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艺术
1.4.1.1.1 欣赏 《魔法师的弟子》
欣赏 《魔法师的弟子》

《魔法师的弟子》又名《小巫师》,是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在1897年写的一首曲子。曲目内容取材于歌德的诗,讲的是魔法师的弟子趁师傅外出时,偷偷地摆弄起师傅的魔法扫帚,结果搞得水漫金山,十分狼狈。这首乐曲生动有趣,富有戏剧效果。

img
img
img

《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

序奏:速度较慢,img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

谐谑曲:一开始由大管呈示的谐谑曲主题,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拧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扬扬的神态。

img

紧接着出现的序奏部变体,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弟子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使扫帚工作得更勤快些。

接着,扫帚搬桶倒水的谐谑曲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魔法师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这时小号猛然吹响,顷刻间乐声突然停止,象征惊慌失措的魔法师的弟子猛地用斧头将扫帚劈成两半,一切骤然归于安宁。

img

然而,稍过片刻,谐谑曲主题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象征两把扫帚同时积极行动起来,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

img

结尾:由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回归与序奏部一样的慢速度,象征着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刻停止行动,一切回归平静。最后,乐曲在安宁的气氛中结束。

img

【知识宝典】

谐谑曲:17世纪兴起的一种较为轻松活泼的声乐曲或器乐曲。从18世纪后半叶起,谐谑曲被用于奏鸣套曲和交响套曲中。谐谑曲嬉戏气氛突出,演奏速度轻快。

【体验】

(1)聆听交响曲《魔法师的弟子》,哼唱并记住第二部分的音乐主题“扫帚拧水”。

(2)请同学们分角色扮演魔法师、弟子及扫帚,边听音乐边进行表演。

【艺术人生】

迪卡斯(1866—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C大调交响曲》、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娜和蓝胡子》等,交响曲《魔法师的弟子》是其最具独特性的一部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值得一提的是,迪卡斯还是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老师。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