3]张姚俊:《外滩传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第1版,第33页。

[4]徐昌酩:《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8~49页。

[5]余芷江:《上海的纪念碑》,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5~266页;尹村夫、余芷江:《上海的铜像》,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8页;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第370~373、375~378页;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2~113、121页。

[6]徐昌酩:《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8~49页;余芷江:《上海的纪念碑》,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5~266页;尹村夫、余芷江:《上海的铜像》,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8页;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第370~373、375~378页;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12~113、121页;朱国荣:《历代上海城市雕塑回顾》,载上海城市雕塑委员会编《上海城市雕塑》,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79~80页。

[7]徐昌酩:《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9~50页;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史图志》,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47页。

[8]西方雕塑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不仅对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十分陌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冰冷的人物雕塑有悖于国人传统的观念信仰,所以民众普遍对此存有忌讳、抵触心理。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1911—1949》,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47页。最初,沪人并不把那些由西方人在沪建立的铜像和人物雕像称为“像”,因为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像”是指宗教、民间信仰中的神佛等偶像,而没有人为普通人塑像,故而沪人就都把这些公共雕像称为“铜人”。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21页。

[9]阮荣春、胡光华:《中华民国美术史1911—1949》,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第343~344页。

[10]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12、302页。

[11]徐昌酩编:《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0页;尹村夫、余芷江:《上海的铜像》,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8页;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第373~375页;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21页;上海图书馆编:《老上海风情录·建筑寻梦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252~253、348~349页。

[12]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419—20)上海市政概要》,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1页。

[13][法]安克强:《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权、地方性和现代化》,张培德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28页;郑祖安:《国民党政府“大上海计划”始末》,载王鹏程等编:《上海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第208~209、212、217页。

[14]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第78页;颜吾芟:《民国建筑雕塑史》,载史仲文编:《中国艺术史·建筑雕塑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922页。

[15]徐昌酩编:《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0页;尹村夫、余芷江:《上海的铜像》,载《上海地方史资料(一)》,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268页;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第1版,第373~375页;陈伯熙:《上海轶事大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第121页。

[16]徐昌酩编:《上海美术志》,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50页。

[17]东南文化服务社编:《大上海指南》,香港:东南书局,1947年1月第1版,第41~42页。

[18]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3页;张忠民主编:《近代城市发展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98页。

[19]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0~381页;宋浩杰主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54页。

[20]商务印书馆编:《上海指南》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1版,第17页。

[21]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82页;东南文化服务社编:《大上海指南》,香港:东南书局,1947年1月第1版,第42页。

[22]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411页。

[23]宋浩杰主编:《历史上的徐家汇》,上海: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58页。

[24]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2第1版,第399页。

[25]上海市立博物馆:《上海市立博物馆要览(复馆后第一版)》,1948年8月第1版,第2~12页。

[26][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89、192页。

[27][匈牙利]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73页。

[28][英]麦肯·迈尔斯:《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简逸姗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24页。

[29]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pp.54-55.

[30][英]麦肯·迈尔斯:《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简逸姗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33页。

[31]张晓春:《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近现代上海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75页。

[32]《工部局秘书再致恽凯英等八人函》,载《上海园林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708~709页。

[33]《英美租界工部局公共花园规章》,载《上海园林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672页。

[34]《公共租界工部局公共娱乐场规章》,载《上海园林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672页。

[35]陈蕴茜:《日常生活中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冲突——以中国近代公园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86~87页。

[36][英]毕可思:《上海工部局乐队与公共乐队的历史与政治(1881—1946)》,黄婷译,载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44~45页。

[37][英]毕可思:《谁是上海的巡捕,为什么他们会在那里?——1919年的新募英国巡捕》,邵建译,载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9页。

[38][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88页。

[39]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1.

[40]殷双喜:《纪念碑及其作为建筑艺术的公共性》,《雕塑》2004年第6期,第29页。

[41]见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Springfeild,Mass.:G.&C.Merriam Co.,1934:“monumentality”词条。

[42]Wu Hung,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p.4.

[43]殷双喜:《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6~7页。

[44][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562页。

[45][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15页。

[46]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3页。

[47][美]玛西亚·里斯泰诺:《上海的散居俄侨社团》,褚晓琦译,载熊月之、马学强、晏可佳选编:《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78~279、282页。

[48][荷兰]里斯·洛万:《纪念碑——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孙虹、孙立新译,《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第114~115页。

[49][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87页。

[50][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0~14页。

[51]同上,第14页。

[52]沈福伟:《西方文化与中国(1793—2000)》,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1114页。

[53][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页。

[54]同上,第10~14页。

[55][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2~308页。

[56][法]梅朋、傅立德:《上海法租界史》,倪静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09页。

[57][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2页。

[5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2月第2版,第226~228页。

[59]同上,第225页。

[60][英]麦肯·迈尔斯:《艺术·空间·城市:公共艺术与都市远景》,简逸姗译,台北: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第1版,第104页。

[61]娄承浩、薛顺生编著:《消逝的上海老建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04页。

[62]同上,第145页。

[63]郑祖安:《海上剪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110~111页。

[64]夏铸九曾将日据时期台湾各地以建造纪念碑的方式而被加以形塑的公共空间称为“伪公共空间”,他认为这些由殖民者所建造的纪念碑支配了城市空间的视觉经验,通过帝国主义的父权几何形制强制性地改写了台湾的城镇与地貌,因而所谓的“公共”之名也是“伪公共的”。参见夏铸九:《公共空间》,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第20页。

[65]费正清认为,晚清的中国社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保守、封闭、缺乏内在发展动力的状态之中,所以它在各方面都需要借助某种外部力量来获得发展,而此时西方文明的入侵对中华帝国造成的冲击,恰好迫使整个民族为求生存而做出了某种应激性反应,从而导致社会的革新。[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9月第4版,第132~134页。

[66]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第350页。

[67][美]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02~204页;[美]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72~276页。

[68][法]白吉尔:《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王菊、赵念国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07~110页。

[69][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289页。

[70]黄玄万:《“五卅”烈士纪念碑残石》,《学术月刊》1964年第5期,第69页。

[71]相瑞花、白云涛:《南京路上的血泊——上海五卅惨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72页。

[72]希尔德·海因认为公共艺术的创作暗含着一种社会过程:它可以是对集体悲痛、愤怒的纪念过程,也偶尔会是具有挑衅性的煽动。公众可能会被号召加入一场运动,或被煽动去进行抗议,抑或是受到精神上的鼓舞。Hild S.Hein,Public Art:thinking museum differently,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6,p.50.

[73]上海市宝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宝山史话——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六十周年专辑》,上海:上海市宝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1第12月第1版,第127~128页。

[74]同上,第120~122页。

[7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9页。

[76]蔡继福:《陈英士在上海的史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58页。

[77]蔡继福:《陈英士在上海的史迹》,《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158页。

[78][日]小浜正子:《近代上海的公共性与国家》,葛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1页。

[79]同上,第210页。

[80]同上,第212页。

[8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