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占庭帝国通史
1.5.2.1 1.大兴土木重建首都
1.大兴土木重建首都

查士丁尼一世为重建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荣竭尽全力,他的另一项业绩是与弘扬罗马帝国的光荣联系在一起的,即重新修建君士坦丁堡。自4世纪新都建成以来,君士坦丁堡的大型城市建筑工程几乎全部停止,仅有个别小型建筑工作在零零散散地进行。至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城内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特别是465年的大火毁坏了一半以上的城区,532年的尼卡起义又使城市中心区的建筑被尽数摧毁。因此,重建首都不仅十分迫切,而且对于重新确立帝国的光辉形象也极为必要。查士丁尼一世聘请当时著名的建筑师米利都的伊西多尔(Isidore of Miletus)和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Anthemius of Tralles)制定了庞大的计划,下令他们立即监督施工。5年后,重建的君士坦丁堡再放光辉,宏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屹立在城市中心,成为拜占庭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堪称中古世界的一大奇观。

据普罗柯比在《建筑》一书中的记载,这个时期在君士坦丁堡建造和修缮的教堂就有33座。此外,豪华的黛屋希裸公共浴池和皇帝公园都在原来的旧址上加以扩建。庞大的修建工程直到查士丁尼一世去世以后仍然继续进行,这使君士坦丁堡这颗珍珠重放光明。【24】普罗柯比提到的建筑物包括:奥古斯都广场旁的元老院、广场上高大的石柱及其顶端的查士丁尼一世的骑马铜像、埃琳娜教堂、大济贫院、伊西多鲁收容院、阿卡迪收容院、圣母马利亚教堂、布拉切奈教堂、巴鲁克利教堂、金门教堂、喷泉教堂、悉艾龙教堂、圣安娜教堂、佐伊教堂、大天使米迦勒教堂、圣彼得教堂、圣保罗教堂、赫尔米斯达宫殿、塞尔吉教堂、巴库斯教堂、特卖努西庭院、圣使徒教堂、圣约翰教堂、君士坦提乌斯教堂、阿卡西乌斯教堂、圣佩拉图教堂、圣塞克拉教堂、塞拉教堂、圣劳伦斯教堂、圣女教堂、圣尼古拉教堂、圣普里斯库斯教堂、圣格玛斯教堂、圣达米安教堂、圣安塞姆教堂、安娜普鲁斯港口、海滨市场、海滨女修道院、女子忏悔所、海角教堂、阿叶龙尼避难所、阿瑞斯宫殿、奥古斯都广场、大皇宫、阿卡迪娜公共浴场、市郊花园、饮水渠、蓄水池、柱廊大道、赫拉宫殿、尤侃迪娜宫殿、城东码头、赫拉码头,等等。用普罗柯比的话来说,“该城其余地方的一些最著名的建筑,特别是皇宫那些雄伟壮观的建筑已被纵火烧毁,夷为平地。不过,皇帝以比原来更漂亮的形式重建或修复了这些建筑”。

还是让我们欣赏一下普罗柯比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描写重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图2-8)的:重建之后,“这座教堂因此成为一个美妙绝伦的景观,看到它的人无不为之倾倒,但那些通过传闻听说的人还是完全不能相信……她高高地耸立于云霄之中,仿佛巍然屹立在其他建筑物之上,俯瞰着整座城市,所有的建筑都仰慕她,因为她是该城中最壮观的部分,她以自己的壮美傲视整个城市。她的长宽比例协调,可以这么说,其造型极其匀称。她以难以置信的典雅之美令人流连忘返,且以惊人的巨大容量和结构匀称让世人倾倒,她具有比我们所熟知的其他建筑物更多的优点而使其独树一帜。该建筑虽然面积巨大,但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有充足的阳光照射进来,大理石反射光把整个教堂照得通明,的确,不借助太阳的光线教堂内部不会发光,但大殿内部能够借助墙面的反射生成光线,使整个大殿沐浴在明亮的光照之中。教堂的正面朝向太阳升起的方向,在阳光下教堂正面充满了神秘氛围,令人无限崇敬上帝。正面是以下列方式建筑的……不是按照一条直线建造的,而是从周围侧面逐渐向内部弯曲……形成一半圆形状。就是建筑师们极擅长制作的一种叫半圆筒的建筑。然后,这部分升高到令人吃惊的高度……这个结构上面的部分是个球体,在球形结构的上面建筑了另一个新月形的结构,以利于建筑物的各个部分相互衔接,她的外观优雅美妙绝伦,但由于这种构造的各个部分似乎给人不稳固的感觉而令人生畏。好像穹隆没有稳固的基础,像气体飘浮在空中一般,但大殿的内部为这些不稳定感作了很好的平衡处理,实际上,通过坚固的基础和良好的安全性使她显得更加稳固,因为在墙的另一面即侧厅通道排放着许多柱子,这些柱子不是按同一种样式成直线排列,而是排列整齐,互相照应,向内部凹下去,形成半圆形的图案,在这些柱子的上面悬空建造新月形的建筑结构。东侧对面的墙上建有一个出口,这面墙的另一面正像我在前面叙述的那样,则矗立着半圆形造型。各个圆柱本身及其上面的建筑造型都是半圆形的。教堂的中心即主殿,矗立着四个高大的柱子……两个在南边,两个在北边,相互平行对立,这样两两相对有四个柱子互相站立。这些柱子是用经过精心挑选熟练打磨、垒砌而成的巨石建筑,石柱建造得极高,直达大厅的顶点,令人浮想联翩,好像它们就是峻峭的山峰。那些高耸在空中的穹隆被建造在一个方形建筑物的四周,它们的首尾相接,连缀在一起,都被紧紧地建筑在这些柱子的顶部,其他部分也随之腾空而起,凸显其高大轻盈,宛如凌空飞架。两个空中飞架的拱形结构凌空对接,东西两面各有两个这样的拱形结构,其余类似的两个圆拱则建立在建筑物和众多下面的小柱子上,大圆拱建筑上建筑着半球形穹隆;这种建筑造型能让日光始终照射进来。我相信,由于教堂是建立在地球上,所以她免不了有时被遮挡,光线照不进来,为此故意留下了一些孔洞,建造出石头结构的通光道,这样就能保证有充足的光照射入教堂。这些拱形结构被联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水平的四角形,两拱之间的石头框架便形成四个三角形……在这个圆形结构的上面建立起这个巨大的穹隆,使得整个教堂显得极其壮美。她似乎不是坐落在坚固的砖石建筑上,却好像从天国轻盈飘下的金色穹隆,飘浮在空中一般。所有的细节都结合完美无缺,整个建筑极其轻盈,宛如飞架天空的彩虹,她坐落在整个建筑的其他部分上,极为和谐匀称,形成无与伦比的结构美,由于其每个细节都对观众产生难以抵制的吸引力,所以看客总感到没有时间细品建筑的每一部分细节。由于美丽的景象总是不断地忽现眼前,看者必然认为整个建筑细节都美妙绝伦。然而,即便看客注意到每个方面,并被每个细节所吸引,他们仍然不能了解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艺,以至于他们流连忘返……许多技能我既没有能力完全理解,也不可能用文字解说清楚。这里我只能用文字记录其中的一个侧面,以使人们获得整个建筑美好的印象……教堂的内部显得高大无比。它们还有黄金装饰的穹隆天花板,有一个柱廊侧厅是给男礼拜者使用的,另一个是给女礼拜者设计的。但是它们都一样富丽堂皇,没有任何的区别……有谁能恰当地描述女子侧厅的画廊,或者计算出环绕教堂周围有多少柱廊和柱廊构成的通道?有谁能叙述出这些圆柱和装饰教堂这些宝石的美丽?人们幻想自己似乎来到了鲜花盛开的草坪,因为那些姹紫嫣红、形态各异的美丽宝石,令人叹为观止,他们只能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论何时,进入这座教堂祈祷的人都会立刻相信这绝非凡人智慧所造,而是上帝圣意使然,一切都在瞬间化为美好幻象。为此,他的思想受到上帝的启示,精神备受鼓舞,不由得颂扬神的伟大,并确信上帝没有远离,他就在这里,一定圣临在这座宫殿里,因为他喜爱这个地方。初次看到这个教堂的人免不了会产生这种感觉,即便多次造访过这个教堂的人,每次到来总会觉得景色迥异。这绚丽的美景使人目不暇接,教堂那令人赞叹的华美让他流连忘返。没有人确切了解这所教堂的珍宝和数不清的金银器皿,还有查士丁尼皇帝奉献给这个教堂的大量宝石艺术杰作,其准确数目无人知晓。但是,我想让读者只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作出推测。人们视为神殿中最神圣的那个部分,也就是只有神甫可以进入的那部分,他们称作内殿的部分,是用4万吨白银装饰而成的……可以说,这座君士坦丁堡教堂(人们习惯上称她为大教堂)就是查士丁尼皇帝以这种方式建成的。正如我马上要说明的,皇帝不仅用金钱而且用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建造了这个教堂”。【25】

alt

图2-8 圣索菲亚大教堂

然而,查士丁尼一世最大的心愿是恢复罗马帝国的疆域。4世纪以后,虽然罗马帝国东部和西部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但是,早期拜占庭帝国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他们不仅自称为罗马皇帝,而且继续保持罗马帝国的称号。甚至在4世纪末和5世纪日耳曼人各部落大举侵占罗马帝国西部期间,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拥有对西部地区的宗主权。他们都承认已经接受拜占庭皇帝为宗主的西哥特和东哥特人入侵西部地区是合法的,是受拜占庭帝国皇帝委派的。尽管在查士丁尼一世以前,拜占庭帝国已经丧失了对地中海西部地区的控制,但是,当时的皇帝仍然以整个帝国的主人自居。这表明收复西部失地、恢复对西部的控制、重振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是早期拜占庭帝国统治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恢复昔日囊括地中海的罗马帝国光荣的愿望得到暂时的满足,他发动的多次对外战争似乎完成了光复帝国的“伟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