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文化地理学——点、线、面维度的文化管理研究
1.7.1 第一节 历史街区的有机生命体

第一节 历史街区的有机生命体

1、历史街区概念的界定

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最早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威尼斯宪章》提出了“历史古迹”的概念,伟大的建筑艺术作品和大量的普通建筑均适用(威尼斯宪章(The Venice Charter,1964)英文版[EB/OL].http://www.icomos.org/venice_charter.ht-ml.)。1976年颁布的《内罗毕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历史街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实用价值以及保护历史街区的意义,提出了相关的保护措施(阮仪三,王景惠,王林.历史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1-40.)。我国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式在法律上确立了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而在1994年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编制要求》中正式提出关于“历史街区”的概念(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EB/OL].http://www.china-up.com:8080/statute/Show staute.asp id=5146.)。1996年举行的“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黄山屯溪召开),颁发《屯溪老街历史文化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使历史街区的概念深入学术界。经建设部城乡规划司批准,报送标准定额司审定的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建设部公告第358号)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中有这样一个定义:“凡是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都可称之为历史地段(historic area)。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该文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一般规定、保护界线划定、保护与整治、道路交通、市政工程、防灾和环境保护等做出了法规标准阐释。总之,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是指比较完整的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俗面貌、民族特色的街区。历史真实性、生活真实性及风貌完整性是判定历史街区的重要标准(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20.)。历史街区概念的核心是能充分展现其所承载的历史文脉、民俗风貌等的街区具有文化地理上“线”的模型指意义。学术界越来越关注对历史街区进行研究,尤其体现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措施、案例比较(赵晗.天长古镇的保护与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导师:李国庆,2009年6月:1-38.)等方面。

2、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街区面临着衰落甚至消失,如何让作为线存在的历史街区的有机生命在城市更新中继续延续下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刘琼(2002)(刘琼.论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性有机更新[J].小城镇建设,2002,(9):98-99.)认为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保护中对历史街区进行有机更新,焕发出历史街区的有机生命。顾鉴明(2003)(顾鉴明.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认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3):24-27.)指出在历史街区的保护方面存在不合理保护、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保护缺乏积极性和长期性以及为了利用而保护等弊端,因此,历史街区保护应该坚持可持续利用的保护策略。单纯为了保护而保护以及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历史街区的改造,是割断了历史文脉和损坏了城市的肌理脉络的行为。正像雅各布斯(加拿大,1961)在其《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2-21.)中所强调大型旧城改造那样,不能与城市原有的物质和社会结构相割裂,改造后的工程必须能重新融入原有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肌理。梁乔(2005)(梁乔.历史街区保护的双系统模式的建构[J].建筑学报,2005,(12):36-38.)从环境的视角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在分析我国历史街区的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基础上,从人文环境、交往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保留历史文化传统和营造现代生活系统的历史街区的双系统保护模式。何新开(2006)(何新开.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186-188.)通过对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对历史街区以及城市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以及历史街区的现状,提出了一些保护历史街区的建议。熊健,葛幼松(2008)(熊健,葛幼松.文化传承和街区发展[J].现代城市研究,2008,(4):61-68.)认为历史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传承和体现着整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文脉。因此,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体现出极为重要的地位。闵亮(2008)(闵亮.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426.)对历史街区的价值进行研究,认为历史街区是美学价值、建筑多样性价值、文化记忆连续性的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的“线”特征复合体,并指出应该通过文化产业开发和旅游产业开发来复兴历史街区。王健,鲁晓喆(2009)(王健,鲁晓喆.初探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中的场所精神——以济南解放阁——舜井街片区改造为例[J].陇西建筑,2009,(10):2-4.)对历史街区保护中重塑场所精神的必要性、要素及其策略进行分析探讨。赵真,杨昌鸣(2011)(赵真,杨昌鸣.对历史街区整体保护中异地开发模式的思考[J].山西建筑,2011,37(6):5-6.)在面对历史街区保护中的整体风貌缺失的问题,探讨分析了异地开发模式的保护策略。姚迪,戴德胜(2011)(姚迪,戴德胜.从“空间改造”到“价值重塑”——历史街区保护策略转向研究[J].建筑学报,2011(5):36-39.)指出历史街区保护应是从“空间改造”的视角转向“价值重塑”。雅各布斯(加拿大,1961)强调城市规划必须以理解城市为基础,熟知其特性。从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体验的视角,城市的生命和社会经济的活力在于城市功用的综合性和混合性,而不是其单一性。姚子,刚庞,艳汪洁(2012)(姚子,刚庞,艳汪洁.“海派文化”的复兴与历史街区的再生——以上海田子坊为例[J].住区,2012,(1):139-144)通过以上海田子坊街区经历的生与死为例探讨,并对“海派文化”的复兴与历史街区的再生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而从文化复兴的视角来分析历史街区再生的动力机制。同时,陈燕(2012)(陈燕.当历史遇上创意——当下我国依历史街区相生的文创产业集聚区之行进过程初析[J].东南学术,2012(2):111-120.)对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进驻历史街区提出一个警告,文化创意产业进驻作为对历史街区保护和振兴的一条途径不可避免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必须以审慎的态度来掌握进驻的尺度和方式。周思颖,杨忠伟(2012)(周思颖,杨忠伟.“灰色用地”理论对旧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借鉴意义[J].小城镇建设,2012(5):97-100.)通过“灰色用地”理论来研究旧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他们认为历史街区是一种动态型的城市遗产,在保护中应该发掘历史街区的功能多样性,遗产连续性等多种价值并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给历史街区注入新的功能,让它活起来。这种借鉴“灰色用地”理论提出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保护的更新理念与雅各布斯(加拿大,1961)所强调的城市功能多样性相契合([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130-200.)。正因为保护城市功用的多样性,城市才注入了活力,城市的文脉才得以延续。只有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界限分明、体现“街道眼”、人行道上总有行人的城市街区,才使历史街区富有了文化生命力,才是成功的,才能不断地延续和繁荣下去。

3、历史街区开发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各地都在强调对历史街区保护的态势,因为历史街区的复杂性、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政客们的政绩野心等,使得在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中存在诸多误区,暴露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历史街区开发和保护中造成历史街区文脉的缺失。赵海波(2009)(赵海波.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探究[J].山西建筑,2009,35(1):38-39.)指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存在大拆大改大建历史街区建筑、过分强调经济价值以及破坏历史街区的生活网络等问题。在实践中,正像郑昭彦(2008)(郑昭彦.从清河坊改造看历史街区的文脉缺失[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4):22-25.)所指出的历史街区的改造中文脉的缺失仍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历史街区的大拆大建后重建改造的历史街区丧失了历史沉淀下来的民俗风貌与文化价值等,正如夏健,王勇(2010)(夏健,王勇.从重置到重生: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生活真实性的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0,(2):134-138.)认为的推倒重建后的历史街区只剩下“现代”,而没有了“历史”与“传统”,成了“失忆之城”。经过这样人为改造与保护后的历史街区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箫乐(2011)(箫乐.基于文脉恢复与更新的历史街区保护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1(3):89-93.)指出不是单纯的对历史街区外在形态进行保护,而是通过文脉恢复与更新的使历史街区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2)对历史街区的开发过于重视商业和经济价值,过于现代化而失去灵魂。余冰玉(2012)(余冰玉.从镇江西津渡看历史街区的保护问题[J].长江文化论丛,2012,(8):203-209.)指出过度强调历史街区开发的旅游价值和商业化,都是对历史街区人文环境的极大破坏。雅各布斯曾经就此告诫城市的规划者、设计师、开发商以及管理者们: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城市的活力,城市规划必须围绕和保持活力来做文章,通过最大限度地催生和促进城市的不同地区中的人及其使用功能的多样性来保持城市的活力。而实现城市功能区的多样性需要同时满足两种以上使用功能、要有小街区、要有不同年代的旧建筑同时存在、要有足够的人口密度四个条件([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130-200.)。然而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正在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价值推动力下紧罗密布地开发和建造现代化高楼大厦,建造所谓的美好家园,实际上是在变本加厉地扼杀人们所生活的城市活力,毁灭城市的历史风貌以及特色,无情地挥霍着城市肌体的生命。

(3)历史街区的静态保护致使历史街区近乎死亡,失去城市的活力。韩晶,张宇星(2008)(韩晶,张宇星.城市历史街区保护的经济学分析[J].规划师,2008,24(2):23-26.)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历史街区的保护进行了研究,同样指出了目前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失灵,一是面对公共性开发的保护失灵,拆除了尚未衰落的历史街区;二是由于静态保护而使历史街区的功能与城市的功能脱节,从而造成历史街区的衰落。同时也提出历史街区具有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双重经济属性,正是在其属性的矛盾中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出了历史街区的经济学保护方法即通过聚集经济实现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最大化,通过公共干预手段实现公共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保护与转移。滕有平,过伟敏(2012)(滕有平,过伟敏.城市历史街区的再生性保护[J].城市问题,2012,(1):44-47.)针对我国历史街区改造中存在种种近乎于“死亡”的现象,提出了历史街区的再生性保护策略——创新性的整体保护,功能置换,多元与共生,以及回归街道。昊琳(2012)(吴琳.城市中心历史街区“活化”保护规划研究——以湖州市小西街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4):30-36,81.)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历史街区的“活化”保护,构建“活化”保护框架,提出保护的基本思路。雅各布斯(加拿大,1961)认为功能单一的社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以及文化密集区)实际上都是机能不良,濒临“死亡”和衰败。而挽救现代城市的衰败的首要措施就是将城市的多样性和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相融合。

4.历史街区的两条空间线构成历史街区的生命有机体

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的延续,就如雅各布斯(加拿大,1961)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它可以发展的主要动因便是潜在的内部力量([加拿大]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6:2-21.),因此,健康的内部结构对于大城市来说非常重要,是城市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蒂姆·厄奇(英国,2006)指出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目的就是通过必要的功能调整来延续街区的有机生命体([英]斯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厄奇.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张玫英.董卫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1.)。从两条空间线来看,即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和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历史街区),只有拥有足够的源动力以及城市的各有机部分保持健康,城市这个生命有机体才会更有活力,持续发展下去。城市是个活的有机体,历史街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脉络。因此,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改造本身就是一个富有生命的活过程。对于看待历史街区的生与死,主要是看它的生命有机体是否有活力,是否具有动力源泉,对于现今历史街区的保护主要看它是否能够延续历史街区的有机生命体,也据此来评价一个历史街区的生与死(图5-1,5-2,5-3,5-4)。

036
图5-1 82岁的南锣鼓巷原居民向我讲述解放前后这里的文化变迁
图5-2 我带着学生在安定门外驻立,讲解北京城时,匀起了老北京人的无限回忆
图5-3 76岁的南锣鼓巷社区老奶奶向我讲述背后小区的“拆”与“不拆”斗争
图5-4 只有一街之隔,从南锣鼓巷向北望去便是没有生机的另一个世界

上述图片均是笔者带领学生团队在南锣鼓巷调研访谈时候所拍摄(2012.7.8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