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剧种习俗
昆曲、高腔是戏曲重点。清代以前,境内戏曲有“一昆二高三丝弦”之说。昆曲戏班与其他剧种戏班,同在一地唱对台,昆为首,占主台。昆曲不开锣,其他剧种戏班不准开戏,昆曲戏班不散台,其他剧种戏班不能散台。

    境内高腔戏班,光绪年间就有在每年清明节演“贡戏”的习惯。后来流衍成昆、高戏合班,“昆弋班”。

    清同治、光绪年间,昆弋戏班衰落,河北梆子剧种盛行,此时称秦腔大戏,多演于春秋庙会。那时专业戏班和业余梆子戏会十分活跃,习惯冬闲教戏,春节期间演出,谓之“打冬三月,乐于正月节”。

    此时,农村小戏坊(吹打班)盛行,多兼唱河北梆子座腔戏,红白喜事,与吹打乐结合,坐唱梆子戏。

    民国初年,与秦腔梆子、河北梆子同时盛行的还有京剧,专业班社和业余子弟会(团),多为京梆两下锅,京剧多演武戏。较大集镇流行“二簧票”。

    有钱家的子弟,讲究唱两口二簧,常聚会一堂,以学演京剧为家乐,多有仕、农、商、贾、教师、医生等小知识分子学唱。

    清末民初,平调梆子发展(后称西路评剧),20余人可组成一班戏。建国后,广泛流传的评剧《杨二舍化缘》、《李桂香打柴》、《借当》等为常演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