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演出习俗
庙会戏:建国前,较大的庙宇,每年春、秋两季都有香火期,如正月初一三官庙;正月十五玉皇庙;正月二十五火神庙;二月二日白马庙;三月十五龙王庙;四月四日八腊庙;五月十三老爷庙;六月初一河神庙等。香火期多为三至四天,此间为酬神祈福,戏班开锣要演“参神戏”。

    祈雨戏:遇春旱不雨,禾苗枯萎,村民抬出庙中神像(关老爷或龙王像),烧香祈愿,俗称求雨。如能落雨解旱,便由群众集资,请来戏班搭台演戏还愿,谓之演“谢雨戏”。

    应酬戏:演应酬戏名目繁多,也叫唱“罚戏”。多是因为出了有碍于社会道德和大家利益之事,或因诉讼事被罚而出资演戏。戏班演应酬戏之戏价,略高于演其他戏。

    喜庆戏:每年的时令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戏班搭台唱戏,绅士家寿辰或红白喜事,要唱台戏或请坐腔戏,以示欢庆。

    摆台:摆台也叫“大摆台”。开戏前,为展示戏班装备,舞台中央用桌子搭一高台,然后将二帐子挂起,印盒架等摆在桌上,也有的不搭高台,只抽一面督旗。帐子的两侧各摆放两套带桌椅披的桌椅。有的还在每把椅子上插一面标旗,台口栏杆上插五面大旗,分红黄绿白,黄旗居中,左红黑两面,右绿白两面,这种形式习称“摆台”。三通一响,便全部撤掉,换上第一出戏的彩头。

    打通:戏曲班社在农村跑“连外”(乡外野台演戏),开演前要打三通,借以招徕观众。每通之间停息片刻,头通和二通在台后打,第三通在乐队演出的地方打。

    头通:以小堂鼓领奏,大锣、铙钹配合,点子单调是预备信号,群众听到打头通,便纷纷由家奔向剧场,演员开始扮装。

    二通:又称“响通”,单皮鼓领奏,全堂打击乐配合。多由[急急风]、[走马锣鼓]、[冲头]、[抽头]、[九锤半]、[马腿]、[水底鱼]、[收头]等锣鼓经组成。这“通”是叫齐观众的“通”,也是准备开戏的预告。

    三通:又称“吹台”,以唢呐奏混牌子如[将军令]、[哪吒令]、[一枝花]等,这“通”响时,观众找好席位,演第一出戏的演员准备上场。

    号水牌:旧时戏班演出实行号水牌制(指木制小黑板)。派戏老板事先将本场要演出的剧目和剧中角色安排写在水牌上,名叫“号戏”。演员按照水牌上的安排,扮装自己的角色。一般“号戏”角色按行当选派,只要是号在水牌上的,演员要无条件服从。否则,按戏班禁忌的十大款——临场推诿论处。
   
点戏:农村戏班点戏的习俗是:老板持戏摺子(戏单)要求当地会首(指接待戏班的主持人)点戏。凡进点的戏演完后,由点者给予嘉奖。有的赏烟酒食物,有的讲究“贴台”(供戏班白面、猪肉等),由报单人和一名头戴红毡帽的演员登台向观众宣赏,演员向台下观众鞠躬表示谢赏。农村有句俗语“戏班的戏不能白点”。

    演“打炮戏”:艺人到一个新地方演出,头三天演出自己最擅长的剧目叫“打炮戏”。一般,戏班在一个新的演出点公演,头一两场戏也叫演“打炮戏”。打炮戏演的效果好坏,决定对艺人的评价和戏班业务的好坏。故一般演“打炮戏”都是比较注意的。这个习俗现在的一些剧团都在遵循。

    “破台”:戏班演出以前要检查舞台,是否青龙台(坐东朝西)或白虎台(坐西朝东)。如是,为了演出安全要进行破台,也叫跳灵官。破台多在午夜。先跳女灵官,再跳五鬼。伴以小锣堂鼓,跳毕杀鸡滴血,取鸡头连同破台符钉于台正中,并以彩绸裹鸡首,最后燃放鞭炮,撒放五谷杂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