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属于河北省地方剧种,流传于河北、天津、北京及东北、内蒙等地,是由秦腔和山西梆子演变而成,始称山陕梆子,后称直隶梆子、京梆子,1949年后始称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唱腔属板腔体结构,高亢激越。主要板式有大、小慢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导板、尖板、哭板、反调及各种起板和收板等。伴奏乐器以板胡、笛子、梆子为主,后增加了笙、琵琶、二胡、三弦等,武场有板鼓、大锣、铙钹、小锣、小钹、镗鼓等。常用曲牌约有一百五十余首,其中弦乐曲牌五十余首,管乐曲牌百余首。境内流传至今的代表性剧目有《蝴蝶杯》、《秦香莲》、《王宝钏》、《辕门斩子》、《牧羊圈》、《南北和》、《打金枝》、《窦娥冤》、《三上轿》、《血手印》、《十五贯》、《劈山救母》、《柳毅传书》、《薛刚反唐》、《赵氏孤儿》等三百余出。河北梆子表演行当为生、旦、净、丑,生行:胡子生、小生、武生等;旦行: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等;净行:大花脸、二花脸、武花脸、零碎花脸等;丑行分为:文丑、武丑。外有武行和杂行等。

    境内河北梆子剧团以直隶派居多。道光年间,河北梆子已在境内盛行,最早的梆子腔专业科班是霸县杜岗村王洪创办的“三庆和”科班。文安县史各庄“吉利班”也是比较早的颇有名望的专业梆子科班,先后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河北梆子、昆曲演员四百余名,是在戏曲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河北梆子班社。

    1945年,冀中十分区在固安县王龙村组建了“革新剧社”。这是第一个共产党政权领导下的专业戏曲剧社。建国后,境内有较好的业余剧团350余个,其中河北梆子剧团有100余个。1953年专区组建了60余人的实验剧团,主要演出河北梆子和京剧(京、梆两下锅)。

    1957年后,固安、大城、文安等县相继建起了专业河北梆子剧团。此时,农村业余河北梆子剧团也常年坚持活动,大多延续至今。

    1966年,“文革”期间,境内的专业和业余河北梆子剧团大部分停演,有的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小节目和“样板戏”。河北梆子剧种一时间陷于绝境。

    1970年,恢复重建地区河北梆子剧团,移植排演了《沙家浜》、《红灯记》等“样板戏”。       1975年,地区河北梆子剧团招收30名学员,成立训练队。以后,固安、文安、大城三县河北梆子剧团相继恢复演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河北梆子剧种又获新生,恢复上演了传统剧目。农村业余剧团也相继恢复发展起来,河北梆子艺术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地区梆子团先后排演了《十五贯》、《秦香莲》、《蝴蝶杯》、《三世仇》、《红珊瑚》等剧目到各地巡回演出。为了深入农村送戏下乡,该团还研制了流动舞台。此时,省、地、县文化部门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汇演、调演。1979年,河北梆子剧目《廊坊大捷》参加地区创作剧目汇演。1980年,地区河北梆子剧团排演的新编历史剧《朱元璋斩婿》参加省调演获得剧目奖。

    1986年以后,由于电视、网络和各地歌舞新潮的兴起,全国性的戏剧滑坡,除地区梆子团还坚持演出外,文安、固安、大城三个县河北梆子剧团逐渐停止了演出活动。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富足,河北梆子剧种在境内又渐红火,原有剧团的村街大都还有活动,又有不少村街成立了业余剧团,年年春节演出。其中,固安县河北梆子俱乐部、大城县务农屯业余河北梆子剧团、文安县河北梆子戏迷俱乐部、广阳区迎春社区河北梆子俱乐部、安次区奶子房等活动的较好。境内先后有两所戏校招生授业,即廊坊市艺术学校和固安县小百花戏校。两校红火时各有200余名学员,聘名师教学、选专人管理,先后培养河北梆子专业学员数百名,为河北梆子艺术的传承和戏剧事业的发展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