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京剧

京剧旧称“二黄腔”,清同治年间传入境内的三河、霸县。民国以后,京剧班社在境内发展较快,均为京、梆两下锅的季节性专业班。此后,霸县的胜芳、辛章、石沟、南孟,安次县的大马坊,文安县的安里屯,永清县的黄家堡,固安县的东桃园等地,相继组建了京剧戏会,有的称国剧社,如霸县的“均天奏国剧社”,胜芳的“宜凤国剧社”等。抗日战争时期,一些专业班社被迫封箱告散,但民间自发的京剧活动依然绵延不绝。

    1945年,冀中十分区在固安县王龙村组建了“革新剧社”(京梆两下锅),全团共30余人。1948年,著名京剧演员李桂春在老家(霸县辛章村)创办了京剧小科班,共有34人,是境内第一个京剧专业科班。1954年,该班集体加入了北京“燕声京剧团”。

    建国后,农村业余剧团、社大批涌现,如安次县的小惠庄、惠家堡、团结村、东张务、大马坊、孙东庄、德胜口、太平庄,大城县的缴庄、里北庄,文安县的彭耳湾、丰富店、安里屯、孙氏,霸县的东北沙、维民坊、东关、辛店、石沟、石城、胜芳、辛章、南孟、马坊、台山,永清县的杨青口、南王庄、塔儿营、姚马坊,固安县的北黄垡、彭村、柳泉等。此时,境内的农村业余京剧团(包括京梆两下锅)数量超过80余个。

    1966年,“文革”开始后,专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大都改演京剧,排演“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地区评剧团,固安县河北梆子剧团,三河县评剧团相继改成京剧团,霸县文工团也以演出京剧为主。这些剧团先后排演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海港》、《平原作战》等“样板戏”。地区京剧团还排演了自编京剧剧目《春燕展翅》、《安平事件》等,其中《春燕展翅》参加华北地区戏剧调演,在全国产生影响。

    排演“样板戏”的高峰时期,其他剧种几乎停演,一时间银幕和舞台上演出的都是这8个样板戏剧目,其剧情、唱腔、道白深入人心,老幼妇孺尽晓皆知。1972年以后,各县剧团相继恢复上演原来的剧种。1981年,地区京剧团解编后,全区均无专业京剧团。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戏恢复上演,京剧热不断升温,但成建制、成规模的剧团排练演出时间不足,运转成本高,经济上无法承受。而大批规模小、自由组合、更侧重自娱自乐的小剧协、小戏迷俱乐部、小戏房却在城镇村街应时而生,成为新时期京剧活动的主流。这样的小戏曲组织在境内有上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