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第三章 戏曲音乐

第三章 戏曲音乐

一、京剧的改良与兴盛

在光绪年间已进入盛期的京剧, 至清末面临着被封建统治者攫夺和垄断的危机, 逐渐脱离人民和现实生活。清末民初, 富有创新精神的“海派”京剧在上海崛起。其最早的代表人物汪笑侬出于对清政府昏庸腐败、屈辱媚外的不满, 自编自演了《党人碑》、《哭祖庙》、《骂阎罗》等新戏, 借此抨击时政, 宣传爱国, 寄寓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并根据自己嗓音, 吸取汪桂芬和孙菊仙二派之长, 另创苍劲悲壮、吐字有力的新腔。辛亥革命后, 他还曾主持二戏剧改良社, 开展戏曲改良运动。在戏曲改良运动及“文明戏”的启示下,上海的夏月珊、夏月润和潘月樵等也编演了《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等爱国反帝、鼓吹革命的新戏, 使海派京剧进一步成型。民国初年的戏曲改良活动, 对戏曲艺术同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联系起了促进作用; 不少新剧目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表现了人民要求摆脱封建枷锁的愿望; 在唱腔、表演、舞台装置、服装等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革新。继后的周信芳发扬“海派京剧”锐意改革的精神, 于“五四”前后编演了《宋教仁》等时装新戏。

“五四”前后, 梅兰芳等人对京剧的创新和改革的成绩也十分突出。梅兰芳曾同王瑶卿等人, 融青衣、花旦、刀马旦所长, 聚唱、做、念、打于一身, 别创“花衫”行当, 使京剧旦角艺术臻于完美。他在辛亥革命时即编演了《一缕麻》、《邓霞姑》等具有民主倾向的时装京剧, 及《天女散花》、《洛神》等古装新戏; 三十年代又先后编演了《木兰从军》、《生死恨》、《抗金兵》等赞颂民族气节, 充满爱国热情的新戏; 在唱腔上他也进行了新的发展创造, 运腔演唱凝重流畅, 脆亮甜润, 宽圆兼备, 具有雍容华贵的风格, 世称“梅派”; 此外他对京剧旦角的身段表演、伴奏乐队也进行了有益的改革, 并在1928 年、1935 年分别赴美国、苏联演出, 是使京剧赢得国际声誉的第一人。梅兰芳无愧于继谭鑫培之后把京剧艺术推向更高峰的大师, 他的代表作还有《宇宙锋》、《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

正因为这一时期众多京剧艺术家努力革新, 使京剧在二十年代进入了鼎盛时期。京剧遍及全国, 京、津、宁、沪特别流行, 出现了名角如云, 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在北方有“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四大须生”余权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 以及武生杨小楼、花脸郝寿臣等; 南方则有老生周信芳, 武生盖叫天等, 由话剧界转入京剧界的欧阳予倩也以其腔、演唱的细腻传神, 暨他所编演的许多为旧社会妇女鸣不平的新戏名重一时, 被誉为同梅兰芳并列的“南欧北梅”。

二、地方剧种的迅速发展

辛亥革命后的京剧的改良运动, 对秦腔、河北梆子、川剧、湘剧、婺剧、粤剧等剧种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秦腔的“易俗社”、河北梆子的“奎德社”, 以及川剧的《戏曲改良分会》、《三庆会》, 都对本剧种进行了改革, 并使它们在四大声腔的交融中得到了提高。至“五四”以后, 又有众多的地方戏曲成型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新兴的地方戏曲多来源于民间歌舞、民歌小曲或说唱, 如眉阝戏、五音戏、花鼓戏、花灯戏、滩簧戏( 苏剧、锡剧、沪剧、杭剧等) 、的笃班( 越剧) 、落子( 评剧) 等等, 其中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评剧、越剧等。

评剧约于1910 年由河北“对口莲花落”, 与东北的“蹦蹦”合流, 并吸收京剧、河北梆子及皮影等戏曲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而形成的。评剧创始人、剧作家成兆才曾编写了近百出戏。其中如《杨三姐告状》等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时事新戏, 为评剧起了奠基作用, 花莲舫、李金顺、白玉霜等著名女演员对其唱腔和表演进行了大胆改革, 使之日趋成熟并一跃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剧种。

越剧源于浙江嵊县民谣山歌, 最初因以笃鼓和檀板击节, 用帮腔伴唱而被称为“的笃班”或“小歌班”。1916 年起进入上海, 至三十年代中期吸收京剧和绍兴大班等剧种的手法, 改进表演艺术, 形成了全由女演员演出的“绍兴女子文戏”。四十年代袁雪芬在进步文化运动帮助下对剧本结构、导演手法、舞台、化装、服饰及音乐等各方面进行大胆创新, 编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等剧,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并正式定名为越剧, 之后又先后出现了诸如“袁( 雪芬) 派”、“徐( 玉兰) 派”、“傅( 全香) 派”、“尹( 桂芳) 派”、“范( 瑞娟) 派”等众多的流派, 成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五四”以后较有代表性的新兴剧种还有由坐唱“扬琴”发展而成的吕剧; 源于民间歌舞“花鼓灯”、“采茶”的黄梅戏及楚剧等。

三、对戏曲的争论及题材的更新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后, 新文学界的几名战将曾在批判旧文化传统的背景上, 以《新青年》为阵地对“旧剧改革” 展开了争论。钱立同、刘半农、胡适等提出应予“全数扫除、尽情推翻”, 以“西洋派的戏”替代“旧剧”的主张;

张厚载( 932) 子) 却认为“可以完全保存”; 郑振铎、沈雁冰等则提出了旧剧既要改革, 但又不可偏颇的意见。由于这些讨论大多对传统戏曲本身艺术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 所以对戏曲艺术的发展并未产生什么实际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则通过具体的指导与参予, 注意使戏曲艺术同现实的政治斗争相联系。在三十年代, 田汉即在湖南主办了湘剧演员训练班, 并先后组织排演了许多宣传抗日救国的新戏。

四十年代成立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延安平剧( 京剧) 研究院”, 毛泽东为该院题词“推陈出新”。在该院编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新戏后, 毛泽东又写信对他们把“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的现象再“颠倒”过来, “恢复了( 人民创造) 历史的面目”而给予了高度赞扬。由此在解放区编演了一批反映革命新思想的戏曲作品, 如表现新旧社会对比的秦腔《血旧仇》, 歌颂解放区新生活的评剧《李香香》, 以及京剧《闯王进京》、《太平天国》等等。