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会心理学理论及其教学实践研究
1.4.1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起源于人类学。后来,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都在使用。虽然各学科研究使用的视角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社会化是一个反映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通常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交往中,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构建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把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个体掌握社会经验与技能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个体对社会关系系统的积极再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自觉和主动的,也可能是不自觉和被动的;可以是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实现,也可以是在无意识和潜移默化中完成,社会化的实质是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成长变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社会化按最终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主流社会化与支流社会化。主流社会化体现了社会的方向、特点和时代风貌,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支流社会化则是少数人和团伙的行为意志。犯罪就是支流社会化的产物。这一过程与个体自身和社会环境密不可分,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复杂性。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人生每一阶段的社会化,都是后一阶段社会化的基础,并对后一阶段的社会化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化是一个终身的课题。个体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个体一生自始至终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过程的写照[1]。20世纪中叶,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普遍认为社会化实质上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及社会变迁不断诱发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从而迫使人们不断学习,不断适应。因此,在生命的不同阶段,个体都面临着社会化的课题。实质上,这也是个体社会化改造和重建问题,即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中遇到的社会化问题,也可称为再社会化问题,社会化是一个课题。我们所理解的社会化的概念,其主要含义是: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2]

霍兰德认为,人的社会化是作为获得特有的人类特征的手段而开始的,而实际上,人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这种适应,就是使人的行为表现符合人们所属的社会文化的规范。即使像饮食这类人的最为基本的需要,我们也是从社会文化模式里学会了吃什么、什么时候吃、怎么吃等等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式去满足。由于社会化,使得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也正是由于社会化,才使得社会有秩序地存在和发展。

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安德烈耶娃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它一方面包括个体通过进入社会环境、社会体系,掌握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包括个体的积极活动,积极介入社会环境,而对社会关系体系积极的再现过程。由此可见,人的社会化既是社会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或称之为社会教化过程,也是个体积极主动地接受社会影响、适应社会、作用于社会的过程或称之为个体内化过程。而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是个体整个社会化过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是指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的机构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法庭、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等;社会化的执行者是指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及其成员。社会教化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系统的、正规的教育,如各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以及监狱对违法犯罪者的改造和教育;二是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如社会风俗、道德、群体亚文化、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在无形、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作用的。

(二)个体内化

个体内化是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化的目标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的过程。个人内化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内在的主观需要和动机状态,另一方面更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对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塑造人,不是个人单纯的努力的结果,也不是有了相应的环境就能塑造出某类人,而必须是个人在一定的主观动机、思想意识的心理作用下对环境的一种主动接受和积极内化的结果。

无论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上说,还是从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上说,人类的社会化都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个体通过社会化而使自己完成由自然人向社会化的转变,而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

所谓自然人,或称生物人,一般是指刚刚出生的新生儿,他们处于对社会一无所知和不能独立地进行社会生活的状态,即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只有自然的生理性动机和需要。这一阶段的婴儿,只能对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产生反应,如饿了、冷了或不舒服了就哭,而感觉舒适时表现出愉快或平静状态。从心理上看,他们尚未形成个体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也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不懂得社会、群体、制度为何物,当然这些对他们也就不存在任何意义。

所谓社会人,是指通过社会化,个体掌握了一定社会的道德和文化,学会了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形成了独立的人格,产生自我意识,最终成长为承担某些社会角色、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责任、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不经过社会化,个体即使具有人的身体及相应的生理结构特征,也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的人,正如1920年在印度发现了狼孩一样,如果一个人在长期与社会文化相隔离的环境下成长,尽管其生理结构是正常的,但其心理和行为却是完全被其所处的环境同化的,就不能够适应人类社会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儿童,脱离了人类社会,不经历社会化过程,就永远无法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二、社会化的特征

(一)民族性

从横向上看,不同民族在社会化的内容、方式和过程上各不相同,有明显差别,由此形成每个民族成员典型、稳定的人格特质。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有其独特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构成了社会化的民族性的客观依据,也使人类的人格及社会行为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历史性

从纵向上看,社会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内部进行的,在不同的时代,相应的社会化的内容、过程和方式以及目标都会不同。例如,古代和现代,对女子社会化的要求不同;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对职工的要求也不同。在改革开放前,一个好的职工应该安心本职单位工作,听从上级指示、谦让,一个人一辈子可能只从事一种职业,待在一个单位中,直到退休。改革开放后,实行劳动合同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的观念、行为方式也都要按照社会的要求而改变。

(三)主观能动性

这种主观能动性即便是在婴儿时也有所表现。美国心理学家克林纳等人研究发现,9~12个月的婴儿在处于困难情境时,会观察父母的脸,并根据父母的反应来做出自己相应的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机能的进一步发展,个体的社会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文化的认识、选择和掌握具有更多的自觉性、目的性和积极性。这种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自身的人格特质等因素影响、引导着个体的社会化,个体不仅有选择地将社会文化内化,并且将内化了的社会文化又创造性地外化。二是社会化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个体既被社会化,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个体的社会化。

(四)社会强制性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方式进行的。个体出生后便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总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途径影响、作用于个体的身心发展。个体的行为方式也时常表现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周围的人们和环境所塑造,它几乎是不以个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带有社会强制性质。

(五)终生持续性

个体自身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不断地推动着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是通过人的一生完成的。

三、社会化的理论

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终身的过程。虽然在研究与介绍社会化的内容时,学者们都把重点放在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这种侧重主要是由于这些时期的社会化是人生社会化的主要时期,大量的社会化目标也都是在这些时期完成的。可见其重要性,它将奠定一生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确,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只要人们要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发展自我,只要社会在向前发展(社会也必然是向前发展的),人就必然要进行社会化。

关于个体社会化或人格发展的理论很多,在此介绍几个最有影响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观点

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他对于个体社会化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他对人格发展的论述中。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一系列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而人格是在6岁以前形成的。他认为,儿童期快乐的欲望对发展具有持续的影响。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强调“性欲”的提法,历来有着许多反对意见。实际上,弗洛伊德似在广义地使用术语“性”,表示几种不同的生理性愉快的来源。

弗洛伊德划分出四个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即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和生殖期。此外,在生殖器期与生殖期之间还有一个潜伏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儿童产生快感的区域分别在一些不同的身体部位,儿童的快乐、挫折感和自我表现都来自这些快感区。弗洛伊德相信,许多成人的人格特质都与他们在某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固着有关。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固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所谓“固着”指那些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解决的心理冲突,是一种由于挫折或过度放纵而形成的心理疙瘩。弗洛伊德认为,一种固着的形成对人格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中,许多概念的表达用词显得古怪,但是他的人格理论在许多方面有着很大影响。第一,这一理论第一次提出了人的早期经历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作用的思想。第二,弗洛伊德明确地提出了婴儿幼儿期的喂养、大小便训练和性经验是人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第三,弗洛伊德开创性地提出了人格发展过程可按阶段划分的观点。

尽管弗洛伊德有很大贡献,但今天完全信奉这种理论的心理学家已不多。很明显,弗洛伊德的一些说法是错误的。弗洛伊德把潜伏期说成是心理——性欲发展中的一段静止时期,认为小学阶段的儿童不再对性器感兴趣,因此这一时期对人格发展就不重要,这种观点是很难让人理解和接受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一位严厉并可怕的父亲对促进男孩的良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一论点已经受到了挑战。研究表明,有一个慈祥和蔼的父亲更容易促进男孩良心的健康发展。弗洛伊德提出的女孩良心形成较慢的解释也早就被认为是一种男性统治时代的产物,已经受到了现代女权主义者的彻底批判。弗洛伊德理论中过分强调“性欲”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认知因素和其他动机因素也有着相同的重要性。

此外,根据弗洛伊德的解释,那些有关在幼年受到过性虐待的报告都是出于患者自己的幻想。但目前的研究证明,这些报告中有许多是真实的回忆。正是由于弗洛伊德错误观点的影响,使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不相信受害者们曾被强奸或遭受性骚扰的事实。

没有人否认弗洛伊德理论中包含着许多真理的成分,但这一学说的最大问题就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无法得到科学的证实,此外还有他对问题的解释的模糊性。

2.埃里克森的观点

埃里克森主要是通过对个体人格发展的研究来阐述他的社会化思想的。他从德国来到美国从事儿童精神病分析治疗工作,发现情绪疾病的主要病因在于个体的自我与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文化背景)的冲突,而不像弗洛伊德只强调性。他通过临床观察与经验总结,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本性最初无所谓好坏,但有向任一方面发展的可能。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有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都需完成一个特定的受文化制约的任务,其实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要解决一个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或矛盾。这个问题解决的好或较好,个体就相应地形成人格结构中好的特质,而问题解决的不好或不能解决这个发展中的问题,人格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形成了不良的特质,或产生心理——社会危机,或出现情绪障碍。这也为后一阶段的发展制造了麻烦,容易出现病态和不健全的人格。

按照埃里克森的理论,在人生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社会化任务,即解决各阶段的主要矛盾。

埃里克森的理论有许多辩证的观点,特别是提出青年早期“个人同一性”的概念不仅是一种发现,且对解决青年期的心理——社会危机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埃里克森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分期,抛开了泛性论,但他对阶段矛盾的社会来源与实质仍未交代清楚,仍把性、自我和情绪作为人格发展的基力,忽视人的意识、高级理智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二)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者已经反复证明,儿童能够通过学习形成善良和慷慨的品质,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形成敌意或破坏的品质。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的驱动力是本能的,相反,行为主义理论家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习得的,是儿童观察他人的攻击行为,进行模仿并得到强化的结果。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一切行为习惯都是习得的,人格也不例外。

多拉德和米勒同意弗洛伊德的一个观点,即人出生后的头6年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但他们对人格发展的原因则有一套不同的解释。行为主义者不考虑诸如“心理——性欲冲动”或“固着”等含义复杂的术语,他们的问题直截了当:“是什么因素使早期经验和学习效果得以保持的?”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儿童期是一个本能冲动急迫表现的时期,是一个奖励和惩罚发挥强大作用的时期,也是一些刻骨铭心的挫折感产生的时期。儿童的行为在他人赞扬、注意或赞同中得到强化,这种社会性强化对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格的核心就是在上述因素和过程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主要研究人的主观经验、人的潜能、人生中的问题和人类的理想。人本主义者把积极的自我形象视为一个核心因素,一个决定人的适应行为的因素。人本主义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学说

在马斯洛的早期研究中,他对取得特殊成就者的生活经历具有浓厚的兴趣,他想知道这些人与普通人究竟有什么差别。为了找到答案,马斯洛开始研究一些名人,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威廉·詹姆士和约翰·米尔,美国总统林肯和罗斯福,诗人惠特曼等。此后,他又研究了一批艺术家、作家和富有创造性的人。然而,就在马斯洛对那些名人、伟人的研究过程中,他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变化。马斯洛发现,成功并不是名人的专利,不论你是木工、职员、学生或家庭妇女,都能够使自己的生活美满、充实并有创造性。马斯洛把这种充分发挥个人潜能的过程称为“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与弗洛伊德不同,弗洛伊德把正常人的人格解释为对“内部冲突”适应后的产物,而罗杰斯则认为正常人的人格是在较大程度上达到“内部和谐”而形成的。按照罗杰斯的观点,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人能够与自己的内部情感和冲动保持和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这样的人形成了一种对外部的开放态度,并相信自己的内部感觉和直觉。罗杰斯相信,一个人从外部得到关爱和肯定的机会越多,形成这种积极的开放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大。

罗杰斯人格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自我。自我指人对“我是个什么样的人”的知觉,这种知觉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自我是在对与“我”有关的认同经验中形成的,也是从“非我”的经验中分离出来的。根据罗杰斯的理论,人类许多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持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与其行动之间的一致性。自我形象指一个人对本人体貌和人格的总体主观知觉。

根据罗杰斯的解释,在与自我形象相匹配的行为经验出现之后,信息可被符号化并进入意识,这种相符状态的增加会促进自我逐步发展。与自我形象不匹配的行为和情感会产生不相符的信息,这种行为经验与自我形象之间的差别就会形成不相符的状态。

根据罗杰斯的理论,自我是由三种成分组成的,其中包括理想自我、自我形象和真实自我。理想自我指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形象指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真实自我指你实际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自我的这三种成分不相匹配,就会出现不相符状态。

行为经验与自我形象之间严重不相符的情况是很危险的,因为意识往往会拒绝理解(或曲解)与自我形象不一致的经验,最终会阻碍自我的发展变化。当自我形象与现实之间出现断裂之后,人的自我形象便可能脱离现实,人也会变得越来越脆弱、不满、混乱,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研究证实,那些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不但能够善待自己,而且能够从中感到愉快,而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则往往会丧失自尊。

当一个人的现实思维、感觉、行为与自我形象一致时,将最有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罗杰斯认为,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之间的一致性也非常重要,因为后者是一个人最期望的自我形象,罗杰斯理论中的理想自我与弗洛伊德学说中的自我理想概念含义基本相同。

罗杰斯提出,没有人能够达到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的完全一致,然而,在一个人努力达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如果他能够非常诚实地接受关于自我的信息,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潜能的发挥,同时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实人生道路”与“理想人生道路”之间的距离。许多实验研究证明了罗杰斯的这一假设。研究者们发现,如果人的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相符程度较高,他们的情绪会更为稳定,更为自信,朋友亦较多;如果人的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相距较大,他们则缺乏安全感,感到压抑和忧郁,亦缺乏社交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自我形象与理想自我之间差距太大,就可能出现过度紧张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形象是决定行为和个体适应的核心因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许多决定都在受自我形象的引导。

四、社会化的意义

作为一种广义的理解,社会化就是我们一生的发展,就是我们的成长过程。对于个体来说,社会化的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形成人格和自我,社会化是贯穿人生命全程的、一种整体的发展。

(一)社会化是个体适应社会并独立生存的前提

任何人没有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个体出生后,必须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接受社会文化,学习生活技能。了解社会规范,培养角色意识,从而适应社会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必然会造成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诸方面的不适应,甚至导致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出现困难。这就需要个人有意识地进行继续社会化,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习惯新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社会化是个人实现自我价位的途径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能够能动地开展创造性活动。以满足人自身丰富而多样化的需要。个体从出生开始,在不断学习各项生活技能、行为规范、价值准则的同时,也不断地培养着自己独立的个体意识,实现着自我价位。在社会化过程中,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在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之前,不断展现着自身所具备的各项潜能,以显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另一方面,通过把掌握的生存能力转化成实践活动,创造出劳动成果,在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也满足着他人与社会,真正实现了个体的自我价值,体现着个体社会化获得的成果。

(三)社会化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人是构成社会的主体,社会要存在发展,就要不断地生产人口,而且必须对一代代新生人口实行社会化,使其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从而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正是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才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如果没有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成员,社会也就不能维持正常的运行,更谈不上发展了。

(四)社会化使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社会化就是确保社会能够在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的意义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存在和发展有赖于探源不断地补充新的社会成员以接替老的社会成员,而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正是社会以它所特有的文化对新的社会成员不断教化,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因此,在新老社会成员的交替过程中,社会仍能存在和向前发展,社会文化从上一代顺利地传给下一代,从而使其得以保存和传递。

(五)社会化是社会性与个性化的统一

人的社会化同时也是社会性与个性化的统一。也就是说,通过社会化过程,我们既获得了共同的社会性,也完成了个性与自我的发展。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性化发展也是不容忽视的,个性化与社会性同步进行、同时完成,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社会性保证了人类社会联系与文化的传承,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一个社会如果只允许社会性的存在而扼杀个性,那么它就可能长期在一种水平上简单重复,就没有进步、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如果社会过分强调个性化而忽视社会性,那么这个社会将可能潜伏着失范和动乱的危险。一个理想的社会应当具有完善的社会化代理机构体系和社会化诱导机制,又能给予合理的个性化以广阔的空间。一个理想的人应当是社会性与个性化的统一,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又能充分具有和发挥个性和独创性,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积极变化的潜力。

(六)人格在社会化过程中塑造和发展

社会化的结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人格的塑成。

在心理学中,人格又称为个性。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物理系统的动态组织,它决定一个人行为和思想的独特性。我国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对人格的界定是:“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简单地说,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的人际行为有持久影响的特点。它表现为具体的态度、性格、观念和习惯等,也可以说人格是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人格具有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人格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表现为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自我调节,这些系统有机结合,构成整个人格系统。同时,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又有明显区别,它们相对独立。

人格具有社会性,它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稳定下来的,又是在人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人格一经形成就会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个人特征对人的行为产生持久和持续的影响。另一方面,人格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塑成的,会由于社会变革和个人生活内容的重大变化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

因此,要促使个体形成健康、良好的人格,我们就必须关注其社会化的各个阶段和社会化的途径,并注意为个人健康人格的发展提供和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