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昆 曲

昆曲分南昆、北昆。境内大城、文安、霸州、安次等县流传的昆曲属于北昆。昆曲唱腔古雅优美,根据不同的剧情,或轻柔婉转、或跌宕跳跃、极具古典美。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具备、行当齐全。昆曲的唱腔均属曲牌体。昆曲生旦耍笑戏多、逢唱必舞。

    昆曲弋腔早在明嘉靖年间传入境内大城县王口镇(现天津静海)。清同治初年,文安县北斗里村有元庆昆弋班活动在京南。霸县大王庄也建有昆弋子弟会——大王庄耕读会。此后,境内各地相继办起了诸多子弟会和班社,演出弋腔和昆曲剧目。

    清光绪年间,北京醇亲王府部分昆弋艺人流落到霸县下王庄和安次县德胜口,此时,这两个村成为昆弋艺人流动演出和传艺的“热窝子”,培养了一批昆弋艺术人才。较有影响的如:郝振基、陈荣会、王树云、谷茂林、邱惠亭等。一九一七年,王益友、韩世昌、陶显庭、郝振基等组建“荣庆社”,到北京演出,一度使昆曲复兴,一九二一年,“荣庆社”停办,境内昆弋两腔曾一度衰落。

    民国初期,大多数昆弋子弟会停止活动,唯有霸县下王庄、王圪垯、杨芬港等几个昆弋会惨淡经营。尤其下王庄、王圪垯两个子弟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未终断传授昆曲艺术。他们为昆曲艺术在北方民间发展保留了一条支脉。

    建国后,昆曲迅速复苏。“文革”期间,昆曲艺术遭遇严重摧残,几至灭绝。“文革”结束,1977年以后,霸县王庄子耕读会再度复兴,春节期间,开始搭台演出昆曲,成为当时北方仅存的农村业余昆曲剧团。

    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加快。老一辈艺人退场,年轻一代续艺意愿低落,加之昆腔自身的特点,难以让年轻人练习掌握,多重因素导致昆曲这一古老戏曲艺术面临严峻危机。

    2006年,王圪垯村出于对昆曲艺术的情有独钟,为村里业余昆曲剧团修建了排练和演出的戏楼,使昆曲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王庄子昆曲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昆曲常演剧目有《水漫金山寺》、《牛头山》、《野猪林》、《芦花荡》

等近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