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欧洲文艺复兴
1.8.9 第九节 英国文艺复兴绘画特征
第九节 英国文艺复兴绘画特征

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进入高潮。从15世纪末开始,英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农业也随着毛纺织业的发展而纳入到资本主义生产系统。在政治上,红白玫瑰战争结束了混乱状态,专制王权更为巩固,其重商主义政策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新贵族”强大。在国际上,在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英国一方面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侵占美洲的许多殖民地。同时,在资本原始积累中,英国比其他任何大陆国家更为残酷,“圈地运动”和“血腥立法”所造成的贫富分化,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和由此产生的强烈不满,加速了中世纪文化观的瓦解和带有鲜明民主色彩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也因此形成了英国以新哲学、戏曲和戏剧理论发展为主要特点的文艺复兴运动。英国的文艺复兴绘画也在此时发展了起来。

但是在世界美术史中,英国的绘画一直不太受重视,原因是英国的新美术主要为肖像画,其他方面表现并不明显;再者,就是美术与戏剧和文学密切相关,以表现文学为主题、叙事性强的美术作品往往被归为文学插图,处于欧洲美术发展主流之外。这当然不免有失偏颇。

英国最早的肖像画出现在雕刻墓碑和书籍细密画上,在14、15世纪的一些手抄书中,肖像画、插图已经出现了某种写实手法。最典型的就是,在贝德福诗篇和祈祷书中已有肖像画,而且人物刻画也很生动,没有了中世纪的呆板。15世纪末,对肖像画似乎有了更新的探索,其中有两幅最为典型,就是亨利七世和玛格丽特·布福尔的肖像,画面背景很真实,家族的徽章证明着这些人物的身份,尤其是玛格丽特那随意歪着的头,诚实的面孔上带有娇弱,形象而生动地刻画出了贵族年轻女性的特点。由此可见,对现实主义的探讨,已使画家们远离中世纪的呆板与概念化。有人认为,英国的文艺复兴肖像画是在荷尔拜因到英国后才发展起来的,然而却无法否认,15世纪末肖像画中的这些新因素已奠定新肖像画发展的基础。有俄国美术史学家提出“荷尔拜因第一次到英国就找人画像,这件事说明英国人对肖像画已经发生很大的兴趣”。

虽然15世纪末英国新肖像画的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但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影响却也是不可低估。荷尔拜因1526年第一次来到英国,在英国两年期间,为英国诸多上流社会人物画肖像。1532年他再次来英国,直到终老。其间,他曾活跃于亨利八世的宫廷,留下许多肖像画作。荷尔拜因在英国虽没有招收学生,但他留下了一大批肖像画杰作对英国画界产生重大影响。在16世纪英国与外来画家中有不少荷尔拜因的追随者。例如一名为约翰·贝茨所做的《爱德蒙·拜茨》中,人物模样、面部表情所透视出的气质都带有一种“荷尔拜因式”的风格。当然在学习荷尔拜因风格的同时,许多作品中也出现创新性,如不知作者姓名的肖像画作《托马斯·格雷谢姆全身像》《德拉瓦尔勋爵像》《穿红衣服的青年人》等作品,都注意细节的描绘以增加画面的感染力,如:格雷谢姆的黑胡须,德拉瓦尔勋爵插着羽毛的便帽、紧握手套和断剑柄的手,青年画像背景中的团团云雾、房屋、山冈、树木等,更增添了人物的鲜活度。但这种新画风的发展,在英国具体国情下遭受到阻碍,专制皇权对肖像画的写实倾向有一定抵制,主要表现为:女王和显贵肖像画的创作受到很大制约,如:女王的肖像只能是“标准像”,而这些为女王作肖像的画家只有女王选定的几个人,同时宫廷肖像画和贵族肖像画也受到宫廷规定的限制,画家创作便受到约束。由于注重服装细节琐碎的描绘,多取静止而刻板的画风,创作的人物失去生气,显得呆滞而僵硬。

16世纪中叶,在一些外来画家的努力下,肖像画中一些生硬呆板的画风逐渐有所突破。作为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和玛丽一世宫廷画师的威廉·斯克罗兹(William Scrots)于1550年为玛丽一世所做的肖像,在其标准相貌中显出性格冷酷的一面;从安特卫普来到英国宫廷的汉斯·艾沃茨(Hans Eworth)于1555年绘制的《马力·内维尔·达克莱男爵夫人》,非常精细地描绘在华贵服饰和红色衬托下苍白而肥胖的面孔、手指上闪光的戒指和坐卧的首饰盒及挺胸的姿态和平视的目光,突出了当时贵族妇女的养尊处优和雍容华贵。至16世纪下半叶,微型肖像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最终突破早期生硬呆板的画风。在这方面最具有代表的人物是尼可拉斯·海拉尔德和伊萨克·奥利弗。

尼可拉斯·海拉尔德(Nicholas Hilliard,1547—1619)是英国本土著名的金银首饰师、雕刻家和绘画家,曾服务于伊丽莎白宫廷,并极受女王的宠爱。海拉尔德的肖像画主要创作于1571—1616年,以水彩和水粉颜料,绘于羊皮纸上。他的作品一改中世纪微型画的矫揉造作及平面构图细腻描绘和人体比例被拉长的风格,以其华丽的色彩、富有旋律的颤动线条刻画出人物的动感,画面也因此充满生气,具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美,从而使微型肖像画创作达到了最高峰。他的《玫瑰花丛中的无名男子》画面以英国风景、盛开的玫瑰花枝条为背景,以红与绿、黑与白颜色的鲜明反差,将人物突显在画面上。人物的服饰表明他的贵族身份:他一手叉腰,支撑着自己的大袍,一手扶在前胸,整个身体无力地依靠在树干上,略低着头,面部充满了忧愁。这种表情,配以无力地依在树干上的姿态,使人感到他心中的痛苦,而那象征爱情的玫瑰花丛,更使人有理由相信这个年轻人正陷入单相思的愁苦之中。在《乔治·克利夫像》中再次体现了海拉尔德自然而生动的画风。克利夫是伊丽莎白时代典型的水手、朝臣、海盗、赌徒,因而在海拉尔德笔下他被描绘成一名忠实于女王的骑士。他一身骑士装束,手持矛枪,头上戴着那颗女王赐予的钻石头饰;他站在橡树下,趾高气扬的姿态,以及天空和云彩的背景,使一个依仗王权、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形象跃然纸上。而这一形象与单相思的男子有天壤之别,海拉尔德肖像画的自然生动便也在其中了。作为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海拉尔德还著有《论肖像艺术》一书,书中不仅怀着对前辈的崇敬,总结荷尔拜因、丢勒等大师的经验,还发表不少自己的见解。例如对“美”的看法,他认为,人类的脸是绝对美的典型。作为英国人,他特别注意表现英国人的美,说英国人不仅脸部有一种稀有的美,而且他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手与脚都有一种“天使之美”。这些观点,不仅说明他的美术理论,同时也反映出作为文艺复兴时代英国艺术家的民族情结。

伊萨克·奥利弗(Isaac Oliver,1556—1617)生于法国,童年时随家庭迁至英国,后拜师海拉尔德。创作实践中,他既继承老师自然主义的风格,又形成自己的特点。他的作品往往以阴影和深色突出立体感,以环境的渲染突出人物。如作于1610—1615年的《赫伯特勋爵像》,画面上铺在地上深棕色的毯子和花草小枝,衬托出穿着蓝色制服的躺在河边大树荫下的勋爵。前景,两颗棕色树干和逐渐伸向远方伸展的绿色树枝,配合着蓝色河流、山石和天空,构成一个开阔的空间;中景,两匹休闲的马,靠在树干上的旗帜和忙碌着晾晒衣服的随从;后景,手托着头、席地而卧稍事休息的勋爵姿态,巧妙地刻画出他们之间的主仆关系,同时也刻画出一个远征途中骑士中途休息的情景。《诗人菲利普·西德尼像》被认为是一幅“绝妙的人物画”,青年诗人身穿盛装,手拿芦笛坐在大树下,背景为一片宫殿建筑,其中有不少宫中生活细节描绘,诗人被融入贵族生活的氛围之中。突出描绘贵族生活的另一幅画为《理查·赛克维尔像》,画中人物身着骑士甲胄,面带微笑,其周围摆满了描绘得精细入微的盔甲、手套等骑士用品和标志;陈设华丽、如淡蓝色的带有花纹的天鹅绒帷幔和红色天鹅绒桌布及挂毯,描绘得极富质感。但是,人物精神面貌除那一丝微笑外却表现得比较平庸,不够生动。

除了海拉尔德和奥利弗,16世纪后半期活跃于英国画坛的著名人物还有乔治·格温、罗伯特·匹克、马尔库斯·吉尔拉兹、彼得·奥利弗等人,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新思想,也为英国微型肖像画和架上肖像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